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糠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成为最严重的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性症之一。笔者结合近年来诊疗实践经验就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及临床症状,以及应用芪蛭顾步胶囊对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性闭塞有效的治疗谈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患肢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对该组82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后,显效43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37%。结论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对应的临床护理,能减少患者治疗痛苦,有效的提高患者心理素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患肢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对该组82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后,显效43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37%。结论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对应的临床护理,能减少患者治疗痛苦,有效的提高患者心理素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以及双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55例,双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敏感度为85.45%,特异度为61.54%,准确性为80.88%,误诊率为38.46%,漏诊率14.5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双螺旋CT进行检测,检出率较高,误诊率及漏诊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志伟 《山东医药》2007,47(28):107-108
糖尿病常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其致残率高,约占非外伤性截肢患者的50%。2006年1~7月,我们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点是多水平、长节段,更多累及膝下小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更适用于一般状况差、年龄大、合并多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导致重症肢体缺血时。在对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施行腔内治疗时,必须努力提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成功率,注意介入治疗入路的选择,严格血管内支架的使用适应证,重视膝下与踝下动脉病变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行64层螺旋CT造影检查的7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总结64层螺旋CT造影技术诊断价值。结果 64层螺旋CT造影对下肢血管病变准确范围、部位等显示清晰。72例患者中血管粥样硬化表现54例,包括41例中度或中轻度狭窄,13例重度狭窄,6例完全闭塞(有侧枝循环血管形成)。结论 64层螺旋CT具有准确率高、无创等优势,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政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4排CT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5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120例本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研究组(n=60),研究组患者采用64排CT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MRI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检出率、检出情况、诊断准确率、扫描时间、图像质量。结果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检出率、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扫描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64排CT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诊断中,诊断准确率和图像质量较高,检出情况较好,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伴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附4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确诊2型糖尿病伴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检查方法.方法主诉下肢或足部麻木或疼痛、溃疡、坏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经下肢动脉节段性测压(踝/肱指数ABI)或彩色超声检查发现有下肢动脉缺血征象者,进一步作磁共振血管显像(MRA)、螺旋CT血管显像(SCTA)或数控动脉造影检查(DSA)以明确诊断.结果43例患者经ABI测定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BI在0.00~0.68范围,平均0.36.全组患者均作了MRA或SCTA,DSA检查,ABI无一例假阳性,最后确定43例中5例为主髂动脉段闭塞;19例为股腘动脉段闭塞;11例为股腘动脉伴腘动脉1~2分支闭塞;8例为膝以下动脉闭塞.43例根据造影结果分别接受了不同的手术或(和)药物治疗.结论节段性测压和彩超检查是初步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无创检查方法,它的特点是简易、价廉、无损伤性、患者易接受;MRA,SCTA也属无损伤性检查,对确定动脉闭塞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均十分有益,最精确的检查还是插管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0.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治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通常指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缺血性疾病,常见于下肢。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无论在国外和国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均逐年上升。我们对目前下肢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33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予以全面的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疼痛护理等),并对其护理效果加以观察。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之后,33例患者均痊愈或好转出院,并且坏疽、溃疡以及静息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予以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的效果,加快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常呈多节段分布,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动脉的表现,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在诊断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其它不同基础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5例临床疑似下肢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行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扫描,以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以及曲面重建(curved reformate,CR)技术重建.按糖尿病、高血压病因分组,比较下肢动脉CTA检查结果.结果 CTA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双下肢动脉及主要分支病变的部位、范围及侧枝循环.49例血管不同程度钙化患者中,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较糖尿病组下肢动脉管壁钙化的病例出现更多(P<0.05).43例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较高血压组、糖尿病组的闭塞病例出现更多(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表现较糖尿病组及高血压组患者更为严重.对存在易患因素的老年人群,尤其是同时具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因者,下肢动脉CTA检查具有筛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4例,每组31例。A组采用64层螺旋CT(CTA)进行扫描,B组采用数字减影(DSA)进行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 CT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明显高于DS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CT可以有效对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检测,能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医学上将动脉硬化所导致的全身动脉阻塞性疾病统称为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为其好发因素,尤其是糖尿病,1988年,据Laing报道2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20倍,糖尿病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后,病情进展较快,预后也更差,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为全身动脉硬化中最常见的,表现为肢体发凉、麻木、苍白、疼痛、溃疡及坏疽。下肢远端的缺血性溃疡是肢体缺血的最好证明。没有血管重建,坏疽和截肢就不可避免。而临床上血管重建并不总能实现,对于流出道差,末梢循环障碍,以及其他一些如经济条件、个人意愿等因素,保守治疗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病变尤以下肢动脉疾病所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仍然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其有创、费用高、老年患者的耐受性差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随着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临床应用,尤其是64层螺旋CT的使用,其扫描范围更大、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提供了安全、无创、可靠的新途径[1].本文回顾性分析经DSA明确诊断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64-MSCTA图像,并与DSA结果对比,以探讨64-MSCTA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技术优势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进行皿液动力学检查,验证其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诊断中的价值,以助于掌握病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社区60岁以上人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某社区,采用汞柱式血压计对该社区1 046例60岁及其以上人群进行血压测量并计算踝肱指数,调查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脉压、是否吸烟饮酒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的患病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率为24.4%,男性27.3%,女性22.3%,60-69岁组19.2%,男性26.6%,女性15.4%,70-79岁组20.9%,男性19.7%,女性21.9%;80-93岁组47.5%,男性48.8%,女性46.1%;病例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脉压、吸烟者比例以及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患病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间性别、饮酒及患2型糖尿病的没有差异(均P〉0.05);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吸烟、高血压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社区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率为24.4%,高于北京地区水平;男性、吸烟、患高血压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合并冠心病、脑梗塞者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4层CT血管成像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将糖尿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每组24例。采用64层螺旋CT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TA检查,针对所有患者的下肢动脉依据动脉造影12分段积分法进行分段,记录12个血管节段的斑块性质以及斑块检出率。结果实验组下肢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斑块多为硬斑,占斑块总数的61%,对照组患者斑块多为混合斑块,占斑块总数的41.8%。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病几率远远大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患者的发病部位多为膝下终末血管位置出现弥漫性硬斑。  相似文献   

20.
正下肢慢性缺血主要是由于下肢动脉慢性闭塞导致下肢远端组织的缺血缺氧,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早期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组织的缺损(溃疡和坏疽)。目前我国患者下肢慢性缺血的病因主要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非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由于轻度的间歇性跛行通过药物治疗、积极的身体锻炼得到一定的缓解,而目前临床上需要外科干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