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内外对急性射线照射事故和职业慢性照射者剂量估计中,常因未佩戴个人剂量计,或虽佩戴但常常超出了剂量计的量程,不能快速准确地给出可靠的剂量数据,此时,生物剂量估计就成为重要的检测方法。虽然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已作为辐射作用后可靠的生物剂量计被应用着,但由于一些非稳定性畸变随细胞的分裂增殖而丢失,常使检测结果随时间推移而改变,而且染色体只能反映本身可见的损伤,从而影响对辐射效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畸变分析在急性大剂量放射线照射的检测上能非常准确地反应机体照射的剂量,可预示机体受射线损害的程度等。因为机体受射线照射后,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率与照射剂量的大小呈恒定的线性关系,所以染色体畸变分析对射线照射检测来说,誉有“生物剂量仪”之称。多用于各种类型的X或γ射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腹腔肿瘤患者放疗后血液和细胞遗传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腹腔肿瘤患者 4 6例。加速器照射或60 Coγ射线与加速器混合照射。每周照射 5d ,每天照射一次 ,每次组织中心剂量 2Gy ,总剂量 4 3~ 6 0Gy。观察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微核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 腹腔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白细胞数逐渐减少 ,以淋巴细胞减少更明显 ,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照前水平 (P <0 0 1) ,染色体畸变和畸变细胞率随累积剂量增加明显增多。结论 腹腔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 ,血细胞变化规律和急性全身照射近似 ,但变化程度明显减轻 ,速度变慢 ,染色体畸变偏离泊松分布。  相似文献   

4.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巨大的遗传信息储存库,它具有高度的辐射敏感性。染色体畸变分析可察觉早期的辐射损伤,已被用作"生物剂量计"来估算辐射剂量[1],同时也是评价远后效应的重要指标[2]。电离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的转归及其生物学意义,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尤其在辐射致癌和遗传效应与染色体损伤关系的研究方面已积累了一些资料,并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某次钴源丢失事故中受照人员健康损害情况。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技术,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低剂量率离体照射人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进行生物剂量估算。结果2名事故受照人员的“双着丝粒体 着丝粒环”(d ic r)畸变频率明显高于自发频率,其中1人为均匀照射,另1人为不均匀照射,根据“d ic r”估算的受照人员生物剂量分别为0.53 Gy和1.09 Gy。结论本次事故中,2名受照人员已观察到明显的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6.
慢性放射损伤细胞遗传学变化特点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测试法在辐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染色体畸变估算全身一次比较均匀的X、γ和中子的过量照射时的生物剂量比较准确,对不均匀和局部照射可给出相当于均匀照射的剂量。淋巴细胞微核作为估算受照剂量的辅助指标,已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CB微核法的问世,提高了微核检测的准确性,但在慢性放射损伤时,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变化特点及其在慢性放射病诊断中的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上消化道造影对人体的影响,本文对30例受检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非稳定性和稳定性畸变)进行了观察,并就与其有关的剂量和照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一、材料和方法1.受检者的选择:选择排除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的慢性疾患和理化因素的男性30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68岁,平均36.6岁。  相似文献   

8.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作为电离辐射效应的生物指标,在急性大剂量照射的条件下已为国内外有关学者所确认。但对慢性小剂量照射的条件下的改变,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尤其慢性小剂量照射是否能引起染色单体型的畸变率增高,染色体畸变分析在慢性小剂量辐射损伤的诊断价值如何,更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为进一步了解慢性小剂量辐射对染色  相似文献   

9.
<正>(上接第15期1920页)2染色体畸变指标作为生物剂量计的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者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新技术在基于染色体畸变指标生物剂量估算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如通过延长细胞培养时间和改良的化学物质诱导的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 condensation chromosome-ring,PCC-r)方法构建特大照射剂量的剂量效应曲线,对受到特大剂量照射的辐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畸变研究方法及其在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畸变分析可以作为生物剂量测定方法估算受辐射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1]。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渝东片区321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渝东片区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改善放射卫生防护设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渝东片区321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神经衰弱综合症、眼晶状体混浊随工龄增加而升高;外周血象只有血小板随工龄的增加而稍上升;尿素氮异常率、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异常率都随工龄的增加而上升,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B超、肌酐和肝功能异常与接触小剂量电离辐射无关。[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方法]应用Meta分析中的随机对照两组率差的齐性检验与合并进行分析,对6篇有染色体畸变率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受照组总数231454,对照组总数99528。[结果]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致畸综合效应为0.38%,总体效应的95%CI为0.34%~0.42%。[结论]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致畸综合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调查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掌握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现状,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对2013年-2017年期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 2496名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2017年期间,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及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未观察到规律性变化,而微核率有呈逐年降低趋势(χ2=28.000,P < 0.05)。不同工种间比较,影像诊断组和X射线工业应用组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差异较大,其中白细胞平均值以探伤组最高,影像组次之,放疗组最低;血红蛋白平均值以工业辐照组最高,牙科组最低;血小板平均值以工业测井组最高,工业探伤最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分别以工业探伤组和工业辐照组最高,且都以牙科组最低。随工龄的延长,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平均值略有升高趋势,血小板均值略有下降趋势。微核率除岗前组相对较低外,在岗工作人员微核率随工龄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工龄水平,染色体畸变率未有统计学意义(χ2=0.209,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机体受到一定的辐射损伤,其中放疗、介入和工业应用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放射防护宣传和监督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部分放射作业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世珍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73-1474
目的分析职业性放射从业者在低剂量外照射下染色体畸变的情况。方法通过对深圳市部分放射从业者染色体畸变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射组的细胞畸变率为1.93%,对照组为0.8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放射组的无着丝粒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单体型畸变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不同人群染色体畸变率进行比较发现,仅工龄、每周工作时间与染色体畸变率有关。结论长期职业性小剂量外照射是染色体畸变的危险因素,有必要做好职业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电离辐射对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敏感指标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改善放射防护条件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放射组和对照组人员外周静脉血进行外周血象、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检测分析。结果 放射组辐射效应指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和工业组辐射效应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组,其中白细胞减少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结论 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效应敏感指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人员),尤其是介入和工业放射工作人员小剂量辐射损伤效应较明显。建议应有针对性的改善放射防护条件,加强个人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变化情况,为当前放射人员的卫生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检测150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情况并分析。结果医务组与工业组微核阳性检出率和染色体畸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2.9%和4.5%、2.9%,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遗传物质有一定影响,不同暴露条件下的机体的损伤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减少放射工作职业危害,检测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按标准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和对照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并按放射工龄、放射工种、5年累计吸收剂量等分组统计比较染色体畸变率。[结果]从事所有专业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0.095%)与对照组(0.0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放射工种如放射治疗组(0.154%)、核医学组(0.156%)和工业X线探伤组(0.182%)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其它放射组(0.079%)。基层医院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0.421%)明显高于上级医院(0.083%)。[结论]从事放射工作受到的职业危害仍然存在,部分特殊工作岗位和基层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职业危害更大,应进一步加强这些岗位的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防止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选择山东省5所医院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156名为介入组,介入组根据工龄分为 ≤ 10、10~20、≥ 20年3个组,选择非放射工作人员134名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介入组及不同工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抗氧化功能和外周血细胞检测结果。结果 介入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龄组染色体畸变率随工龄的增加逐渐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组SOD活性和GSH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DA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龄组SOD活性、GSH活性和MD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组白细胞异常检出率和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龄组白细胞异常检出率随工龄的增加逐渐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血液指标产生影响,应加强介入放射的辐射防护工作,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9.
黄毅娜  徐培渝  焦春丽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34-2636,2638
[目的]研究辐射羊膜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综合评价辐射羊膜的遗传毒性。以辐射羊膜的浸提液进行试验,最高剂量均采用6cm^2/ml。[结果]三项试验均为阴性结果。[结论]辐射羊膜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较大或高剂量辐射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而对低剂量辐射所引起生物学效应的认识还很局限。研究表明适应性反应是低剂量辐射诱导细胞产生的效应之一,并涉及DNA损伤反应、免疫/炎症反应和抗氧化反应等多种机制。本文就低剂量辐射适应性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