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健  韦敏克  陈峰 《广西医学》2008,30(4):571-572
前路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致压物,但多平面受累时,多主张行后路治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可弥补前路手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李荣祝  韦绍仁  白崇恩  尹东 《广西医学》2001,23(5):1073-1074
目的 :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用该术治疗 5 1例脊髓型颈椎病。俯卧位颈后路正中切口 ,用电磨钻或尖咀咬骨钳作两侧椎板开槽成合页式掀开一侧椎板式成门式成形。本组减压范围C3~ 746例 ,C3~T1 3例 ,C2~ 72例。手术时间 90~ 12 0min ,平均 15 0min。结果 :术后获得随访 3个月~ 10年 ,按北医三院制定的进行疗效标准评定 ,本组病例术后优良率达 84 3% ,无死亡病例 ,无发生颈椎脱位等颈椎不稳情况。 34例复查X光片及CT均未见关门现象 ,无脊髓受压征象。结论 :单开门颈椎扩大成形术 ,临床效果得到肯定 ,方法简便 ,容易掌握 ,但不要大意以防加重损伤颈脊髓。术中要注意 :①手术操作要轻巧 ,防止因动作过大而加重损伤颈脊髓 ;②术中注意静脉丛大出血 ,一旦出现 ,立即采取措施 ,以压迫止血为主 ;③椎板开槽要掌握在关节突 3mm以内 ,不许偏外 ,以防误伤神经根及静脉丛 ;④术中要注意开门侧骨缘 ,不能存在锐骨尖 ,以防术后刺穿硬膜造成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3.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17分计算法(JOA)评定分析。结果 168例中随访110例。临床疗效优良率87%,其中术后3d内自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者达90%以上。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能有效地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神经功能,对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50例运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观察,总结手术后的疗效.结论 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运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适用范围广、副损伤小,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脊髓型颈椎病较常见。我科于1997~2002年采用中野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对210例手术后采用JOA评分评定效果,并对预防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10例早期发生轴性症状16例,2例发生颈5神经根麻痹。JOA评分由术前(9.02±1.05)分增加至(13.00±108)分,P <0.01。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中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操作易掌握,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72例,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度测量仪(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提供,国家专利号ZL2006 2 0002019)测量患者术前、术后24个月的颈椎活动度(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结果本组的72例中63例患者术后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24个月,9例失访。随访男35例,女28例,年龄52~69岁,平均年龄61岁。术后患者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侧弯和右侧弯颈椎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术后24个月,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活动度较术前下降明显,而左侧弯和右侧弯颈椎活动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患者采用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对照组患者选取传统不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  相似文献   

9.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类型之一,2001年3月至2008年9月我院采用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例中临床资料完整者46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36~78岁,平均56岁。大多数是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病程为6周~14年。8例有头颈部外伤史。临床表现:查体以脊髓受压为主,肢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障碍,腱反射亢进,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颈肩部酸痛伴四肢麻木、乏力五年,于2000年11月8日入院。五年前无诱因出现颈肩部疼痛,继而放射至左上肢,且出现麻木感,数月后疼痛、麻木分别累及左下肢、右上肢及右下肢,四肢无力,出现躯干紧束感及行走不稳,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颈椎病,服用中西药治疗无效,症状逐年加重。查体:神志清,行走慢且不稳,颈部活动受限不明显,四肢及躯干感觉减退,四肢肌肉轻度萎缩,肌力减弱,为Ⅲ~Ⅳ级,肌张力增高,屈颈试验阳性,Hoffmann征阳性。x线检查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C5、6椎体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颈脊髓压迫患者采用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代替传统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9月我们对41例颈脊髓压迫症患者,其中18例采用锚定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A组);23例患者接受传统C3~7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作为对照组(B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6~20个月)。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改善、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JOA评分恢复率,A组患者为(62.1±26.3)%,B组患者为(62.6±119.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的比例为22.2%B组为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术后MRI显示椎管减压充分。结论 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获得良好神经减压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颈椎后伸机制的破坏,从而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宋晓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43-43,45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作比较。方法56例脊髓型颈椎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照组采取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改善率、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线。结果治疗组的术后改善率随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其中极重型的颈椎病12例,术后改善率最高,达91.2%。治疗组术后椎管矢状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前JOA评分(9.25±1.04)分,JOA术后评分平均(13.03±0.76)分;对照组术前JOA评分(9.24±1.36)分,JOA术后评分平均(13.93±0.66)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JOA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患者恢复快,适用范围广,副损伤小,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由日本山形大学整形外科大岛首先应用及报道。其主要为防止术后颈椎反屈畸形而设计。 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改良的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2 1例 ,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1例均为脊髓型颈椎病 ,其中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2 9~ 6 9岁 ,平均 4 9岁。全组中无明显诱因缓慢发病 16例 ,无诱因突然发病并加速 2例 ,外伤后发病 3例。 2 1例均于术后 14d拆线 ,其中高热及长期留置尿管各 1例。2 护理2 .1 术前准备2 .1.1 心理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般有精细动作…  相似文献   

14.
脊髓形颈椎病是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CT、MRI的问世为本病诊断、治疗增添了可靠依据.作者统计了1999年5月至2001年5月间中国医大二院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计218例,其中临床资料全者10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病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采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手术前后采用JOA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36月,平均13个月。JOA评分明显改善,缓解率达72.2%。无脊髓损伤、颈椎畸形、“再关门”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认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病的一种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56例CSM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通过信函和复诊方式随诊,平均随访24个月,按JOA评分方法,评价术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及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 56例术前术后比较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发病至手术时间越短≤6个月,疗效越好,术后优良率达87.5%。结论 尽早查明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原因,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的改变及早诊断、及早手术,防止脊髓功能的继续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评定分析.临床疗效优良率达80%,其中术后3 d内自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者达90%以上.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能有效地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L)两种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多节段CSM患者80例,分为采用微型钛板固定的观察组和采用传统的丝线悬吊方法固定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的JOA评分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均>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JOA评分[(10.32±2.18)]高于对照组[(9.01±1.09)],观察组患者改善率≥25%有36例,高于对照组的28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CL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CSM术后疗效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56例CSM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通过信函和复诊方式随诊,平均随访24个月,按JOA评分方法,评价术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及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 56例术前术后比较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发病至手术时间越短≤6个月,疗效越好,术后优良率达87.5%.结论尽早查明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原因,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的改变及早诊断、及早手术,防止脊髓功能的继续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术中情况,同时比较术前、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变化、神经功能改善状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颈椎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变,治疗后JOA评分明显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结论: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助于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