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改善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及送检流程中的作用。方法比较采用传统纸质病理申请单和采用电子化病理信息录入、二维码打印等的信息化病理标本管理和送检流程,记录指标包括正确率、病理标签准确率、送检时间,并随机向外科医师发放问卷表,以评估信息化病理标本管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信息化的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及送检流程,明显优于传统纸质病理申请单为主的管理和流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外科医师对信息化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流程均为满意或较满意。结论信息化系统显著改进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和送检流程,简化病理标本的信息录入、登记和核对,降低差错的发生,实现病理标本的全程跟踪和动态管理,同时提高病理标本管理质量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探讨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胎盘管理中的流程设计及应用。分析传统的手术室胎盘管理流程,参考我院成熟的病理标本条码管理技术,在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2月1日,引用条码化技术优化胎盘管理流程,对840例胎盘进行有序管理,完成从胎盘标签打印、传送、交接、特殊情况反馈等流程设计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胎盘管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冷婷峰 《药物与人》2014,(9):367-367
由于我院每天手术量的增加,病理标本丢失也时而发生.对照我院在手术病理标本的保管和送检上也曾存在不安全因素。为防止手术后病理标本的混淆与丢失,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科从2013年1月起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管理。在标本的保管和送检上,使手术室护士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制度实施以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标本条形码管理在新生儿疾病筛查分析前标本时限管理的作用,以达到有序、高效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方法:采用条形码技术对标本进行有序管理,完成从标本采集、标识、传送、分析、结果的一系列操作,开展以标本为中心的新生疾病筛查流程的设计。结果:采用条形码技术对样本进行时限管理,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在样本检验质量、效率、服务等多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结论: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可对样本实现全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新生儿筛查管理明显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手术切除标本送检工作流程,防止样本错误,确保病理标本质量。方法:建立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标本全程管理流程,并应用于500例手术切除标本的跟踪处理过程。结果:手术切除标本管理流程合理、准确和高效,500例手术标本无一例送检差错,符合病理诊断要求。结论: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手术切除标本管理流程,可保护患者利益,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RFID技术及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对手术标本从患者身上取下至送到病理科全过程的可追溯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依据手术室管理规范,建立包括手术标本登记、包装、核对及接收等4个功能模块的手术标本送检系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时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通过手术标本送检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规范了手术标本送检管理,实现对手术标本动态、可追溯管理。结论手术标本送检系统的建立,规范了手术标本送检的行为,保障了医疗质量,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凤勤 《现代保健》2012,(8):152-153
研究洁净手术室病理标本优化管理制度,通过实施科学的手术标本管理制度,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消除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笔者所在院自2008年5月搬进新病房大楼启用层流手术室以来,改变了原来的标本管理制度,重新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标本优化管理制度,严格签名制度及合理的病理标本收取登记本等一套新的管理模式。此种模式有利于及时,准确,科学地管理手术病理标本,确保每个患者的手术标本安全送检,从而控制了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梅旭 《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2):35-36
从应用角度对条形码技术应用于LIS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应用条形码技术的LIS特点,包括条形码技术在标本流程中的应用模式、标本布置与采集流程、标本的传送流程、标本签收与分发流程、标本检测流程与传统的LIS所存在的差别作了对比分析,并对目前应用条形码技术的LIS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条形码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并方便病人。方法:检验科将条形码技术贯穿于标本采集、送检、检测及报告回复的整个检验工作流程。结果:条形码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应用于标本的整个分析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流程,减少了分析差错,方便医生和病人获取相关信息。结论:条形码技术是实现检验科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邹辉  陶馨  张晓玲  马风珍 《现代养生》2014,(22):158-158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对手术患者、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与用物、手术护理记录单及病理标本等方面实施细节管理。结果:细节管理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确保了手术室护理安全。结论:细节管理方法是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对手术患者、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与用物、手术护理记录单及病理标本等方面实施细节管理。结果:细节管理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确保了手术室护理安全。结论:细节管理方法是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PP智能质量管理系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2019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2~2018年2月接受手术进行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法,观察组采用APP智能质量管理系统,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质量差异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染防控、手术物品管理、术中安全输血、手术标本处理、记录文书规范性等敏感指标质量明显较对照组提高(P0.05);观察组发生患者交接错误、仪器故障、术中管道脱落或折叠、手术器械或纱布等核对信息不全、送检标本遗漏、患者皮肤压疮例数等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PP智能质量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我院每月手术350余例,日平均留取病理标本2~7个,送检器具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为此,我院手术室于2003年3月研制了一种病理标本送检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病理标本的送检业务流程,提高医院整体病理标本管理质量。方法:通过与其它系统对接,设计多个功能模块,建立病理标本闭环管理系统。 结果:病理标本闭环管理系统对病理标本送检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管,提高病理标本质量管理。结论:病理标本闭环管理系统规范病理标本送检时间,有效地防止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支持我院病理科顺利通过ISO 15189实验室质量管理认可,对其它基础医院的病理标本质量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样品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方法在原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软件上连接条形码技术,用于样品受理、送检、接收的整个样品收发工作流程。结果样品条形码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流程,减少了差错,方便检验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获取信息。结论条形码技术是实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样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条形码在实验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把条形码技术与实验室信息系统相结合,提高临床实验室的自动化程度。方法:在标本采集时贴上条形码,根据条形码来完成标本分类、传送资料、分析仪双向通讯、审核结果、查询报告、保存标本等实验室的常规操作。结果:条形码在实验室操作中唯一识别标本,与分析仪双向通讯,简化了实验室工作流程。结论:条形码技术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果可靠性、自动化程度,是实验室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自行开发样本条形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细胞病理检查流程再造,达到减少人员、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 方法利用条形码为唯一识别信息,代替细胞病理检测过程中流水号(病理编号)的应用,进行样本全程信息化跟踪和管理。 结果实现了样本全程信息化管理。分析前不需要再对细胞病理样本及申请单进行对应排序,样本信息扫码核收。分析中,细胞病理制片直接条形码扫码,玻片标签变为机打标签,保证了在制片过程的样本与玻片一一对应。细胞病理诊断复片工作通过扫码记录所有复片数据。分析后,细胞病理样本及玻片采用扫码定位的方式储存,实现快捷查询。 结论细胞病理检测流程取消病理编号,实现样本条形码信息化管理是切实可行的,通过流程再造后,工作效率提升15.38%~29.00%、人员成本节省16.67%~25.00%,实现了数据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临床实验室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条形码技术识别标本。替代传统检验标本处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方法用HP小机服务器和HP存储服务器,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数据,使所有工作站和服务器全部挂接在医院局域网上运行。条形码选用CODE128码。结果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实验室检测,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分析差错。结论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实验室信息自动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经验.方法: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对标本的正确处理.结果:通过对近几年每年约2500余例手术标本的送检,无1例差错发生.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以及完善的各项管理措施是标本安全送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标准化流程管理达到统一标准,实现规范管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运用标准化流程管理在手术的应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使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各项质量指标达到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要求。结果通过标准化流程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逐步实现工作流程化、程序标准化,达到标准化管理,提高了手术质量,并做到工作中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质量指标达到标准要求,使手术管理高效规范。结论通过标准化流程管理达到各项工作有标准、岗位有遵循、行为有监督、运行有机制,护理质量、服务水平有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