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硫辛酸组用硫辛酸治疗;联用药组用硫辛酸+法舒地尔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联用药组相比于硫辛酸组总有效率更高,MNCV、SNCV、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硫辛酸+法舒地尔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神经传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在该院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患者中选取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应用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和单独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控制有效率、血糖达标时间、尺神经M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MNCV、尺神经S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SNCV、神经体征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控制有效率、血糖达标时间、尺神经MNCV、腓神经MNCV、尺神经SNCV、腓神经SNCV、神经体征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体征、血糖指标,并提升治疗有效率,可见该方法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应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对血糖控制、MNCV、SNCV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诏安县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依帕司他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硫辛酸,分析治疗后两组的血糖水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临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SNCV、M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SNCV、MN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神经症状,维持血糖稳定,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内科》2017,(5)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与联合治疗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辅以糖尿病饮食及运动。在此基础上常规治疗组患者口服α-硫辛酸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6%)高于常规治疗组(7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高压氧治疗DNP患者,可显著降低、稳定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研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11月期间该院的糖DPN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硫辛酸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苦碟子注射剂,以两周为一个疗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方面,观察组的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硫辛酸对DPN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可以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加快DPN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2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分别为(44.16±1.25)、(47.86±5.67)、(41.33±4.08)、(43.18±9.61)m/s,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硫辛酸治疗,且可改善患者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欧迪美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疼痛缓解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欧迪美能改善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的MNCV、SNCV,从而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择2018年3月至12月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应用依帕司他,观察组加用硫辛酸注射液30d。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 00%)高于对照组(80. 00%),MNCV和SNCV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治疗DPN,能够提升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组,40例)与观察组(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65.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S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明显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科病房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硫辛酸方案,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方案,1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比正中神经SNCV、MNCV及腓总神经SNCV、MNCV及MDNS、VAS得分。结果正中神经SNCV、MNCV及腓总神经SNCV、MNCV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NS、VAS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 10例)和对照组(1 17例).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腺苷钴胺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行肌电图检测症状明显一侧肢体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观察自觉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SNCV、MNCV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SNCV及腓总神经MNCV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DP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2015-01-10—2017-05-31收治的DPN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计分法(MDNS)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85%,高于对照组的48.4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D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N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DPN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临床确诊糖尿病性脊髓病24例,在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均联合给予前列地尔与α-硫辛酸治疗,疗程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脊髓传导速度(SC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经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均明显好转,SCCV、MNCV、SNCV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是糖尿病性脊髓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治疗,疗程4周。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四肢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 50%)显著高于对照组(73. 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合使用强效抗氧化剂α-硫辛酸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用硫辛酸,另一组采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治疗,3周后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及神经电生理的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3%)优于硫辛酸组(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NCV与SNCV均较前提高,但联合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欧迪美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疼痛缓解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欧迪美能改善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的MNCV、SNCV,从而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2015-01-10—2017-05-31收治的DPN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计分法(MDNS)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85%,高于对照组的48.4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D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N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DPN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丹红注射液以及α-硫辛酸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9月在该院接受2型糖尿病并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这两组患者都严格控制饮食,保持适量运动,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方式控制血糖。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α-硫辛酸0.6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μg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3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结果实验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有效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密歇根症状评分等均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好,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采用前列地尔、丹红注射液以及α-硫辛酸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DPN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A组病人给予硫辛酸注射液600mg,每日1次静脉输注;B组病人给予胰激肽原酶片120IU,每日3次口服;C组病人给予硫辛酸+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用法用量同A组与B组。比较3组病人治疗前后总症状评分系统(TSS)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病人治疗前TSS、MNCV、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治疗后TSS降低,MNCV和SNCV显著提高,C组指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胰激肽原酶和硫辛酸可有效改善DPN病人的神经功能,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硫辛酸注射液在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疗效。方法该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1—12月;调查对象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组间人数均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对照组患者以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硫辛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统计学处理后得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52%,组间比较P0.05。观察指标分析,在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腓浅神经、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上,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临床上可选择以硫辛酸注射液作为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