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2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22例。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白蛋白定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的24 h尿白蛋白定量、hs-CRP和抵抗素水平依次升高(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的抵抗素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呈明显正相关(r=0.342,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在DN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DN严重程度的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9例,将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26例)和糖尿病并发肾病组(2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2例)。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浓度,并与24h尿白蛋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肾病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Cys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肾病组的CysC和24h白蛋白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肾病组中,中晚期肾病亚组的CysC和24h尿白蛋白显著高于早期肾病亚组,相关性分析显示,Cyst与24h尿白蛋白呈正相关(r=0.751,P=0.000)。结论:血清Cys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血中CysC的浓度可作为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血镁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已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0名,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并以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采集一般治疗(包括身高、体重、病程、性别、年龄等),检测空腹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镁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低镁倾向,其下降程度随着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的增加而加重;同时,2型糖尿病血镁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可导致血镁下降,并一定程度反映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张林  胡茂清  熊中云  郭丹 《山东医药》2010,50(13):49-50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将37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24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13例,另选择查体健康者11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清DHEA-S、HbA1c、BMI等指标。结果对照组、NAU组和MAU组DHEA.S浓度分别为(5.32±1.09)、(4.09±1.63)、(1.34±0.83)μmol/L,对照组DHEA-S浓度高于NAU组和MAU组(P均〈0.05),MAU组DHEA-S浓度低于NAU组(P〈0.05)。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DHEA-S浓度呈负相关(r=-0.688,P=0.000)。结论男性糖尿病患者的DHEA-S水平低于正常人,DHEA-S可能与糖尿病肾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患者TNF-α,hsCRP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梅君 《山东医药》2009,49(49):54-55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30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测定各组TNF-α、hsCRP水平。结果三组间比较,随着UAER的增加,TNF-α、hsCRP水平逐渐升高;TNF-α和hsCRP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20、0.468,P均〈0.01)。结论T2DM患者TNF-α、hsCRP水平与DN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观察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尿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观察这些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微量蛋白尿组患者的HbA1C、Cys—C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升高(P〈0.05),而大量蛋白尿组患者较其他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bA1C与Cys-C、24h尿白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HbA1C水平可一定程度的预测Cys—C、24h尿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健康对照组为50名健康体检者,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蛋白尿组,每组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选择素。结果所有糖尿病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含量(17.36±6.19)n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25±1.69)ng/ml](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16.59±3.36)ng/ml]及临床白蛋白尿组[(23.84±5.96)ng/ml]P-选择素又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12.34±2.31)ng/ml](P〈0.01);临床白蛋白尿组又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1);P选择素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尿白蛋白均呈正相关(r=0.54,0.68,0.97,0.71,P均〈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的水平升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液足细胞(PC)排泄与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相关性及糖尿病状态下PC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7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各20例,肾功能衰竭组13例;20例正常对照组。间接免疫荧光法Podocalyxin多克隆抗体标记、计数尿PC。监测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肌酐(Scr)等指标。结果(1)正常白蛋白尿、肾功能衰竭、正常对照各组尿PC中位数为0,大量白蛋白尿组尿PC较微量白蛋白尿组明显增多[2.62(0~7.2)cells/ml比1.28(0~3.72)cells/ml,P〈0.05];(2)尿PC与UAER、TC、收缩压、舒张压、HbA1c和病程均呈等级正相关,但尿PC阳性组与阴性组间仅收缩压和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尿PC排泄的因素仅有收缩压(r=0.527,P〈0.01)和TC(r=0.421,P〈0.01)。结论PC损伤脱落参与DN的发生和进展,高血压和高血脂是糖尿病状态下PC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IL-18、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18、CRP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8、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随着UAER的增加,IL-18水平逐渐增高(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RP、IL-18均与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TG、TC、LDL-C、尿素氮、血肌酐、UAER呈正相关(rIL-18分别为0.766、0.628、0.568、0.388、0.375、0.400、0.512、0.516、0.698、0.792;rCRP分别为0.777、0.701、0.416、0.327、0.308、0.307、0.449、0.611、0.817、0.893,P均〈0.01),与HDL-C呈负相关(rIL-18=-0.652、rCRP=-0.546,P均〈0.01),且两者互呈正相关(r=0.890,P〈0.01)。结论血清IL-18、CRP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DN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50例无明显临床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检测血清脂联素、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生物化学指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ID)、心脏结构参数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脂联素水平是正常白蛋白尿组的4倍,是微量白蛋白尿组的2倍(P<0.01和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脂联素水平比正常白蛋白尿组升高(P<0.05)。脂联素/血肌酐在三组中有同样的变化(均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和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FMD、NID随脂联素水平的增加而下降(P<0.05)。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脂联素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血肌酐、左心室后壁厚度、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8、0.704、0.470、0.331、0.324,P<0.05),与FMD、NID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397、-0.413,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伴随高脂联素血症,且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密切相关。脂联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并设立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血清CRP浓度在糖尿病各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且随着UAER的增加而增高.结论血清CRP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并设立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血清CRP浓度在糖尿病各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且随着UAER的增加而增高。结论:血清CRP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不同时尿电解质的变化。方法:收集T2DM患者80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24h urine albumin excretion,UAE)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组,UAE<30mg/24h)、微量蛋白尿组(MA组,UAE30~300mg/24h)及大量蛋白尿组(PR组,UAE>300mg/24h),观察24h尿电解质(尿钠、钾、钙、磷、镁)排泄量,血电解质及反映肾功能的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PR组24h尿钠、钙、磷高于MA组和NA组,MA组高于NA组(均P<0.05)。PR组24h尿钾低于MA组和NA组,MA组低于NA组(均P<0.05)。PR组血浆钙、镁低于MA组和NA组(均P<0.05)。24h尿钠与24h尿钾、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负相关,与尿β2-MG、血肌酐(SCr)正相关;血25-(OH)D3与24h尿钙、磷、镁、SCr负相关,与血钙、血镁、Ccr正相关;24h尿钙与尿磷正相关,与血钙负相关;血钙与血磷、血镁正相关(均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电解质排泄量随尿白蛋白排泄量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血糖及血压波动对 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并探讨DN患者血糖及血压波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84例(UACR<30mg/g)和微量蛋白尿组76例(近半年2次以上30mg/g≤UACR≤300mg/g)。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h血压,分析血压波动情况;采用多点血糖监测评估血糖波动 [血糖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并分析DN与血糖及血压波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微量蛋白尿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DBG、LAGE及全天血压、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和舒张压标准差(dDBP-SD)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均<0.05)。微量蛋白尿组SDBG与24hDBP-SD呈正相关,微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UACR与FBG、HbA1c、SDBG、LAGE、24hSBP、24hSBP-SD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血糖及血压波动可能增加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在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72例T2DM患者据UAER水平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另选60例健康人为正常组。检测各组血浆vWF:Ag水平并分析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小板计数(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vWF:Ag、UAER、HbA1c和PC、MPV和PDW均显著升高(P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血浆vWF:Ag水平与UAER、HbA1c、PC、MPV和PDW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04、0.664、0.858、0.784、0.820,P均〈0.01)。结论早期检测vWF:Ag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血栓形成倾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血清TNF-α浓度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23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P组,12例),取2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分别运用RT—PCR法、ELISA法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血清TNF-α浓度。结果NA组、MA组和CP组TLR4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高,MA组、C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血清TNF-α浓度也逐渐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LR-4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水平及UAER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表达水平上调,血清TNF-α水平也同步升高,TLR4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介导糖尿病肾病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不同肾病分期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MCP-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5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UMCP-1、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按UALB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蛋白尿正常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将各组间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U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糖尿病肾病各分组中,UMCP-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MCP.1水平随着蛋白尿程度的增加而升高(r=0.524,P〈0.05),且在蛋白尿正常组患者UMCP-1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UMCP-1水平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且早于UALB发生变化,可作为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代谢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正常尿蛋白组2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5例,临床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者组20例)与正常同龄者(对照组40例)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比例(65.7%)高于同龄对照组(32.5%);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与骨密度存在相关关系;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和糖尿病病程有关,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降低明显;临床有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者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降低(P〈0.05或P〈0.01),微量白蛋白尿期的骨密度也呈下降趋势。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增高;血糖控制不良、体重指数偏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及肾脏功能不全是加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洪世华  肖常青 《内科》2008,3(6):839-84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苯那普利及前列腺素E1(PGE1)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微量白蛋白尿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的基本治疗是控制饮食和胰岛素皮下注射降血糖。对照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苯那普利,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PGE1及苯那普利,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UAE),血肌酐(SCr)j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比,24小时UAE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UAE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后血肌酐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治疗后对照组BUN明显上升(P〈0.05),而治疗组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ACE1能降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在ACEI治疗基础上加用PGEI,降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方面疗效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脂联素与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5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CR< 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ACR30~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ACR> 300 mg/g),每组均为5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HbA1c、肌酐、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等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尿脂联素水平.结果 血、尿脂联素及HbA1c水平在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46,65.26,5.37,P均<0.05);血肌酐水平随尿白蛋白水平升高依次升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5,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随尿白蛋白水平升高依次降低(F=54.67,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脂联素与血肌酐、ACR、血脂联素、HbA1c呈正相关(r=0.66,0.61,0.62,0.35,P均<0.05),与eGFR呈负相关(r=-0.71,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尿脂联素与血肌酐、HbA1c、ACR、eGFR及血脂联素相关(P均<0.05).结论 尿脂联素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