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控制溶栓时间为基础的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9月1日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溶栓等待时间、完成CT时间、护理前后B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客观电子时间记录方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客观电子时间记录方式,利用随床录音笔和PACS系统记录AIS急诊绿色通道时间节点;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写记录方式。根据记录时间节点整理患者入院-穿刺(D2P)时间、穿刺-血管再通(P2R)时间和达到介入手术室-完成穿刺(D2P-DSA)时间。结果:实验组时间节点记录有效填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2P、P2R、D2P-DSA平均时间以及D2P时间60 min、P2R时间20 min、D2P-DSA时间12 min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客观电子时间记录方式可减少记录工作对急诊治疗的延误,避免手写记录偏差,提供了更为科学准确的治疗关键时间,为临床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了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收治的7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抢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通道,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比较两组从急诊挂号到静脉溶栓药物开始治疗的标准时间(DNT)、就诊-影像时间、发病-溶栓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12月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AIS患者56例作为试验组,通过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质控管理,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AIS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DNT)及DNT达标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短于对照组,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NIHSS评分、溶栓疗效、并发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建设的质量控制管理,对流程优化有重要作用,可缩短DNT,但本研究未能观察到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本院急诊科实行分级分区救治的79例AIS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本院急诊科实行分级分区联合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的107例AIS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医生接诊时间、通知溶栓小组时间、溶栓小组就位时间、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完成时间、CT报告出具时间、AIS患者到达急诊至溶栓给药时间(door-to-needle times,DNT)和DNT时间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生接诊时间、通知溶栓小组时间、溶栓小组就位时间、CT检查完成时间、DN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77.6%vs 49.4%,P0.01)。两组患者CT报告出具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分级分区基础上联合脑卒中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可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提高静脉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有限时机理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79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0年1~12月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15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1~12月接受有限时机理论指导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12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病情评估、急诊室停留、完成颅脑计算机体层成像平扫、静脉开放、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抢救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结束后24 h、48 h和72 h, 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在护理后各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有限时机理论应用于构建AIS患者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中,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急诊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1年2月28日进行抢救治疗的11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发病后急诊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及随访至8周后病情恢复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F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结果:观察组急诊就诊至做CT时间、急救就诊至化验结果出来时间、急诊就诊至神经科会诊时间、接受进一步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8周后,两组NFD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至8周后,两组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可以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各项检查及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基于溶栓时间窗控制的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溶栓时间窗控制的急诊绿色通道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评估时间、常规检查时间、接诊至确诊时间及入院到溶栓治疗时间(DNT)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溶栓时间窗控制的急诊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救治时间,提升救治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1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2016年2~7月入院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 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静脉通道开通时间、CT检查确诊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溶栓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静脉开通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分别为(13.72±4.59)min、(33.19±7.13)min、(61.07±7.29)min,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16±1.85)min、(25.59±6.85)min、(54.13±10.27)min(P0.05)。对照组病死率为8.1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2%(P0.05)。对照组呼吸道阻塞、脑疝、神经功能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9.18%、7.14%、14.2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04%、1.02%、5.10%(P0.05)。对照组溶栓率为35.7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52.04%(P0.05)。结论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可明显缩短静脉开通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溶栓率。  相似文献   

10.
尤敏 《妇幼护理》2023,3(11):2699-270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受急救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 我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03 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绿色通道流程管理。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我院接诊 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05 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的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急救环 节时间及溶栓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各项急救环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 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风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与救治时效性具有关联性。 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能有效减少院内延误,保障治疗最佳时机,提升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立芹  张志娜  安少红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165-166,封3
目的:探讨组织协调管理模式在急诊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2019年8月31日收治的40例急诊脑卒中溶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急诊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选择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40例急诊脑卒中溶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组织协调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急救绿色通道,缩短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误的时间。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2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用院前院内协作的模式构建绿色通道进行急救。结果:溶栓率由5.02%升至14.02%(P0.01);患者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由241.47 min降至167.55 min(P0.01);患者入院至溶栓用药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从72.51 min缩短至43.69 min(P0.01);DNT≤60 min的患者比例从49.15%上升至86.54%(P0.01);脑血管再通率由25.42%提高到59.13%(P0.01);出院时NIHSS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院前院内协作的模式构建溶栓急救绿色通道,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有效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化绿色通道在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实验组,另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从患者入院至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时间(DNT时间)达标率、溶栓治疗有效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的DNT时间达标率、溶栓治疗有效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就诊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安市中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3例CI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常规急救护理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时将接受标准化急救护理的4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神经功能、生命体征和致残率。结果观察组的急诊分诊时间和急诊滞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开放静脉通道时间、确诊时间、影像学检查完成时间及开始静脉溶栓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抢救24 h、48 h及出院时,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相比于抢救前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相比于同期对照组均更低(P均<0.05)。抢救后,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心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可缩短CIS患者的急救时间,改善其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张冬英 《当代护士》2021,28(3):105-107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溶栓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院内一体化急诊静脉溶栓干预前(2018年1月-2018年12月)及干预后(2019年1月-2019年12月)各自接收的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给予常规急诊静脉溶栓干预与院内一体化急诊静脉溶栓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时各个环节的时间及溶栓7d后的NIHSS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静脉溶栓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7.27%、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4%、18.18%,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时给予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静脉溶栓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保障静脉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由于脑动脉闭塞导致的脑动脉血流中断,继而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造成缺血性坏死[1]。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应对AIS最为有效的方法,且进行溶栓治疗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预后越好[2]。“中国卒中急救地图”App可实现信息化时间追踪、缩短急救流程,并提前通知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3]。本次研究总结卒中急救地图结合快捷护理流程应用于AIS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45 h 内静脉 rt-PA 溶栓是证据最充分的可以减少 AIS 病死率、致残率的治疗方法[2],疗效与发病至 rt-PA 溶栓治疗时间成反比。国内外诊治指南要求从患者进入医院到溶栓剂进入到血管的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s,DNT)小于60 min[2-3]。在这60 min 内医院须完成诊断、鉴别诊断、判断是否适合溶栓,患者或家属的同意知情鉴名,收费取药,静脉注射一系列工作。牵涉到急诊、神经、放射、化验、收费、药房、护理多个工作岗位。由于时间窗窄、牵涉部门多,我国医院的溶栓率仅占适合溶栓患者的127%,DNT 时间长达116 min,DNT <60 min比例为7%[2]。因此如何缩短 DNT,提高溶栓治疗率来提高AIS 的治疗效果,是诊治 AIS 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绿色通道结合急救医疗服务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急诊接受绿色通道结合急救医疗服务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常规急诊医疗服务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血管介入、静脉溶栓和溶栓桥接血管内介入的治疗情况,溶栓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 0.05)。2组血管介入、溶栓桥接血管内介入的治疗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静脉溶栓治疗有效率为2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0%(P 0.05)。观察组溶栓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IS应用绿色通道结合急救医疗服务可以优化诊疗流程,缩短患者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模式;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采用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通过救治时间(呼救到接诊时间、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神经功能状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 Index评定量表(BI)、救治效果(合并症、致残率、病死率)、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NT)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价两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呼救到接诊时间、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出院时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实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CT检查-用药时间和DNT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结论: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护效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提高单病种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护中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敬翠  周联生  刘美玲  孔德莲 《临床荟萃》2011,26(4):310-311,314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71例,按照是否通过绿色通道救治分为两组:绿色通道组473例,实施绿色通道诊疗;对照组498例,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溶栓率、临床疗效、病死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绿色通道的溶栓率为6.3%(30/473),显著高于对照组2.4%(12/498);而病死率为0.6%(3/473),显著低于对照组2.4%(12/498)(P〈0.05);且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能够优化患者诊治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