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4年7至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8例。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本院心内一科和心内二科两个科室收治的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追踪方法学护理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心内科实施追踪方法学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以反映真实的护理质量,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10月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为实施前,设为对照组(n=85);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为实施后,设为观察组(n=81)。比较两组各观察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无创通气患者鼻面部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吸入剂规范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呼吸功能锻炼规范执行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医院获得性感染率虽也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呼吸内科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护理质量与护士的业务能力,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及持续改进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抽取我院3个普通病区1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护理质量应用柏拉图分析法进行动态分析,确定影响因素和拟定改进措施;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3个病区12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护理质量应用敏感指标进行评价。干预前后比较34名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改善效果,以及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专业技能合格率、患者身份准确识别、应急预案完整率、高危风险评估与应对合格率、分级护理落实率较对照组高(P 0. 05);研究组护理意外事件、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可提供科学评价依据,对持续改进有参照和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顾红瑛 《当代护士》2016,(12):173-175
目的评估对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实施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的300名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实施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的30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跌倒、坠床、压疮、烫伤、噎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实施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集中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64例日间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81例日间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成立日间手术服务中心,进行集中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等候手术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手术不良事件、护理纠纷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准备、护理配合、护理记录、器械管理、手术安全、手术质量各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院前指导、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手术质量、手术安全、术后服务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开展日间手术集中管理能缩短患者手术等候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手术不良事件、护理纠纷及患者再住院率,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性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2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总健康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 00%低于对照组的22. 00%(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升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信息化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信息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信息化延续性护理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改善其心脏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护理操作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将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应用至护理安全管理中,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各临床护理单元2011年1-12月的1226名护士设为观察组A,2012年1-12月的1471名护士设为观察组B,将2010年1-12月未实施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各临床护理单元的1118名护士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特级及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合格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及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特级及一级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应用到护理安全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1764例设为观察组,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未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1589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消毒隔离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呼叫后反应延迟、交班遗漏、发错药、药物外渗、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可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认可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血液透析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对期间各项感染控制指标及感染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实施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收集2015年1月—12月血液透析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各项感染控制指标、感染发生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操作合格率、感染控制知识合格率、物表培养合格率及手培养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3%(1/97),低于对照组的8.24%(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3.09%(3/97),低于对照组12.94%(1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各项感控指标的合格率,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6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骨科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PEWS)的分级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629例危急重症患儿未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分级管理设为实施前组,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738例危急重症患儿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分级管理设为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医师、护士、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组PICU护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感染管理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组(P 0. 05),两组护理文书书写和急救管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实施后组PICU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意外拔管、压疮、坠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组(P 0. 05);实施后组医师、护士及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组(P 0. 05)。结论基于PEWS评分的分级管理,可明显提高PICU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手术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的手术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手术护理路径在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6月于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62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传统护理质量控制法进行管理;另选取2016年1-6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57例作为观察组,对其采用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手术室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士专科技能、分级护理落实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率、规范化服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环境、基础护理质量、护士专业技能、护士服务态度及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构建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68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6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规范化管理,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9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100例患者作为循证护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施前后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核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实施后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考核平均分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水平,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单元分等级管理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实施护理单元分级管理方法前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实施护理单元分等级管理方法后的5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各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护理单元分等级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改善各科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12个月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在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均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 0. 05);研究组干预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 0. 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及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能够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其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预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98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3年7月~2014年11月13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质量护理持续改进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50例;观察组及时上报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仅能够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风险意识,能够做到积极主动的上报,显著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