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388-4389
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4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简表(FMA)、日常生活能力简表(ADL)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快速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康复效果与预后,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时间理念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展开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以时间理念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症状管理、情绪管理、资源利用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及康复锻炼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时间理念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促进其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改善,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障碍干预管理。评估2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和睡眠障碍改善情况,并对比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管理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NDS和ADL评分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1),且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组ND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实施心理障碍干预管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院内护理方式,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护理3、6个月后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负性情绪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3、6个月后肢体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3、6个月后生活情况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减少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时间为12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负性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各组经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FMA、Barthel、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降低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1日~2019年1月31日收治的100例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步行功能(采用Holden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OF)]。结果:干预后3、6个月,两组BBS评分、Holden分级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3、6个月,两组BI、QO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并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及随机康复训练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训练,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表(ADL)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普遍低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两组ADL和MMSE评分均有提高,干预组ADL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卒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及精神状态的改善,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及心理指导对青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及功能影响。方法:所选6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指导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NIHSS、HAMD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生活方式及心理指导干预可明显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联合目标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放松训练及目标性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及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FMA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放松训练联合目标性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早期良肢位康复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变化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早期良肢位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均高于康复前,有利于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易澜珠  程国玲  李富慧 《全科护理》2021,19(16):2214-2218
目的:探讨"3H"干预联合五行情绪干预对中风病人情绪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中风的病人106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3H"干预联合五行情绪干预.统计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态(抑郁、焦虑)、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家属照顾负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生活质量、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1个月、2个月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干预前增高,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MoCA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后两组照顾者个人负担及责任负担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后两组家属缺乏信息、复杂性、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后两组SF-36评分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满意度(94.34%)高于对照组(79.25%)(P<0.05).结论:中风病人采取"3H"干预及五行情绪干预,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改善认知功能,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属照顾负担及疾病不确定感,利于提升病人生活质量,且干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三期十步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扬州友好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干预的58例作为对照组,行三期十步法干预的5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生活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NIHSS评分)、神经功能(Barthel评分)以及负性情绪(HAMD及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状况、生活活力、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及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级康复护理工作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7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分级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记录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和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精力、语言、活动能力、情绪、自理能力、家庭和社会角色、思维情绪、上肢功能、视力、工作劳动及生活质量总评分等SS-QoL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个性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康复护理工作模式用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查房对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多学科护理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多种并发症及预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经护理后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 0. 05),观察组ADL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相比于护理前均有下降且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多学科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卒中量表)评分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ADL、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泌尿系感染、肩手综合征、抑郁症、下肢屈曲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ADL,提高患者肢体、语言、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减少脑卒中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模块化康复训练配合协同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模块化康复训练配合协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自我照顾能力;采用个体与社会功能量表(PSP)、社会适应量表(SAFE)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BI指数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两组SAFE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PSP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模块化康复训练配合协同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提升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脑卒中偏瘫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肢体活动能力(Fuel-Meyer)评分。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NIHSS、ADL及Fue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ADL及Fue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缺损和肢体功能情况,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升了临床整体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SAS、SDS、NIHSS、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SAS、SDS评分(41.85±5.32、38.46±4.2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ADL评分(67.85±4.65、78.24±6.21)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10.20±9.23、7.45±2.1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授权健康教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及其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授权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能力[采用功能性量表(Barthel)评价];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采用家属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SQOL各维度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后FCT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授权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AIS患者预后,提高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