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荜茇三氯甲烷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对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荜茇用95%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正丁醇萃取,对三氯甲烷萃取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三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其中6个酰胺类生物碱,3个倍半萜,4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4'-methylenedioxyphenyl)-1E-tetradecene(1),3-(3',4'-methylenedioxophenyl)-propenal(2),胡椒酸(piperoic acid,3),3',4,-dihydroxy-biabola-1,10-diene(4),eudesm-4(15)-ene-1β,6α-diol(5),7-epi-eudesm-4(15)-ene-1',6β-diol(6),几内亚胡椒胺(guineesine,7),胡椒碱(piperine,8),胡椒酰胺(pipericide,9),2E,4E-dienamide(10),(2E,4E,8E)-N-isobutylhenicosa-2,4,8-trienamide(11),荜茇明碱(piperlonguminine,12),胡椒酸甲酯(methyl piperate,13).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荜茇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荜茇用95%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对氯仿萃取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氯仿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6个酰胺类生物碱,3个倍半萜,2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类对香豆酰哌啶(coumaperine,1),N-5-(4-hydroxy-3-methoxyphenyl)-2E-pentenoyl piperidine(2),胡椒内酰胺A(piperolactam A,3),1-[1-oxo-5(3,4-methylenedioxyphenyl)-2E,4E-pentadienyl]-pirrolidine(4),1-[1-oxo-5(3,4-methylenedioxyphenyl)-2E-pentenyl]-pirrolidine(5),1-[1-oxo-9(3,4-methylenedioxyphenyl)-2E,8E-nonadienyl]-pyrrolidine(6),姜黄酮\[R-(-)-turmerone,7\],octahydro-4-hydroy-3α-methyl-7-methylene-α-(1-methylethyl)-1H-indene-1-methanol(8),(+)-aphanamol I(9),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10),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荜茇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荜茇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荜茇Piper Iongum L.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实。是中、蒙、藏医习惯用药,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临床用于胃脘痛、腹泻、脚气、目盲、龋齿痛等,蒙藏医还用于治疗冠心病,随着中药化学药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临床用药,保证了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现就近年对荜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情况概述如下。1 化学成分1.1 总成分 果实含胡椒碱(Riperine)、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派啶和少量荜茇酰胺、棕榈酸、四氢胡椒碱、1-十一炭烯基-3,4-甲撑二氧苯、挥发油,还含芝麻脂素。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研究荜茇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对荜茇根9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荜茇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墙草碱(1)、胡椒碱(2)、去甲氧基姜黄素(3)、二去甲氧基姜黄素(4)、β-谷甾醇(5)、棕榈酸(6)、β-胡萝卜苷(7)和氨-顺式-阿魏酰酪胺(8)。结论:化合物(7)(8)为首次从荜茇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荜茇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荜茇Piper longum L.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实。是中蒙藏医习惯用药,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临床用于胃脘痛、腹泻、脚气、目盲、龋齿痛痛,蒙藏医还用于治疗冠心病,随着中药化学药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临床用药,保证了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现就近年对荜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情况概述如: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介绍荜茇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为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加以综述,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对荜茇的研究现状。结果 荜茇中分离得到50余种化合物,大多为生物碱及酰胺类,也含有少量的萜类、木脂素类化合物;荜茇的药理活性主要表现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抗菌消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结论 荜茇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应该加强荜茇药材的质量控制及有效成分的体内代谢等方面,有望将荜茇开发成为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1.
胡椒碱、荜茇明宁碱和墙草碱是荜茇中主要的酰胺类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了阐明这3种成分在5个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双压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LTQ-Orbitrap MS)采集这3种化合物的全扫描图谱及二级三级质谱图,获取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其质谱裂解规律和代谢产物精确质谱数据,比较3种生物碱分别在人、恒河猴、比格犬、大鼠以及小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并快速鉴定出3个胡椒碱代谢产物、2个荜茇明宁碱代谢产物及1个墙草碱代谢产物。结果显示荜茇中酰胺类生物碱的主要代谢类型为苯环亚甲二氧基开环脱甲基和氧化反应,且在种属间存在代谢率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荜茇中胡椒碱类成分体内代谢途径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95%乙醇提取药材,提取液回收至无醇味后依次过聚酰胺树脂、MCI树脂、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从剑叶凤尾蕨全草中分离得到8个二萜类化合物和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质谱(ESI-MS)数据和核磁共振(NMR)数据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为ent-3β-hydroxy-kaur-16-en-19-al(1),4-epi-kaurenic acid(2),mitrekaurenone(3),7β,16α,17-tri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4),crotonkinin E(5),crotonkinin F(6),pterisolic acid A(7),pterisolic acid C(8),(2R)-pterosin P(9)和dehydropterosin B(10)。化合物1~6首次从凤尾蕨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0首次从剑叶凤尾蕨中获得。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5~8具有一定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肝癌细胞Hep G2和人胃癌细胞BGC-823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14.
对菊科蚂蚱腿子属植物万花木Myripnois dio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多种色谱技术从万花木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8-desoxyurospermal A(1),zaluzanin C(2),dehydrozaluzanin C(3),glucozaluzanin C(4),macrocliniside B(5),macrocliniside I(6),taraxinic acid-14-O-β-D-glucopyranoside(7),ainsliaside B(8),洋芹素(9),木犀草素(10),洋芹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2)。除化合物8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8的降血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8可较好地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华北蓝盆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华北蓝盆花Scabiosa tschilliensis的干燥花序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醇(1),正十八烷酸(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芹菜素(5),木犀草素(6),胡萝卜苷(7),山柰酚-3-O-β-D-6-O-(对羟基桂皮酰基)-吡喃葡萄糖苷(8),山柰酚-3-O-β-D-3,6-二-O-(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9),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芹菜素-7-O-芦丁糖苷(1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3), 芹菜素-4'-O-β-D-葡萄糖苷(14),咖啡酸甲酯(15),马钱素(16),腺苷(17),木犀草素-6-C-β-D-吡喃葡萄糖苷(18),獐牙菜苷(19), sylvestrosides Ⅰ(20),sylvestrosides Ⅱ(21),urceolide(22)。其中化合物 1,2,7~9,12,15,17,18,20~22 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4,6~9,11,12,15~22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首次报道了化合物 22 的13C-NMR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版纳藤黄Garcinia xipshuanbannaensi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bannaxanthone E(1),大叶藤黄醇(xanthochymol,2),异大叶藤黄醇(isoxanthochymol,3),环大叶藤黄醇(cycloxanthochymol,4),osajaxanthone(5),gentisein(6),mangostinone(7),山柰酚(8),槲皮素(9),牡荆素(10),2"-O-acetylvitexin(11),3-乙酰齐墩果酸(12),(-)-表儿茶素[(-)-epicatechin,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4~9,11~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1~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长茎芒毛苣苔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长茎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longicaul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长茎芒毛苣苔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柳杉二醇(1),4(15)-eudesmene-1β,6α-diol(2),2,5-bornanediol(3),异香草酸(4),香草酸(5),豆甾-5,22(E)-二烯-3β-醇(6)和β-谷甾醇(7).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得到,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版纳藤黄Garcinia xipshuanbannaensi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bannaxanthone E(1),大叶藤黄醇(xanthochymol,2),异大叶藤黄醇(isoxanthochymol,3),环大叶藤黄醇(cycloxanthochymol,4),osajaxanthone(5),gentisein(6),mangostinone(7),山柰酚(8),槲皮素(9),牡荆素(10),2″-O-acetylvitexin(11),3-乙酰齐墩果酸(12),(-)-表儿茶素[(-)-epicatechin,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4~9,11~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1~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