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高海拔地区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低氧血症的预防。方法将72例气管切开脱机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面罩湿化吸氧,观察组采用新西兰费雪派克公司生产的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观察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及1h、6h、12h、24h、48h的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评价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脱机后不同时间PaO2、PaCO2、SpO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于呼吸道湿化,防止痰痂和痰栓形成所导致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引起的低氧血症起到了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在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后的疗效。方法将154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77例,在加温湿化氧气方面,对照组选择常规氧气雾化面罩湿化气道,实验组经鼻选择高流量湿化氧疗。经过24 h氧疗处理,分别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比较,包括呼吸频率、心率、痰液黏稠度、气道高反应、舒适度与咳痰困难程度。结果重症肺炎患者选择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途径能够起到更好的疗效,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氧分压(Pa O2)、痰液黏稠度、气道高反应、舒适度与咳痰困难程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能够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增强其舒适度,有助于患者呼吸机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同步间隙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的方法进行脱机。两种方法脱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故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4.
<正>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各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重要手段,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开始,就应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脱机做准备,所谓试脱机是指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患者自主呼吸逐步恢复,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过程。氧疗(Pxygen therapy)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联合高流量氧疗在缓解期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呼吸衰竭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评估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度(pH)]、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统计两组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76.74%)高(P<0.05);治疗后两组PaO2、pH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PaO2、pH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  相似文献   

6.
不同脱机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械通气是常用的一种呼吸支持手段,目的在于帮助病人渡过呼吸衰竭的过程。而对于刚恢复的患者,及早脱离呼吸机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节省住院费用。因此,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尽早脱机,缩短住院时间。目前有很多种脱机方法,对于采用何种方法更有利于脱机,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有不同的观点。现分析1999年1月到2003年11月150例机械通气病人,就脱机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8.
<正>机械通气主要通过提高氧输送、肺脏保护、改善内环境等途径成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脱机是指导致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因改善或缓解后,自主呼吸功能恢复至相当水平,突然或逐渐离断通气支持的过程。过早脱机[1]可加重呼吸肌负担,导致呼吸肌疲劳而再次发生呼吸衰竭,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延迟脱机可产生呼吸机依赖,增加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和住院费用等。因此,掌握呼吸机脱机技术及护理对患者恢  相似文献   

9.
郑冬梅  卫建华   《护理与康复》2018,17(5):34-37
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各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可以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呼吸做功,但是也会导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气道损伤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开始,就应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脱机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脱机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鸿梅 《天津护理》2009,17(2):74-75
机械通气已经成为危重患者治疗方面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机械通气功能更人性化、更贴近机体的自主呼吸功能。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SC)可以使患者的自主呼吸稳定在“舒适区域”,并能自动调节压力支持,适用于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脱机。现就我院应用智能化脱机方法脱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在序贯性通气中替代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序贯性通气常规行无创机械通气4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序贯性通气实行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替代机械无创通气4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无创氧疗24 h内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评估患者治疗12h后面部皮肤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配合程度。结果两组在通气24 h内的PaO_2,PaCO_2,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12 h后面部受压迫皮肤改变发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合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在序贯性通气中替代无创机械通气,保证患者的有效通气量,预防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医源性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12.
13.
术后脱机患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是术后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ICU)的主要原因,常出现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和耐受性,能产生呼吸末正压效应,冲刷鼻咽部解剖死腔,提高肺泡通气量等临床应用优势,其在术后脱机患者的氧气支持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胸外科、腹部外科等不同手术后脱机患者群体中产生的不同疗效还需要更多研究证据支持。本文就HFNC在预防术后脱机患者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21例机械通气患者的脱机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每一位恢复的患各部必须经过脱机的过程,做好脱机前后的护理,尤其是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是使患者顺利脱机、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我院ICU自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28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死亡7例.本文就康复的对例患者的脱机护理体会作一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患者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4~78岁;其中慢性呼吸系统疾患急性发作所致呼吸衰竭者9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者8例,脑溢血后3例,心肺复苏后1例Z所用呼吸机型号为bogCrEV-S和Blx3n,00两种;对例中直接脱机4例,过渡脱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在机械通气撤机后患儿面罩吸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6例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撤机后的重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进行面罩氧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R 850湿化器连接RT 308湿化氧疗管路对氧气湿化后进行面罩氧疗,监测并比较撤机后24 h吸痰时两组患儿的痰液黏稠度、经皮氧饱和度和撤机后48 h内的二次插管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痰液Ⅰ、Ⅱ、Ⅲ度例数分别为6,19,3例,与对照组的2,15,1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98,P<0.01);研究组患儿经皮氧饱和度为(97.39±1.62)%,对照组为(93.89±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037,P<0.01);二次插管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3,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应用于机械通气患儿撤机后可使患儿气道始终保持湿润,处于近似生理湿化状态,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提高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惠贞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0):1979-1980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原因,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提高脱机成功率。方法:对84例机械通气脱机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84例128例次脱机失败中,生理学指标变化72例次(59.4%),原发病恶化34例次(24.6%),通气不当22例次(15.9%)。结论:机械通气失败的原因依次为生理性指标变化、原发病恶化和通气不当,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应掌握适宜的脱机时间和脱机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常用的吸氧方式有鼻导管吸氧和面罩吸氧。鼻导管吸氧具有简单、经济、方便和舒适等优点,但当氧流量大于6L/min时,未达到理想湿化的干冷气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包括额窦疼痛、鼻腔粘膜干燥甚至出血[1]。流量的限制又直接影响患者的吸入氧浓度(Fi O2),尽管面罩吸氧可为患者提供更高的Fi O2,却会对进食饮水等造成不便,而且患者会有拘束闭塞感,很多患者不能耐受。经鼻高流量氧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吸氧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脱机后采用普通气泡氧气湿化装置供氧,观察组患者脱机后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设备供氧。比较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NFC)在基于肺超声评估的高风险脱机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一家大学附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在符合常规的脱机拔管程序基础上,患者脱机实验成功后使用肺部超声评分(LUS)进行评估,其中≥14分为高风险脱机患者(共6区域,总分为36分),将该类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HNFC组和常规氧疗组(COT组);比较HFNC组与COT组患者拔管后48h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及拔管后6、24、48h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共纳人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32例,其中HFNC组15例,COT组17例;脱机拔管后6hHFNC组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优于COT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脱机拔管后24、48hHFNC组SaO2、PaO2/FiO2均优于COT组(P〈0.05),呼吸频率、心率及PaCO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NFC组中拔管后48h内有1例患者重新插管(6.7%),COT组有4例患者重新插管(23.5%),两组再插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比较:(8.0±2.4)dVS.(10.9±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基于肺超声筛选出的高风险脱机拔管患者中,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较常规氧疗可以改善拔管后患者的呼吸、循环及氧合情况,明显降低重新插管率,减少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舒适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如何应用舒适护理减轻疼痛和不适。方法:对33例机械通气患者在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并评价其效果。结果:33例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灵魂4个方面均得到改善,出院满意度调查为97.0%。结论:舒适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