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产后康复中心接受产后康复治疗的阴道分娩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健康教育和产后护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产妇盆底肌力、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盆腔器官脱垂等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力、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分度、性生活评分及满意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在常规护理中配合人性化护理可提升产妇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提高性生活满意度、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699-3701
目的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现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患患者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脏器脱垂改善情况及性生活质量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最大收缩力、收缩持续时间及性生活质量均明显升高,盆底肌疲劳度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盆底肌力最大收缩力、收缩持续时间及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盆底肌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脏器脱垂程度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可明显提高患者盆底肌力,改善盆底脏器脱垂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26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37例经阴道分娩,132例剖宫产分娩,并分别以不同分娩方式命名组名。对比两组产妇盆底肌肌电分值、盆底肌综合力、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结果剖宫产组产后盆底肌肌电分值、盆底肌肌力评分均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阴道分娩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两种分娩方式均会造成盆底组织功能的损伤,经阴道分娩的损伤更大,建议产妇及时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查和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康复护理模型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产后PFD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信息-动机-行为康复护理模型。比较两组盆底肌肌力[采用会阴肌力测定法(GRRUG)]、盆腔脏器脱垂[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POP-Q分度)]以及性生活质量[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结果:观察组GRRUG、POP-Q分度评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FS-FI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PFD产妇实施信息-动机-行为康复护理模型,可改善产妇盆底肌肌力及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12月收治的200例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情况、阴道压力及收缩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电压值、Ⅱ类肌纤维电压值均大于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程度轻于对照组,阴道静息压大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可通过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改善盆腔脏器脱垂程度,提高阴道收缩力,并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郑瑞云  张安 《全科护理》2015,(10):954-95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76例建卡的初产妇,根据产妇需求分为两组,有健康要求的181例孕妇作为观察组,于妊娠28周开设孕妇学校,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盆底肌锻炼,195例无需求的孕妇设为对照组,仅进行定期产前检查了常规产前健康宣教,于妊娠36周评估盆底肌力,产后42d再次评估盆底肌力,记录盆腔脏器脱垂、分娩方式及产程。[结果]观察组孕36周、产后42dⅠ类和Ⅱ类肌Ⅳ级~Ⅴ级构成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盆底康复知识掌握优良率为45.85%,盆底锻炼技能掌握优良率为41.99%,明显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尿潴留、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分别为20.44%、22.65%、7.18%,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对盆底功能重要性的认知,促进锻炼技能的掌握,从而积极进行相关盆底功能锻炼,使盆底肌力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妇在不同时间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产后第42天)、B组(产后第3个月)、C组(产后第6个月),进行正规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后评估盆底功能,对三组产妇的盆底肌力、阴道脱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性生活不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正规盆底康复训练后A组产妇恢复情况好于B组,B组产妇恢复情况好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的第42天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最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瑜伽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为孕期体力锻炼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1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孕期体力锻炼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孕期瑜伽锻炼计划进行锻炼,比较两组生产方式、第二产程时间、盆底肌评分和产后盆底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情况。结果两组阴道顺产率、第二产程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产后42 d盆底脏器脱垂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产妇在产褥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孕期瑜伽训练可提高阴道顺产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的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功能恢复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IMB模型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锻炼依从性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妇盆底肌力测试、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产妇的锻炼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的应用,能增强其锻炼依从性,有助于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Kegel 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对二胎顺产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的疗效。方法:顺产分娩足月单胎二胎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出院时嘱产后第2天开始做产后盆底肌恢复操。观察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Kegel 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指导。产后6 个月后观察两组盆底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盆底肌肌力康复效果;产后1天及产后12个月观察两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S-POP-Q)及尿失禁发生率(ICI-Q-SF);产后6个月及产后12个月进行女性性功能(FSFI)评价,比较两组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综合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1天时,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2个月时,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观察组FSFI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性欲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两组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FSFI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但性交疼痛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延续性Kegel 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能够提高二胎顺产分娩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改善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移动信息技术在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住院分娩的18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移动信息技术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盆底肌肌力、肌电位、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盆底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盆底肌肌力、肌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移动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肛提肌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粪失禁,研究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管理中引入移动信息技术可提高产妇盆底肌肌力和肌电位,显著改善盆底功能和性生活质量,降低PF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频脉冲联合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促进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效果,并探讨其配套的护理措施,以指导产后保健。方法选取2014年1~6月顺产的健康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盆底肌锻炼,观察组40例接受低频脉冲联合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脉冲联合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能有效促进产后盆底肌力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患者进行分阶段盆底康复治疗,探讨其对FPFD患者的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合并FPFD的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训练组患者于产后42天开始分两阶段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不予任何手法及仪器治疗手段干预。比较2组患者产后42天及3个月的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POP)临床分度和调查问卷评分。结果:产后3个月,2组患者的盆底肌快速收缩力及持续收缩力均较产后42天升高(P<0.05,P<0.01),且训练组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3个月,训练组盆腔脏器脱垂(POP)临床分度0度比例较产后42天上升(P<0.01),升至5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43%(P<0.05);产后3个月,训练组POP临床分度Ⅰ度及Ⅱ度比例较产后42天降低(P<0.01),降至27.03%、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84%、29.73%(P<0.05)。产后3个月,2组患者的问卷评分均较产后42天下降(P<0.05,P<0.01),且训练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阶段的产后康复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FPFD患者的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及临床自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3040-3042
选取低危初产妇,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根据分娩结局分为未行会阴侧切组(A组)和会阴侧切组(B组),对照组为常规侧切组(C组),比较三组产后6w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困难、会阴伤口疼痛及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等指标。结果三组产妇产后6w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排便困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会阴伤口疼痛、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和分娩不管会阴侧切与否均对初产妇盆底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会阴侧切可能引起会阴伤口疼痛与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应提高助产士自身判断能力,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提高接产技术,避免常规会阴切开,降低会阴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主要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产后3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盆底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以上的人数、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有35例病人盆底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以上,常规组有20例病人盆底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以上,经比较,研究组的盆底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以上人数多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盆腔器官脱垂等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产后进行盆底功能康复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行Kegel法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分期以及尿失禁程度。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均优于对照组(t=10.732,P=0.029; t=12.061,P=0.026),盆腔器官脱垂分期轻于对照组(Z=-2.737,P=0.006),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Z=-2.931,P=0.003)。 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研究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两组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出现率、阴道肌电压、盆底肌纤维疲劳度、患者满意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纤维肌电压、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盆底肌锻炼相比,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更利于改善阴道肌电压、盆底肌纤维疲劳度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症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任小凤 《妇幼护理》2022,2(16):3708-3710
目的 探讨对于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患者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未给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综合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盆底肌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POP-Q分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在末次随访中观察组的POP-Q分度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70.27%)(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0%)小于对照组(21.62%)(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中盆底肌力分级正常率(94.59%)高于对照组(67.57%)(P<0.05).结论 给予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患者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减少并发症,改善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综合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盆底肌肉训练指导,观察组予以产后综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有效率、子宫脱垂改善有效率、性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尿失禁改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综合康复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其盆底功能康复,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丽红 《临床医学》2020,40(4):72-74
目的观察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济源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9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4)。两组均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1个月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盆底功能障碍程度及盆底肌力。结果治疗前,两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半年后,观察组POP-Q分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盆底功能障碍表(PFDI-20)评分、盆底Ⅰ类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纤维肌电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半年后,两组PFDI-20评分降低,盆底Ⅰ类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纤维肌电压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可有效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情况,降低盆底功能障碍程度,提高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