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学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损伤情况。方法 对226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336名放射诊断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为8.85%,高于放射诊断工作人员(P<0.05);不同性别组介入放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上组介入放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组介入放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辐射会造成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增高,应加强介入放射人员眼部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甘肃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方法 通过培训、填写调查表、督导检查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利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14个地州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1 268家,放射工作人员5 240人,个人剂量监测率为72.18%,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5.71%。91家监测点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为1 987人,监测医院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4.82%,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9.33%,不同级别监测医院个人剂量监测率、职业健康检查率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445,P<0.05;χ2=46.531,P<0.05);不同级别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率未见统计学意义(χ2=3.174,P>0.05);不同级别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有统计学意义(χ2=38.991,P<0.05)。结论 甘肃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总体状况良好,但地区差异明显,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安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情况,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用TEK-ⅡPLAS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分别为1.15‰和1.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人员各工龄段间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与对照组人员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影响,需要加强防护,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保定市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方法 对保定市1984名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采用统计方法对外周血象、染色体畸变、微核等放射敏感指标异常率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工种等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工龄的白细胞异常和血红蛋白异常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的淋巴细胞微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机体受到一定的辐射损伤,其中5~15年工龄及放射治疗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放射防护监督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对南京市781名放射工作人员及15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的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放射组的TT3和T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组的TT3水平低于工业组(P<0.05),单纯接触X射线的放射人员,其TT3水平低于其他人员,而TT4水平高于其他人员(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功能产生一定的损伤影响,在工作中应加强对甲状腺部位的防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区放射工作人员对辐射基础、防护、应急等知识的知晓和需求情况。方法 对上海市某区150名放射工作人员发放问卷式调查表,对回收的147份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所调查放射工作人员知晓率最低的是辐射有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84.76%),对放射知识需求率最高(95.24%)。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放射工作人员之间辐射有关基础知识、辐射防护知识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放射性对人体危害情况知晓率仅在不同学历放射工作人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辐射应急知识、放射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放射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在学历、年龄及职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上海市某区放射卫生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辐射知识。应继续加强放射卫生基础和辐射防护知识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该区重点人群放射工作人员辐射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聊城市2002-2011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辐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定期对全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资料整合与利用、统计与分析。结果 2002-2011年放射工作人员体检人数逐年上升;微核细胞率与染色体畸变率均逐年下降;放射工作人员高血压患病率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与放射诊断、密封源使用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10年期间,加强了全市放射卫生监管,具有明显的成效;但介入放射人员还应加强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管理现状和水平,为加强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统一设计调查表,把放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培训、体检、持证、建档和个人剂量作为调查内容,统计方法使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 = 0.05,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医院共有放射工作人员1209人,其中男性682人(56.4%),初级职称603人(49.9%),中级职称449人(37.1%),高级职称157人(13.0%),本科及以上学历826人(68.4%),不同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性别、职称和学历分布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趋势性χ2检验结果显示,医院级别越高,放射工作人员职称和学历越高(P < 0.001);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率、个人剂量监测建档率和职业健康检查建档率均为100%,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率和持证率分别为98.5%和99.6%,不同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率和持证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个人剂量监测率和频次率为100.0%和93.7%;集体年剂量和平均年剂量分别为201.55 mSv·人和0.17 mSv;不同医院的平均年剂量(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级医院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显著高于其他医院(P < 0.05),不同岗位的平均年剂量(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和核医学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显著高于其他岗位(P < 0.05)。结论 医疗机构应完善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某区放射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我们对某区65家放射诊疗机构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方法 采用自编的"某区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工作岗位分布表明,从事诊断放射学居多,占63.9%;学历分布表明,人员集中在本科学历占53.4%,放射工作人员的年龄分布表明,40岁以下人员相对较多,占总人数的63.3%。结论 在放射卫生监督工作中应把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保障贵州省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长期接触慢性小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及半年内未接受照射的大学生,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法培养、制片、检测、统计分析。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放射工种、不同放射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组工作人员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应培训防护知识,加强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某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为有关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方法 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收集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基本情况,并随机抽取部分机构设备进行检测。结果 某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配有放射诊疗设备754台,放射工作人员1754人,男女比例3∶1;日常放射诊疗工作以X射线诊断为主,设备数量、放射工作人员数和放射诊疗应用频次分别占总数的95%、78%、98.4%;全部机构均配置了防护用品,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项目符合率分别为97%和94.1%;随机抽取的17家放射诊疗机构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91.8%,放射防护检测合格率为98.4%;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放射防护培训、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检查并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结论 该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总体良好,但设备种类、人员来源、放射防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珠三角某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卫生现状。方法 通过采用全面普查的方法,选择该市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开展介入治疗业务的所有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防护设施现状、环境辐射剂量、个体防护用品现状、职业健康监护现状。结果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市7家医疗机构共有12台介入治疗设备,现有180名介入治疗从业人员。不同级别医院的介入治疗从业人员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级别医院的介入治疗的防护设施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甲医院介入治疗设备机房的周围辐射剂量高于二甲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级别医院的介入治疗个体防护用品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二甲医院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比例高于三甲医院(P < 0.01)。结论 该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介入治疗业务发展良好,加强对介入治疗申请辐射防护管理、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督促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检查,可能有助于提高该市介入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沙市养老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采用实地调查与书面调查的方法调查长沙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现状,填写《养老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测评,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共调查40所养老服务机构,共有148名医务人员填写测评问卷。40所养老机构中仅3所(7.5%)设置有独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且配备专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同规模养老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情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58,P0.001)。医院感染核心制度中得分较高的为:安全注射制度(5.08±0.66)分、无菌操作制度(4.35±0.48)分、职业暴露与防护制度(3.38±0.77)分。除无菌操作制度与感染报告制度,不同规模养老机构其他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测评总合格率为62.2%,总分为(55.58±8.52)分。得分较高的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3.00±4.33)分、医院感染基本知识(12.30±3.45)分、医疗废物管理(10.96±3.80)分。除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两个知识点,不同岗位类型医务人员其他知识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养老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欠完善,相关核心制度未落实到位,应加大扶持和监管力度,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尽快完成地方标准的养老机构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兰州市职业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更好的做好健康监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建立2016年兰州市辖区放射工作人员体检资料数据库,并分析不同性别、工龄、工种和单位级别的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指标、眼晶状体等指标异常情况。结果 2016年兰州市共体检488名放射工作人员,性别、工龄和单位级别间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异常率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不同放射工种白细胞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工龄、单位级别和工种组间的肝功能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间血压异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工龄、工种和单位级别间心电图异常率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不同工龄间眼晶状体异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工种和单位级别间心电图异常率的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长期低剂量职业照射后,对外周血细胞、血压和眼晶体有一定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苏州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配备情况,为完善该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设置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2017年8月对该市39所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医疗服务且非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液净化医务人员设置问卷调查表。应用Excel 2013、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所血液净化机构中37所机构医生人数设置达到规范要求,合格率为94.87%;护理人员配备数量仅有7所机构达到规范要求,合格率为17.95%。该市下设10个行政区域中护理人员配备数量均存在不足,其中G县级市配备比例最高(0.47),F区最低(0.33)。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占比,F区最高(92.31%),B区最低(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级医疗机构高于二级、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市血液净化机构医务人员设置中护理人员配备存在不足,且部分医疗机构血液净化医务人员职称构成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油田海上与陆上石油钻井工人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并对两者进行比较,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海上及陆上石油钻井工人共70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海上与陆上两组钻井工人SCL-90总分及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及石油男性工人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心理健康状况以31~40岁最差,已婚者差于未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者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得分低于后者,休闲娱乐得分高于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以26~40岁和已婚者的职业紧张程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者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上与陆上钻井工人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均较差,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大,在关注海上钻井工人重点人群的同时,也应加大对陆上钻井工人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重庆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甲状腺功能试验体检结果,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为提出合理的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体检系统导出2018年2656份,2019年2922份,共计5578份体检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对照组、放射组4项血常规异常率、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