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SCT及MRI在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怀疑为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的患儿2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试验组进行MSCT和MRI联合检查,对照组只进行MRI检查。所有患儿的影像学检查均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比较两组影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影像诊断符合率为100%,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50%(5/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MSCT及MRI在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对发现更多的先天性脊柱畸形有重要的作用,联合MSCT能发现更多的其他脊柱畸形。比单纯运用MRI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病灶MSCT、MRI影像学表现及对内镜手术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MRI检查。观察患者影像学表现,记录并比较MSCT检查、MRI检查所需总时间、病灶检出时间以及对脊柱结核阳性征象(脊髓侵犯,骨质钙化、坏死,椎管狭窄、椎旁脓肿以及骨质破坏等情况)检出率。结果 MSCT.检查所需总时间、病灶检出时间均短于MRI检查(P<005);MSCT、MRI检查在椎管狭窄、椎旁.脓肿、骨质破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脊髓侵犯.、骨质钙化、坏死检查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结核MSCT影像学表现为骨质坏死、椎旁脓肿、死骨形成、椎间盘破坏、骨质增生硬化等;MRI检在细菌浸润阶段可发现异常信号。结论 MSCT、MRI在检查脊柱结核上各有优势,通过对两种检查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对患者内镜手术治疗有较高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小芳 《黑龙江医学》2022,46(3):313-3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脊柱结核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1年8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高度疑似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接受MSCT、DCE—MRI检查,择期进行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联合DCE...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脊柱结核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和MRI检查,并以病理或随访结局最终确诊结果为标准。比较MSCT与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分析和检测费用和检测时间,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MSCT与MRI诊断预测脊柱结核的价值。结果 以病理或随访结局最终确诊结果为标准,MSCT诊断的准确度为84%(38/45),与病理或随访结局最终确诊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371);MRI诊断的准确度为93%(42/45),与病理或随访结局最终确诊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0.731);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MSCT预测脊柱结核的AUC为0.675,预测价值较低;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MRI诊断预测脊柱结核的AUC为0.844,预测价值较好;MSCT诊断检查费用高于MRI诊断,检查时间长于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与MRI均能够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MSCT及早期脊柱炎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典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的24例患者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和脊柱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MSCT发现骶髂关节炎19例,其中I级11例,Ⅱ级8例,阴性5例;MRI检查发现脊柱炎(Romanus病灶)13例,Anderson病灶1例.结论 MSCT与MRI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骶髂关节炎及早期脊柱炎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先天性肝内型门-体静脉分流(CIPSVS)在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中的表现.方法 搜集8例CIPSVS患者的MSCT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资料,采用容积再现重组(VR)、最大密度投影(MIP)对动态增强扫描各期原始图像分别进行血管重建,分析其表现特点.结果 8例CIPSVS发生...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青少年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先天性脊柱畸形的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图像与X线平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的X线平片、MSCT后处理图像,将3D CT、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与X线平片进行等级比较。MSCT重建图像能发现新病变、进一步证实X线平片上的模糊病变、没有新的发现分别为A、B、C级。其中20例怀疑合并神经系统异常行脊髓核磁共振(MRI)检查。结果: A级 25例(227处),B级5例(29处),C级7例(35处)。畸形位于颈椎、胸椎、腰椎、颈胸椎、胸腰椎、腰骶椎段,分别为2、12、8、4、7、2例,颈、胸、腰段均有病变2例。X线检出64处,MSCT检出291处,X线所见病变均可在MSCT图像上显示。同组患者行脊髓MRI检查20例,其中脊髓栓系、脊髓纵裂、脊髓空洞、Chiari-Ι畸形、脊膜膨出分别为5、5、3、1、2例,脊髓无明显异常4例。结论: 3D CT、MPR、CPR图像相结合可清晰显示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整体和细微结构,发现X线平片上不能显示的病变。CPR图像可使侧凸的脊柱整体显示在冠状和矢状位,有利于对复杂脊柱畸形的整体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影像学表现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所有患者中,有9例(26.47%)在颈椎处出现损伤累及节段,有25例(73.53%)出现在胸腰椎处;14例(41.18%)是屈曲过伸型受损,有20例(58.82%)是屈曲型受损。47个脊柱受损征象是X线平片发现个数,111是MRI检查发现个数,98是MSCT检查发现个数。结论:累及三柱贯通性骨折是AS脊柱骨折的常见表现,在早期诊断中,MSCT与MRI是主要手段,后柱受损与脊柱受损状况,能通过MRI检查有效反应出来,是对AS脊柱骨折予以评估的重要检查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联合应用MSCT及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64例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临床资料,按照患儿病例号单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儿采用单项MRI检测,研究组32例患儿采用MSCT及MRI联合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疾病检测及评价情况。结果研究组确诊率100.00%高于对照组50.00%,且漏诊及误诊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18.75%、3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应用MSCT及MRI联合检测具有积极诊断价值,较中肯评价疾病情况,可为患儿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拟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头颅MSCT、MRI多序列扫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RI检查和MSCT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不同检查对患者不同时间脑梗死的检出情况及MRI和MSCT检查脑梗死的病灶数目、大小、检查时间及病灶与脑梗死所发生的时间间隔。结果 110例患者中,MSCT检查共检出74例,总检出率为67.27%,经MRI检查共检出106例,总检出率为96.36%。MRI检查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MSCT检查(P0.05)。MRI检查对24h以内及24~72h梗死患者检出率优于MSCT检查(P0.05);MSCT检查检出脑梗死病灶数目较MRI检查少,MRI检查微小病灶的能力显著优于MSCT,在检查时间和病发-检查时间上MSCT的检查时间低于MRI(P0.05)。结论采用MSCT检查和MRI检查均可有效显示老年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MRI检出微小老年脑梗死的能力优于CT检查,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来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SCT在椎体附件微小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脊柱椎体附件微小骨折59例,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采用三维重建(virtual reality,VR)和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观察。两名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59例病例进行观察分析,若两者意见不一致经协商达成一致,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9例病例中椎板骨折17例(合并椎体骨折11例),横突骨折29例(合并椎体骨折9例),棘突骨折13例(合并椎体骨折13例)。采用MPR、VR和横断位两两比较,三者间对微小骨折的检出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37/59,32/59,26/59,P>0.05)。采用轴位(AX)+MPR、AX+VR分别与横断位比较,两者间对微小骨折检出率均有统计学意义(81.3%vs.44.1%,77.9 vs.44.1%,P<0.05)。采用AX+MPR和AX+VR比较,两者间对微小骨折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81.3%vs.77.9%,P>0.05)。结论:MSCT检查联合VR或MPR后处理技术,对椎体附件微小骨折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纯常规横断位检查。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可降低椎体微小骨折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5例常规X线检查阴性而高度怀疑为隐匿性骨折的外伤患者,分别采用MRI、MSCT对疑似骨折部位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诊断方式的检测结果、阳性率和特异性。结果MRI对隐匿性骨折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6.08%、93.04%,明显高于MSCT检查(P<0.05);两者在骨折特异性和骨折类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优于MSCT检查。  相似文献   

13.
李月梅 《当代医学》2021,27(8):84-86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1年均行64排螺旋冠脉CTA和CAG检查,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预后6个月的MSCT冠脉成像图像和CAG冠脉造影图像,观察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支架腔内狭窄程度的显示情况,比较多平面重组(MPR)、CT仿真内窥镜(CTVE)、曲面重建(CPR)3种不同后处理技术在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狭窄范围的显示能力以及MSCT后处理技术在患者血管再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与CAG金诊断标准比较,MSCT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预后再狭窄诊断的灵敏度为80.56%,特异度为94.21%,准确率为89.53%,阴性预测值为90.28%;MPR对狭窄处斑块形态的检出率为91.43%,显著高于CTVE的6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对狭窄近、远心端正常血管的检出率为97.14%,高于MPR的65.71%和CTVE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CT与CAG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预后再狭窄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MPR后处理技术适合术后支架狭窄形态研究,CPR后处理技术适合血管范围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运英 《中外医疗》2014,(10):16-17
目的:通过对影像的对比,探求X线平片、CT及MRI图像对脊椎转移瘤的位置、病症请款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69例脊椎转移瘤患者的三种不同设备的影像资料,并详细地对比分析。结果69例患者使用X线平片,CT以及MRI检测出非正常的椎体个数分别为84个、96个和165个。 MRI的诊断结果与X线平片对患者的诊断结果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如若遇到脊椎转移瘤患者,可以通过MRI诊断,以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4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MSCT平扫、MPR及VRT后处理,观察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椎体骨折数目、附件骨折数目、椎管受累等显示情况。结果 MSCT轴位平扫椎体骨折个数检出率90.0%,附件骨折处数检出率86.8%,椎管分度准确度84.0%,均显著高于X线片的70.0%、64.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轴位与VRT、MPR与VRT在椎体骨折个数、附件骨折处数、椎管受累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MPR对附件骨折处数、椎管受累检出率明显高于MSCT轴位(P0.05)。结论相比X线片,MSCT对椎体骨折节段、附件骨折及椎管受累显示更有优势,特别是MP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64层MSCT扫描,并应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异物多角度、多平面显示,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突发呛咳、顽固性咳嗽及喘息等。结果本组患儿中,MSCT共发现气管、支气管异物49例,男患儿47例,女患儿2例。气管内异物6例,右侧支气管异物33例,左侧10例,所有异物均经气管镜取出证实。右侧支气管异物发生率高于左侧,男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率高于女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CT除直观显示异物所在位置及形态外,还清晰显示异物崁顿所致肺部炎症及肺气肿等继发征象。结论 MSCT对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对异物的诊断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志根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04-105,16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骶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骶骨骨折患者行X线及MSCT检查,对比两者的诊断效果。结果X线扫描确诊率为62.79%,骨折移位显示率为46.51%;MSCT结合各种后处理技术诊断率为100%。骨折移位显示率为93.0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67,P〈0.05)。结论MSCT结合其后处理技术对骶骨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运用与价值,分析其CT表现。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50例肺栓塞病人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和动脉增强扫描,将增强扫描图像进行MPR(多层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VRT(容积重建)技术重组处理。比较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与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显示栓塞数目的差异。从MPR、MIP、VRT技术优势,体现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意义价值。结果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更能清楚准确显示栓子显示肺段动脉以上的栓塞,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MPR、MIP、VRT在后处理技术中更能够清晰、立体显示血管走形、异常病变。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有直观、立体、准确的优点,有利于进一步显示病变细节的CT表现,能早期发现栓塞并可提高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脊柱椎体陈旧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颈、胸、腰椎体陈旧性骨折病例,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共检出16个椎体骨折,X线平片、CT及MRI检出率相同;X线平片明确诊断8例(67%);CT明确诊断10例(83%);MRI明确诊断12例(100%)。结论 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中,X线平片可作初检手段,CT对椎体陈旧性骨折定性诊断价值高,MRI可明确诊断。三者结合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