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吞噬性清除凋亡细胞是巨噬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和维护斑块的稳定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识别、摄取和吞噬的分子机制,以及在维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累积的大量凋亡和坏死细胞是斑块增大、坏死核心形成及斑块破裂的主要原因。生理状态下,机体通过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介导的胞葬作用能及时吞噬和清除凋亡细胞。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斑块内凋亡细胞的清除速度远远低于生理状态,其机制与巨噬细胞介导的胞葬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巨噬细胞介导的胞葬作用及其功能缺陷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期望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葛根总黄酮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主动脉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电镜观察、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及Caspase一3蛋白的表达。结果 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核形不规则,胞核内染色质浓集、边聚,附着在核膜周边,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超微结构形态符合巨噬细胞早期凋亡,并可见典型凋亡小体形成。TUNEL结果表明,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粥样斑块脂质核心处,模型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凋亡细胞数较多,而葛根总黄酮干预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葛根高、低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分别为(0.38±0.17)ok,(1.95±1.02)%,(10.50±5.89)%,P〈0.01],葛根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葛根低剂量组。抗CD68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坏死核心内细胞CD68强阳性表达。葛根高、低剂量治疗组Caspase-3蛋白免疫表达低于模型组,葛根高剂量治疗组低于葛根低剂量治疗组。结论 葛根总黄酮可能通过下调apoE-/-小鼠主动脉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Caspases-3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巨噬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期提出细胞水平胰岛素抵抗包括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即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内细胞自身存在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缺陷导致细胞生物学性能的改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起关键作用.如斑块内细胞自身胰岛素抵抗可降低内皮细胞的舒张功能、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并增加巨噬细胞凋亡和吞噬缺陷,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的扩大.因此,深入了解细胞水平胰岛素抵抗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为未来研发新型药物开辟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进展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易损斑块的形成.而巨噬细胞凋亡可促进斑块的进展,并与易损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因此总结与糖尿病相关的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等巨噬细胞凋亡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其介导斑块内巨噬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对于防治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细胞调亡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都经历着凋亡与坏死,凋亡占主导地位,参与了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氧自由基基、某些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内毒素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等可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具有复杂的分子调探机制,多种基因参与了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巨噬细胞凋亡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然而新近的体内研究表明,其后果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和晚期截然不同。在早期病变中,吞噬细胞可有效清除凋亡细胞,巨噬细胞凋亡可减少病变细胞成分和抑制病变进展。而在晚期病变中,许多因素可能引起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这些细胞继发坏死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白介素-18( IL-18)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30只老年同龄雄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新西兰大白兔制成60个动脉粥样硬化板块标本,采用析因设计,给予IL-18进行刺激,以不同的IL-18刺激时间和刺激浓度组合作为新处理组,将60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随机分入新处理组中(n=5),测量在不同刺激时间和刺激浓度下,纤维帽的厚度与脂核横截面厚度的变化,TUNEL法检测斑块内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 帽/核比值与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的改变而变化(P<0.01).帽/核比值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增加而降低(P<0.01),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增加而升高(P<0.01);斑块内细胞的凋亡指数与帽/核比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776,P<0.001).结论 IL-18诱导斑块内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促易损斑块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都经历着凋亡与坏死,调亡占主导地位,参与了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氧自由基、某些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内毒素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等可诱导细胞调亡。细胞调亡具有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多种基因参与了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大细胞,作为炎症细胞参与了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和后期机制。体外研究表明,活化的即有免疫学活性的肥大细胞既可以水解低密度脂蛋白3使胆固醇在细胞内积累,又可以水解高密度脂蛋白使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减少,从而促进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转成泡沫细胞;它能够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还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胶原合成和促进新血管形成而使斑块倾向破裂。以上这些作用使它在斑块形成和斑块破裂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蛋白bax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对照组股动脉标本12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尸检病例的股动脉标本各8例分别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将所有动脉标本每隔4 mm连续取材,常规病理学检查,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股动脉内膜未发现bax的表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脂纹中可见巨噬细胞bax的表达。但平滑肌细胞上未发现bax表达。在斑块中,bax在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均有表达。和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斑块中bax阳性的平滑肌细胞多,bax阳性的巨噬细胞少。结论细胞凋亡蛋白bax参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糖尿病可能通过影响斑块中bax的表达,使斑块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自体吞噬(自噬)是由溶酶体介导的降解细胞质内受损的细胞器或蛋白质的代谢过程。适度的自噬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过度自噬会导致细胞死亡,不利于斑块的稳定性。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自噬是影响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生存的分子细胞机制,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本研究对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双重作用、巨噬细胞自噬对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中药对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潜在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由动脉壁脂质沉积所引发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与巨噬细胞介导的慢性炎性反应高度相关。As早期,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清除斑块中修饰脂蛋白、细胞碎片和死亡细胞,限制斑块生长。随着病程进展,斑块中巨噬细胞凋亡增多且清除功能下降,引起继发性细胞坏死和炎性反应,促成不稳定斑块形成。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与A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针对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对As发生发展的影响做一综述,为As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核因子-κB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 (AS)及其并发症是人群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AS被认为是一种动脉慢性炎症的病理过程。核因子 κB(NF κB)在其中起主要作用。1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AS是一个以炎症反应和纤维细胞增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过程。在AS的血管组织中发现大量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聚集 ,这些细胞释放白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 ,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泡沫细胞形成 ,导致AS斑块的形成。炎症在斑块破裂中起重要作用。大约 50 %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是因斑块不稳定破裂 ,继发血栓形成所致。研究发现 ,ACS病人血中巨噬细胞和T淋巴…  相似文献   

15.
在动态粥样硬化病变发展过程中,斑块表面破裂并发血栓形成是极常见的。斑块破裂的危险性取决于斑块的组成成分,往往是巨噬细胞丰富、纤维帽薄、脂质池大的斑块容易破裂。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与病变好发区内皮表现粘附分子结合在趋化因子作用下,迁入内膜,然后转化为巨噬细胞,进而经特异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蓄积脂质,转变成泡沫细胞,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即脂纹。此时的巨噬细胞不仅形态上变为泡沫细胞,而且新增许多功能,  相似文献   

16.
易损斑块形成是造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基础。近年来研究表明,粥样斑块内泡沫细胞凋亡尤其巨噬细胞凋亡是导致易损斑块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巨噬细胞凋亡在易损斑块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及不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减少斑块中巨噬细胞累积对逆转斑块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诱导巨噬细胞移出斑块是减少斑块中巨噬细胞数量的主要策略之一。文章以诱导巨噬细胞移出斑块的受体CCR7及抑制巨噬细胞移出斑块的受体UNC5b、PlexinD1及氧化应激为主线,介绍相关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及其导致的临床事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发生AS的血管内膜和粥样斑块中可见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聚集现象.作为激活T淋巴细胞最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DC具有决定T淋巴细胞活化、凋亡以及聚集等的重要功能.文章就DC与AS病变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Src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脂质累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股动脉(病变组)与正常乳内动脉(对照组)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磷酸化Src表达水平。采用Src干扰小RNA(siRNA)转染和Src蛋白激酶特异性抑制剂PP2处理巨噬细胞,通过油红O染色及比色法测定其胞内脂质含量,探究Src对巨噬细胞脂质累积的作用机制。通过构建C57BL/6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进一步确定Src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磷酸化Src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与CD68阳性细胞(巨噬细胞)共定位良好;降低Src表达水平和活性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脂质累积减少(P<0.05)。结论:Src可能通过介导巨噬细胞脂质累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巨噬细胞能够摄取脂蛋白,积累脂质,形成泡沫细胞,并释放多种酶、炎症介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诱导巨噬细胞自噬能够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该文主要介绍巨噬细胞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以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