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和科研选题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收集1984年1月~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建立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分别从药物功效、脏腑归经、四气、五味等方面对各类药物的比例、使用频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共收集到中药复方62首,有明确功效的药物112味,其中有42味(37.5%)药物的使用频次超过5次;使用频次超过10次的药物仅有18味(16.1%);白芍是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38次),使用频率为60.3%;(2)平肝息风药、补血药和活血祛瘀药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类药物;(3)肝经药物和胃经药物的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4)温热药的比例和使用频率略高于寒凉药;(5)甘、苦、辛味药的比例和使用频率较高。结论 (1)帕金森病的药物选择较为分散;(2)帕金森病的治疗以平肝息风和补血活血为主;(3)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以肝经、胃经为主;(4)温热药的使用略多于寒凉药;(5)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以甘、苦、辛味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应用健脾祛痰法治疗高血压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2003年1月至2023年1月应用健脾祛痰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方剂,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统计挖掘功能,分析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频次等,以及基于关联规则的药对配伍和基于聚类分析的核心组合等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方剂116首,涉及中药205味,以温、平性,甘、苦、辛味药物为主;主归脾、肝、肺经,使用频次≥15次的茯苓、半夏等20味中药,主要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和利水渗湿类;挖掘出7条关联规则,茯苓-白术-天麻-陈皮→半夏等,得到6个核心组方,为二陈汤的类方。结论 应用健脾祛痰法治疗高血压用药符合健脾祛湿、化痰熄风的治法,兼以活血、清热、补肾,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重视调补脾胃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药和神经性皮炎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2010~2020年)相关期刊文献,收集文献中所涉及的相关方剂,建立神经性皮炎数据库,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Excel2013、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方剂中,共含中药133味,中药频数516次。在纳入的133味中药中:频数≥5的中药共32味,白鲜皮(31,8.91%)、苦参(28,8.04%)、防风(21,6.03%)、当归(20,5.74%)、荆芥(16,4.59%)和生地黄(15,4.31%)的用药频次较多;与其对应的清热药、解表药、补虚药在功效分类中出现最多,占比达到67.53%;药性药味中,药味以苦味、辛味、甘味的中药居多,药性以寒、温、平的中药居多;归经分类中,归肝经、脾经、胃经的中药较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较高的药对组合为白鲜皮-地肤子(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白鲜皮-蒺藜(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白鲜皮-赤芍(清热药-清热药)等。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新的中药核心组方5类。结论:中医药治疗神经性皮炎多以清热药为主,与解表药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温病古籍中治疗小儿疫病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查阅温病古籍,选取治疗小儿疫病的方剂纳入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25.0与SPSS Modeler 18.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关联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首方剂、药物138味。治疗小儿疫病内服方剂中使用频数≥3次的38味药物,居前6位的依次是甘草、黄芩、麻黄、麝香、白芍、朱砂,药性以寒凉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肺、脾、胃、心、肝为主,按药物功效分为13类,以清热药、解表药、补虚药为主。外用方剂中使用频次≥2次的药物有升麻、甘草、大黄、黄柏。关联分析与聚类分析共得到26条关联规则、4个聚类方,因子分析不理想。结论通过研究整理温病古籍,分析认为治疗小儿疫病以清热解表、宣降肺气为主,兼顾益气健脾,传变入里者佐以息风安神,用药多选用寒凉药物以及辛散之品,结果与中医学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相契合,以期为小儿疫病不同发病阶段选方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8,(6):769-773
目的:为中医药治疗咳血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方法:筛选、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咳血的方剂,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中统计用药频次;采用Apriori算法统计药材组合情况(支持度个数为12)和药材组合关联规则(置信度>0.7);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统计2味不同药材间的关联系数(相关系数为8,惩罚系数为2)和3、4味药材核心组合;采用无监督的熵聚类法提取核心组合和新方。结果:共筛选出105首治疗咳血的方剂,包含198味药材,其中用药频次>6次的有39味药材;得到30个常用药对(包含15味药材)和11个关联规则;演化出3味药材的核心组合48个、4味药材的核心组合5个;提取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1、2各6个,得6个治疗咳血的新方。结论:治疗咳血方剂的单味药材功效多为清热凉血、益气养血、化痰止咳。治疗咳血的药对功效总体为清热凉血与滋阴养血/益气养阴。新方组方特点呈多样性,重视凉血止血、益气养阴或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临床中药治疗白癜风内服与外用的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搜集临床应用中药治疗白癜风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8年1月1日~2019年2月17日,对中药复方中所含单味中药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性味归经、药物类别等,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各药物之间网络化分析,挖掘并分析白癜风临床内服与外用配伍的应用规律。结果:共筛选得到114篇相关文献(包含114首中药复方),其中内服中药76首方剂(共129味中药),外用中药39首方剂(共含62味中药),在中药类别上均常使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五类,其中内服中频次排名前五的有当归、补骨脂、白芷;外用中,补骨脂、白芷、红花排名相对靠前。中药性质均以性温、平,味辛、甘、苦,归肝、脾经为多,对白癜风内服与外用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外用分析中共得到4类,内服药分析中得到6类。结论:临床治疗白癜风内服与外用中药其用药配伍存在一定的规律,且两种方式分析结果大致一致,提示临床用药时可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主,辅以祛风除湿、疏肝理气。  相似文献   

7.
我国钩藤药材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钩藤,原名“钓藤”,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性凉、味甘,归肝、心包经,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为中医儿科传统用药,近年常作为治疗高血压方剂中的要药来应用。目前,我国中药市场上钩藤药材比较混乱,有必要对其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为生产合格的中成药提供可靠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北京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处方质量指标监测平台收集的处方数据,探讨五味子在临床的使用剂量及应用规律。方法:通过2018年北京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处方质量指标监测平台,收集北京市6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门诊含五味子的内服处方,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五味子使用剂量频次、频率、主治分布、配伍药物分类和比例等数据,对其基本用药剂量及配伍结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五味子总使用频次为12417次,目前临床上五味子的常用剂量范围为6~12 g,常用剂量为10 g(5967次,占48.06%)、6 g(3248次,占26.16%);其中儿童常用剂量为6 g。五味子主治疾病主要为肺系疾病,其次为心系疾病。处方中共涉及到745味中药,其中与五味子配伍频次较高的药物有183味,可分为16类,配伍使用频次排序居前3位的为补虚类、清热类和解表类。五味子与其常配伍中药的剂量比例以1∶1为多,数据分析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北京地区6家中医医疗机构中五味子的临床应用规律,可为五味子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段为彬  柳芳  刘洁  赵薇  赵许杰 《肿瘤药学》2022,12(2):244-251
目的 分析中药防治肿瘤相关治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筛选中药防治肿瘤相关治疗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对外用、内服中药分别从使用频次、功效、药性、药味、归经等方面进行统计,对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15篇,涉及方剂120首。其中,外用方剂94首,涉及中药15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为黄柏、当归、红花、黄芪、紫草;内服方剂26首,涉及中药113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为当归、甘草。外用中药中,清热药所占比例最大(33.24%);内服中药中,补虚药所占比例最大(32.78%)。外用和内服中药中,使用频次均以寒性者最多,分别占47.52%和40.73%;以归肝经者最多,分别占21.29%和19.27%。外用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药味依次为苦、辛、甘,三者共占89.74%,内服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药味依次为甘、苦、辛,三者共占90.82%。外用和内服中药均可得到三个聚类方,外用中药得到23对药物组合,内服中药得到15对药物组合。结论 临床使用中药防治肿瘤相关治疗所致皮肤损伤时,外用、内服中药均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解表药为主。对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可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出院时间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肺癌患者病例,采用频数分析方法探寻高频中药用药情况,并对高频药物使用SPSS19.0进行聚类分析,总结肺癌用药的使用规律。结果:共收集162例病例,使用231味中药,283首方剂,用药总频数为3603次。用药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甘草、人参、陈皮、当归、茯苓。在涉及的19类药物中,频率使用前3位的药类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对使用频数在50次以上的17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3个聚类组合6个药对。结论:中药治疗肺癌以扶正补虚、清热化痰止咳为主要原则,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黄力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中日友好医院黄力教授专家门诊处方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专家处方的挖掘与探索。结果 共收集处方275首,涉及中药197味,累计用药频次4 317次。其中高频药物的药性以平、温、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所属中药功效以平肝熄风、补虚、活血化瘀、安神类为主,所属分类以平抑肝阳、补气、养心安神、活血调经类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出用药核心配伍组合为"葛根-川芎-龙骨-牡蛎-天麻"。聚类分析显示高频药物可分为4类:重镇安神、活血通络类;平肝补肾类;健脾燥湿化痰类;养心安神、益气活血类。结论 黄力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用药多取甘辛平温之品,注重平肝潜阳、镇惊安神,同时兼顾活血理气、滋补肝肾、养心安神。总结其处方思路为:以核心药对川芎-葛根、龙骨-牡蛎为基础,配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佐以益气活血、养心安神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用药规律,为PMS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近20年PMS相关文献,对治疗PMS的中药复方进行筛选,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筛选出文献含中药方剂/中成药184首,中药122味,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安神药为主;核心单味中药有白芍、熟地黄、当归、茯苓等;性味涵盖甘、苦、寒等;归经多属肝、肾、心、肺、脾经。对出现的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2个主要组合。结论 中医药治疗PMS以疏肝益气、滋肾养血宁心为重中之重,再根据临证配伍安神、清热利湿等药物;其临床治疗药物多为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汤等方剂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治疗失眠中药复方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为数据来源,检索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 (V1.5.7)、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SPSS 22.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统计、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挖掘探讨失眠中药专利组方用药规律。结果: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到中药复方528首,中药327味,平均每首复方包含12.77味中药;山东省地区申请最多为171项,约占总体1/3;得到30种高频中药,以养心安神、补气、补血、补阴药等最常用,四气以平、温、微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味为多见,归经以心、肝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76条,包括药对52条,三味及四味药组20条和4条。聚类分析得到9个药组,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1的主成分有12个。结论:本文所得结果有一定应用价值及创新性,但因专利质量等问题存在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14.
周影  周春根  江滨 《安徽医药》2024,28(5):1002-100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水肿的用药规律。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5月有关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水肿的文献,将中药处方输入录入Microsoft Excel数据库,进一步筛选后进行药物频数和用药频率统计,以及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和药物因子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252首,涉及药物152味,筛选出高频药物35味;用药频次较高的为苦参、黄柏、芒硝;药物功效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为主;药性以寒、温、微寒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则以肝、心、胃经为主;归纳出关联规则分析出药物组合22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聚类群5个。结论 肛门病术后水肿的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随证佐以补虚、止血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文献提取、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高频药物组合,揭示中医治疗MM用药特点,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医药和多发性骨髓瘤为关键词,探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2009年1月至2019年11月)相关文献,整理文献记载的方剂,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所纳中药进行药性药味及归经分类。使用Excel 2016、Clementine 12.0、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09首方剂,共含中药285味,频数共1492次。在纳入的133味中药中:频数≥10的中药共42种,频数≥15的中药共26种,前三种分别是熟地黄、当归和黄芪;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尤其是补肾阳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最为常见;药性药味中,药味以甘、苦居多。药性以温、平、寒居多;归经分类中,以肝、肾、脾经居多。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可以得到13种关联强度较高的药对组合,通过聚类分析可提取5个聚类。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治疗用药以补虚药尤其是补肾药为主,且多与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挖掘专利中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相关数据信息,为临床用药和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慢性胃炎与中医药相关的专利信息,利用R语言提取专利中提及的中药名称,利用Python和Excel针对专利分布及其涉及的中药进行词频统计和药物组合情况分析,了解治疗慢性胃炎中药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以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试验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建立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药数据库,然后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60篇,方剂483首。经频数统计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最常见的证型是湿热瘀阻型(96),其次是气滞血瘀型(48)、湿热蕴结型(44)。共涉及277味中药,出现药物频次共5 396次,高频核心药物有34味,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甘草、黄柏、丹参、赤芍、败酱草;高频核心药物四气以平、寒、微寒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肾、胃为主;功效分类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为主。关联规则得到核心药对组合20个,其中二项12个,三项8个。系统聚类分析得到中药聚类组合6个。结论: 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辅以补肾助阳、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数据挖掘得出的用药和组方规律对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新药开发和新方组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总结叶天士治疗疑似肝癌病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 查阅《叶天士医学全书》中治疗疑似肝癌验案中有效中药组方,建立中药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研究。结果 本研究纳入有效处方64首,涉及中药129味。其中高频药物为当归、茯苓、川楝子、桃仁、小茴香、香附等;中药四气以温为主,平、寒次之;中药五味以辛为主,苦、甘次之;中药归经主要归脾经,其次为肝、心二经;关联规则得到22条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共得到8类药物;核心处方是以金铃子散和暖肝煎为基础方加减。结论 叶天士治疗疑似肝癌病以温阳扶正、化痰逐瘀为主要治法,可为肝癌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所收载中药的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和中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药材和饮片,了解药典记载的中药材和饮片四气五味等,归纳其药性特点。结果药典一部所收载的683味中药,温性药有25.84%,苦味药有43.47%,入肝经有51.40%,有毒药物有14.35%。结论本文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和药效学等研究,提出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概括中药药性理论的共性,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鲜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引进及使用鲜药提供学术参考,也为吴门医派鲜药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录入使用鲜药的医案处方,对药物的使用频数、性味、归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病证与药物的关联分析。结果 医案中使用鲜药的病证共79类,以温热病、疫病为主,使用鲜药品种75种,使用频次718次。鲜药性味以甘、寒为主,主入胃、肺经。药物与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如疟证常用生姜、姜汁,吐血用鲜荷叶汁等。鲜药联用以姜汁-竹沥、甜梨汁-甘蔗浆较多。结论 《临证指南医案》记载鲜药多为地产清轻之品,清热养阴生津之效更胜,在温病治疗中占重要地位,高频常用药物及药对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