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丹阳市省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数据,掌握流行动态和规律,为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 供依据。 方法 用随机抽样法选择界牌镇界北村作为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以 3 周岁以上常住居民 为监测对象,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寄生虫感染情况。 结果 2012 ~ 2016 年,采用改 良加藤厚涂片法监测 4 972 人,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 30 人,感染虫种主要为蛔虫和鞭虫,均为单虫感染。 感染者主要为轻度和中度感染,其中蛔虫 EPG 范围为 64 ~ 26 268,鞭虫 EPG 范围为 32 ~ 256。 人群土源性 线虫总感染率、蛔虫感染率和鞭虫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由 2012 年的 1 07% 、0 68% 和 0 39% 下降至 2016 年的 0 29% 、0 29% 和 0。 人群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人群蛔虫感染率以及外地人口土源性线虫总感 染率均呈线性下降趋势(χ2 = 7 585、4 162、5 855,P < 0 05)。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监测 3 ~ 12 周岁儿童 2 323人,检出蛲虫感染 11 例,且均为外地儿童。 儿童蛲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由 2012 年的 1 05% 下降至 2016 年的 0。 结论 界北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低,应加强对外来流动人群的疾病监测和健教宣传。  相似文献   

2.
1989—1991年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21个旗(县)、60个点30713人的人群肠道蠕虫感染分布情况的调查。查见蠕虫感染者6847例,其感染率为22.3%。共查见蠕虫5种,各种蠕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16.6%,蛲虫5.2%,绦虫0.2%,鞭虫0.2%和十二指肠钩虫0.07%。人群蠕虫感染率与不同景观带和经济有关,以温暖型草原景观带人群感染率为最,以下等经济的为最。学龄前儿童与学生的蠕虫感染偏高,这一人群应列为本区防治肠道蠕虫感染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1988—1990年及1992年8—12月,采用改良加藤法先后在西藏4地、市对5—20岁儿童、青少年4910人进行了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其中,粪检在校中、小学生2439人和社会上儿童与青少年(5-20岁)人群2471人,分别查见蠕虫感染者1013例和416例,其感染率分别为41.5%和16.8%。经χ2检验,两者间差别具有极显著意义(χ2=362.8756,P<0.001)。本次共查见肠道蠕虫11种,上述两组人群主要5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31.8%和10.4%、鞭虫13.5%和3.9%、带绦虫3.4%和6.6%、钩虫1.0%和0.4%、蛲虫0.2%和0.3%。结果表明;在校学生和社会上5—20岁人群中蠕虫感染率间差别具有极显著意义,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年龄及民族是影响儿童、青少年感染肠道蠕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特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了解经大规模防治及经济发展后,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法,1999年在江苏省33个县(市)进行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20.39%,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9.95%和20.82%。共查出21种人体寄生虫,包括线虫8种、吸虫2种、绦虫3种和原虫8种。感染1、2、3、4种虫者分别占感染人数的88.70%、9.73%、1.48%和0.09%。人群中蛲虫、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4.44%、6.97%、5.78%和4.66%。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感染率分别为0.12%和0.07%。蛲虫和蛔虫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在10岁以下,钩虫感染率最高的是40~60岁年龄组。结果表明,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的感染率较10年前已有大幅度下降,但寄生虫病仍是危害欠发达地区居民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王河镇、梅城镇、黄泥镇、油坝乡、古井乡中小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1.2方法所有对象均采用改良加藤法,1粪3检,检查粪便中的蠕虫卵。2结果2.1一般情况5个乡(镇)在校学生共16 400人,实检13 000人,其中男生6 848人,女生 6 152人,受检率79.27%。各种肠道蠕虫感染者共10 652例,总感染率81.94%。共检出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姜片虫5种寄生虫,其感染率分别为72.14%、9.36%、0.33%、0.11%、0.51%。感染者中检出1种蠕虫卵的 8 2…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了解大丰市居民肠道蠕虫感染现状。 方法 方法 选择大丰市5个村为监测点。采用Kato?Katz法检查蠕虫 感染,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感染。结果 结果 2005-2010年监测点居民肠道蠕虫感染率分别为5.77%、 5.51%、 4.60%、 4.18%、 3.41%、 1.38%, 呈逐年下降趋势。除2010年未查出蛔虫感染者外, 其余年份均查出钩虫、 蛔虫、 蛲虫感染 者。感染率以20~30岁及60~80岁年龄组较高, 12~20岁及40~60岁年龄组较低。其中20~30岁与12~20岁组、 60~80岁与40~60岁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2.24, 71.35, P均<0.05)。男性感染率为5.63% (359/6 375), 女性感染率为2.42% (144/5 9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74.81, P<0.05)。北部地区感染率较高, 年间最高为11.71%; 感染率从东、 北到西、 南呈下降趋势。2010年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75%。结论 结论 大丰市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较低, 需加 大儿童蛲虫感染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7.
经对肠道线虫病现场防治研究,结果为单纯普治试点乡(淮阳)经1991~1993年连续3年冬季普治抽检人群防治后,钩虫、鞭虫感染率下降显著,分别由1991年的14.6%和8.0%下降为1995年的1.2%和0.7%(P<0.01)。蛔虫、蛲虫感染率下降幅度较小,分别由1991年的29.6%和27.8%下降为1995年的26.2%和13.0%。土壤和水样中虫卵和钩蚴污染率亦明显下降。综合防治试点乡(项城)防治后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态势,防治前与防治后(至1995年)各年间同种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防治前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35.2%、7.2%和2.9%,至1995年分别降至7.1%、0.2%和0.5%。土壤和水样中虫卵和钩蚴污染率亦明显下降。但蛲虫感染率无明显下降。结果表明,冬季全民普治对钩虫、鞭虫感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蛔虫、蛲虫感染防治效果较差;而综合防治可弥补前者的不足,对感染率较高的蛔虫感染亦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四川省儿童蠕虫感染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方法和要求,对全省中签的18个县52个调查点内的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蠕虫总感染率为39.18%,不同地形阊的蠕虫总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蛔虫以平原地区显著为高,钩虫以丘陵地区最高,鞭虫和蛲虫则以盆周山区最高。钩虫和蛲虫在川西高原地区没有查见感染者。男、女蠕虫总感染率分别为38.29%和柏.2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22.53%)、女(25.10%)蛔虫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查见7种蠕虫,其中线虫4种,吸虫1种,绦虫2种。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3.68%、6,35%、9.73%和14.91%。华支睾吸虫、带绦虫及长膜壳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06%、0.10%和0.02%。0岁~(36.07%)、5岁~(41.92%)及10岁~(37.53%)3个年龄段的蠕虫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年龄段蠕虫总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蛔虫和蛲虫感染率以5岁~年龄段最高,而钩虫和鞭虫则在10岁~年龄段最高。结论四川省儿童蠕虫感染率较10年前有大幅度下降。蛔虫、蛲虫仍是今后我省儿童寄生虫防治工作的主要虫种,5岁~及10岁~儿童应作为重点防治人群。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卫生部1986年《关于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通知》要求,于1988-1991年,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方法,对黑龙江省6个片区26个县(市)101个调查点52131人进行了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共查见人体寄生虫17种,其中原虫10种,蠕虫7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7.5%。各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溶组织内阿米巴0.2%、结肠内阿米巴1%、哈氏内阿米巴0.02%、微小内蜒阿米巴0.4%、布氏嗜碘阿米巴0.07%、贾第虫0.3%、结肠小袋纤毛虫0.01%、人芽囊原虫0.2%、人毛滴虫1例、等孢球虫2例、蛔虫10.3%、鞭虫0.6%、粪类圆线虫0.02%、华支睾吸虫1.2%、猪带绦虫0.1%、微小膜壳绦虫0.03%和15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的16%。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7.6%与17.4%,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意义(χ2=1.0891,P>0.05)。蛔虫、蛲虫以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4.9%和22.3%。华支睾吸虫以渔民的感染率为最高,为2.9%。经济收入的高低与人体寄生虫感染有关。通过本次调查,为我省制定防治规划、开展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牧业区人体寄生虫分布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于1989-1991年间对青海省牧业区10个调查点的4838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其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2.1%,共查见人体寄生虫13种,其中蠕虫5种,原虫8种。各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蛔虫12.8%、鞭虫0.7%、溶组织内阿米巴0.5%、结肠内阿米巴7.6%、哈氏内阿米巴0.3%、微小内蜒阿米巴4.6%、布氏嗜碘阿米巴0.7%、贾第虫7.1%、结肠小袋纤毛虫0.02%、人芽囊原虫2.2%、牛带绦虫1.2%;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5.5%(216/1397);包虫病平均患病率为3.0%。蛔虫感染者中99.8%为轻、中度感染者。多虫感染占18.2%。结果提示,青海省牧业区蛔虫、蛲虫分布较广,感染水平亦属本区最高,尤以集体生活的少年儿童感染为重。但同我国其它部分地区相比,尚属低感染程度,这同高原大陆性气候相关密切。而流行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乃属绦虫类疾病中的包虫病,这是我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于1989年对该市4个调查点的2085人进行了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其总感染率为47.2%。查见11种虫种,其中蠕虫3种,原虫8种,各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40.7%,蛲虫(12岁以下儿童)13%,鞭虫1.8%,溶组织内阿米巴0.05%,结肠内阿米巴1.7%,布氏嗜碘阿米巴0.2%,微小内蜒阿米巴5.4%,哈氏内阿米巴0.1%,贾第虫4.2%,人芽囊原虫0.6%,人毛滴虫0.05%。男、女人群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45.8%和48.5%(χ2=1.5239,P>0.05)。感染1、2、3、4和5种寄生虫者分别占76.8%、19.8%、2.5%、0.7%和0.1%。5-1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尤以学生感染为重(χ2=84.4763,P<0.005)。该调查表明,应开展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特别应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以预防感染寄生虫。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0年,天津市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方法,对市辖5个县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查见寄生虫13种,其中原虫6种,蠕虫7种。总感染率为38.6%。各种寄生虫感染分别为:蛔虫28.3%、鞭虫6.9%、蛲虫15.3%、钩虫0.4%、华支睾吸虫0.2%、溶组织内阿米巴1.7%、结肠内阿米巴2.3%、哈氏内阿米巴0.2%、微小内蜒阿米巴0.9%、布氏嗜碘阿米巴0.3%和贾第虫1.7%。除蛔虫感染率女性高于男性(χ2=10.85,P<0.001)、贾第虫男性高于女性(χ2=6.04,P<0.01)外,其他虫种性别间的差别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适合大规模应用的防治华支睾吸虫、钩虫、蛔虫和鞭虫等肠道蠕虫病的新方法,1992年3月至1993年12月,我们试制了含量为1%阿苯达唑药盐,并观察了该药盐的驱虫效果。阿苯达唑剂量为5g,30d为1疗程,华支睾吸虫虫卵阴转率为91.1%(41/45);阿苯达唑2.5g,15d为1疗程,钩虫、蛔虫和鞭虫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6.7%(29/30)、100%(78/78)和98.0%(49/50);其副反应率为7.7%(11/142);其副反应为腹痛、腹泻、头晕等,反应轻微,未经处理而自愈;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及肝区超声波检查治后均无异常改变。在华支睾吸虫及其他肠道蠕虫病流行区,经1年2次普服驱虫药盐,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由防治前的11.1%降至2.6%,防治效果比较显著。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由37.7%、66.9%和20.6%降至18.8%、34.8%和6.0%。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我省部份地区的肠道蠕虫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对12岁以下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查出肠道蠕虫7种(线虫4种、吸种2种及带绦虫1种)。总感染率为41.34%。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带绦虫感染率分别为32.60%、17。30%、13.68%、17.55%、0.86%。部份地区感染率以四川盆地南部边缘的合江县为高,总感染率为77.91%,蛔虫47.90%、钩虫43.51%、鞭虫41.65%、蛲虫44.58%;以川西高原的德格县和位于盆地北部边缘的青川县较低。结论10年来部份地区蛔虫、钩虫、鞭虫及带绦虫感染率均有下降趋势,儿童蛲虫感染率有所回升。调查显示,我省肠道蠕虫感染仍十分严重,应积极普及健康教育,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肠道蠕虫感染。  相似文献   

15.
1997年11月 ̄12月中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精河县城镇中小学生2550人进行肠道寄生虫分布状况调查,检出寄生虫6种,其中原虫2种,蠕虫4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92%,调查表明,精河县城镇各族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分布特点为:(1)以结肠阿米巴、蛔虫感染为主;(2)女生感染率高于男生;(3)有明显的民族分布差异,(4)以7 ̄9岁组的感染率最高,并随年龄的增长其感染率递减;(5)多虫种  相似文献   

16.
川西高原藏区德格县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对比分析10年前(1991年)后(2002年)川西高原藏区常 见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采用经济及地形两特征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点,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对12岁以下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该县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1991年为52.7%(410/778),2002年为30.3%(151/498)。共查见肠道寄生虫5种,1991年及2002年感染率分别为:蛔虫40.6%,17.3%;鞭虫3.5%,5.8%;带绦虫13.8%,11.2%;钩虫0.8%,0.4%;蛲虫11.3%,0%。结论:该区10年来总感染率呈下降趋势,钩、鞭、蛲虫感染率较轻,但2002年学龄儿童30%左右的蛔虫感染率及农牧民18.9%的带绦虫感染率已成为当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学龄儿童中,以蛔虫和蛲虫感染最常见,感染率最高[1]。目前,济宁市区学前儿童蛔虫、蛲虫感染率仍然偏高,约7%[2]。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儿童健康成长,降低儿童蠕虫感染率,在各学校、幼儿园定期查治的同时,加强社区综合防治,是极其重要的。1加强社区内的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该地区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抽样,选取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8个县(市)的26个调查点进行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和肠道原虫感染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测肠道蠕虫卵,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 ~ 6岁儿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采用碘液直接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滋养体和包囊。分析不同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查6 706人,检出8种寄生虫,其中蠕虫3种、原虫5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39%,蠕虫和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92%和0.49%,3 ~ 6岁儿童肛拭蛲虫感染率为3.93%。查出的3种蠕虫分别为蛔虫、蛲虫和枝双腔吸虫,其中蛲虫感染率最高,为2.68%([χ2] = 306.362,P < 0.05);5种原虫分别为哈门氏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和人芽囊原虫,其中微小内蜒阿米巴感染率最高,为0.24%([χ2] = 23.842,P < 0.05)。8个县(市)中蠕虫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为汝阳县(13.47%),主要为蛲虫感染;原虫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为新安县(1.55%),主要为微小内蜒阿米巴感染;各县(市)蠕虫([χ2] = 357.525,P < 0.05)和原虫感染率([χ2] = 38.795,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蠕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34,P > 0.05),但男性肠道原虫感染率高于女性([χ2] = 12.946,P < 0.05)。0 ~ 9岁年龄组人群蠕虫感染率最高(6.60%),以蛲虫感染为主([χ2] = 62.600,P < 0.05)。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在各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12,P > 0.05)。蠕虫在学龄前儿童中感染率最高(8.43%),主要为蛲虫感染;蛔虫感染主要发生于农民,感染率为0.31%;不同职业人群蠕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4.333,P < 0.05)。文盲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7.63%),不同文化程度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2.013,P < 0.05)。平原地区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高于丘陵和山区([χ2] = 11.690,P < 0.05)。低收入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为10.32% ([χ2] = 244.999,P < 0.05);原虫感染率最高的人群为年人均收入6 000 ~ 7 999元的中等收入人群([χ2] = 24.749,P < 0.05)。饮用井水人群蠕虫感染率远高于饮用自来水人群([χ2] = 62.255,P < 0.05),未进行集体驱虫人群原虫感染率高于驱虫人群([χ2] = 5.235,P < 0.05)。结论 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儿童蛲虫感染应成为今后该地区寄生虫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1989-1991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60个点30713人的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受检率94.2%,查见肠道寄生虫感染者7298例,其感染率为23.8%。其中,查见蠕虫5种,原虫6种,其感染率分别为:蛔虫16.6%、蛲虫5.2%、溶组织内阿米巴1.8%、结肠内阿米巴1.7%、布氏嗜碘阿米巴0.2%、贾第虫0.2%、绦虫0.2%、微小内蜒阿米巴0.2%、鞭虫0.2%、十二指肠钩虫0.07%、哈氏内阿米巴0.04%。感染率分布似与景观带和经济等级有关。本调查首次报道内蒙古地区存有十二指肠钩虫和布氏嗜碘阿米巴。这为全区寄生虫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06-2015年盐城市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6-2015年盐城市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6-2015年盐城市累计进行肠道蠕虫感染监测110 746人次,检出肠道蠕虫阳性者1 732人次。2006年人群感染率最高,达4.59%(410/8 941),2013年最低,为0.19%(23/12 165),人群感染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χ2]= 27.78,P < 0.001)。2006-2015年人群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降幅分别为96.57%、92.31%和96.47%,其随时间推移均呈显著下降趋势(Z = -27.75、-22.23和-16.17,P均< 0.001)。蛔虫、钩虫、鞭虫感染者平均EPG分别为2 534、360和154,1 694例(占97.81%)为轻度感染。12岁以下儿童共检出蛲虫感染阳性儿童1 174例,病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χ2]= 12.46,P < 0.001)。 结论 2006-2015年盐城市人群各类肠道蠕虫感染呈下降趋势,防治效果明显。今后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控,加强环境治理及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