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惠萍  林卫琼  郑华  陈晖  黎小群 《护理研究》2013,(23):2473-247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换药方法对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将120例Ⅱ度烧伤病人按入选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清创消毒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分层换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法。观察两组换药时疼痛程度、出血率、创面愈合时间、治愈1%烧伤创面所需费用。[结果]观察组创面疼痛程度、出血率、创面愈合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换药法用于Ⅱ度烧伤创面治疗,能减轻换药时的疼痛,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护士工作量,效果优于传统换药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1~75岁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换药,以凡士林纱布外敷,观察组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创面换药,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患者换药的感受、创面愈合的质量。结果 86例烧伤患者全部治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时疼痛评分降低,创面愈合质量评分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深二度烧伤可缩短治愈时间,减轻患者换药的痛苦,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是一种治疗深Ⅱ度烧伤理想的外用敷料。  相似文献   

3.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可用凝血酶凝固成胶冻状,不仅可以黏合组织缺损处,还可以防止血小板流失,使血小板在局部长时间分泌生长因子,避免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液态重组生长因子试剂在伤口及移植区易流失易蒸发的缺点.目的:观察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8-01/2010-01在广西昭平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4岁以下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儿童各30例.均以左侧面部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干预7,14 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与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疼痛情况,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7 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14 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愈合时间显短于对照组(P < 0.05),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说明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能显著加快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同体对照法,将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的创面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医用硅酮凝胶膏混合后湿敷创面;对照组采用医用硅酮凝胶膏湿敷创面。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状况及渗液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8.6±1.6)d较对照组(11.8±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4,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4.5±0.9)次较对照组(6.1-I-0.9)次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6,P〈0.05)。两组患者的换药疼痛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2,P〉0.05)。两组在第2次换药时的渗液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5,P〉0.05);而在第3和4次换药时,观察组渗液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988,5.316;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减少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渗液量,减少换药次数,可明显促进表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深度电烧伤患者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深度电烧伤创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对照组采用外科换药及清创手术,观察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次数、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 0. 05),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植皮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可有效改善深度电烧伤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减少创面感染,提高植皮存活率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框架的全程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烧伤整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6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框架的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状况、舒适度、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烧伤整形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过程中实施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框架的全程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有效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门诊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创面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就诊换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方法,试验组患者给予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换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愈合天数及换药次数、疼痛评分、伤口二次创伤评分、伤口周围皮肤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二次创伤评分及伤口周围皮肤评分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二次创伤评分低于对照组,伤口周围皮肤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愈合天数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换药次数、愈合天数少于或短于对照组。结论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门诊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具有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频率及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可用凝血酶凝固成胶冻状,不仅可以黏合组织缺损处,还可以防止血小板流失,使血小板在局部长时间分泌生长因子,避免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液态重组生长因子试剂在伤口及移植区易流失易蒸发的缺点。目的:观察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8-01/2010-01在广西昭平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4岁以下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儿童各30例。均以左侧面部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干预7,14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与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疼痛情况,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7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14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显短于对照组(P〈0.05),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说明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能显著加快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用于深Ⅱ°烧伤创面清创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深Ⅱ°烧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新型敷料进行清创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烧伤湿润膏护理创面,比较两组换药时疼痛、对换药的满意度、换药次数、愈合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换药时疼痛、满意度、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敷料用于深Ⅱ°烧伤创面清创及治疗,能促进创面的愈合、加速坏死组织溶解、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05/2009-05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烧伤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序贯换药;对照组采用1%磺胺嘧啶银冷霜抹在凡士林纱布上外敷,于伤后7,10,15,17,21 d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情况及速度、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换药时创面痛感、肉芽破坏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三四天,治疗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五六天.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创面换药时无明显疼痛感,肉芽组织无明显破坏.结论: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序贯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具有显著抗菌及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有孔牛羊膜联合运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覆盖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中小面积热力烧伤患者43例,试验创面面积为1%~2%,采用同体对照设计方法,将每例患者相同性质的创面等分为3份,分别应用有孔牛羊膜(治疗组),牛羊膜(对照组1),凡士林油纱布(对照组2)覆盖烧伤创面,3组均联合运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P<0.01)和对照组2(P<0.05)相比能明显缩短以深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创面愈合时间,而在治疗以浅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2相比能明显缩短的创面愈合时间(P<0.01),而与对照组1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换药次数少、疼痛轻.3组均未出现皮疹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有孔牛羊膜覆盖烧伤创面及联合运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药冷却后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洽的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换药前在室温下应用0.5%利多卡因对患者喷涂创面,实验组换药前应用经冷却为10℃的0.5%利多卡因喷涂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换药前和喷药后5、10、30、60 min时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换药前和换药后60 min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均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喷药后5、10、30 min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表面麻醉药冷却至10℃时喷涂烧伤创面后进行换药,可有效缓解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时引起的疼痛,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Ⅱ度烧伤创面换药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清创、剪除水疱后喷洒金因肽,再敷紫草油纱布,对照组在清创、剪除水疱后敷紫草油纱布。结果治疗组伤口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运用金因肽、紫草油换药,既可以减少换药次数,减轻伤口疼痛,又可以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脂质水胶敷料(商品名:优拓Urgotul S.S.D)与普通凡士林敷料在Ⅱ度烧伤换药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106例门诊Ⅱ度烧伤换药患者,随机分成脂质水胶敷料换药组(A组,n=53)和普通凡士林敷料换药组(B组,n=53)。采用VRS疼痛评分表,分别在换药前及换药结束后10 min评分1次。结果:A、B两组患者换药前创面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结束后10 min两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分别高于各自换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水胶敷料较之普通凡士林敷料能减轻烧伤患者换药所致的创面疼痛、减轻创面的出血情况、降低烧伤创面的继发感染率、缩短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皮肤磨削术在儿童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79例Ⅱ度烧伤患儿予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保守组(n=35)、磨削组(n=44)。保守组给予传统换药治疗,磨削组给予皮肤磨削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发热次数、换药次数、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患儿住院期间,磨削组发热次数、换药次数、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均要优于保守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磨削组患儿术后大多数创面均无明显增生,基本恢复正常;保守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瘢痕增生比较多。结论儿童Ⅱ度烧伤创面的皮肤磨削术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显著减少患儿发热次数、换药次数,减轻创面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硅酮凝胶膏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以促进烧伤患者创面的愈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53例浅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分别为26例与27例。对照组接受医用硅酮凝胶膏湿敷创面,实验组接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硅酮凝胶膏湿敷创面,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换药次数与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换药疼痛程度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三次与第四次换药的创面渗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硅酮凝胶膏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疗效良好,缩短了病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爱康肤银离子敷料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将60例深Ⅱ度烧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观察组用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覆盖于创面,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观察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单次换药耗时。[结果]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单次换药耗时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爱康肤银离子敷料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湿润烧伤膏换药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从而肯定湿润烧伤膏在混合痔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术后用湿润烧伤膏换药,对照组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观察2组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具有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外科伤口护理应用密闭式负压换药的效果及对其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胸外科收治的难愈性伤口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2017年9月—2018年2月为对照组26人予常规护理,2018年3月—8月为实验组26人予密闭式负压换药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疼痛程度的评定、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平均换药次数以及换药费用,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多于实验组(P 0. 05)。对照组愈合率低于实验组(P 0. 05)。对照组平均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均高于实验组(P 0. 05)。结论对胸外科伤口应用密闭式负压换药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减少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经济负担,住院时间缩短,且治疗疗效好,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压疮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整形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2例Ⅲ度、Ⅳ度带入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70~-120 mm Hg间歇性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换药次数。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换药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明显缩短压疮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