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的4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心理支持、病情监测、保持有效引流、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喘憋等症状明显缓解,呼吸平稳。未发生切口及胸腔感染、引流管脱落及阻塞。肺复张良好,顺利拔除引流管,均痊愈出院。结论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病情监测、有效引流等综合护理,有利于提升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对3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期间,给予心理疏导、管道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4例患者均一次穿刺引流成功,引流时间4~15 d,平均9.6 d。未出现胸腔感染等并发症及意外脱管。治疗后肺复张良好,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期间,规范实施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肺复张时间。  相似文献   

3.
腋下插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 0 1年 1 0月~ 2 0 0 3年 1月 ,我们对 1 2 7例自发性气胸采用腋下插管法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进行总结。经临床观察 ,该方法可最大限度地达到安全、微创和美观的目的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 1 2 7例 ,男 1 1 6例 ,女 1 1例。年龄 1 2岁~ 83岁 ,平均 31岁。左侧 71例 ,右侧 5 6例。复发性自发性气胸 2 0例。肺压缩 4 0 %~ 6 0 % 4 8例 ,6 0 %~ 90 % 5 7例 ,>90 % 2 2例。均以胸闷、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 ,6 2例伴胸痛 ,31例呼吸困难严重。伴有慢性梗阻性肺疾病 37例。发病 4h内入院 1 2例 ,2 4h内入院 31例 ,发…  相似文献   

4.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常见的一项治疗措施,它是将一根引流管置于胸腔内,连接一个密闭式的引流装置,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膨胀,适应于气胸、血胸、脓胸及各种开胸手术的引流。严谨的护理对病人的早日康复至关重要,若有不慎,将会出现护理问题,甚至发生纠纷。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我们对我院外科319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实施了标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19例患者中男性223例,女性96例,男∶女=2.22∶1,年龄13~76岁,平均44.5岁,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手术指征分布:自发性气胸21例,外伤性气胸28例,外伤性血胸29例,脓胸15例,食管癌手术78例,贲门癌手术64例,肺癌肺叶切除术47例,纵隔肿瘤10例,外伤性血气胸27例。1.2观察指标:疼痛、气体交换受损,引流不畅,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开放性气胸。1.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①保持管道密闭;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③保持引流通畅;④观察和记录。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制订了以下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①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观察胸腔引流管口的敷料有无渗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吹气球呼吸训练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自发性气胸76例,按照是否使用吹气球呼吸训练法进行术后呼吸训练随机分为两组,对患者胸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吹气球训练组胸管引流时间72~96h,平均78.5h,术后住院时间4~6d,平均4.8d.无吹气球训练组胸管引流时间96~182h,平均152h,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8.8d.两组间比较胸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吹气球呼吸训练法能促进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对40例自发性气胸积极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本组40例均1次成功置管,留置引流时间3~9 d。23例经单纯引流治疗治愈,15例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或空针抽吸治疗后痊愈。发生少量胸腔积液1例、轻微皮下气肿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导管阻塞、气胸、继发性穿刺口感染等并发症。2例治疗9 d后无效,分别予以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和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肺复张完全,能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26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过程和经验。结果 126例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8例带管出院,1例胸腔大出血死亡,117例治愈出院,引流管留置时间7~132d,平均14d。通过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及拔管后的护理,患者及家属均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结论自发性气胸确诊后如患者有呼吸困难均应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强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可减少引流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的最佳方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86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原发性气胸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5例于胸腔引流瓶(胸瓶)停止漏气1 d,查胸部X线片示肺全部复张后,夹闭胸腔引流管(胸管)1 d,复查胸部X线片无气胸增多后再拔除胸管为夹管组。41例于胸瓶水柱无波动且为负压时拔除胸管为不夹管组。记录不夹管组胸瓶第一次停止漏气至胸瓶水柱无波动且为负压的时间、两组胸瓶第一次停止漏气时间、置管时间、拔管前再次漏气率、拔管后复发率及摄片数。评估以胸瓶水柱无波动且为负压时拔除胸管的安全性。结果不夹管组胸瓶第一次停止漏气至胸瓶水柱无波动且为负压的时间为(2.1±1.1)d。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胸瓶第一次停止漏气时间、置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管组有8例拔管前有再次漏气的发生,其中有6例在夹闭胸管后再次漏气而重新开放胸管。与夹管组相比,不夹管组拔管前再次漏气的发生率减少(P0.05)。拔管后至出院1周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原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待胸瓶水柱无波动且为负压时拔除胸管,此方案安全可行,且不会延长置管时间,但可减少患者摄片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为腹腔引流管在胸腔闭式引流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52例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标准30号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实验组32例应用艾贝尔 F12号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其引流效果,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带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其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切口愈合快,能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而且便于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0-07—2015-06胸腔闭式引流术后12例复张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抢救成功,1例肺癌晚期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病与肺萎缩的时间及程度、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气体、液体引流速度有关。其发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危重,但可预防。如早发现,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可缓解病情,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1.
56例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胸腔术后常规安置的引流管,利用半卧位达到顺位引流及利用虹吸原理进行封闭式引流。当肺组织本身扩张及患者有效咳嗽时,利用呼吸时的压力差,使胸部引流通过水封瓶将术侧胸腔内积气、积液、积血引流排出体外。调节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有助于肺的  相似文献   

12.
<正>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1],胸腔闭式引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气胸、胸腔积液和各种胸腔手术后的病人,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措施。2010-03—2012-03,我科对73例安置胸腔引流管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9岁,因“胸闷1周,加重6h”于2009年3月6日入院,有吸烟、吸毒史,入院查体:T36.5℃,P84次/min,R28次/min,Bp120/70mmHg(1mmHg=0.133kPa),SpO20.90,精神紧张,气促,唇周发绀,气管左侧移位,右侧胸廓饱满,右肺叩诊为鼓音,呼吸音消失,心脏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胸部X线片显示右肺压缩为95%。入院拟诊:右侧自发性气胸。入院后,立即吸氧,做相关辅助检查后,行闭式胸腔引流术,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无不适,患者自觉胸闷稍减轻。第2天再次复查胸部X线片,右肺压缩仍为95%(图1),但胸腔引流管仍有大量气体溢出,为进一步查明原因,立即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排除右主支气管病变。  相似文献   

14.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结果:全组无死亡,1例给予呼吸机治疗,2天后顺利拔管。结论:复张性肺水肿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治疗重点在于稳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呼吸功能,临床上应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气腹trocar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在局麻下采用10mm/5mm气腹trocar穿刺入胸腔,经10mm/Smm气腹trocar置入胸管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结果68例患者术中病情稳定,1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因置管后持续性气胸1周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余病例均肺复张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无皮下气肿,羌血管、神经损伤症状。疗效满意。结论气腹trocar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48例接受胸腔闭式引流的胸腔积液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穿刺过程未出现胸壁、肺部和内脏组织等损伤。引流管留置时间(3.27±2.38)d,每日引流量(938.17±436.26)m L。发生并发症3例(6.25%),其中切口感染1例,恶心、呕吐2例。未发生心律失常、气胸及复张性肺水肿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接受胸腔闭式引流的胸腔积液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缩短置管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病人的病情来势凶险需紧急处理。本文将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5年间,收治的132例自发性气胸诊治体会进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和性别:1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男109例,女23例,男女比例为4.7:1;其中18~39岁72例(54.5%),40岁~59岁28例(21%),>60岁32例(24%)。1.2基础疾病:详见表11.3体型与诱发因素:本组发病<40岁瘦长体型者62例,占年青组的86%;>40岁组患者瘦长体型者28例,占中老年组的47%。有明显诱因者84例(64%),主要为剧烈咳嗽,用力过度,剧烈运动,受凉疲劳,举重物等;无明显诱因48例(36%)…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2008年5月,我院利用腹腔镜trocar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术20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03例,男124例,女79例。年龄15~82岁,平均51.4岁。自发性气胸108例,其中左侧63例,右侧42例,双侧3例;外伤性血胸、气胸及血气胸77例,其中双侧9例;化脓性胸腔积液12例;癌性胸水6例。均有胸闷、气紧表现,  相似文献   

19.
1997年 8月~ 1 999年 1 2月作者应用简易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 32例单纯性气胸。1 临床资料32例中左侧 2 1例 ,右侧 8例 ,两侧 3例 ;肺压缩 90 %以上7例 ,5 0 %~ 90 % 2 0例 ,30 %~ 5 0 % 5例 ;术后完全排气第 1天1 8例 (占 5 6 3% ) ,第 2天 7例 (占 2 1 9% ) ,第 3天 5例 (占1 5 6 % ) ;另 2例 (占 6 2 % )系两侧肺大泡破裂气胸 ,肺压缩90 %以上 ,术后第 1天因呼吸困难 ,严重低氧血症 ,家属要求改行粗皮管胸腔引流。2 引流方法取二支静脉穿刺留置针 ,长约 2 0cm ,输血皮条 1条 ,5 0 0ml带橡皮塞输液瓶一只 ,1 6号针头一只 ,将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于老年自发性气胸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135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效果。结果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97例患者,其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气胸复发的几率均明显低于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的38例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具有患者痛苦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病程短,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与胸腔闭式引流相比较,其疗效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