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基本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08–2018年在西昌市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分析抗病毒治疗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计2 723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总体病死率为1.9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2.49/100人年。在开始抗病毒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10.83/100人年、13.89/100人年。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死亡风险是年龄≥40岁(HR=2.30,95%CI:1.53~3.48)、男性(HR=1.94,95%CI:1.14~3.30)、ART前一年内结核感染(HR=1.92,95%CI:1.01~3.65)、ART前三个月出现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HR=2.44,95%CI:1.50~3.99)、ART前乙肝感染(HR=2.50,95%CI:1.32~4.71)、CD4+T淋巴细胞计数< 200 cells/ul(HR=1.79,95%CI:1.12~2.86)。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脱失风险是年龄≥40岁(HR=1.53,95%CI:1.07~2.18)、男性(HR=5.60,95%CI:2.60~12.08)、静脉吸毒(HR=2.18,95%CI:1.46~3.27)、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为EFV+3TC+TDF(HR=2.57,95%CI:1.32~5.01)。结论 西昌市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但在开始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较高。抗病毒治疗工作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要减少静脉吸毒人群刑满释放后的脱失,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HIV感染者有效管理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广西钦州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ART)HIV感染者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和脱失情况。结果 共7 812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总体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3.25/100人年和2.41/100人年。抗病毒治疗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5.70/100人年和 4.88/100人年。Cox回归分析显示,死亡影响因素是年龄≥50岁(HR=2.60,95%CI:2.27~2.98)、男性(HR=1.90,95%CI:1.62~2.23)、静脉吸毒(HR=1.84,95%CI:1.56~2.17)、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Ⅳ期(HR=1.33,95%CI:1.15~1.53)、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HR=1.58,95%CI:1.25~1.99)、治疗机构为县级(HR=2.74,95%CI:2.36~3.19)、HIV诊断到抗病毒治疗间隔天数30~< 90 d(HR=1.17,95%CI:1.01~1.36)、间隔天数90 ~<365 d(HR=1.21,95%CI:1.02~1.44);脱失影响因素是年龄≥50岁(HR=1.60,95%CI:1.37~1.87)、男性(HR=1.56,95%CI:1.32~1.85)、静脉吸毒(HR=1.96,95%CI:1.62~2.36)、开始ART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 350/μL(HR=1.43,95%CI:1.16~1.77)、抗病毒治疗初始方案含LPV/r(HR=1.80,95%CI:1.36~2.38)、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在2013—2016年(HR=1.36,95%CI:1.12~1.65)、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在2017—2018年(HR=1.66,95%CI:1.30~2.14)、HIV诊断到抗病毒治疗时间间隔天数>365 d(HR=1.21,95%CI:1.01~1.45)。结论 钦州市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但治疗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较高。需针对死亡和脱失的影响因素,加强抗病毒治疗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和治疗者宣传教育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早期及时治疗和初始用药方案对抗病毒治疗死亡及脱失的影响,为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数据库下载2010—2020年广西柳州市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死亡和脱失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HIV感染者15 713例,18~<50岁占53.4%,男性占69.4%,农民占61.0%,治疗前CD4计数<350个/μL占75.1%,总体死亡率4.30/100人年,总体脱失率2.42/100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CD4计数350~<500个/μL(AHR=0.72,95%CI:0.63~0.81)和≥500个/μL(AHR=0.64,95%CI:0.55~0.76),从HIV确证阳性至抗病毒治疗间隔90~<180 d(AHR=1.25,95%CI:1.08~1.45)、180~<365 d(AHR=1.26,95%CI:1.08~1.47)和≥365 d(AHR=1.26,95%CI:1.11~1.44),初始用药方案为D4T+3TC+EFV/N...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丹阳市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中江苏省丹阳市2005—2020年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413例HIV感染者进行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探索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结局为正在治疗314例,转出28例,死亡58例,失访1例和停药12例。413例HIV感染者,平均年龄为45岁(18~84岁),男女比例为3.8∶1,共随访1 516.75人年,总体病死率为3.8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0.86/100人年。主要流行病学特征为已婚或同居占64.6%,异性性传播占63.0%,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占52.3%,抗病毒治疗初始方案为EFV+3TC+TDF占50.9%。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使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因素有:年龄≥40岁(AHR=4.21,95%CI:1.58~11.17)、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AHR=2.63,95%CI:1.37~5.08)和未检测CD4~+T淋巴细胞(AHR=3.66,95%CI:1.13~11.84);而女性的风险降低(AHR=0.37,95%CI:0.15~0.92)。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AHR=0.21,95%CI:0.04~0.99)和已婚或同居(AHR=0.20,95%CI:0.04~0.93)脱失率风险较低。结论江苏省丹阳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死亡率较高和脱失率较低,仍需提高治疗前CD4~+淋巴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及时性以及治疗管理服务质量来进一步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丹阳市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中江苏省丹阳市2005—2020年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413例HIV感染者进行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探索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最终结局为正在治疗314例,转出28例,死亡58例,失访1例和停药12例。413例HIV感染者,平均年龄为45岁(18~84岁),男女比例为3.8∶1,共随访1 516.75人年,总体病死率为3.8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0.86/100人年。主要流行病学特征为已婚或同居占64.6%,异性性传播占63.0%,治疗前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 cells/μL占52.3%,抗病毒治疗初始方案为EFV+3TC+TDF占50.9%。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使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因素有:年龄≥40岁(AHR=4.21, 95%CI:1.58~11.17)、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AHR=2.63,95%CI:1.37~5.08)和未检测CD4+T淋巴细胞(AHR=3.66, 95%CI:1.13~11.84);而女性的风险降低(AHR=0.37, 95%CI:0.15~0.92)。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 <200 cells/μL(AHR=0.21, 95%CI:0.04~0.99)和已婚或同居(AHR=0.20, 95%CI:0.04~0.93)脱失率风险较低。结论 江苏省丹阳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死亡率较高和脱失率较低,仍需提高治疗前CD4+淋巴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及时性以及治疗管理服务质量来进一步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保山市1990—2020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为提高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计算1990—2020年保山市6 838例HIV/AIDS病人的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6 838例HIV/AIDS病人,全死因死亡1 757例(25.69%),平均生存时间为19.51年(95%CI:18.51~20.51);随着防控措施的强化,相对于2005年以前的第一个时期,后三个时期5年生存率均有所升高而死亡风险均下降。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HIV/AIDS生存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男比女:HR=1.223,95%CI=1.094~1.367)、确诊年龄(40~50岁比15~25岁:HR=1.743,95%CI=1.110~2.739;50~60岁比15~25岁:HR=2.092,95%CI=1.306~3.351;≥60岁比15~25岁:HR=3.179,95%CI=1.984~5.094)、感染途径(经注射吸毒传播比经异性传播:HR=0.694,95%CI:0.58~0.83)、样本来源(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检测比羁押人员:HR=1.584,95%CI=1.283~1.955)、抗病毒治疗(未接受ART比接受ART:HR=17.159,95%CI=15.062~19.547)、首次CD4细胞值(CD4为200~350个/μL比200个/μL:HR=0.536,95%CI=0.459~0.627;350~500个/μL比200个/μL:HR=0.390,95%CI=0.323~0.472;≥500个/μL200个/μL:HR=0.350,95%CI=0.286~0.427)。结论在云南防治艾滋病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保山31年来HIV/AIDS病人生存率得到较大提升,但男性、确诊年龄大、异性性途径传播、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检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和首次CD4结果低是HIV/AIDS生存的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海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IV/AIDS)参加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在治与脱失的现状,分析治疗脱失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子模块中海南省2005—2022年启动ART治疗的HIV感染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4 286例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脱失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4 286例研究对象中,男性3 718例(86.7%),性别比为6.55∶1;未婚者占58.4%;年龄为(39.68±13.17)岁;同性性传播占49.8%;WHO临床分期Ⅰ期占84.3%;治疗方案含依非韦伦(efavirenz, EFV)方案占71.7%。共随访19 677.44人年,总体脱失率为0.80/100人年,开始抗病毒治疗第1年内脱失率为21.10/100人年。Cox回归分析显示,开始治疗时间为2016—2022年(AHR=2.40,95%CI:1.40~4.1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山东省经同性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ART)及时性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控制HIV的传播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山东省1 926例新诊断经同性传播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相关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ART及时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山东省经同性传播HIV感染者1 926例,诊断基线年龄中位数为31.15岁,诊断基线CD4细胞水平中位数为364个/μL,ART及时率为73.94%。户籍为省外的HIV感染者及时接受ART的可能性低于山东省内感染者(OR=0.59, 95%CI:0.40~0.87),由羁押人群发现的HIV感染者及时接受ART的可能性低于重点人群(OR=0.25, 95%CI:0.11~0.59),诊断基线CD4细胞水平为351~499和≥500个/μL的HIV感染者及时接受ART的可能性低于≤350个/μL者(OR=0.71, 95%CI:0.53~0.96;OR=0.50, 95%CI:0.38~0.66)。结论 需进一步提高山东省经同性传播HIV感染者ART及时率,要特别注意省外户...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HIV/AIDS患者基本资料及临床随访资料,了解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预后影响因素及CD4恢复情况。方法 收集2005—2015年在柳州市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点接受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且年龄≥50岁的HIV/AIDS患者3 618例,对患者的资料包括基本信息、CD4+T细胞计数、WHO临床分期、感染途径及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患者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性别患者随访期间CD4+T细胞计数的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截止观察终点5年女性累计生存率为0.82,男性累计生存率为0.6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OR=1.909,95%CI:1.479~2.464,P<0.001)、BMI(OR=0.744,95%CI:0.574~0.965,P=0.026)、性别(OR=0.692,95%CI:0.503~0.952,P=0.023)、除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9-2014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确诊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入选2009年1月到2014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确诊HIV感染者,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并进一步随访其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及病死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我院2012-2014年HIV抗体筛查阳性率为5.9‰(369/62 789),显著高于2009-2011年的2.9‰(134/46 381)(χ2=51.920,P<0.001)。2012-2014年男男同性接触感染HIV者所占比例为59.9%(221/369),显著高于2009-2011年的29.9%(40/134)(χ2=35.536,P<0.001)。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组病死率为4.3%(15/352),显著低于未治疗组的29.8%(45/151),且未治疗组的死亡风险是治疗组的6.01倍(P<0.01)。确诊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和合并机会性感染数量≥2种是HIV/AI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且接受ART治疗组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高,≥40岁组死亡风险是<40岁组的1.85倍(P<0.01)。结论:近年我院新确诊HIV感染者尤其是男男同性性接触者有增高趋势,诊断不及时是影响1年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ART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云南省保山市1990—2020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为提高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计算1990—2020年保山市6 838例HIV/AIDS病人的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6 838例HIV/AIDS病人,全死因死亡1 757例(25.69%),平均生存时间为19.51年(95%CI:18.51~20.51);随着防控措施的强化,相对于2005年以前的第一个时期,后三个时期5年生存率均有所升高而死亡风险均下降。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HIV/AIDS生存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男比女:HR=1.223,95%CI=1.094~1.367)、确诊年龄(40~<50岁比15~<25岁:HR=1.743,95%CI=1.110~2.739;50~<60岁比15~<25岁:HR=2.092,95%CI=1.306~3.351;≥60岁比15~<25岁:HR=3.179,95%CI=1.984~5.094)、感染途径(经注射吸毒传播比经异性传播:HR=0.694,95%CI:0.58~0.83)、样本来源(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检测比羁押人员:HR=1.584,95%CI=1.283~1.955)、抗病毒治疗(未接受ART比接受ART:HR=17.159,95%CI=15.062~19.547)、首次CD4细胞值(CD4为200~<350个/μL比<200个/μL:HR=0.536, 95%CI=0.459~0.627;350~<500个/μL比<200个/μL:HR=0.390,95%CI=0.323~0.472;≥500个/μL<200个/μL:HR=0.350,95%CI=0.286~0.427)。结论 在云南防治艾滋病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保山31年来HIV/AIDS病人生存率得到较大提升,但男性、确诊年龄大、异性性途径传播、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检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和首次CD4结果低是HIV/AIDS生存的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6—2021年贵港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ART)免疫学失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国家免费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6—2021年在贵港市接受ART的HIV/AIDS患者数据,通过寿命表法描述总体免疫学失败情况,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HIV/AIDS患者6 903例,其中4 314例(61.28%)出现ART免疫学失败。第1、第5、第10年免疫学失败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7.9%、67.3%、68.6%。基线CD4+T细胞计数在200~350个/μL和>350个/μL(以<200个/μL为参照,HR=1.098,95%CI=1.011~1.192,P=0.027;HR=1.112,95%CI=1.001~1.236,P=0.048)、基线WHO临床分期Ⅲ期(以Ⅰ期为参照,HR=1.156,95%CI=1.058~1.263,P=0.001)、使用AZT+3TC+NVP治疗方案(以TDF+3TC+EFV为参照,HR=1.538,95%CI=1.394~1.696,P<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黄石市2000—2019年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HIV/AIDS)病人死亡情况及死亡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减少死亡的方法。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相关卡片,运用Excel 2007和SPSS 21.0软件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 361例HIV/AIDS患者累计死亡760例,累计病死率32.19%。死亡时50岁以上患者600例(占78.95%),73.15%(556/760)的患者接受过CD4+T淋巴细胞检测,其中65.11%(362/556)的患者检测值200个/μL;50.79%(386/760)的死亡病例接受过抗病毒治疗;54.61%(415/760)的死亡病例确诊后1年内死亡,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他就诊者(OR=5.081,95%CI=2.776~9.302)、未接受抗病毒治疗(OR=4.716,95%CI=3.002~7.407)、最近1次CD4+T淋巴细胞值200个/μL(OR=8.550,95%CI=4.289~17.046)和未检测的患者(OR=29.392,95%CI=13.466~64.155)更容易在1年内死亡。艾滋病相关死因占比逐年下降,至2017年为39.13%。死亡时患者平均年龄从2001年的37.39岁增长到2019年的66.86岁。结论黄石市HIV/AIDS累计病死率较高,死亡时平均年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年升高趋势,晚发病例更容易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不断提高,艾滋病无关死亡占比和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增长。应继续开展早发现、早治疗工作,提升抗病毒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0-13
目的 了解佳木斯市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HAART)生存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集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HIV/AIDS HAART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986例HIV/AIDS HAART患者,其中死于HIV/AIDS相关疾病48例(占2.42%),HIV/AIDS HAART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44%、97.84%、97.47%、96.2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血感染HIV(HR=3.125)、开始治疗时年龄30~(HR=4.518)、开始治疗时年龄50~(HR=15.897)、有漏服药(HR=5.647)的HIV/AIDS HAART患者死亡的危险较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HR=0.264)、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HR=0.183)的HIV/AIDS HAART患者死亡的危险较小。结论2009年6月至2019年7月佳木斯市HIV/AIDS HAART患者生存率较高,经血感染、HAART时年龄较大、有漏服药是HIV/AIDS HAART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是HIV/AIDS HAART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是否接受社区组织(CBO)服务对广州市新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长期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从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招募新开始治疗的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基线时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HIV相关变量,对ART相关政策和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接受CBO的服务。12个月后调查研究对象的ART依从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BO的服务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共有433例调查对象完成基线调查问卷,有52.5%接受过广同/岭南等CBO的服务。338例完成12个月随访。整体的ART依从率为85.1%,其中CBO服务组的依从率为89.0%,无CBO服务组依从率为80.7%。校正背景变量后,接受CBO的服务的研究对象依从比例显著高于未接受CBO服务的患者(OR=2.14,95%CI:1.11~4.14,P=0.024)。结论广州市新开始ART的患者长期依从性较好,通过进一步扩大CBO的服务范围,提升CBO的服务能力,能够进一步改善HIV感染者的ART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四川省艾滋病治疗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符合条件的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寿命表法估算累积生存率,Kaplan-Meier(K-M)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HIV/AIDS患者630例,平均年龄(52.24±13.68)岁。全因死亡221例,平均生存时间139.37(95%CI 133.54~145.21)月。启动ART后第1、3、5、7、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89(95%CI 0.87~0.91)、0.82(95%CI 0.78~0.86)、0.77(95%CI 0.73~0.81)、0.71(95%CI 0.67~0.75)、0.66(95%CI 0.62~0.7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男性患者的0.57倍(95%CI 0.41~0.79);已婚或同居的患者和离异或分居的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是未婚患者的2.07倍(95%CI 1.36~3.14)、2.50倍(95%CI 1.61~3.88);基线CD4+T淋巴细胞51~200 cells/μl组和>200 cells/μl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是基线CD4+T淋巴细胞≤50 cells/μl组患者的0.51倍(95%CI 0.36~0.73)和0.40倍(95%CI 0.28~0.56);基线CD8+T淋巴细胞578~1169 cells/μl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基线CD8+T淋巴细胞≤577 cells/μl组患者的0.66倍(95%CI 0.48~0.90);基线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基线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组的3.20倍(95%CI 2.44~4.20)。结论 影响长期ART的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婚姻状况、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CD8+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病毒载量。尽早启动ART有利于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疆某地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伊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且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访,利用Kaplan-Meier中的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间抗病毒治疗失败发生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两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队列研究中,分别随访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者960例和527例,总随访2 008.50人·年。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从322个/mm3和309个/mm3增长到616个/mm3和501个/mm3。注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台山市HIV/AIDS死亡个案资料,探索防治措施的科学性,降低艾滋病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台山市HIV/AIDS死亡个案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存活时间、抗病毒治疗情况、死亡原因等。结果 2007-2012年累计HIV/AIDS死亡个案463例,其中男性占90.93%,年龄30~39岁所占比例最多(41.47%),注射吸毒途径感染占85.53%。性途径感染者确认后2年内死亡的比例为74.55%,高于注射吸毒途径感染者的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P〈0.01)。死亡时为AIDS的占65.66%,当年报告为AIDS死亡的构成比例有降低的趋势。未进行CD4检测的个案占68.68%(318/463)。抗病毒治疗组病死率为10.98%,大大低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的7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42,P〈0.01)。确认阳性后1年内死亡的个案占32.40%。45.39%的艾滋病病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结论加强艾滋病哨点监测和个案的随访,做好早期诊断和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是提高HIV感染者/AIDS病人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懿  钟坚  谭琳琳 《中国热带医学》2016,(11):1103-1105
目的 分析梧州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死亡情况.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2月31日前现住址为梧州市的HIV/AIDS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梧州市累计报告1 132例HIV/AIDS死亡病例,累计病死率为29.83%(1 132/3 795);其中已参加抗病毒治疗187例(16.52%),未参加过治疗945例(83.48%);死亡病例确认阳性后1年内死亡的占47.00%(532/1 132);历年死亡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死亡前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占69.14%(392/567).结论 晚发现现象严重是导致HIV/AIDS病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进一步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才能有效降低本市的HIV/AIDS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病死率的影响及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接受免费HAART的130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病死率及其变化趋势;运用Cox等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确诊后至开始抗病毒时间(月)、治疗前机会性感染种数(除外肺结核)、治疗前1年内是否患肺结核、治疗前是否患乙/丙肝、基线HAART方案、CD4T淋巴细胞计数、ALT、血肌酐、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等.结果 1 309例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中位数为35.53个月,5年、9年生存率均为95.81%;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40例,平均病死率0.52/100人年.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感染途径、WHO分期、CD4计数、血肌酐、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计数、血红蛋白、感染途径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4计数、血红蛋白升高死亡风险降低,静脉吸毒死亡风险增加.结论 HAART治疗可明显改善HIV/AIDS患者预后;及早抗病毒、改善贫血状态和加强吸毒患者抗病毒随访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