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比较非共面射野与共面射野计划在胃癌静态调强中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放疗计划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胃癌患者 36 例,每名患者均设计A、B 2组计划,A组采用7野共面技术,B组采用7野非共面技术,比较A组和B组优化后机器跳数、危及器官和靶区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A、B两组计划均能满足医生要求,B组靶区均匀性指数HI(0.14 ±0.02)和适形度指数CI(0.98 ±0.01),靶区Dmin4315.21 ±16.74) cGy、Dmean4679.28 ±28.39) cGy和Dmax4952.30 ±33.26) cGy均优于A组,且B组机器跳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左右侧肾脏DmaxDmeanV15V20V30 均低于A组,脊髓的 Dmax3408.57 ±46.03) cGy、Dmean1250.32 ±14.27) cGy和V20(44.91% ±6.67%)以及小肠的Dmax3408.57 ±46.03) cGy、Dmean1720.55 ±17.42) cGy、V20(25.31% ±7.78%)和V30(18.52% ±1.56%)也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非共面射野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保护上更优,计划设计过程中可以更多的考虑非共面布野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腰椎转移瘤3种不同射野角度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10例腰椎转移瘤患者,以3000 cGy /10F处方剂量分别对同一患者设计七野均分(plan-A)、五后野(plan-B)、七后野(plan-C)3种调强放疗计划,所有计划均使用相同的目标函数和剂量限制条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价3种调强放疗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参数以及治疗参数差异。结果 3种调强放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对于计划靶区的DmeanD2%D98%、CI、HI,plan-A与plan-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均优于plan-B(P < 0.05)。对于双侧肾脏的受照剂量,plan-B低于另外2种计划(P < 0.05);对于脊髓的Dmax,plan-B高于另外2种计划(P < 0.05);对于正常组织的V5V10,plan-B低于另外2种计划(P < 0.05),对于正常组织的V15V20V25,plan-B均高于另外2种计划(P < 0.05)。在治疗参数方面,plan-B的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最优 (P < 0.05)。结论 七野均分(plan-A)和七后野(plan-C)IMRT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及降低脊髓Dmax方面较优;五后野(plan-B)IMRT计划在保护双侧肾脏及缩短治疗时间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量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测量30例直肠癌患者在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随机选择6例,在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患者治疗时体位的三维误差,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分析相关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参数,明确摆位误差对剂量学的影响。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在X、Y和Z 3个方向分别是(-0.82 ±2.67) mm、(0.42 ±2.91)mm和(0.47 ±1.64) mm。摆位误差L5、R7,G8、T5,B6、A4对PTV的D98%D95%D50%D2%HiCI,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5时HI、G8时D2%、T5时D50%、B6时D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误差L5、R7,G8、T5,B6、A4对正常组织小肠的DmaxD2%,膀胱、左股骨头和右股骨头的DmeanV50的影响,一半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摆位误差降低了PTV的受照射剂量,均匀性、适形度变差,使靶区剂量达不到原计划水平;增加了正常组织小肠、膀胱、左股骨头和右股骨头的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固定5野调强和旋转容积调强在中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0—12月在我科治疗的中上段食管癌病患20例,用Monaco5.11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固定5野调强IMRT、单弧VMAT1和双弧VMAT2,在靶区剂量覆盖率都为95%的情况下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上比较3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VMAT1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HI)和IMRT计划适形性指数(CI)较其他两种要好(P < 0.05),IMRT计划的靶区最大量和平均受量最小。危及器官方面:IMRT计划对降低脊髓最大受量Dmax和心脏平均受量Dmean要优于其他两种;VMAT1计划对双肺的保护最好,VMAT2计划在心脏V30V40的保护中有优势。机器跳数方面:IMRT计划机器总跳数最少,VMAT1计划次之,VMAT2计划机器总跳数最多。结论 对于胸中上段食管癌,5野调强计划具有脊髓最大受量和心脏平均受量低,靶区适形性好,单次机器跳数低等优点,可以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双侧乳腺癌术后放疗采用动态调强技术(d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时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探索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8例双侧乳腺癌术后行全乳放疗的患者,分别设计dIMRT和VMAT两组计划,比较分析剂量学参数。结果 两种治疗技术均能满足处方要求,其中VMAT组的靶区均匀性指数(0.09 ±0.02)优于dIMRT组(0.11 ±0.01),适形度指数(0.82 ±0.52)优于dIMRT组(0.71 ±0.51),剂量梯度指数(0.98 ±0.06)优于dIMRT组(1.24 ±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VMAT组双肺的V10V20V30Dmean(39.07 ±4.92,22.19 ±4.36,12.81 ±4.71,1309.03 ±135.55)均高于dIMRT组(30.34 ±4.26,17.56 ±4.31,6.77 ±3.93,1201.39 ±166.7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VMAT组双肺的V5(63.36 ±9.02)高于dIMRT(58.01 ±7.1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VMAT组心脏的V5V30Dmean(51.98 ±3.60,3.78 ±1.76,885.89 ±59.84)均明显低于dIMRT组(77.16 ±12.11,5.22 ±2.85,1036.96 ±151.4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VMAT组脊髓的Dmax2150.42 ±136.19)较dIMRT组(3008.23 ±304.15)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VMAT组机器跳数(792.61 ±62.53)较dIMRT组(3225.33 ±498.66)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VMAT技术可使靶区剂量分布拥有更好的均匀性和适形性,且拥有更少的高剂量区域。在危及器官受量方面,VMAT技术可显著降低心脏和脊髓受量,但双肺的受照剂量增加。在临床应用中,选择dIMRT技术更为合适,可降低发生≥2级症状性RP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放疗是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胸腺瘤重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本研究拟对比不可手术切除胸腺瘤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及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的剂量学参数,为晚期胸腺瘤放疗技术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9例接受姑息性放疗的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胸腺瘤患者,勾画放疗靶区及危及器官,传输至Raystation及TOMO计划系统,分别评估三组计划的等剂量曲线分布图、剂量体积直方图、均匀性指数、适形性指数以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 三组计划均能够满足处方剂量要求及危及器官限量。PGTV,TOMO组等剂量曲线覆盖体积的适形性及剂量均匀性优于IMRT及VMAT组,TOMO组的中位V5为41.858%,小于IMRT组的45.9%,同时小于VMAT组的48.86%,TOMO组的中位V20为20.25%,小于IMRT组的23.78%。TOMO组心脏的中位V40为23.576%,明显小于VMAT组的27.81%。脊髓中位Dmax相比,TOMO组为37.65 Gy,小于IMRT组的38.39 Gy及VMAT组的39.6 Gy。结论 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胸腺瘤,与IMRT及VMAT相比,TOMO放疗计划具有更优的靶区适形性及剂量分布均匀性,并可减少双肺、心脏及脊髓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全弧VMAT和分段弧VMAT)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分析应用分段弧VMAT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11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全弧VMAT、分段弧VMAT两种治疗计划,统计并比较靶区(PTV)、危及器官(肺、脊髓、心脏)、以及机器总跳数(MU)等参数的剂量学差异。应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全弧VMAT计划PTV D95t = - 7.699, P = 0.000)、D98(t = - 6.384, P = 0.000)、均匀性指数(HI)(t = 10.423, P = 0.000)均优于分段弧VMAT,分段弧VMAT肺的平均剂量、V5t = - 4.048, P = 0.002)要优于全弧VMAT。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I)、MU、双肺的V10V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胸中段食管癌放疗时应用全弧VMAT、分段弧VMAT均可以满足靶区临床要求,但分段弧VMAT可以明显减少肺低剂量区域照射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分析鼻咽癌固定射野调强(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差异及分次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的差异。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放疗的15例鼻咽癌患者,对其进行IMRT和VMAT计划设计的比较。结果 靶区:VMAT的大部分参数的HI和CI及D1%和Dmeans优于IMRT计划的结果。OAR:虽然脑干的Dmeans、左右视神经的D1%及右晶体的D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VMAT的结果优于IMRT。分次治疗时间:VMAT (4.1 min)要少于IMRT (8.8 min)。分次治疗跳数:VMAT (597.7 MUs)要比IM-RT (823.5 MUs)少约37.8%。结论 鼻咽癌的IMRT和VMAT计划在靶区剂量和OAR保护上都可以达到临床要求,但VMAT的大部分指标要优于IMRT。不过,VMAT在对视神经及晶体等小体积OAR的保护上没有太大优势。VMAT的分次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都要小于IMRT。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Eclipse上的优化工具NTO(normal tissue objective)对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的剂量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每位患者均制定3组调强计划。对照组为手动NTO,其他2组分别为自动NTO和无NTO,在相同的优化条件下,自动NTO和无NTO与对照组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以及机器跳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自动NTO计划组适形度指数(CI)更差(t = 3.248,P < 0.05),正常组织Dmean高0.6%(t = ?3.678,P < 0.05),危及器官受量和机器跳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无NTO计划组CI较差(t = 16.716,P < 0.05),均匀性指数较好(t = 6.594,P < 0.05),正常组织Dmean高3.19%(t = ?8.560,P < 0.05),除小肠Dmax更高外其他危及器官受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机器跳数增加3.95%。结论 从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结果看,手动NTO和自动NTO、无NTO均能满足临床需求,但无NTO会增加靶区外热点、机器跳数和正常组织Dmean,手动NTO优势不明显,建议自动NTO用于直肠癌固定野调强放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常规放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的剂量学分布,为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2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针对每个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和C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图)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两种计划中95%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区的体积相似,分别为98.22%和98.76%(P > 0.05);IMRT计划计划靶区的V105%、V110%分别为12.86%、1.02%低于CRT计划的44.56%、6.37%(P < 0.05);IMRT计划计划靶区的CI值由0.55提高至0.68,HI值由1.15降至1.09(P < 0.05)。与CRT计划相比,IMRT计划患侧肺V30、V20分别降低了3.68%和5.75%,同时肺平均剂量(MLD)由9.24 Gy下降至7.12 Gy(P < 0.05);IMRT计划将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V30、V40和V50分别降低了5.99%、5.68%和1.68%(P < 0.05)。结论 IMRT相比CRT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同时,减少了高剂量的照射,改善了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同时降低了周围正常器官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无均整器的容积调强技术(VMAT)在颅脑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7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设计有均整器(FF)和无均整器(FFF)的VMAT计划。比较2组的靶区参数(D98%、D2%和Dmean)、适形指数(CI)、梯度指数(GI)、距离梯度(Gradient)、正常脑组织V5Gy、V10Gy、V12Gy及Dmean,机器跳数(MU)、出束时间差异。结果FFF-VMAT与FF-VMAT相比,GI、Gradient和出束时间都更低[(3.27±0.35) vs(3.33±0.37);(0.84±0.19) cm vs (0.85±0.2) cm;(142.71±34.59) s vs (177.05±62.68)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和0.001)。相比于FF-VMAT计划,FFF-VMAT组计划的靶区的D2%[(66.99±2.03) Gy vs (65.6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采用在射束方向视图(BEV)下部分切乳腺(BEV射野设计调强方法,B-IMRT)的调强方法进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对2020年5月-2020年1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放疗的13例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分别用BEV射野设计调强方法(B-IMRT)和切线野调强方法(T-IMR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基于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的生物函数与基于剂量体积(Dose Volume,DV)的物理函数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15例Ⅲ期非小细胞(NSCLC)病例分别设计4组不同放疗计划:A组,靶区、危及器官均使用物理函数优化(DV+...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胸段食管癌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累及野照射与扩大野照射对危及器官(OAR)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4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行累及野靶区勾画和扩大野靶区勾画并勾画危及器官,制定IMRT计划,评估2个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剂量学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2种计划的PTV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PTV在CI、HI上相近(P=0.317、0.130)。两组间平均肺剂量、两肺V5、两肺V20、两肺V30、脊髓Dmean、心脏Dmean、心脏Dmax、心脏V30、心脏V40、心脏V60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胸段食管癌患者行累及野照射与扩大野比较,可降低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从而降低放射性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比较Varian加速器共面动态调强dIMRT与共面VMAT计划在海马保护全脑放疗(WBRT)中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放疗计划选择提供一种依据.方法 10例海马保护WBRT患者,每名患者均设计dIMRT与VMAT计划,比较两者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剂量和机器跳数的差异;.结果 2种技术计划PTV V30 G y、 D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