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0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抗MRSA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抗MRSA活性,比较30种常用中草药对金葡菌的抑菌作用。方法琼脂扩散法。结果地榆、苏木和黄芩抑制MRSA的活性较高,平均MIC(抑菌圈直径=10mm)分别为3.1、3.1和4.1mg/mL;对标准菌活性较大的提取物对耐药菌也具有较大的活性。结论30种抗金葡菌的中草药中有7种对MRSA敏感。  相似文献   

2.
3种中草药体外抑菌疗效比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154-155
目的研究秦皮、黄莲、黄柏3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绿脓杆菌和链球菌等菌的抗菌能力。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5种菌进行受试,并且使用常见的中药药敏,进行打孔的办法来对这三种中草药水煎药剂的抑菌圈进行大小测定。结果测定后发现这3种中草药对5种受试菌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能力,其中黄莲对这5种受试菌抑菌效果是最佳的,秦皮稍微差一些,黄柏是当中最差的。结论进行体外实验能够对受试菌产生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洁身纯系列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抗菌作用比较,用液体稀释法找出最低抑菌浓度(MIC);再以倾注平皿法确定最小杀菌浓度(MBC)。研究表明:洁身纯系列产品对三种菌均有明显抑杀作用,其抑杀菌强弱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4.
中药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在体外对痤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方法:制备20种中药提取物,采用平板法37℃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测定20味中药和6种中药单体成分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种中药提取物中大黄、黄芩、甘草、牡丹皮、金银花5种中药对两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 mg·mL-1、6.25 mg·mL-1、12.5 mg·mL-1、12.5 mg·mL-1、12.5 mg·mL-1,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1、12.5 mg·mL-1、50 mg·mL-1、50 mg·mL-1、50 mg·mL-1。6种中药单体成分中大黄酸、黄芩苷对两种致病菌抑菌作用最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5.625μg·mL-1、7.812μg·mL-1,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31.25μg·mL-1、15.625μg·mL-1。结论:大黄、黄芩、甘草、牡丹皮、金银花和单体成分大黄酸、黄芩苷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在进一步的药物筛选中可进行重点考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测定37种云南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回流和冷浸(11种)2种提取方法制备37种云南中草药醇提物,用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37种云南中草药的醇提物中,有33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山乌龟、云南勾儿茶等14种中草药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圈为15~20 mm;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为8~23 mm,MIC为128~512μg·mL-1,MBC为128~>1024μg·mL-1。结论山乌龟、云南勾儿茶、算盘子等6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显著抑菌效果,部分中草药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呈现一定的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Azithromycin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国产azithromycin及红霉素等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521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azithromycin对敏感的金葡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淋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粪链球菌及脆弱拟杆菌等均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MIC50<0.016~0.5mg/L)。对敏感的金葡球菌MIC50与MIC90分别为0.016与0.031mg/L,对脆弱拟杆菌MIC50与MIC90分别为0.016与0.125mg/L。azithromycin对所测试的多数致病菌的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或稍强,本品与红霉素有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方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林滔  黄宁 《中国药师》2006,9(1):66-67
皮肤真菌病是常见的,发病率很高的一类皮肤病。目前抗真菌合成药物极为有限,且因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原因在应用上受到限制。根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发现三百多种中草药具有抗真菌作用,预计抗真菌中药的研究将成为 21世纪中医药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抗真菌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抗真菌中草药敏感试验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三种中草药制剂对肠道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方法以连续稀释法检测三种中草药制剂(黄柏、黄连、黄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三种中草药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黄柏为6.3 g/L,黄连为1.6 g/L,黄芩为6.3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黄柏为3.2 g/L,黄连为0.8 g/L,黄芩为1.6 g/L;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黄柏为0.8 g/L,黄连为0.8 g/L,黄芩为1.6 g/L;对沙门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黄柏为3.2 g/L,黄连为3.2 g/L,黄芩为12.5 g/L;对志贺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3.2 g/L。结论三种中草药制剂(黄柏、黄连、黄芩)对肠道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0.
刘婷  丁忱欢  李鹤 《中南药学》2014,(12):1192-1196
目的探讨木芙蓉叶提取液、紫花地丁提取液、藤黄提取液及3种中药混合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制备3种中草药提取液,采用琼脂碟片扩散法定性检测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溶血链球菌的抑菌活性,然后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3种中草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链球菌均有抑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木芙蓉叶提取液和藤黄提取液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溶血链球菌对藤黄提取液敏感;藤黄提取液在3种中草药中具有最强的抑菌能力,3种中草药提取液混合后能显著增强抑菌效果。结论 3种中草药提取液均有明显抑菌作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615味常见中药毒性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先元 《中国药房》2007,18(30):2392-2394
目的:促进临床中药的正确使用,增强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根据有毒中药按毒性、性能、基原等传统分类法,以及按化学成分现代分类法,统计分析615味常见中药。结果与结论:常见中药中16.7%有毒;正确认识中药毒性,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5种中药对临床常见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璇  彭松  施金玲  李从荣 《医药导报》2005,24(6):470-472
目的 研究连翘、大青叶、夏枯草、盐肤木树皮、半支莲挥发油等5种中药对139株临床常见菌株的抗菌作用。方法将5种中药配成一定浓度的水煎液,按K-B法测定5种中药、中药联合左氧氟沙星对139株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大青叶、盐肤木树皮、半支莲挥发油对139株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而连翘、夏枯草对139株细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大青叶、盐肤木树皮、半支莲挥发油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后对139株细菌的抑菌效果有所增强。结论中西药配伍对临床常见菌株有较好的体外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对7种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慢性盆腔炎灌肠液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杆菌、福氏志贺杆菌7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对化脓性链球菌、伤寒沙门杆菌、福氏志贺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不明显。结论 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现时的药物浓度为最适合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31种中药单体对1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96孔板培养法及涂片法测定各中药单体对MRSA的抑菌率及杀菌率.结果 花旗松素、没食子酸等9种中药单体对MRSA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花旗松素最强,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抑菌率达100%.结论 花旗松素、没食子酸、二氢杨梅素具有明显的抗MRSA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对痢疾杆菌和肠炎常见菌的体外抗菌作用,证实此两种物质为牛至的主要有效抗菌成分。方法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对痢疾杆菌4菌株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71个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麝香草酚对痢疾杆菌的MIC为0.125~0.250 mg·mL-1,MBC为0.250~0.500 mg·mL-1;对71株肠炎常见菌的MIC为0.031~0.500 mg·mL-1,MBC为0.062~1.000 mg·mL-1。香荆芥酚对痢疾杆菌的MIC为0.125~0.500 mg·mL-1,MBC为0.250~1.000 mg·mL-1;对71株肠炎常见菌的MIC为0.062~0.500 mg·mL-1,MBC为0.125~1.000 mg·mL-1。结论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是牛至的主要有效抗菌成分,体外对痢疾杆菌和肠炎常见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内代谢研究对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体外模型由于其替代、简化和精准的特点,已成为中药体内代谢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综述药物体内过程研究中常用的体外模型及其特点,并总结其在中药代谢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以期为中药成分代谢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头孢吡肟对576株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莫非  张正  陆春雨 《中国药房》2006,17(15):1160-1162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K-B法对576株临床分离菌进行头孢吡肟等15种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方面,576株的总耐药率为43·8%;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与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非产ESBLs菌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阴沟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低于第2代和第3代头孢菌素。结论:头孢吡肟对MSS和ESBLs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当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不明时,可作为院内感染菌的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8.
中药阳起石壮阳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阳起石的壮阳功效。方法选用以透闪石为基源的阳起石商品药材,观察其对小鼠交尾作用和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幼年雄性小鼠的促雄激素样作用。结果高剂量阳起石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交尾次数(P〈0.05),提高雄性小鼠血清睾酮含量。阳起石对幼年雄性小鼠无促雄激素样作用。结论以透闪石为基源的阳起石药材具有壮阳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富含微量元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4种中药固体制剂吸湿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轶咏  王强  梅丽娜  李宗林  姜同英 《医药导报》2010,29(10):1275-1276
目的 探讨4种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湿特性. 方法将胶囊内容物置于恒温变湿环境中,不同时间称定质量,并计算吸湿增重,对吸湿数据进行数学处理. 结果 采用过饱和溶液法,测定胶囊内容物吸湿时间曲线、吸湿等温曲线,并求算出吸湿方程、吸湿初始速度. 结论 吸湿特性参数可直接表征中药提取物的吸湿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20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进行各品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结果:13个品种(感冒清热颗粒、解郁安神颗粒、千柏鼻炎片、男宝胶囊、心脑康胶囊、利肺片、养血安神片、护肝片、清脑降压片、治咳枇杷露、小儿化痰止咳糖浆、复方胆通片、血栓心脉宁胶囊)无抑菌作用,回收率均大于70%,可采用常规法进行细菌数测定;5个品种(抗骨增生片、炎立消片、痹欣片、炎可宁片、痔速宁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前3个0.5 mL/皿、后2个0.2 mL/皿)进行细菌数测定;2个品种(四季三黄片、板兰根咀嚼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数测定,所有品种的霉菌、酵母菌和控制菌数均采用常规法进行测定。结论:以上验证方法作为各品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