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48例。均给予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 17%低于对照组29.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四肢关节骨折术后出院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四肢关节骨折手术患者12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症状管理、康复锻炼、与医护沟通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症状管理、康复锻炼及与医护沟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社区健康教育应用于四肢关节骨折术后出院患者居家护理中,可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骨折的愈合,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好转出院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家庭护理组与普通对照组各41例,家庭护理组进行3个月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每月电话随访1次,进行相关康复护理指导。干预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家庭护理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家庭护理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抑郁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精准护理。比较2组的干预后的疾病认知情况、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病情知晓率、健康知识掌握、早期康复训练认知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预后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精准护理能够满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对康复训练的认知,促进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渐进式神经康复护理在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6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80例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住院护理基础上实施渐进式神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恢复状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2周、4周和8周,两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式神经康复护理可以促进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患者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开展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HAMA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前,2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 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梗死患者开展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应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欧洲卒中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简式Fugl-Meye)、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 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 3%,P 0. 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式及施行心得。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11月90例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综合护理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综合护理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护理满意度;再次梗塞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综合护理组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综合护理组再次梗塞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前2组生存质量评分、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相近,P 0. 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生存质量评分、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方式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脑梗塞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赵金兰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13-201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I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S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4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各维度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组)和观察组(超早期康复护理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于24 h内开始康复治疗,对照组于第7天开始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及ADL(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第14天及28天,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在ADL评分中,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血液透析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血液透析健康指导,均持续干预6个月。观察2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水平以及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Scr、BUN、ALB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 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 00%(P 0. 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MH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对改善肾功能和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设为试验组。两组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Balthel)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Bal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结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4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Fugl-Meyer、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生命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阶段式康复护理可改善颅脑外伤患者受损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NIHSS评分的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运动能力(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Berg平衡量表(BBS)平衡能力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基于NIHSS评分的康复护理,可根据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水平实施不同康复护理,进而快速促进患儿运动和平衡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HAMD-21)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化巴氏指数(BI)量表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14、HAMD-2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后HAMA-14、HAMD-21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Mo CA及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干预后Mo CA及BI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缓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ADL)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情感智能干预对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况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感智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干预后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沟通评分及对康复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情感智能干预能够改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护理操作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活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入院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专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病程中指导早期康复运动,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活动干预。结果随访期末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展、梗死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少,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及卒中后3个月的BI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活动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是安全的,可以减少急性脑梗死后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速度与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