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发和晚发精神分裂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发和晚发精神分裂症的比较【英】/HowardR…BrJPsychiatry.-1993,163(9);-352~357据作者所知,既往尚无对早发和晚发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作相互比较的研究。本研究对20岁以上、首次住院的非情感性、非器质性精神病病人的...  相似文献   

2.
早发和晚发分裂症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最近十年,美国对晚年首次患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很感兴趣。DSM-Ⅲ-R 对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的上限未定。长期以来,欧洲和日本精神病临床文献一致强调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多典型的早发症状,而一些作者发现,在症状与病程方面,晚发与早发精神分裂症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例如 M.B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发和晚发的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纳入首次发病年龄≤21岁(早发组94例)和≥35岁(晚发组41例)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以及分别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35名(分别设为对照组1共94名和对照组2共41名),均予以7个经典的神经心理测试,评估注意力/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等。结果早发组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A时间、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图形再生c1和c2、言语流畅性、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modified,WCST)分类数、总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以及汉诺塔测验(tower of Hanoi,TOH)总分、完成任务数、计划时间和执行时间共14个指标的成绩较对照组1差(均P<0.05),其中言语流畅性、TMT-A时间、TMT-B时间和TOH执行时间的差异效应量均大于0.4;与对照组2比较,晚发组的TMT-A时间、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图形再生c1、c2和总分、WCST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以及TOH总分、完成任务数共9个指标成绩较差(均P<0.05),仅TOH两个指标的效应量大于0.4。结论早发和晚发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仍存在多个维度的认知损害,前者的损害可能更广泛、更严重。  相似文献   

4.
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00例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比较,发现晚发组女性多,起病急,有精神因素,被害妄想、抑郁和类神经症症状较早发组多见;早发组病初表现性格改变,以逻辑障碍、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多见。在家族史、病前性格及幻听、思维散漫、Schneider一级症状等方面二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近期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5.
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在遗传效应上的差异。方法:调查精神分裂症晚发组和早发组患者亲属中精神病的患病情况。结果:早发组有精神病家族史多,一级亲属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率高,一级亲属的遗传率高,与晚发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间有遗传效应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早发性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用躯体异常量表(Waldrop scale)N量软体征。对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5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早发性精神分裂症遗传倾向明显,软体征异常率高,有更明显的阴性症状,治疗效果较差,不良反应更明显。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以幻觉、妄想、偏执观念为主要临床特征.结论:早发性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各有其临床特征。早发性比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负荷和胚胎发育异常程度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晚发性和早发性抑郁症的病前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99例晚发性抑郁症和114例早发性抑郁症在遗传史,发病诱因,既往躯体疾病,性格特征,临床症状以及BEAM和TCD异常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晚发组的遗传史显著少于早发组(P<0.01),而发病诱因和既往躯体疾病显著多于后者(P<0.05,P<0.01),兴趣丧失和自杀行为多于后者(P<0.05),自责自罪少于后者(P<0.05),而严重性,活动减少,悲观,躯体症状和焦虑无差异(P>0.05),BEAM和TCD异常明显多于后者(P<0.01),结论:性格内向的老年人易在应急下诱发抑郁症,发病后兴趣丧失和自杀行为明显增多,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怀,减少生活中的应激因素,加强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检查和治疗,对减少晚发性抑郁症将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研究了38例晚发性躁狂症和45例早发性躁狂症病人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与早发躁狂症相比,晚发躁狂症病人知音破坏,假性痴呆,荒谬妄想,记忆障碍较多,而情感高涨,性兴趣及阳性家族史明显较少,病前多有社会心理因素及躯体疾病,药物副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晚发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对28例晚发抑郁症和36例早发抑郁症的临床有关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晚发组家族史少于早发组(X^2=4.55,P〈0.05);生理事件多于早发组(X^2=4.34,P〈0.05);身体疾病与早发组相比比差异十分显著(X^2=22.37,P〈0.001);HAMD评分明显低于早发组(t=3.23,P〈0.01);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高于早发组(t=2.08,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起病双相障碍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双相障碍患者775例,按起病年龄将患者分为早发组(18岁)和后发组(≥18岁),通过自制患者信息调查表采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信息,对两组患者的上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后发组双相障碍患者相比,早发组双相障碍患者具有以下特点:以男性居多[195(59.45)vs.231(51.68),χ~2=4.62,P=0.03]、自杀观念/行为发生率高[141(42.99)vs.151(33.78),χ~2=6.83,P=0.01]、5年内门诊复诊次数多[14.00(7.00,26.75)vs.11.00(5.00,22.00),Z=-3.50,P=0.00]、5年内再住院次数多[2.00(1.00,3.00)vs.1.00(1.00,3.00),Z=-3.46,P=0.00]。结论起病年龄早的双相障碍患者以男性居多,自杀观念/行为发生率高,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好但疾病复发率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83例晚发性和早发性躁狂症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研究了38例晚发性躁狂症和45例早发性躁狂症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有关因素。结果显示:与早发躁狂症相比,晚发躁狂症病人敌意破坏、假性痴呆、荒谬妄想、记忆障碍较多,而情感高涨.性兴趣及阳性家族史明显较少;病前多有社会心理因素及躯体疾病;治疗时易出现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67例晚发性和早发性抑郁症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检验是否存在有所谓的早发性及晚发性抑郁症,并比较其临床特点和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本文回顾性研究了37例晚发抑郁(平均年龄67.7岁)和30例(平均年龄24.1岁)早发抑郁病人。结果显示,与早发抑郁相比,晚发抑郁病人一般抑郁症状较轻、较少内源性忧郁的特征,而焦虑、躯体症状、以及疑病症状相对较重,另外,在发病前所遇生活事件也较重、较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早发性和晚发性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各自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11例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起病年龄分为早发组(起病年龄≤50岁)和晚发组(起病年龄5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Hoehn-Yahr分级、UPDRSⅢ评分、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Beck抑郁量表(BDI)评分。结果早发组与晚发组患者Hoehn-Yahr分级、UPDRSⅢ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与晚发组患者的抑郁患病率、BDI评分、GDS评分和抑郁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发组抑郁发生时间要早于晚发组(P0.05)。早发组的抑郁评分与病程、Hoehn-Yahr分级和UPDRSⅢ评分相关(P0.05);晚发性组的抑郁评分与起病年龄、Hoehn-Yahr分级和UPDRSⅢ评分相关(P0.05)。结论早发性PD患者抑郁症状出现时间更早,其抑郁程度与病程、Hoehn-Yahr分级和UPDRSⅢ评分相关。晚发性PD患者抑郁程度与起病年龄、Hoehn-Yahr分级和UPDRSⅢ评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晚发与早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不同年龄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BPRS、SANS、SAPS、HAMA和HAMD量表评定,然后作临床症状的比较。结果 晚发组在BPRS缺乏活力因子分,SANS总分,HAMD迟缓、绝望感因子分低于早发组,BPRS敌对猜疑因子分高于早发组(P<0.05)。晚发组的以被害妄想、牵连观念、情绪不稳较多见,而被洞悉感、思维形式障碍、情感迟钝、意志缺乏较少。结论 晚发精神分裂症与早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提示晚发精神分裂症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16.
老年抑郁症:早发及晚发病例的比较【英】/BaldwinRC…∥BrJPsychiatry,1995,167(11):649-652老年抑郁症被认为与其他年龄时的抑郁症不同,原因是老年抑郁症可能有器质性基础。对此,目前尚有争议。本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  相似文献   

17.
早发性与晚发性帕金森病临床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早发性与晚发性帕金森病(PD)的临床异质性。方法依据发病年龄(以50岁为界)分为早发性PD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和晚发性PD组71例(男52,女19),并观察他们的临床异质性。结果早发组以不典型症状起病者多见,且病程长于晚发组(P=0.014);而晚发组首发症状典型,以震颤、强直、动作缓慢等混合症状起病者明显多于早发组(P<0.01)。2组在起病侧、家族史、MMSE评分及改良HoehnYahr病情分级方面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发性与晚发性帕金森病在首发症状及典型症状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89例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9例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比较郑华胜,冯丽华,欧文前本研究将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与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资料对象与方法:病例均选择于1993年1~6月首次发病的住院精神病人,符合CCMD-2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和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的临床特点、EEG改变、治疗及预后,帮助临床诊治。方法30例患者,经临床和EEG诊断为枕部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CEOP),再按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建议,区分为EBOS组12例和LOS组18例,对比分析两组发病年龄、既往史、家族史、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时间分布、临床特征、EEG改变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EBOS组平均发病年龄(5.6±2.4)岁,发作频率少而持续时间长,有夜间发作倾向;LOS组平均发病年龄(12.1±2.7)岁,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视觉症状常见,可出现视幻觉,易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白天发作为主。两组患者头眼偏转发作、跌倒发作及发作后头痛、呕吐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发作间期EEG大部分示枕叶为主的棘、尖慢波,但EBOS组较局限且波形典型;LOS组易于泛化。EBOS对多种抗癫痫药物(AED)反应好,单药治疗均可控制发作;LOS对AED治疗反应差,5例(27.8%)无效。结论EBOS和LOS在发病年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发作时间分布、视觉症状、EEG放电特点、对AED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均有差别,综合分析上述特征可从临床上作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不同点。方法对150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和154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在部分精神症状如易激惹、妄想、自笑、懒散、脱衣露体、怪异动作、伤人、毁物、出走等,以及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分型等项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001)。结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显著多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则具有女性多见、文化程度较低、病程较长、妄想多见、偏执型居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