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MCRCC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MCRCC的CT和MR资料,术前行CT动态增强或MR检查.结果 16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均为单侧,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位于肾皮质,直径2.5 ~ 9.5cm,平均(4.3±1.3)cm.CT或MR扫描显示有完整囊壁,内可见粗细不均分隔,实质性小结节、囊液和钙化.增强后囊壁、囊内分隔、结节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 CT和MRI能准确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学特征,但分隔菲萝者和多房囊性肾瘤鉴别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儿童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省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MCDK患儿16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儿的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CT平扫可见肾脏呈葡萄串状低密度影,由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囊腔构成,囊肿间有不相通的分隔。增强扫描囊肿未强化,间隔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对比剂未进入囊内。MRI扫描患肾内均可见较多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的囊状影,囊壁及分隔显示清晰,囊肿T1WI、T2WI均呈等信号;MRU示患肾呈多个大小不等的孤立囊性高信号影,囊间不互通。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患肾均未显影。结论 MCDK的CT和MRI均有明显影像学特征,CT增强扫描利于良好显示发育不良的小肾脏,囊壁及分隔等实质部分可见中度强化,基本可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3.
肝胆管囊腺瘤2例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评价CT及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瘤的CT及MRI表现,并作文献复习。2例患者均行CT及MRI平扫及MRI动态强化。结果:CT平扫2例均为巨大类园形囊性低密度影,囊内密度较均匀,囊内可见线状分隔;MRI平扫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1例部分囊腔呈T1信号改变,囊壁及分隔光滑、均一,MRI增强扫描见囊内分隔及囊壁早期轻度强化,静脉期信号进一步增高,延迟期信号仍高于肝实质,未见乳头状突起及壁结节征象。结论:肝内囊腺瘤少见,常因误诊导致治疗延迟,CT及MRI能显示囊腺瘤的一些特征,尤其MRI能清晰显示囊壁、分隔的情况及囊液成分,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MCN)CT和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2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由2位腹部放射诊断医生共同阅片观察影像学特点。结果 8例MCN均为女性,年龄25-79岁,均为单发多囊,肝左内叶2例,左叶3例,左右叶交界区1例,右叶2例,病灶体积均较大,最大直径3.5cm-23.0cm不等。2例CT平扫表现为较大或巨大低密度,多房囊性病变,囊内可见线状分隔,囊壁均匀,壁薄、光滑;6例MRI检查,平扫均为多房囊性占位,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且大囊边缘分布多发小囊,大小囊信号有差异,囊内分隔呈低信号,其中1例伴囊内出血,见液液平面;动态增强CT/MRI示:动脉期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结论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肝左叶多见,中年女性多见,在CT和MRI表现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肝内较大或巨大囊性病灶,呈多囊状(大囊伴多个小囊),囊壁均匀、壁光滑伴其内线状分隔,以及囊壁及分隔的强化方式,可为该病的鉴别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特征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科切除后经病理证实的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评析MRI影像的特征表现及对应之病理基础。结果 40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MRI平扫的主要影像表现:子宫附件区边界清楚、包膜完整的囊实性、囊性或实性肿块。23例为多房蜂窝状囊实性肿块,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内有大小不等的囊变灶,囊内壁光滑,无明确壁结节;11例为囊性肿块,单房或多房性,直径多大于8cm,其囊内壁均较光滑,囊内T1WI呈均匀一致低信号,T2WI呈一致高信号;6例为实性肿块,大小约3-5cm,T1WI大致等同于同层肌肉信号、T2WI高于同层肌肉信号。增强扫描40例患者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内分隔均明显强化,囊内部分无强化表现;27例有腹水的患者,其腹水含量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r=0.19,P=0.08)。结论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在MRI影像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特征影像表现为:(1)附件区呈蜂窝状囊实性肿块,房间隔纤细,囊内壁光滑,无壁结节最具有特征性;(2)囊性或实性肿块边界清晰,肿瘤信号均匀一致,多有假包膜。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与病理表现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卵巢甲状腺肿的CT与MRI特点。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卵巢甲状腺肿中,发生在左侧附件2例,右侧附件6例。其中5例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2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行全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均为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在T1WI、T2WI均呈等信号,不同的囊腔信号不同,2例可见T2WI极低信号,在T1WI上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囊液未见明显强化。结论:CT上出现“高密度囊”和MRI出现T2WI极低信号,是卵巢甲状腺肿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儿童腹部囊性淋巴管瘤MRI与CT影像学表现并分析两种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儿童19例,回顾性分析患儿术前MRI和CT影像学检查图像特征。结果经术后病理检查发现,19例患儿中有11例位于肠系膜,5例位于后腹膜,2例位于大网膜囊,1例位于两侧肾上腺。CT图像显示病灶内壁都很薄且病灶内部形态不规则,囊性薄壁肿块为单房或多房,大的病灶围绕血管、胃壁及肠腔。部分病灶部位之间可见分隔,呈水样密度,注入对比剂后,囊壁与间隔轻度强化,囊内不强化。MRI图像显示病灶部位出现较长T1及T2信号。结论 MRI与CT检查能清楚显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主要位置、范围及内部特征,反应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术前诊断及手术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将这两种影像学检查应用于儿童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中,帮助医生诊断并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骶前尾肠囊肿的磁共振(MRI)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柳州市中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骶前尾肠囊肿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5例骶前尾肠囊肿中1例合并感染,1例合并感染并肛瘘形成,3例为单纯囊肿。5例尾肠囊肿均显示为囊性病灶,其中4例为多房囊性或囊内有分隔,1例为单囊。单纯尾肠囊肿囊液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FS呈明显高信号,DWI上无弥散受限,囊液无强化;囊壁光滑、均匀,T1WI及T2WI-FS上均呈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合并感染的病例局部囊壁增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瘘管表现为管状病灶,管腔在T1WI上低信号,T2WI-FS上高信号,管腔内黏液在DWI上弥散受限,增强扫描管壁强化。结论 术前MRI检查能明确尾肠囊肿的位置、形态及大小,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与其他骶前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分辨病变的良恶性,以指导临床开展正确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T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意义及其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26例卵巢囊腺瘤共28个肿瘤,浆液性12例13个肿瘤,粘液性14例15个肿瘤,其中良性23个,交界性或恶性变5个。9个为单囊病灶,信号均匀,19个为多囊多房性病灶,囊内有分隔,呈多房、破鱼网状、囊套囊状等,病灶信号多不均匀。良性表现为囊壁光整,囊内分隔薄而规则。交界性或恶性表现为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可见囊壁结节。注射Gd-DTPA后T1WI扫描可见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结节状软组织信号影强化较明显,其余病灶均无强化。结论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3.0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3.0T高场强MRI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对比超声造影、CT、MRI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卵巢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CT及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学结果对比。结果 MRI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略高于超声造影检查,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CT诊断准确率低于MRI、CT(P0.05)。超声造影上,良性肿瘤实性成分为主表现为从瘤体周边向内部灌注,囊性成分为主可见囊壁呈环状不均匀增厚。恶性肿瘤实性成分为主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多数肿瘤体内部向周边病灶强化;囊性成分为主组织囊壁及囊内分隔明显增强。CT表现上,良性肿瘤以囊性多见,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恶性肿瘤有"分叶征",或多房性;以实性成分为主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成分肿块增强扫描后无明显强化。MRI表现上,良性肿瘤囊性成分为主组织信号复杂,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有轻、重度强化;实性成分组织为主可见MRI信号不规则,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为延迟不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以囊实性病灶或实性病灶为主,囊实性部分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多呈结节或乳头状从囊内突出囊外;实性部分T1WI等或低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中重度明显强化。实性肿块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后信号不均,部分见腹水、淋巴结转移或盆腔受侵。结论超声造影是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布伦纳瘤的核磁和超声的相关特点.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4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MRI、病理及手术确诊的5例布伦纳瘤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回顾性分析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信号特点、浸润深度、钙化等情况.结果 5例均为卵巢单侧良性及交界性布伦纳瘤,其中2例合并子宫平滑肌瘤;1例合并卵泡膜细胞瘤;1例合并黄体血肿;1例合并宫腔积液.1例未被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理微小型布伦纳瘤),4例病变直径范围为1.7~12.0 cm,平均5.8 cm.核磁表现T2WI呈等、低及略高混杂信号,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1例呈囊实混杂信号,1例其内有纤维分隔,分隔光整.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超声表现是不均质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楚;其中1例见不规则多形性钙化影.结论 布伦纳瘤病理的特点使核磁和超声表现多样性,核磁多为混杂稍低信号,超声多为低回声,部分伴有钙化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鞘瘤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临床表现,并分析比较两者在该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7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经手术病例证实24例肝门部胆管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患者手术病理神经鞘瘤患者MRI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比较,并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22例为单发病灶,2例有2个病灶,共26个病灶;24个囊实性肿块病灶,2个实性肿块病灶。CT平扫显示可见肝门区或其上方及胰颈部上方呈类圆形、椭圆形或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内可见低密度囊性区;MRI扫描可见病灶实性部位T1WI表现稍低或等信号,T2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或进行性延迟强化,坏死囊变区不强化;且CT及MRI均可清晰将病灶周围完整包膜显示出来,且边界清晰;病例检查显示肿块有完整包膜,瘤细胞以梭形为主要特征。结论 CT及MRI在神经鞘瘤中诊断均有较高应用价值,其中肝门部肝管神经鞘瘤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及MRI对其均有较好的定位诊断价值,为其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积液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输卵管积液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对输卵管积液的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为输卵管积液患者的CT及MRI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信号强度,并与病理形态学进行对照。结果其中31例输卵管积液为单侧,5例为双侧,CT及MRI表现为子宫底外侧的囊性肿块,外观呈C形或S形向背侧弯曲,内侧囊壁可见不全间隔影,增强后囊壁及间隔强化。结论C形及S形外观及内侧囊壁不全间隔是输卵管积液CT及MRI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有完整临床和CT图像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卵巢透明细胞癌,并总结其CT影像特征。结果 12例肿瘤发生的平均年龄约48岁,8例表现为I期病灶(75%);肿瘤均为单侧发生,平均最大径约11.6cm;肿块均呈囊性病灶伴发实性突起改变,单房囊实性10例,多房囊实性2例;9例病灶边缘清晰光整;囊性部分平均CT值约18HU;11例病灶实性突起呈偏心性附壁生长,6例病灶实性突起数目≤3个;增强后实性突起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本组2例病灶伴发子宫内膜异位;5例病灶伴发腹水。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囊性肾癌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7例表现为多房样改变,囊内壁不光整,分隔厚薄不一,增强后呈中重度强化;4例表现为单房样改变,囊内见不均匀絮状影,增强后囊壁呈结节样异常强化,絮状物强化不明显。结论:囊性肾癌的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其特点有助于给临床术前提供一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肝胆管囊腺癌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肝胆管囊腺癌的CT、MRI表现,探讨CT、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癌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5例均为女性,年龄58~76岁,病灶位于肝左叶3例,右叶1例,左右叶同时受累1例。均为多发囊性病灶,有厚薄不均的囊壁和分隔;其中3例有壁结节和(或)乳头状突起,1例病灶中有实质性软组织肿块,1例有裳内出血。CT、MRI均见囊内主要为水样密度/信号,增强后CT、MRI均表现为囊壁、分隔及囊腔内实质部分有强化。结论CT、MRI可显示肝胆管囊腺癌的特征性表现,是诊断肝胆管囊腺癌重要、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脾种植的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腹部脾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总结其CT、MRI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0例脾种植患者,4例位于腹膜后侧,10例位于脾脏,3例位于脾区、胰腺尾部,2例多发脾种植中,14个病灶位于上腹部肠系膜、大网膜区,10个病灶位于肝脏,呈圆形或类圆形,最大直径1.0cm-5.0cm,边缘清晰;CT平扫见稍低密度灶,边缘清晰,增强扫描强化均匀;MRI平扫T1WI序列正相位呈等或稍低信号,反相位信号降低或无变化,T2WI序列均呈等信号、高信号,肝脏脾种植区可见带状等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均可见非均匀稍高信号,延迟期呈低信号,包膜延迟期呈高信号,肝脏内带状影呈高信号,肠系膜、大网膜三期扫描均呈中等高信号。结论 CT、MRI影像学可作为脾种植诊断的辅助手段,其影像学变化与脾种植病理特点有较强的联系,但对部分影像学无特异性征象的脾种植者,则可配合穿刺活检、核素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滑膜肉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探讨CT和MRI对滑膜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肿瘤多位于四肢关节附近的深部软组织内,呈"钻孔样或包绕样"生长趋势;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可有分叶,轮廓多较清晰。肿瘤体积一般较大,22例病灶最大直径为3.1cm-13.4cm,平均7.1cm。由于常合并坏死、囊变、出血等,病灶密度或信号多不均匀。CT平扫多呈等或稍低密度的软组织肿块,6例病灶内可见坏死区,2例病灶合并有钙化。MRI平扫肿瘤实性部分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5例病灶内部T1WI可见高信号区,提示合并出血;T2WI病灶信号较混杂,部分病灶内部可见分隔样低信号影;压脂序列肿瘤显示较好,呈明显高信号;3例伴有邻近的骨质破坏。增强CT和MRI表现相仿,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滑膜肉瘤的的诊断准确性,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