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黄芪甘草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治老年人溺尿,玉茎痛如刀割,不论年月深久立效。”笔者运用此方加味治疗前列腺炎12例,效果满意,现予介绍。一般资料:12例中,年龄30—40岁者6例,41—50岁者4例,51岁以上者2例。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3年。症状:排尿时阴茎痛、尿道(?)痒者4例;大便时尿道口有乳白色粘液流出者2例;腰痛畏寒,性欲减退,滑精早泄,偏肾阳虚者2例;午后潮热,遗精盗汗,腰酸腿软,偏肾阴虚者2例;尿潴留,少 相似文献
2.
曹××,男,6岁,于1987年8月3日初诊。恙历半年余,每天夜间遗尿,白天小便频数。平素自汗,经常感冒,面色淡白,语言低怯,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苔白,脉迟,经当地医院治疗,先后服缩泉丸数十帖,遗尿依然,故前来诊治。查血;血色素7克,白细胞4200/立方毫米,中性64%,淋巴36%,尿常规检查无异常。乃由肺气虚寒,制约无权所致,治宜温肺补气,方选甘草干姜汤加味:炙甘草15克,干姜8克(炮),炙 相似文献
3.
甘草干姜汤出自《金匮》,是治疗虚寒肺痿的主方。笔者用本方加味,治疗小儿遗尿,每获佳效。现举案例如下: 曹××,男,6岁。于1987年8月3日初诊:恙历半年余,每于夜间遗尿,白天小便频数。平素自汗,经常感冒,面色淡白,语言低怯,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苔白,脉迟,经当地医院治疗,先后迭进缩泉丸数十帖, 相似文献
4.
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四两、甘草一两组成。主治实热内结,腑气闭塞,胃失和降,冲逆而上,食已即吐者。笔者运用本方治疗胃肠实热,火邪上冲所致的目痛、鼻衄、口疮、牙痛、呃逆等症,疗效显著,兹将验案选录如下: 一、目赤肿痛丁××,男,32岁,农民,1965年11月10日就诊。五天前左目内眦色赤而痛,次日右目随之红痛,服黄连、防风、羌活、菊花、蝉蜕等药,其痛加剧,两目血丝团满,眼睑焮肿难睁,口渴饮冷,大便三天未解,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证属脾胃积热,上蒸于目。法宜荡涤实热,解毒散淤。用大黄甘草汤加谷精草、野菊花各15克,赤芍9克,服三剂,大便通畅,目痛消失,仅有少量血丝未散,视 相似文献
5.
6.
李×,女,70岁。1989年11月20日诊。咽部异物感及上腹部疼痛十余年,曾诊为“梅核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屡服中西药治疗,效欠佳。近日感寒及情志不遂后, 相似文献
7.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颜面抽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女,62岁。1986年元月1日诊。患者85年因左侧颜面频频抽搐,嘴向左歪,在某医院诊断为“颜面神经瘫痪”,中西药物及针灸治疗数月效微,请余诊治。刻诊:除上述症状外,伴左颜面无汗,怕冷,双目干涩,少泪,头晕,口干不欲饮,舌苔薄白,质淡,脉沉细。证属阴血亏虚,筋脉 相似文献
8.
9.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临床多用以治腹以下诸痛,笔者以此方加味用治顽固性头痛,疗效显著,兹举验案三则如下: 例一,阎××,男,20岁,中学生。1982年7月5日就诊。自诉头痛,眉棱骨尤甚,发时心烦,畏光、恶人声,剧痛难忍,曾服中西药,均罔效。一触书本头痛即发。诊见面色黄黯,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阴血不足,挟有瘀滞。治宜养营和血,缓急止痛。方用芍药甘草汤加味:酒白芍60克、炙甘草30克川芎30克、白芷30克、当归15克、蜈蚣3条。首剂下咽,自觉头痛益重,余自忖药病相持, 相似文献
10.
11.
彭××,女,49岁,1985年5月28日初诊。主诉:阵发性尿道口急胀,向下肢放射,大腿内侧灼热感,反复发作半年。1983年起病,初感尿道口有轻微疼痛,外阴检查无炎症表现,自涂金霉素软膏及用高锰酸钾坐浴,症状稍减。停药后,渐感尿道日急胀,但无痛痒感,时发时止。至1984年冬季症状加重,尿道口急胀感沿大腿内侧向下肢放射,直至足趾部,有如触电感,大腿内侧灼热胀楚。白天偶有发作,夜间发作较剧,每次发作约经10分钟,每夜发作一次。经多次尿常规 相似文献
12.
芍药甘草汤出自于《伤寒论》,由芍药、甘草二味药组成,为缓急止痛之良方。笔者根据其缓急的特点,重用芍药甘草汤为主组方,治疗痉挛性疾患每获良效,现举验案3则如下:1面肌痉挛王某,女,43岁。2005年6月5日初诊。主诉:左侧面肌抽搐跳动8年。病史:患者于8年前曾患面神经麻痹,经治疗 相似文献
13.
余××,男,46岁,农民,1986年5月12日就诊。半年来口干纳呆,唾液减少,只能进流质饮食,硬食需水泡才能下咽,汗泪如常,服滋阴增液、泻热润燥,滋补肝肾等中药数十剂,及调节植物神经等西药,见效甚微。刻诊:唾液少,口干咽燥,面唇无华,平素自汗易感,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消瘦,舌淡、苔少而干,脉浮而弱。证属肺阳虚弱,津液失布,治拟温肺复 相似文献
14.
黄芪赤风汤加味治癫痫一则安乡县中医院(415600)袁传爱黄芪赤风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防风三味药组成,是益气活血化瘀的有效方剂。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愈头部受伤所致癫痫一例,兹介绍如下。杨某,男,29岁。村民。门诊号:18420。... 相似文献
15.
1椎间盘病变刘某,男,58岁,1993年3月2日诊.腰腿疼痛7年,每因天气阴冷或过劳复发,曾在多家医院摄X光片,均诊为L‘叫、L。~S;椎间盘病变,近1周加重.刻诊:腰及左下肢疼痛如针刺,昼轻夜重,省推向左侧弯,行走需两手扶腰,仍不能直立,得热稍料,汗出轻气,畏寒恶风,舌质谈,答薄白,脉沉细而决.还同肾省阳虚,寒湿内停.治宜温肾督、散寒湿.于甘草附子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社:初附于6fe(先前),桂桂、炒杜仲、木瓜各129,沙白术、成灵他各249,生麻黄4g,细辛3g,怀牛联1细,效地黄159,生甘草109,生姜109.日1剂,水效…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83年6月至1988年12月,运用《医林改错》黄芪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满意。兹将有完整资料统计的30例小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年龄最小30岁,最大76岁;其中30~40岁12例,41~50岁13例,51~60岁3例,61岁以上2例。未婚者4例,已婚者26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8例,1~3年15例,3年以上者7例。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其证候多有如下特点: 1.会阴及肛门部下坠感较重,尿道经常有白色粘液流出,并有不同程度的尿频、排尿不畅及尿道不适感,劳累则加重,休息可缓解。 相似文献
17.
18.
黄芪桂枝五物汤始见于《金匮要略》:“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汤主之”。方以黄芪补气、桂枝通阳为主,辅以芍药、姜、枣安中厚土,调营卫而除痹,共奏益气温阳行痹之效。笔者遵照异病同治的原则,用本方加减,取得一定效果,举例验案四则。一、脉痹(肱动脉栓塞) 李××,女,65岁。1983年4月18日初诊。患者20余日前因风心病,房颤致右肱动脉栓塞,住×医院,经静点脉通等治疗无效,转来我院。现患者右上肢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患肢发凉,麻木,心悸气短,纳差乏力,下肢 相似文献
19.
正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由芍药、甘草两味药物组成。《伤寒论》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方中芍药酸苦,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补中缓急。二药合用,酸甘化阴,具有滋阴养血、缓急止痛的功效。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头面部、胸腹部、男性泌尿系等痛症及肌肉骨关节病变[1]。笔者将芍药甘草汤化裁后应用于多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