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医院伽玛刀装置辐射防护监测管怀良葛传奎方远华武道华周增顺陈黎霞*(安徽省卫生防疫站,合肥230061)1996年8月,我省某医院安装了一台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伽玛刀,这是我国伽玛刀生产定型后的第一台,也是我省安装使用的首台伽玛刀。我们对该台伽玛刀的... 相似文献
2.
吴奇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1,(3):10-11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保健水平的提高,CT机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为了解CT机在一定工作条件下的环境辐射水平,以及患者和操作者的受照剂量,并进一步提出最优化防护措施,对日本岛津医疗器械厂生产的CT—2000、CT—100S扫描机进行了放射卫生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依据《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从工作场所布局、人员及放射性核素流线、放射性“三废”处理设施等方面对某三级专科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设计进行评价,分析了新标准对于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基于AERMOD模型机理,研究其在核设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给定的释放源项和厂址气象数据,模拟获取核设施常规运行时气态放射性核素浓度分布,并进一步定性分析气态流出物浓度峰值落地点和时间分布,研究AERMOD模型在核设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结果 通过AERMOD模型适用性和应用前景分析,得出该模型总体满足核设施气态流出物浓度分布计算需求,可应用于核设施气态流出物扩散趋势和敏感点分析,并可为核设施常规运行的监测计划提供数据支撑。结论 本研究可为今后深入开展AERMOD模型在核设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医用直线加速器属于当前治疗肿瘤的主要设备之一,其能量输出大、辐射力强,因此做好辐射防护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我院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安装为例,详细介绍了加速器机房的防护建设要求,以及其他附件装置对加强辐射防护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某核设施运行前1988~1991年、运行期1992~1993年周围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分析,六年累计观察人年数为2585521,恶性肿瘤总死亡率为116.38×10-5,标化死亡率为97.04×10-5,男性129.20×10-5、女性65.39×10-5,统计学上两性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各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112.00×10-5、120.15×10-5、125.17×10-5、116.45×10-5、105.42×10-5和119.16×10-5,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肝癌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肺癌、胃癌、食管癌。白血病死亡94例,死亡率为3.64×10-5,甲状腺癌共死亡5例,占死亡癌的0.17%。 相似文献
9.
移动式加速器术中放射治疗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移动式加速器术中放射治疗(IORT)的辐射防护与安全状况,为IORT临床应用中的辐射安全提供指导.方法 以某医院拟用的1台MOBETRON移动式加速器及其场所为研究目标,确定IORT的工作负荷及场所外围人员的年剂量管理目标值,估算极端情况下IORT室外围的辐射水平和人员所受的剂量,核算IORT治疗场所的辐射屏蔽.结果 该IORT治疗室在仅采用相当于普通X射线诊断装置的屏蔽条件下,治疗室外与靶不同距离关注位置的剂量率为:东墙外35~78 μSv/h;南墙外89 μSv/h,西墙外70 ~ 84 μSv/h,北墙外75~106 μSv/h; IORT室楼下普通治疗室64 μSv/h,室顶外围空间为45μSv/h.估算出年累积出束5h时场所外围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为0.53 mSv,公众所受年剂量低于0.1 mSv,均满足剂量管理目标值的要求.加速器IORT设备及场所设置有相应的安全联锁、防护设施与管理措施,可有效制约设备运行照射时人员误入和误留IORT室的风险.结论 在普通手术室中施行移动式加速器IORT时,在工作负荷极小的条件下采取针对低能辐射的屏蔽防护可达到剂量管理目标要求,但应相对固定IORT场所,并根据工作负荷和剂量率控制要求对治疗室增设相应的屏蔽. 相似文献
10.
对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实践项目的剂量约束值作为辐射防护与安全实践中的最优化认识、理解与应用,强调其在实践项目防护中的重要性。实践项目防护的实际应和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理解相一致。证明剂量结束值是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的具体体现。表明剂量约束值可直接作为防护设计和防护检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新建PET-CT中心项目进行设备性能及场所检测与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健康权益,同时为行政部门的审核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对平面布局、屏蔽防护及安全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核实并现场检测,根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评价。结果 该院PET-CT中心平面布局合理,设备性能所检指标均符合要求,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措施良好。结论 本项目各项放射防护措施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有效的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放射防护现状。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现场放射防护监测并对放射防护设施进行调查。结果 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外辐射水平合格率平均水平为96.0%,市级医院、县级医院、民营医院和乡镇医院的机房外辐射防护水平合格率分别为97.8%、97.2%、94.2%及91.3%。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防护设施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工作指示灯不亮、警示标识缺失、通风装置损失、机房面积不合格、机房内布局不合理、受检者防护用品配置不全等。结论 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情况基本良好,进一步分析表明市级医院以及县级医院明显地好于民营医院、乡镇医院的辐射防护水平,其中以乡镇医院存在的问题最多,因而本调查分析提示加强、提高及完善县级以下医疗单位的辐射防护水平,尤其是乡镇医院,将是这一领域未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促进GBZ120—2020《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有效贯彻和实施,本文通过介绍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相关标准要求和技术规范的关键内容,对GBZ120—2020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模糊和不足的问题进行剖析,以促进国家强制性标准GBZ120—2020得到严格和有效实施,更好的提升我国职业人员、公众成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辐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对某排风中心室外通风管沟进行放射性污染源项调查,以确定通风管沟及周围土壤污染范围、污染程度(包括污染核素和活度)、放射性废物的总量,为该设施后续的退役工作提供源项数据。方法 采用一系列调查及监测的优化组合,制定了源项调查的组合方法流程图,利用现场监测、取样、实验室分析、废物估算等手段对该设施进行了源项调查。结果 通风管沟周围土壤有局部污染,主要污染区域为T7、T17区域,主要放射性核素为137Cs和90Sr;拆除时会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量约为456.1 m3,其中极低污染土约为312 m3,低污染土约为56 m3,其它放射性固体废物约为88.1 m3,放射性废液体积约3.0 m3。结论 在该设施后续的退役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辐射防护措施,并对废物进行合理分类,以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及废物最小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大连市2017年医疗机构(除口腔诊所或门诊)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情况、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情况和监测点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情况。方法 通过对大连市所有医疗机构的调查和对15家监测点医疗机构的监测,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以及监测点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X射线装置质量控制检测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全市277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了X射线诊断学,开展率为100%;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有14家,占5.1%;开展核医学的有5家,占1.8%;开展放射治疗的有8家,占2.9%。全市医疗机构使用X射线诊断的人次数为4 140 427,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2 285 306人次,占55.2%;CT诊断1 740 424人次,占42.0%;其它诊断114 697人次,占2.8%。15个监测点医疗机构、141个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均合格,X射线装置的性能检测均合格。结论 CT机的使用率非常高,应注意CT机使用的正当性,并加强辐射防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方法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选取拉萨市部分医疗机构,对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及设备性能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共计监测24家医疗机构,68台设备和64个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75.00%和92.19%。其中2016年共监测5家医疗机构,共计22台放射治疗设备和20个放射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59.09%和75.0%。2017年共监测19家医疗机构,共计46台放射治疗设备和44个放射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82.61%和100.0%。结论 西藏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及工作场所监测率较低,监测合格率不高,有关方面应引起重视,加强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西藏日喀则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方法 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并记录,根据放射卫生相关标准规范对所选取医疗机构的放射诊断设备进行性能质量控制检测和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家医疗卫生机构共检测设备13台,放射工作场所13个,合格率均为84.62%;其中DR合格率80%,CT合格率100%,影像增强透视机合格率为75%,不合格主要指标为DR的曝光时间指示偏离和影像增强器入射屏前空气比释动能率;个人防护用品平均配置率1.3件/台。结论 调查的5家医疗机构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不足,工作人员防护意识缺乏;场所防护和设备性能检测均未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执行。建议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设备管理与检测等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177Lu-Dotatate治疗的放射防护进行全面评估,为规范约束患者出院后的行为活动及建立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77Lu-Dotatate治疗的放射防护从输注药物开始,按时间顺序列出患者在治疗及其后的日常活动中的各事件时间节点,对应列出事件中可能的受照人员、接触距离和接触时长;用177Lu-Dotatate说明书中的体内动力学数据估算各时间点患者体内177Lu活度;使用GBZ 120—2020中的照射剂量公式估算患者对周围人员的照射剂量。结果 对患者177Lu-Dotatate门诊或住院治疗每次用药7400 MBq,并重复4次的情况估算累积照射剂量:给出了医护人员、公众、同事、陪护人、成人家属、3~10岁儿童家属的累积照射剂量,并给出了满足国标中相关人员剂量约束值时应采取的规范约束行为。对国标要求孕妇及3岁以下家属应避免接触的情况,提出了实现此要求的条件。结论 从放射防护角度,在对177Lu-Dotatate治疗患者出院后的行为加以规范约束的前提下,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治疗都是安全可行的;若不限制约束患者出院后的活动,则对家属、公众及同事造成的照射剂量都可能会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剂量限值或约束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