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基于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了缺血性眼病的核心病机是"目络瘀阻"。"虚、瘀、毒、水"是缺血性眼病"目络瘀阻"病机演变过程中的基本要素,表现为络虚生瘀、瘀而生毒、毒邪伤络、饮生阻络、痰瘀互结的病机演变规律。其中正虚是缺血性眼病内在的发病基础,目络挛急是发病的始动因素,目络瘀阻贯穿疾病始终。本病的发病较为符合络病由气及血及络的发病规律。因此,依据缺血性眼病目络瘀阻病机特点,确立了"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并创立了5个通络方剂。现将缺血性眼病的中医病机和治疗总结如下,对丰富其内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缺血性眼病的病机特点,基于中医学络病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认为缺血性眼病的发生是一个由气及血的渐进过程,气滞或气虚是缺血性眼病的发病基础,目络瘀阻是缺血性眼病的核心病机。在目络瘀阻病机演变过程中,"虚、瘀、毒、水(湿)"四种病理因素互相影响,气滞络瘀、络虚生瘀、瘀久酿毒、毒邪伤络、饮生阻络、痰瘀互结,目络瘀阻贯穿全过程,最终导致络损神伤。  相似文献   

3.
毒损心络与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郭艳 《中医杂志》2002,43(11):805-807
从毒邪的涵义、来源、特点及与心络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毒损心络可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病机。认为毒邪易与火热痰瘀胶结,壅滞气血,损伤心络,络虚毒伏,发为心痛。并以中医药现代应用研究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论证其观点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神经功能重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新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国内外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诱导分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水瘀毒邪、害络损髓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抑制NSC诱导分化的关键性病理因素.肝肾精血之盛衰与缺血性中风后NSC的诱导分化有密切相关.水瘀毒邪、害络损髓是抑制缺血性中风后NSC诱导分化的关键性病理因素.主张以中医药干预内源性NSC诱导分化为切入点,发挥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治疗优势,探索出一条应用中医药进行神经功能重建的全新治疗策略.可望为揭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深层次的作用机制,研制和开发新药开辟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作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冯晓纯教授将其称为“紫癜疹”,认为该病患儿素体若虚,易生内毒,或为外毒所侵,正不胜邪,邪毒化热,毒热侵络,络伤血溢,则见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故提出“虚为本,毒为标,瘀为果,络为位”的发病机制,结合脏腑辨证,将本病分初期、极期及恢复期。在治疗上以解毒通络为大法,强调三期分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ic cognitive impairment, DCI)在中医方面最基本的病机为先天(肾水)后天(脾土)亏虚,痰瘀毒邪阻滞脑络,其病位在心、脑,水土亏虚为病之本,痰瘀毒邪为病之标。先后天之本受损,邪气趁机而入,在机体积聚渐成痰瘀毒邪,痰瘀毒邪又进一步损伤脏腑,使脏腑更加虚衰,如此不断形成螺旋式发展,虚虚实实,损伤脑络,终致呆症。该病机模式为DCI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肝炎肝硬化,中医认为毒、痰、瘀、虚为其病因病机,是其病理基础。所谓毒,乃指湿热毒邪,邪传由经入络,蕴结于肝络脉,毒邪伤络,因瘀生痰,因毒生痰,并因毒、痰、瘀处于肝络脉,相互衍生转化,使致气血皆伤,络脉空虚成虚,演成因虚致瘀,络中气血阴阳不足,则肝体失养,延久肝体枯萎变硬。从中看出,内伤杂  相似文献   

8.
毒邪具有非孤立性.毒总是与其他病邪交织而存,临床上很难发现孤立存在的毒邪。毒以其成因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征.但也有其临床共性,即毒损络脉,功能破坏,形质受损。中风病毒损脑络是其基本病机,风毒损络、(火)热毒损络、痰毒损络和瘀毒损络是中风病毒损脑络的主要表征形式,具体的临床表现又因其病程阶段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炎蛋白尿病因病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虚邪毒阻络是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机,肾络亏虚为本病发生的基础,邪毒是本病发展和加重的重要条件。指出:肾络亏虚与邪毒瘀阻肾络在致病时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邪毒既是肾络亏虚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肾络虚损的原因。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缠绵不愈,应重视本病的病因病机,合理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0.
国医大师南征教授提出消渴肾衰核心病机为毒损肾络、邪伏膜原。消渴肾衰之毒繁杂,风、热、水、湿、痰、瘀诸邪内外相引蕴结于肾,皆能积而化毒。然瘀毒者,久病多瘀,瘀久成毒,审毒治瘀,当以“解毒通络保肾,活血化瘀导邪”为大法。根据瘀毒所在部位与性质,总结为“痰瘀上犯者,当复其宣肃”“湿瘀困中者,当调其升降”“浊瘀下注者,当引而竭之”“气滞血瘀者,当行气化瘀”“瘀从寒化者,当温阳化瘀”“瘀与热合者,当清热化瘀”“气虚血瘀者,当补气活血”,故消渴肾衰之瘀毒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文章总结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衰夹瘀毒的用药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头面部循经感传由督脉向任脉或由任脉向督脉的交会过程 ,其重点是观察感传绕过还是直接越过口裂。方法 :1 2名循经感传显著者 ,其中观察感传由督脉向任脉的交会过程 9例 :7例针刺位于督脉线上的奇穴印堂 ,2例针刺督脉经线印堂穴上 1寸 (经上非穴点 )。观察感传由任脉向督脉的交会过程 3例 ,其中 2例分别针刺光明穴和侠溪穴 ,另 1例先针刺印堂穴 ,随后针刺膻中穴 ,同时观察督脉与任脉的感传交接情况。结果 :所有受试者均出现循经感传由督脉绕口唇到达任脉或由任脉绕口唇到达督脉的交会过程。结论 :任督脉在头面部的交会过程是以绕过口唇的方式实现的 ,这与“环唇”、“别而络唇口”的历代文献记载相吻合。上述结果支持循经感传形成机理的外周观点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对抑郁症患者HAMD量表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督脉经导气法结合SSRIs类药物治疗方案与单纯SSRIs类药物治疗对HAMD量表各因子分值的影响差异及时效关系。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督脉导气法加SSRIs类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给予SSRIs类药物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星期HAMD量表总评分和各因子分值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HAMD总评分和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体重、阻滞因子,在治疗第1、2、4星期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第6星期时无差异。结论 督脉导气法结合SSRIs类药物的治疗方案与单纯药物治疗总体疗效相当,但督脉导气法与SSRIs类药物结合方案抗抑郁效应明显早于单纯使用SSRIs类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益肾调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庞勇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8):475-476
缺血性中风 6 0例随机分为益肾调督取穴组和普通取穴组各 30例 ,治疗 30天。观察针刺前后两组病类评分、血浆内皮素 (ET)的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 ,益肾调督取穴组优于普通取穴组。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浆ET的含量 ,此效应以前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督脉与脑的关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希言  马巧琳 《世界中医药》2007,2(3):134-135,137
从经络循行、功能作用、临床治疗3个方面,论述督脉与脑的密切关系,从而认为督脉是脑所属的经络。现代实验研究的有关资料,也证实了督脉与脑的内在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也完善藏象经络学说。  相似文献   

15.
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联合药物治疗。按要求治疗两个疗程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观察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体针联合药物组临床疗效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体针联合药物组相比,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更明显(P〈0.01)。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体针联合药物及头、体针联合药物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也证明了应用针刺手段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过程中头、体针联合应用的效果好于单纯体针疗法。  相似文献   

16.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方法 :利用改进型的氧传感针 ,对 2 8名志愿者沿督脉线及其两侧旁开约 2 .5cm的非经对照点共五个水平组织中的氧分压进行了检测 ;并在自然状态下对志愿者背部进行了红外摄像观察。结果 :沿督脉红外辐射轨迹的部位 ,其深部组织的氧分压也较其两侧的非经对照点高 (P <0 .0 5)。结论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旺盛 ,可能是产生沿该经脉的红外辐射轨迹的一个重要原因。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相似文献   

17.
三黄中风康胶囊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黄中风康胶囊对大鼠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模型的影响。方法通过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并结合中医病因学说建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模型,观察三黄中风康胶囊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的行为状态、脑缺血面积、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善情况。结果三黄中风康胶囊1.36、0.68、0.34g/kg剂量均能明显改善大鼠缺血性中风后的行为状态,缩小缺血范围,降低缺血程度,使病变的脑组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三黄中风康胶囊能改善中风大鼠模型的神经行为,减少脑缺血梗死面积,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resent study,245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lschemic apoplexy were divided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148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punctured mainlyat points on the Du meridian and the other 9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punctured on routineacupoints.It was noticed that 87.2% of the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52.6% of the cases inthe control group were improved or cured by our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was 96.6%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was 89.7%.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blood rheological indexes were also examinedto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this therapy primarily.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与胃电节律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为120例胃食管反流病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患者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电图的分析,评价背俞指针疗法对胃电节律的影响;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主频率、主导功率均较治疗前增高显著(P〈0.01),有统计学差异;节律紊乱系数均较前下降显著(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第7天、第14天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而对照组则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第14天与第7天相比任脉穴位皮温下降明显(P〈0.05)。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能提高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可增强胃主频率、主导功率,减少胃电的紊乱系数;这一作用考虑与背俞指针治疗改善任督二脉交会,改善脾胃、肝胆枢机,补元气、泻阴火促进胃动力进而改善胃电生理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十年中风临床文献回顾谈中医诊疗及术语亟待规范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参阅10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文献报道,发现所收录文献中存在着缺血性中风的辨证分型及证型表述方式较为混乱,文献资料中所用治法术语极不规范,无论是临床经验交流还是实验研究报道均缺少统一的诊疗标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呼吁应规范诊疗标准,统一诊疗术语。每位中医药工作者均应积极行动起来,自觉运用规范的诊疗术语,以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