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厂于 1999年 4月 11~ 12日发生 2例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经积极抢救和治疗 ,患者痊愈出院。现总结如下。1 事故经过   1999年 4月 11日凌晨约 2 :0 0 ,该厂工人王某 (男 ,2 3岁 ) ,与另 2名工人在清除高温精馏真空炉的炉渣时 ,违章使用了放在砂堆面上的渣斗出渣 (因砂中含有大量水分 ,渗透至渣斗 ,使渣斗底面潮湿 ,未烘干 ) ,当渣斗与炽热的炉中铅水、炉渣接触时 ,铅水、炉渣立即四溅 ,产生大量浓烟。王某诉在其所站位置吸入了较多浓烟 (另外 2名工人因所站位置较远 ,自诉未吸入浓烟 ) ,当时身体没有异常感觉。出渣后 ,他还到贮…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 7月 15日 ,甘肃省白银市某锌品化工厂发生一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 ,2名作业工人重度中毒 ,3名轻度中毒 ,另有 11名出现接触反应。此次事故提示 ,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引进项目发展经济时 ,一定要把好职业病防治审查准入关 ,杜绝职业病危害的转移 ;切实加强用人单位 ,特别是中小型个体、三资企业的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 ;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及其他法规、标准的要求 ;同时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形成社会关注、企业重视、劳动者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明中毒事故发生原因,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方法通过收集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职业史调查、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化氢浓度检测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某私营冶炼厂熟化车间的1名男性熟化工人,因在砷化氢浓度超标且无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7.5 h,出现身体不适,巩膜、皮肤黄染和排酱油色尿等血管内溶血表现,并累及肝、肾、心脏等功能损害,经三个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这是一起严重的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完善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并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执行力度,对违法导致发生职业中毒的企业,应依法追究责任,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4.
2001年11月15日,济南某银粉厂发生一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中毒5人。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事故经过 2001年11月15日上午12时左右,济南某银粉厂生产车间发生大火,工人用自来水灭火后进入车间清理废弃物,下午5时一名工人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上腹痛、腰痛、夜间出现酱油色尿,至次日上午8时,另四名工人均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类似症状,被送往市四院就诊。5名工人年龄18~36岁,平均29岁,……  相似文献   

5.
某饲料添加剂厂利用锌灰渣生产硫酸锌,生产当中发生2人急性职业中毒,本文从原料分析、模拟生产、中毒人员尿样检验入手,调查确认为急性砷化氢中毒,并提出整改方案,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我市某化工公司在生产氧化锌过程中发生1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报告广西梧州市卫生防疫站(543002)陈志宁某日上午8时,本市一家以锌渣与盐酸反应生产液体氯化锌的私营化工厂中和工序,3名操作工(二男一女)以手工操作向浓度为30%盐酸池(约5吨盐酸)中投放从外地购进未测含砷量的锌渣6吨,同时...  相似文献   

8.
一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10日,河南焦作某塑化厂从事硫酸锌制备过程中,发生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生产工艺:将氧化锌矿石、硫酸、双氧水搅拌混合,一次浸出上清液加入纯锌粉净化除铜渣。事故在加锌粉后发生,造成2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对使用的化学物质采样检测显示:硫酸中含砷1.8g/L,造成此次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盛爱玲  雷红彦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92-1892
1发病情况 1.1病例情况 2005年9月10日,1名工人因腰痛、恶心、尿血去青大医学院附院就诊,11日出现昏迷状态。11日又有3名同岗位工人出现上述同样症状去该院就诊,该院确诊与职业有关,转职业病院就诊,入院后根据职业史,2名查出血尿,尿砷增高(分别为7.25μmaoL/L、2.15μmaol/1)另有1名无其它明显症状,查尿砷增高为1.58μmaol/1,10日住进青大医学院附院的1名工人因肾衰竭12日死亡。  相似文献   

11.
经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认为中毒原因为吸入服装面料所挥发的化学混合气体。  相似文献   

12.
一起急性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通过现场调查、病例观察随访,3名劳动者在高浓度的苯作业环境中工作,因缺少防护,在不到20min内被击倒.在狭窄设备内从事高毒作业要搞好防护,应有专人监护.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介绍了一起因使用防水涂料而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事故 ,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提出了防范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7年2月8日, 云南曲靖某铝厂发生职业中毒事故, 造成2人当场死亡。经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患者临床表现, 事故被确认为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毒主要原因是劳动者在未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和未通风情况下, 进入电捕焦塔顶检修; 施救工人在未使用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装备的情况下, 盲目进入有限空间救人, 致使事故扩大。建议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 配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 建立职业卫生长效应急救援机制, 杜绝该类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16年8月本中心诊断2例职业性急性固体光气中毒病例,现报告如下。1事故经过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3岁、32岁,管道维修工。于2016年4月21日8:30始在某药业公司进行管道焊接维修,约9:00,2人闻到固体光气散发出的烂草味,遂即离开作业现场,10 min后,2人口吐大量白沫,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被同事送至当地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一起群体职业性正己烷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杭州市某电子印务公司5名职工因接触正己烷,1周内先后出现四肢麻木、无力,并呈进行性加重,其中3人甚至四肢远端瘫痪,均诊断为正己烷中毒.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告3起五金电镀厂使用含1,2-二氯乙烷(DCE)清洗剂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故.方法 调查事故经过及进行现场检测,并分析事故原因和特点.结果 现场调查发现3起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厂负责人及工人在不了解含1,2-DCE清洗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下,盲目使用而导致中毒事故发生;同时工作场所1,2-DCE质量浓度超标(事故1为51.4 mg,/m3,事故2、3为28.6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5.0 mg/m3)且没有按要求采取职业病防护措施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起事故有几个共同特点:①1,2-DCE中毒事故有从以往的玩具制造、制鞋业等向五金电镀厂转移的趋势;②该市刚进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职能调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一定的监管空白;③中毒病人被初诊医疗机构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结论 迫切需要理清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职能,同时应继续加强工厂职业卫生监督,避免中毒事故再次发生,还应开展对工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14日,某市一化工厂2名工人在工作时发生职业性急性苯胺中毒.我中心与卫生监督所于15日11:00时接到报告,对此次中毒事件进行了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一起有限空间无防护作业引发的导致2人死亡的职业中毒事故案例的分析,提高对有限空间作业混合性气体中毒风险的认识,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本次事故中现场检测发现井下硫化氢、磷化氢、光气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数倍,结合调查情况判定本次事故属于污水站井下作业引起的以硫化氢为主的急性混合性气体中毒事故。有限空间作业具有隐蔽性,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应做好有害物质浓度监测,在防护措施得当的情况下规范作业,同时要开展作业人员防护技能和紧急救援培训,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相似文献   

20.
职业中毒是我国已公布的9类职业病中种数最多的一类,随着小化工行业向乡镇企业转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为了吸取教训,更好地做好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工作,特对我县近几年来发生的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