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开腹手术应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9-2018-09间在临颍县人民医院拟行开腹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静脉组行全凭静脉麻醉,静吸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结果静吸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及术毕时点静吸组的心率(HR)高于静脉组、平均动脉压(MAP)低于静脉组;MAP与HR波动幅度均小于静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凭静脉麻醉比较,对开腹手术实施静吸复合麻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有利于患者术后呼吸与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施行LC的180例患者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静吸复合麻醉,不良反应少且患者恢复快,是LC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靶控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7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34例和B组35例.B组予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吸入七氟烷麻醉,A组予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采用意识状态评分法(OAAS)评价患者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小时、3小时和24小时的意识状态;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评价患者术前24小时,拔管后1小时、3小时和24 小时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1~0.21,P>0.05);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和4.07,P<0.05).B组拔管后即刻OAAS评分高于A组(t=3.67,P<0.05),拔管后1小时 MMSE评分高于A组(t=4.61,P<0.05);其余各时点两组OAAS、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7~1.07,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较好的稳定了患者的术后意识状态及认知功能,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其效果优于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麻醉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麻醉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n=40)和全凭静脉麻醉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_1、T_2时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显著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治疗后3、7、9天全屏静脉麻醉组患者的颅内压均显著高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7.5%(11/40)显著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67.5%(27/40)(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静吸复合麻醉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相同麻醉深度下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恢复质量和用药相关费用.方法 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静吸复合组(B组)、芬太尼组(F组)及雷米芬太尼组(R组),分别以异氟醚-芬太尼、丙泊酚-芬太尼和丙泊酚-雷米芬太尼辅以维库溴铵维持麻醉.麻醉深度维持在Narcotrend D0~D2水平,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拔管后即刻、拔管后20 min患者意识状态(OAA/S)、疼痛程度(VAS)及主诉需要镇痛药的例次;术后24 h访视患者,记录有无术中知晓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较三种麻醉方式的用药相关费用.结果 三种麻醉方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组定向力恢复早于B组,其拔管后20 min患者OAA/S评分也高于B组(P<0.01).R组在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20 min VAS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主诉需要镇痛药者也多于其他两组(P<0.01).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麻醉用药相关费用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三种麻醉方式麻醉苏醒速度相近,丙泊酚-雷米芬太尼苏醒质量较好,但麻醉恢复期疼痛明显.全凭静脉麻醉特别是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用药相关费用高于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78例,年龄20~70岁,随机分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0.5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组(S1组)、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组(S2组),每组26例。术毕分别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改良Aldrete评分达到9分的时间;并于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5min(T2)、15min(T3)、30min(T4)对三组患者进行改良OAA/S评分及改良Aldrete评分;记录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S1、S2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T组,且S2组明显少于S1组(P0.05)。S1、S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改良Aldrete评分达到9分的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5);S1、S2组T1、T2时改良OAA/S评分、T1时改良Aldrete评分均明显高于T组,且S2组明显高于S1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0.5MAC及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更有助于提高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且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年龄21~5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Ⅱ组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Ⅲ组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观察三组患者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术后躁动评分(RS)、意识状态评分(OAA/S)等。结果三组术中血压控制均较满意。术后Ⅱ、Ⅲ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较Ⅰ组短,躁动发生率稍低(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为鼻内窥镜手术提供安全、快捷、苏醒彻底的快通道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4~14岁ASA Ⅰ级择期行外科手术的小儿,随机均分为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丙泊酚组)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七氟醚组).丙泊酚组静脉麻醉诱导,静脉麻醉药物维持.七氟醚组七氟醚麻醉诱导,七氟醚麻醉维持.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诱导方法都能实现快速诱导,且丙泊酚组麻醉诱导起效更快,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较七氟醚组缩短(P<0.01).而七氟醚组麻醉诱导对心率的影响更小,诱导更平稳.七氟醚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后术中循环稳定,术后清醒迅速、平稳,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对2组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麻醉诱导期及术中,观察组患者的HR、SBP、DBP及MA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易于控制麻醉深度,患者的苏醒质量高,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维持麻醉方式对腔镜甲状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经口前庭入路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92例,按维持麻醉方法分为静吸组和静脉组,静吸组采用静脉复合吸入麻醉,静脉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术后切口疼痛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静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静吸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Cor、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0分钟,两组Cor、IL-6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且静吸组高于静脉组(P0.05)。两组术后1小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术后3、6、12、24小时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静吸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凭静脉的维持麻醉方式可有效改善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麻醉质量,减少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且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全麻维持药物用于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拟于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患者40例,根据全麻维持药物不同分为2组,A组实施吸入七氟醚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输注;B组实施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输注。结果 2组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麻醉后T2、T3、T4时间点MAP均低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发生高血压5例、B组发生高血压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现象,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2种麻醉方法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在控制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方面,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优于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眶壁骨折修复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丙?白酚全凭静脉麻醉与舒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临床麻醉效果的差异性,探讨眶壁骨折修复术更为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应用眶壁骨折修复术治疗的132例眶壁骨折患者,根据麻醉方案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采用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跟踪随访,对比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MAP为(112.85±27.61) 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100.27 ±22.78) mmHg;观察组的HR为(75.56±6.47)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70.54±6.27)次/min,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为(4.97±2.43) min,自主呼吸时间为(4.89±1.83) min,拔管时间为(6.37±2.17) min,镇静效果评分(OAAS)为(3.45±0.89)分,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相比,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TCI全凭静脉麻醉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麻醉效果,而且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微创栓塞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7例ASAI-Ⅱ级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微创血管内栓塞术患者,根据全麻药物维持不同分为两组:A组(静脉输注丙泊酚复合吸人异氟醚)54例和B组53例(全凭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麻醉诱导、维持和拔管过程中循环稳定.两组间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拔管躁动情况有差异(P〈0.05),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全麻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微创栓塞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B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和C组(静吸复合麻醉)3组。每组各50例,对比3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进行麻醉时的数据显示,C组患者的SBP、DBP和HR在诱导时的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的插管反应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OAAS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稳定,患者更易于恢复意识,应当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C)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R)组及异丙酚芬太尼靶控(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3和24h的意识状态(OAAS),认知功能测试(MMSE),疼痛评分(VRS)及主诉需要阿片药镇痛的时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记录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 ①C组诱导时的舒张压低于R组和F组,低血压者多于R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F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②三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F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术后恢复室(PACU)的时间早于C组。F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h和3h的OAAS评分高于C组,R组病人离开PACU时的OAAS评分高于C组。F组病人拔管后1h的MMSE评分高于C组。R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h和术后24h的VBS评分高于C组和F组,需要阿片药镇痛者R组多于其他两组。三组病人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胸科手术患者9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45):静吸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Ⅱ组)。Ⅰ组麻醉诱导后,吸入七氟醚,持续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先采取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稳定后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于术前30 min时、术中10 min时、术后10 min时记录患者的SBP、MAP、DBP、HR、SpO2。术毕记录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并记录气管导管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及20 min(T4)的RSS镇静评分。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术中及术后10 min时SBP、MAP、DBP和HR降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显著缩短,T1-4时RSS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a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LC手术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对照组用10%地氟醚吸入,实验组按异丙酚6 mg/(kg.h)和瑞芬太尼0.5μg/(kg.min)的速度用微量泵输入。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T1)和气腹后10min(T2),气腹毕(T3),术毕(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T2、T3、T4时HR、T2时SBP及DBP均显著高于T0时基础值(P〈0.05),实验组各时点指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对照组T2、T3、T4时HR、SBP及T2、T3时DBP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镇静评分(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围术期麻醉更平稳,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雷米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悬雍垂、鄂咽成形术或鄂咽成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30~5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雷米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麻醉诱导完成后,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4~8 mg/(kg·h),B组吸入0.5%~1%异氟醚,两组持续静脉输注雷米芬太尼0.2~0.3 g/(kg·min)。记录患者诱导前即刻(T1)、诱导完成后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以及手术开始20 min时(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呛咳、躁动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T4时A组BP和HR显著降低(P0.01),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A组剧烈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适合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小儿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行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氯氨酮、异丙酚加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儿血压、心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血氧饱和度、听觉诱发电位及血糖等。结果观察组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清醒时间、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的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小儿外科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自2004年1月2010年7月.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技术,与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比较。结果:全凭静脉麻醉组术后苏醒速度、苏醒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显著性(P〈0.05)。术后恶心,呕吐,躁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未中效果确切,提高了麻醉质量,有利于患儿术后早期恢复,减少了术后护理风险,减少了手术室麻醉气体污染,该技术易于掌握.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