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用药参考,降低用药风险。方法对临床配伍用药中出现而说明书未提及的与维生素K1注射液有关的配伍禁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维生素K1注射液与谷氨酸钠、门冬氨酸鸟氨酸、止血敏、庆大霉素、维生素B1、雷尼替丁、硫酸镁、肌苷、氯化钾、磷霉素钠、复合磷酸氢钾等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维生素K1注射液化学性质不稳定,与多数药物不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146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维生素K1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11年12月31日之前国内公开发表文献中,有关维生素K1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46例个案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维生素K1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临床使用因素相关.结论 临床应合理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出血症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引起新生儿出血症的病因,从而提出其预防及治疗措施,以减少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005年—2009年诊断为新生儿出血症的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儿中,78例为单纯母乳喂养,62例出生时使用过维生素K1,18例未使用维生素K1。患儿母亲均未使用过维生素K1制剂。大量胃肠道出血56例,颅内出血6例,均采用维生素K1等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其中除6例颅内出血转外院手术外,余74例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新生儿出血症系维生素K1缺乏导致,使用维生素K1治疗近期效果良好,孕母及婴儿预防使用维生素K可减少甚至避免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维生素K1在葡萄糖注射液中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1在葡萄糖注射液中与维生素B6、氯化钾、维生素C和雷尼替丁分别配伍后6 h内溶液中维生素K1的含量和溶液外观、颜色和pH值的变化。固定相:Waters ODS C18不锈钢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无水乙醇 乙醚(95∶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 μL;柱温:25 ℃。结果 维生素K1与维生素B6、氯化钾、维生素C和雷尼替丁分别配伍后,溶液的pH值和维生素K1含量均发生变化,即配伍后溶液的稳定性较差。结论 维生素K1不宜配伍给药,建议临床单独使用该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维生素K1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3月-2011年4月院内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出现的过敏反应,并结合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到的维生素K1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60岁出现过敏反应的比例较高,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中度过敏和轻度过敏反应发生频率较高。结论:维生素K1或吐温80可能是导致维生素K1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因素,临床应给予重视,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K1是临床常用的止血剂,多用于维生素K缺乏及低凝血酶原血症导致的出血或出血倾向的防治。但曾有注射维生素K1后引起迟发性局部过敏反应,也有临床快速静脉注射维生素K1致死亡的报道。因此,为提高临床医师应用VitK1过敏反应的警惕性。现将本院耳鼻喉科1例肌内注射维生素K1后出现局部过敏反应、处理方法及效果报告,务必在使用维生素K1前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用药后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掌握处理原则、护理要点,引导患者正确理解、认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避免发生严重后果及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必需物质,而维生素K——1是其中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维生素K类药物,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及低凝血酶原血症。然而维生素K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临床医生应该严格按维生素K药品使用说明书规范用药,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维生素K1治疗香豆素类灭鼠药中毒致严重急性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报道,同时对维生素K常见不良反应及具体抢救做分析、总结、讨论,以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彭洋  黄琪  曹俊华  盛朝晖 《中国药房》2014,(30):2809-2812
目的:对我院维生素K1注射液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的患者672例,以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为标准,参考相关书籍及文献,从维生素K1的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使用存在超适应证现象,主要存在于术后预防出血、与华法林的联合应用等方面,给药剂量基本合理,给药途径有待改进。结论:临床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156例维生素K_1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琳  李泮海  田月洁 《中国药房》2011,(32):3047-3050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8-2010年间维生素K1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Instat软件,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检验严重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筛出严重不良反应156例,以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过敏样反应、紫绀、胸闷、过敏性休克、心悸、潮红等;维生素K1超适应证使用(P<0.0001)、维生素K1静脉给药(P=0.0024)和混合配伍用药(P=0.0001)可能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结论:应重视和加强维生素K1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以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雅琴  任汝仙 《中国药房》2010,(41):3912-3913
目的:研究维生素K1注射液在临床常规条件下贮存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1注射液在常温且不避光条件下贮存不同时间(24h)后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结果:维生素K1注射液在24h内含量由98.7%下降至81.7%,溶液颜色由黄绿色变为黄棕色。结论:维生素K1注射液在未避光条件下贮存溶液稳定性较差,临床使用时应注意避光贮存。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30例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特征,结合头颅B超或CT等检查,采用维生素K1等综合治疗。结果30例颅内出血患儿,25例痊愈,2例回当地治疗,1例病死,2例留有后遗症。结论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重在早期诊断,及时使用维生素K1往往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母乳喂养儿维生素K缺乏的状况。方法按农村、城市婴儿出生后4个月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维生素K缺乏的发病率,维生素K干预对预防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前景及临床价值。结果母乳喂养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发病率为2.96‰,人工喂养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发病率为0.57‰。出生后使用维生素K与未使用维生素K的发病率分别为0.88‰、3.08‰(P<0.05)。结论对母乳喂养儿规律补充维生素K是完善母乳喂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临床使用的维生素K,有K_1、K_3和K_4。天然存在于绿色植物中的K_1,是脂溶性物质;人工合成的K_3和K_4,为水溶性物质。 以往,维生素K临床的主要作用是止血,随着药理研究的发展,此药的用途已拓宽——  相似文献   

14.
龙杰 《北方药学》2015,(6):101-101
目的: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维生素K1和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提供用药参考,降低用药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收集维生素K1和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说明书,查阅《400种注射剂安全应用与配伍》、《中国药典》,对临床配伍用药中出现而说明书未提及的与维生素K1和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有关的配伍禁忌进行实验和分析。结果:通过实验发现维生素K1与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两者直接混合立即产生黄色絮状物,放置24h黄色絮状物未消散,测其pH值发生改变;将黄色絮状物与75%乙醇和水分别混合,发现其可溶于75%乙醇,不溶于水。结论:维生素K1化学性质不稳定,不宜与复合磷酸氢钾直接混合,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分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警惕维生素K1的过敏反应,减少患者痛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随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各科所报6例维生素K1的过敏反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维生素K1的过敏反应累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临床医师要警惕维生素K1的过敏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K1是肝内合成凝血酶原的必需物质,常用于凝血酶过低症、维生素K1缺乏症、新生儿自然出血症的防治以及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等所致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1用于预防出血的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副作用,为探讨维生素K1使用的必要性、有效性、安全性,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合理依据。本文就1例肝硬化患者使用维生素 K1预防出血所潜在的风险做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8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的病因,从而提出其预防及治疗措施,以减少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诊断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儿中,79例为单纯母乳喂养,患病前婴儿及母亲均未使用过维生素K制剂;皮肤粘膜、肠道和穿刺点出血者40例,颅内出血者48例;有颅内压增高者30例;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者48例;失血性贫血者78例,均采用维生素K1等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其中31例颅内出血者手术治疗.除4例严重者自动出院外,其余78例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使用维生素K1治疗近期效果良好,伴有颅内出血者可手术治疗;孕母及婴儿预防使用维生素K可减少甚至避免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43例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宇  赖瑛 《海峡药学》2007,19(7):109-111
目的 了解维生素K1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数据库检索1995~2005年12月国内医药文献,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维生素K1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有243例,临床表现有皮肤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胃肠反应、药物热等,累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全身性过敏反应占较大比重.结论 维生素K1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逐年增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资讯速递     
《家庭药师》2012,(2):7-11
维生素K1注射液存在严重过敏反应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第43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关注维生素K1注射液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维生素K1注射液是国家基本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维生素K1注射液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临床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儿童患者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情况,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4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年龄、用法用量、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生素K1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97.73%,97.73%的ADR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内,44例不良反应中有10例为严重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后10 min内。结论: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时应加强合理用药,避免无适应证用药;注意配伍禁忌,减少药物联用;严格规范药物贮藏;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