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艺  文允镒 《高血压杂志》1997,5(3):185-188
观察红细胞抗高血压因子(AHF)和中药川芎嗪(TM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环一磷酸鸟苷(cGMP)产生的影响。方法实验用8~10周的Wistar大鼠(n=6)。分离主动脉(A)及肠系膜动脉(MA),其中A一半去内皮,另一半保留内皮完整,将肌条分别制备成匀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GMP含量。结果AHF(10-5g/ml)和TMP(10-4mol/L)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cGMP生成有显著刺激作用。在AHF作用下,A组有、无内皮组和MA组cGMP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25倍,1.26倍和1.72倍;在TMP作用下的实验组cGMP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60倍,1.50倍和1.52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01)。结论AHF和TMP均能升高A和MAcGMP水平,且AHF对阻力血管的影响明显高于容量血管,而TMP对两种血管的cGMP水平影响无明显差异,AHF与TMP对血管cGMP的增高作用似乎与内皮无关。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细胞环核苷酸与循环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核苷酸与血管活性物质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观察107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0 例正常人淋巴细胞环核苷酸和血浆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变化,其中31 例高血压病患者服依那普利24 周后复查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淋巴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高于对照组(P< 0.01);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LS)和心钠素(ANP)增高并与cAMP呈正相关,ANP与cGMP呈正相关(P< 0.05~P< 0.01);依那普利干预后,上述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 0.05~P< 0.01))。结论:细胞环核苷酸含量升高可能部分与循环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增高有关,其相互作用改变可能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温胃舒冲剂是根据临床实践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用小鼠造成3种模型:去氧胆酸钠(DOCA)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DOCA+甲疏基咪唑造成 CAG-阳虚模型,DOCA+甲状腺+利血平造成 CAG-阴虚模型。以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 )、环磷酸鸟苷(cGMP)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温胃舒能降低CAG模型小鼠的cAMP、cGMP.也能降低CAG-阳虚模型小鼠的cGMP,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P<0.05~0.01。此外.结果还表明温胃舒冲剂有镇痛、抗炎和抑制胃肠推进运动、并能提高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IgG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7例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以下简称心律失常)患者的血浆环核苷酸水平,并以2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心律失常患者血浆环磷酸鸟苷(cGMP)在心律失常发作期明显升高(P<0.01).有阵发性房颤史者房颤发作间隙期血浆cGMP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者发作间隙期水平(P<0.01)。PSVT者心动过速发作间隙期血浆cGMP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血浆cGMP增高可能是维持心律失常的因素、阵发性房颤易反复发作的内在原因之一以及心律失常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脾气虚证与血浆cAMP与cGMP的关系.方法对87例萎缩性胃炎有脾气虚证者以碘125标记的cAMP与cGMP药盒采用免疫化学法测定其血浆cAMP与cGMP,其中30例在萎胃安冲剂1—2疗程前后作自身对照,观察其血浆浓度变化.结果所有脾气虚证的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cAMP与cGMP分别为低与正常低限.30例萎胃安冲剂治疗者,其血浆cAMP与cGMP均较治前增高,P值分别为<001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萎缩性胃炎脾气虚患者,测定其血浆cAMP与cGMP水平有重要意义.萎胃安冲剂可改善其症状,纠正血浆cAMP低下状态.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闪单光子辐射法检测肺结核病人进展期和稳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化学发光,同时检测血浆相关性介质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显示,活动期肺结核病人淋巴细胞基础发光显著增强,植物血凝素(PHA)所诱导的最大发光显著减弱。血浆相关性指标cAMP和SOD下降,cGMP上升。上述指标在稳定期肺结核病人已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肺结核活动期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7.
温胃舒冲剂是根据临床实践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用小鼠造成3种模型:去氧胆酸钠(DOCA)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DOCA+甲疏基咪唑造成CAG-阳虚模型,DOCA+甲状腺+利血平造成CAG-阴虚模型。以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温胃舒能降低CAG模型小鼠的cAMP、cGMP,也能降低CAG-阳虚模型小鼠的cGMP,与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与心肌一氧化氮(NO)产生之间的关系及东莨菪碱对其影响。方法12只绵羊,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即东莨菪碱治疗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对照组主动脉阻断同时灌注冷停搏液(本院配方);实验组,停搏液中加入东莨菪碱17.5μg/kg。于主动脉阻断前、再灌注5分钟、再灌注30分钟取冠状窦血检测NO、肌酸激酶(CK)、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取心肌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相应时点监测心功能。结果再灌注5分钟和30分钟时,对照组心肌血的NO、CK、cGMP、MDA均明显升高,与主动脉阻断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01),和实验组相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再灌注5分钟和30分钟时心肌功能均降低,对照组较实验组更为显著。再灌注后NO的变化与心肌MDA和CK之间呈正相关(P<0.05和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与NO产生增加有关,大量释放的NO提高心肌组织cGMP,参与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损害心肌功能。东莨菪碱减少NO产生、保护顿抑心肌的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各年龄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多形核白细胞(PMN)、淋巴细胞(Ly)的化学发光(CL),及血浆中相关介质与免疫活性物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PMN和Ly显示预激活状态,基础发光增强,Luminol依赖酵母多糖及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化学发光动力学扫描图形呈“双峰”状,峰时延迟,最大峰值降低,吞噬功能下降,氧化代谢与自由基释放增强,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cAMP/cGMP(环磷酸鸟苷)、超氧化  相似文献   

10.
谢安木  迟兆富 《山东医药》1998,38(12):31-32
目前,癫痫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在脑组织中含量丰富,其微量变化即可引发脑细胞放电;癫痫是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有学者认为cAMP、cGMP的变化可能在癫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对实验性癫痫大白鼠脑...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浆内皮素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测定。结果表明,NIDDM患者血浆内皮素和GMP-140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NIDDM组中有血管并发症者较无血管并发症者血浆内皮素和GMP-140均增高(P〈0.01),且血浆内皮素与GMP-140变化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9766,P〈0.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血浆环核苷酸与心肌酶的相关性研究唐英蓉,郑竹虚,蔡力,姜荣建,周晓芳,陶剑虹,刘明江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乌苷(cGMP)分别是去甲肾上腺素(NE)和心钠素(ANF)的第二信使,在充血性心衰时血浆环核苷酸水平与NE和ANF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液闪单光子辐射法检测肺结核病人进展期和稳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化学发光,同时检测血浆相关性介质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显示,活动期肺结核病人淋巴细胞基础发光显著增强,植物血凝素(PHA)所诱导的最大发光显著减弱。血浆相关性指标cAMP和SOD下降,cGMP上升。上述指标在稳定期肺结核病人已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肺结核活动期淋巴细胞预激活水平增高,处过度变态反应状态,激活反应能力下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在旋精氨酸—一氧化氮(L-Arg-NO)途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1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急性心肌梗塞组,1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组,取静脉抗凝血,分离并提纯红细胞,同位素标记法测定~3H标记左旋精氨酸(~3H-L-Arg)的转运动力学;分离统化一氧化氮合酶(NOS)后测定其含量及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红细胞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 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组患者红细胞①L-Arg的总转运及Y~+载体的最大转运速率(Vmax)分别较正常对照组降低14%(P<0.05)及 18%(P<0.01),米氏常数(Km)分别增加32%及 46%(P<0.01);Y+L载体无改变。②NOS含量及活性分别较正常对照组降低13%(P<0.05)及44%(P<0.01)。③CG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下降27%(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L-Arg-NO途径存在多环节功能障碍,导致一氧化氮(NO)生成减少,可能会促进急性心肌梗塞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ELISA法观察了40例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变化及与内皮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关系。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组血小板表面GMP-140、血浆vonWilebrand因子(VWF)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与正常人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01)。且Ⅱ期患者高于Ⅰ期患者(P<0.05或P<0.001)。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无明显变化,SOD/LPO比值显著降低(P<0.001)。高血压病组血小板表面GMP-140变化与血浆VWF、LPO呈正相关,与SOD/LPO比值呈负相关。提示血小板活化可能是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含量变化及其与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95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5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浆AM、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同时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了5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AM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50.64±23.13ng/L比1692±4.09ng/L,P<0.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M、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M与内皮素、血浆AM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7218,P<0.001;r=0.6566,P<0.001);血浆AM含量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258,P<0.001);血浆AM与心力衰竭的原发病因无关。结论:AM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AM升高可能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α-颗粒膜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55例,无微血管病变49例)及38例健康人GMP140含量和血小板直接计数,并对部分患者作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结果血小板GMP140及血浆GMP140含量,2型糖尿病组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01),有微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01),有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血小板GMP140与血浆GMP140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1=0.69,r2=0.75,P均<0.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部分患者血糖控制后并坚持服用阿斯匹林6个月,GMP140含量及眼底改变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GMP140含量测定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体外反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ET、MDA及SOD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预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ECP),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一个疗程后检测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丙二醛(MDA)及超氧歧化酶(SOD)含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MDA含量下降,SOU含量升高,以观察组更加明显、血浆ET与MDA含量呈正相关,血浆ET、MDA与SOD含量呈负相关,认为ECP能够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ET含量  相似文献   

19.
于47例受试对象,同时采集冠状静脉窦(CS)及升主动脉(Ao)血进行血浆及血清凝血烷B2(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测定,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及血小板聚集性测定。结果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TXB2CS/Ao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SA、UA及AMI患者血清TXB2CS/Ao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UA患者血浆cAMPCS/Ao比值明显低于SA及正常对照组,UA与正常对照比较其CS中血小板聚集性明显低于Ao中者。结果提示,UA及AMI患者冠状循环中血小板明显激活,凝血烷A2(血栓素A2,TXA2)大量释放。  相似文献   

20.
管洪在  乔宏 《山东医药》1999,39(22):3-4
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46例白血病患者与20例健康者的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含量。结果:白血病患者治疗前血浆TM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中缓解后血浆TM含量较化疗前明显减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认为血浆TM的变化与白血病病人的病情密切相关,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