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配伍芬太尼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目的: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技术,对不同配伍芬太尼术后镇痛效应进行了研究。方法:100例(ASAⅠ~Ⅱ级)手术病例随机分成三组,F组(n=20):用0.0004%芬太尼+0.15%丁哌卡因;BF组(n=40):用F组药液+0.0009%丁丙诺啡;MF组(n=40):用F组药液+0.005%吗啡;采用双盲法对比观察。结果:术后24小时三组病人VAS评级F组最高(P<0.05),PCEA总按数/实进数(D/D)比值在0~2范围内的病例数,MF组≈BF组>F组(P<0.05),提示MF、BF组镇痛效果较好。三组病人PCEA期间呼吸、循环无明显变化,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较低(2.5%~5.0%),后两组有10%~15%病人嗜睡。结论:选择芬太尼和丁哌卡因行PCEA时,复合小剂量吗啡(0.005%)或丁丙诺啡(0.0009%)其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开胸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数开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术后胸痛、应用麻醉药物过多及缺乏活动有关,如果术后止痛效果好,减少麻醉药品的用量,患者能早下床活动,大多数并发症可免于发生,为此,本研究旨对肌注镇痛药物、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肋间神经冷冻术后镇痛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眼科手术患者不同病人自控镇静镇痛术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病人自控镇静镇痛术(PCSA)在术中的应用不断增多。眼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精细复杂、历时长、手术刺激大,局麻下应用PCSA比传统的医生管理用药能更好地满足病人个体化的需求;同时与全身麻醉比较,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恢复快,术后即刻病人能按要求保持内眼注气或注油后的特殊体位。本研究通过选择不同的镇静、镇痛药物及配伍组合,探讨PCSA在此类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维吾尔族(U组)和汉族(H组)患者,每组35例,年龄30~55岁,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毕采用芬太尼PCIA至术后48h。分别于术前1d、术后6、12、24、48h记录肺活量(VC)、VT、RR、SpO2,及术后6、12、24和48h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和术后48h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C明显减少、RR明显增快,术后6、12、24h两组患者VT明显减少(P0.05)。与H组比较,术后各时点U组VC明显减少、术后6、12和24hRR明显增快(P0.05)。与H组比较,U组术后6、12、24、48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增加(P0.05)。术后U组PCIA按压次数和术后48h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H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维吾尔族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汉族患者,故在术后镇痛用药时应考虑民族差异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学会(ASA)Ⅰ~Ⅱ级行妇科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吗啡组(A组)、吗啡PCEA组(B组)和吗啡PCIA组(C组)。每组20例。A组在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 mg+盐酸罗哌卡因15 mg,B组在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射吗啡0.5 mg+盐酸罗哌卡因15 mg,并经硬膜外导管接自控止痛泵,C组在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射吗啡0.5 mg+盐酸罗哌卡因15 mg,并经静脉接自控止痛泵。记录A、B、C 3组术后4、8、12、24、48h各时间点VAS评分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C组8、12、24、48h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1)。B组下肢麻木的发生高于A组、C组(P0.05)。结论PCIA泵、PCEA泵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PCIA泵具有避免PCEA泵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胸腔引流方法。方法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对200例食管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按手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的数量不同分为两组,双胸腔引流管组(双引流管组):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男80例,女20例;年龄61.8±11.4岁),术后行双胸腔引流管引流;单胸腔引流管组(单引流管组):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男76例,女24例;年龄57.5±9.3岁)作为对照,术后均行单胸腔引流管引流。术后观察两组患者胸腔引流时间、胸腔引流总量、气胸或肺不张发生情况、术后拔管后胸腔穿刺或再次胸腔引流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双引流管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单引流管组(50.8±7.3hvs.75.6±9.4h,P〈0.05),术后气胸或肺不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单引流管组(2%vs.12%,P〈0.05)。双引流管组患者术后拔管后仅有2例因术侧胸腔内有残余积液需行胸腔穿刺,无须行再次胸腔引流;单引流管组拔管后有10例因胸腔内有积液或气胸需行胸腔穿刺,有6例需行再次胸腔引流,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放置双胸腔引流管引流更有利于肺充分复张,缩短胸腔引流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氯诺昔康、芬太尼、曲吗多用于肛肠病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选择 97例肛肠手术 ,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 (L组 35例 )、芬太尼组 (F组 30例 )和曲吗多组 (T组 32例 ) ,以微量弹力泵持续静脉自控 (PCIA)给药 ,持续流速 5 0mL/h ,自控流量为 2mL/1 5min。I组选用氯诺昔康 (负荷量 8mg,1 6mg+生理盐水至l0 0mL/2 0h) ,F组选用芬太尼 (负荷量 0 1mg ,0 2mg +生理盐水至l0 0mL/2 0h) ,T组选用曲吗多 (负荷量l0 0mg,2 0 0rog +生理盐水至l0 0mL/2 0h)。以VAS等作为评分标准 ,分析、登记。结果 :L组、F组、T组术后 4hVAS评分分别是 2 31± 1 0 5、 2 1 2±1 2 3、2。 2 3± 1 33,三组VAS镇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术后 1 2h、 2 4h三组镇痛效果接近。Ramsay镇静评分 ,氯诺昔康组均比芬太尼组及曲吗多组为低 ,三组术后 2 4h镇静评分分别是 1 73± 0 4 8、 2 96± 0 78、 2 6 1± 0 5 3,L组与F组、T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意义。F组与T组比较无差异。BCS舒适评分 ,氯诺昔康组 >曲吗多组 >芬太尼组。氯诺昔康组不良反应比芬太尼组及曲吗多组明显减少 (P <0 0 1 ) ,芬太尼组除尿潴留明显高于氯诺昔康组和曲吗多组外 ,余与曲吗多组接近。结论 :肛肠病术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硬膜外腔预先注射小剂量吗啡,复合曲马多、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PCIA),并与单纯使用吗啡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或曲马多PCIA进行比较,观察其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以及皮质醇的变化情况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胃癌根治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取 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 ,按术后镇痛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 (PCA)组和肌肉注射镇痛 (IM)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 ,监测围麻醉期患者皮质醇变化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CA组镇痛效果优于IM组 ,前者视觉模拟评分 (VAS)低于后者 (P <0 .0 5)。PCA组血清皮质醇低于IM组 (P <0 .0 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PCA镇痛效果良好 ,能有效地降低疼痛所致的应激反应 ,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根治术后高乌甲素静脉镇痛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乌甲素属于二萜类生物碱类,从毛茛科植物高乌头的根中提取,具有镇痛、解热、消肿和局部麻醉等作用,无成瘾性,在机体内无蓄积[1-3].高乌甲素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并且对呼吸、循环功能无影响[4].本研究拟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高乌甲素静脉镇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比较曲吗多,丁丙诺啡不同配伍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15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成6组,T1组镇痛药液为0.6%曲吗多;T2组0.6%曲吗多+0.15%丁哌卡因;B1组0.0015%丁丙诺啡+0.15%丁哌卡因;B2组用B1组药液+0.6%曲吗多;C1组0.15%丁哌卡因;C2组0.0015%丁丙诺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受临床治疗的138例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69)和微创组(n=69),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根治术治疗,微创组患者给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项肺功能指标和手术情况等采用( ±s)的方式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呼吸困难指数(MRC)分级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MRC轻度患者比例明显提高,重度患者比例明显下降(P<0.05);微创组的肺弥散容量(DLco/SB)和每单位肺容积时的肺弥散量(DLco/VA)指标均明显升高,两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χ2=10.817, P=0.001),两组的手术清扫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的肺功能,同时其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重度疼痛发生率很高,主要是由于手术引起的神经刺激及炎症反应所致.本研究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关节腔内及关节周围注射药物复合硬膜外吗啡镇痛,并与实施硬膜外阻滞者比较,观察其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血液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评价3种补液方案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液体治疗的效应。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男性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限制性补液组(A组,n=20),常规补液组(B组,n=20),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组(C组,n=20)。A组输入液体总量=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B组输入液体总量=补偿性扩容量+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第三间隙丢失量。C组在B组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以6%羟乙基淀粉溶液(HES130/0.4)15ml/kg在30min内静脉输注实施AHH。术中监测入室(T1)、切皮时(T2)、开膈肌时(T3)、吻合时(T4)、术毕(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及BIS。于T1、T3、T4、T5时点抽取静脉血以放免法检测皮质醇(Cor)、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以酶免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3组MAP诱导后均降低,C组MAP、CO、SV术中高于A组与B组。血液动力学不良事件A组高于B组与C组。C组术中Cor、ADH、ALD、AngⅡ、NE浓度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不同的补液方案其治疗效应也不同,AHH的治疗效应优于限制性补液与常规补液。  相似文献   

15.
儿科病人术后镇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儿科手术术后镇痛 ,以往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有下述几点 :小儿较成人对疼痛迟钝 ;担心小儿易致麻醉药、镇痛药中毒 ;小儿恐惧肌肉注射及其他部位注射操作 ;麻醉药对小儿易致呼吸抑制 ;小儿疼痛难以观察和评价。现知这种传统观念是错误的。事实上婴儿一出生皮肤里就有能感受伤害性刺激的神经末梢 ,与脊髓背侧角相连 ,因而有自觉疼痛的能力 ,并可记忆疼痛。出生 3~ 6个月以上的小儿对麻醉药的敏感性较成人为低。手术中常用麻醉药的剂量 ,不会导致中毒。对阿片类药的需要量在成人和小儿均有个体差异 ,按小儿需要量投药 ,防止颤繁肌注…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吗啡和曲马多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法 (PCIA)疗效确切 ,安全方便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其药物配方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得到完善。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曲马多与吗啡复合配方应用乳腺癌根治术后PCIA的临床效果。资料和方法选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病人 4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32~ 6 8岁。术前访视向病人解释PCIA的基本装置、使用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均能理解并配合视觉模拟评分法 (VAPS)镇痛评分。随即分成两组 :曲马多组 (A组 ) 2 0例 ,药物配方为曲马多 80 0mg 氟哌啶5mg ;吗啡组 (B组 ) 2 0例 ,吗啡 5 0mg 氟哌啶 5mg ,…  相似文献   

17.
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肺癌根治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肺癌根治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病人30例,年龄30~64岁,随机分为2组(n=15):术后静脉镇痛组(Ⅰ组)和术后硬膜外镇痛组(E组),术后分别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72 h.E组麻醉诱导前于T4,5间隙行硬膜外置管.Ⅰ组药物成分为:芬太尼20 μg/ml、咪达唑仑0.1 mg/ml和托烷司琼0.04mg/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EA剂量1 ml,锁定时间20min;E组硬膜外注射0.25%布比卡因5 ml后行PCEA,药物成分为: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2.4μg/ml和咪达唑仑0.05 mg/ml.术后记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后2 h、1 d、3 d、5 d、7 d时测定皮质醇浓度、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水平.结果 与Ⅰ组比较,E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和皮质醇浓度降低,CD3+、CD4+、NK细胞和CIK细胞水平升高(P<0.05),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硬膜外镇痛可改善肺癌根治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其效果优于术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年龄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应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不同年龄病人术后用静脉连续背景注射 (CBI)加自控镇痛 (PCA)的镇痛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88例 (ASAⅠ~Ⅱ级 )择期手术病人 ,男 30例 ,女 5 8例 ,年龄 <45岁 14例 ,45~ 6 5岁 48例 ,>6 5岁 2 6例 ,平均体重 5 8 1± 9 4kg(44~ 80kg)。全身麻醉 5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术后镇痛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术后切口疼痛一般持续24~72h,特别是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后的疼痛可限制患者的呼吸及咳嗽,增加肺部感染率,影响患者的睡眠与术后恢复。术后止痛的目的是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促进恢复。本文旨在观察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连续微量注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