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第三版做临床诊断标准,对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江察片10个居委会60岁以上1207例老年人进行痴呆患病率调查。结果痴呆的患病率为6.13%,其中AD型痴呆3.70%,血管性痴呆2.43%。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AD型痴呆女性高于男性;血管性痴呆则男性高于女性。女性高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就医困难及子女不孝敬可能是AD型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院神经内科近 2年来收治的血管性痴呆与非痴呆的脑梗塞患者作一比较 ,以了解脑梗塞部位与痴呆发生的相关性。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痴呆组 :3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年龄 5 9~ 86岁 ,平均 71岁。病程 6月~ 5年 ,平均 2年。中风史 1~ 5次 ,平均 2 .3次。临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痴呆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546例脑梗死急性期住院患者,完成随访434例,于住院期间和脑卒中3个月后进行神经心理测试,其中痴呆组118例,非痴呆组316例。运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为27.2%。单因素分析表明,血管性痴呆组的年龄比非痴呆组高8.5岁,在低教育水平(小学以下)、每日饮酒、脑卒中史等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痴呆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低教育水平、每日饮酒和脑卒中史与血管性痴呆相关。结论血管性痴呆是血管因素和退行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血管因素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起主导作用。年龄、低教育水平、每日饮酒和脑卒中史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痴呆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银杏叶提取物与脑反射治疗仪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上海城乡老年期痴呆患者死亡率和生存预示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后痴呆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痴呆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36例脑梗死患者在人院时进行临床和智能评估,血生化和头颅CT/MRI检查。2个月后再用MMSE量表进行智能评定,应用Hackinski缺血指数区分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其中28例血管性痴呆、25例非血管性痴呆、2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 脑梗死后痴呆64例,发生率为27.12%。痴呆的发生与高龄,文化程度低,卒中史、糖尿病、脑梗死的部位、数目、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高血脂水平、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有关(P〈0.05)。结论 脑梗死后痴呆比较常见,患者自身素质,脑梗死的某些危险因素,左侧、双侧或多发的脑梗死病灶在痴呆的发生上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52233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20052234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20052235 路易体痴呆8例临床分析;20052236 麻痹性痴呆2例的临床特征与诊断;20052237 30例老年痴呆患者脑CT与P300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痴呆30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0例老年人痴呆及13例非痴呆老年人的尸检材料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发现老年人痴呆以血管性痴呆最多(13例,占43.3%),其次为阿茨哈默病(6例,占20.0%)、混合型痴呆(6例,占20.0%)及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5例,占16.7%)。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痴呆的神经病理学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荣家  于国力 《山东医药》1989,29(10):11-13
痴呆系指意识清楚情况下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持久性智能衰退综合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我国属脑血管病高发病区,且血管性痴呆又是一种常见而某些功能障碍可逆的疾病。因此,积极探索引起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早期治疗,对防治脑血管病及血管性痴呆具有积极意义。我科自1986年12月~1989年1月共收治45岁以上脑梗塞住院病人264例,其中22例为血管性痴呆(8.33%)。本文重点讨论引起血管性痴呆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9.
卒中一直被认为是造成痴呆的重要原因,为探讨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做好卒中及卒中后痴呆的预防,我们对66例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哈伯因治疗血管性痴呆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本研究用国产哈伯因治疗血管性痴呆 ,与国产脑复康进行对比观察 ,以探讨哈伯因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记忆功能的治疗情况 ,并对哈伯因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评定。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 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中 ,男6 6例 ,女 3 4例 ;年龄 42~ 79岁 ,平均年龄 6 5.9±6 .46岁 ;病程 :~ 1年 57例 ,1~ 2年 2 2例 ,2~ 3年1 5例 ,>3年 6例。本组冠心病 75例 ,陈旧性心肌梗塞 3例 ,风心病 1例 ,伴房颤者 1 6例 ,房早、室早和传导阻滞者 1 2例 ;有高血压病史者 6 5例…  相似文献   

11.
老年期痴呆是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 ,患者人数逐年增加 ,近年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发生率比预期高 ,梗死后可使痴呆发生率增加 4~ 12倍 ,本文对37例多发性脑梗死后痴呆的临床资料与头颅CT关系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7例 ,男 30例 ,女 7例。年龄 6 0~ 87岁 ,平均 (6 8 97± 6 8)岁。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 32例 ,冠心病史 17例 ,卒中史 14例 ,心房纤颤 5例 ,糖尿病史 12例 ,吸烟 15例 ,饮酒 9例。患者除高级神经活动异常外 ,语言欠清 9例 ,假性球麻痹 2 7例 ,肢体瘫痪 2 1例 ,肢…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脑血管性痴呆又称多发梗塞性痴呆(MID),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但往往被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寿命延长,发病必然呈增高趋势。现将本病及其研究进展简介如下: 1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在年龄>65岁的人群中痴呆的检出率平均为5%,超过80岁者,有严重痴呆者高达15%~20%。据临床病理分析表明,这些痴呆中,老年性痴呆约占50%~60%,血管性痴呆占10~20%,二者兼有即混合型占20%。也有人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更多。在一组55岁以上连续入院的2000例患者中,诊断有痴呆者占9.1%,其中72%属血管性痴呆。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高的国家中,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高。据日本统计资料,老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与葛根素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12例,采用区组化随机分组法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HDS评分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升高,同时无效比率则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S评分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VM)和动脉指数(PI)较对照组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胞二磷胆碱联合葛根素在短期内能够积极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14.
老年脑梗死后痴呆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后痴呆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于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入住天津港口医院的脑梗死患者共362例,其年龄≥60岁,男性192例,女性170例,包括其住院时及发病后2个月的病史、化验结果、神经病学、神经心理学等方面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选362例患者中诊断为痴呆者102例(发生率为28.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低教育、脑卒中史、糖尿病、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左半球脑梗死、前循环脑梗死等因素为脑梗死后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梗死后约有1/4患者出现痴呆,其临床危险因素包括:梗死部位及严重程度、血管性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脑卒中史)、患者的特征(如高龄、文化程度低)等。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以来 ,我们采用达纳康治疗血管性痴呆 (VD)患者 4 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80例 VD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治疗组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5 8~ 79岁 ,平均 6 6 .5岁 ;病程 2周至 1.5年。积分≤ 2 0分。有高血压病史 2 2例 ,糖尿病史 16例 ,冠心病史 8例 ;痴呆轻度 14例 ,中度痴呆 2 6例。对照组 4 0例 ,其性别、年龄、病程与治疗组有可比性。有高血压病史 18例 ,糖尿病史 12例 ,冠心病史9例。两组均行头颅 CT或 MRI证实为多发性梗死灶。严重痴呆 (MMSE评分 <5分者 )以及…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脑血管疾病引起脑的缺血性或出血性损害,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是中老年期常见病和世界上第2位死因,也是获得性认知障碍的第2常见病因,仅次于神经变性病所致的痴呆。早年把考虑与年龄一动脉硬化性痴呆称为脑功能不全;1974年Hachinski提出多梗死性痴呆;1993年Roman等国际工作组提出一套用于血管性痴呆研究的诊断标准;由于近年研究进展,发现脑血管病变可引起痴呆,但也可产生非痴呆情况,尤其是后者直接关系二级预防。所以,2003年国际上基本达成共识,即以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通称脑血管病变相关的认知障碍情况。一般估计,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7%,80岁以上可达30%-40%,其中血管性痴呆占20%-30%。住院资料统计显示,约1/3卒中患者可能发生痴呆。有关资料表明,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患病率,在30年内将成倍增长,因此是老年人健康、疾病和社会照料服务必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按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第三版做临床诊断标准,对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江察片10个居委会60岁以上1 207例老年人进行痴呆患病率调查。结果痴呆的患病率为6.13%,其中AD型痴呆3.70%,血管性痴呆2.43%。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AD型痴呆女性高于男性;血管性痴呆则男性高于女性。女性高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就医困难及子女不孝敬可能是AD型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步长脑心通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务孔彦  唐启卫 《山东医药》2007,47(28):53-53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痴呆常见类型,是因血流障碍引起脑局部损害而导致的痴呆综合征。其临床特征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局灶症状和体征、脑血管病史和脑部影像学改变。2004年2月~2007年2月,我们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VD患者5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痴呆30例尸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例老年人痴呆及13例非痴呆老年人的尸检材料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发现老年人痴呆以血管性痴呆最多,其次为阿茨哈默病、混合型痴呆及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痴呆的神经病理学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轻一中度血管性痴呆患的头部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分布特征。方法 45例符合国立神经和中风研究会标准(NINDS-AIREN)及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R)的轻一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行头部MRI或CT检查及简易痴呆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WMS)、总体衰退量表(G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等神经心理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小血管病变所致痴呆占69%,大血管病变所致痴呆占31%。其中以大脑后动脉分布区血管病变最多(6例)。大血管分布区病变的图形认知分数明显低于小血管病变。结论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有求治要求的轻一中度血管性痴呆患中,以皮层下多发性梗死最常见;枕叶梗死是值得重视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