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急诊科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本市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市3所综合医院共120名急诊科医护人员,问卷调查其资料及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水平,然后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人员中,1年内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比率高达54.17%,其独立影响因素有医护人员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参加培训情况(P<0.05)。结论急诊科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水平总体较低,与医护人员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参加培训情况相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提高其防护知识和水平,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模式,为我国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系统评价国内外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类型——锐器伤干预效果研究,借鉴行为改变相关理论,研究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模式。[结果]以行为安全为切入点,从多维视角(知、信、行、环境)、多重水平(个体水平、环境水平)构建了综合性、阶段性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模式。[结论]基于系统评价和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模式,突出了提前预防是重点、行为转变为核心的特点,对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格林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认知水平及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手术室护士113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其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和防护情况;之后对相关因素采用格林模式进行干预,2018年1月再次对这11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比较采用格林模式干预前后其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和防护情况,分析格林模式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前,手术室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知水平为(5.12±1.02)分、防护水平(52.37±8.26)分,均低于干预后认知水平(8.35±1.04)分、防护水平(83.31±1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格林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健康指导干预,能提高其认知和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杨丽  张永爱  胡敏华 《护理学报》2018,25(13):52-54
目的 调查血源性职业暴露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知识、行为现状,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西安市30所三级甲等医院中5所三级甲等医院45个临床科室的所有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调查问卷,调查其2016年10月—2017年9月间是否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并调查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行为现状.结果 997名临床护士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者599名(60.1%);血源性职业暴露者多为低年资护士,其中<30岁(66.1%)、工龄<5年(57.6%)、初级职称(85.5%);穿刺后到针头归入锐器盒是暴露的主要时机,穿刺后双手回套针帽(39.6%),其次是穿刺后锐器处理环节(29.4%).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临床护士,其血源性职业防护知识得分为(11.32±2.12)分;血源性职业防护行为得分为(54.76±5.71)分.结论 低年资、外科护士为临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危人群,血源性感染疾病相关知识的3个条目答对率最低,血源性职业防护用品使用相关行为的3个条目得分最低.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防护培训教育,规范血源性职业防护操作流程;同时完善职业暴露监督体系,采用血液暴露防治通报网络系统分析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对高风险部门采取预防接种降低暴露后风险,并追踪观察实施针对性干预,达到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提高护士职业安全保障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陈燕  程云 《上海护理》2012,12(6):11-14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进行针对性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职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对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99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知识部分总计得分(11.62±1.72)分,得分率77.5%;态度部分(135.58±9.60)分,得分率90.4%;行为部分(137.40±15.20)分,得分率76.3%。结论实习护生在职业防护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缺乏,职业防护态度较积极,但行为依从性较差,提示学校应重视其职业防护教育,减少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的发生,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在改善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通过对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进行现状分析和要因分析,确立"降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改善主题,制订专案改善目标为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4%,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并实施。[结果]护理专案实施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的认知得分由(6.02±1.22)分提高为专案实施后的(8.45±1.12)分,防护行为得分由(25.22±3.92)分提高为专案实施后的(33.63±4.24)分,护理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由14.65%下降为专案实施后的3.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问题进行护理专案改善活动,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认知和防护行为,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现状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对深圳市3家基层医院的160名急诊科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现状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134名工作人员有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经历.其中,血液或体液溅污108名,锐器伤116名,最常见的暴露物为血液.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其次是玻璃、缝合针、手术刀剪.暴露地点主要为救治现场、抢救室、清创室.暴露发生的主要部位是手.结论 急诊科工作人员面临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危险,各方面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女性促排期间药物管理认知、态度及行为现状,为该类患者用药宣教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5月在我院辅助生殖门诊就诊的304例接受IVF-ET治疗处于促排卵阶段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IVF-ET促排药物管理问卷,对患者药物管理知信行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知识得分为(6.12±1.48)分,态度得分(7.71±0.78)分,行为得分(2.43±0.62)分,总分(16.27±2.04)分,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治疗次数是影响药物管理知信行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IVF-ET治疗女性促排卵期药物管理知信行水平仍需提高,年龄、文化程度、职业、IVF-ET治疗次数与患者药物管理知信行水平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文化程度较低及医疗资源欠缺人群提供多元化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的知识、信念、行为的现状,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理实习生的职业暴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知信行调查问卷,对286名护理实习生在实习10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30.85%来源于学校教育,87.42%来源于临床带教老师,知识总分为(24.15±7.32)分,标准分为(61.38±15.93)分;态度总分为(37.64±8.35)分,标准分为(90.27±12.63)分;行为总分为(30.46±2.76)分,标准分为(45.89±10.24)分。结论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缺乏,态度较为积极,相关行为不容乐观,学校和实习医院都要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知信行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行为现状,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现状调查问卷,对213名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手术室医务人员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比例为92.02%,医务人员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的为94.37%,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总分百分比为69.84%。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行为现状欠佳,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医院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JP2〗探讨某三甲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防护知 信 行情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某三甲综合性医院手术室75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调查量表分析手术室医务人员的一般资料及感染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务人员感染防护知 信 行影响因素。结果 该三甲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护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分别是36.40±6.62、214.82±35.60、190.59±36.81分|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防护知 信 行和性别、年龄、工作岗位、职称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工作岗位、职称为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防护知 信 行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三甲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防护知 信 行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待进一步改进,为降低手术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发生,需开展综合而全面、有效的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拟定制度与流程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手术室的69名护理人员,收集基本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9名护理人员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17名(24.64%)。其中手术缝合操作刺伤7名,手术操作器械割伤4名,清理医疗废物损伤3名,污染针头损伤2名,双手回套针帽1名。影响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医务人员的工作年限、学历、血源性职业暴露认知情况(P<0.05)。结论针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进行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防护,可预防或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了解掌握昆明市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及管理现状。方法 收集2010-2014年该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共有160名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其中护士发生率最高,占49.38%;其次为实习生和医师,分别占21.25%和14.37%;工作年限<5年者是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占75.62%。职业暴露以锐器伤为主,发生的操作环节主要以输液拔针(28.75%)、收集医疗废物(16.88%)和采血过程(16.25%)居多。结论 护士及低年资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优化医院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培训、建立职业暴露监测体系并实施暴露后正确处理与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干预,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率以及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指导,成立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小组,采取感知教育、行为益处教育、提升自我效能、减少制约因素以及行为督导等系列干预措施。结果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除防护认知的安全注射条目和防护行为中的暴露后处理条目外,其他防护认知及防护行为得分均提高(P〈0.01或P〈0.05);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可以增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的健康信念,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从而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急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并分析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3月~2018年4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19名,分析119名发生血源性暴露医务人员的人群分布、暴露方式及部位、暴露源种类、暴露后处理方式等情况。结果:119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急诊医务人员以女性居多,占79. 83%;职业以护士、医师为主,分别占52. 10%、21. 01%,其次为实习生(12. 61%)、保洁人员(10. 08%)、进修生(4. 20%);工作年限主要为0~5年及6~10年,占54. 62%、26. 05%,其次为11~15年(11. 77%)、 15年(7. 56%);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68. 91%,其次为黏膜暴露(14. 29%)、皮肤暴露(12. 60%)等;暴露部位以手指为主,占79. 83%,其次为手臂(14. 29%)、眼(5. 88%);暴露源种类以乙型肝炎最为多见,占38. 66%,其次为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分别为17. 64%、13. 45%、5. 88%,有24. 37%暴露源种类不明;暴露后处理方式以挤血+冲洗+消毒为主,占72. 27%,其次为挤血+冲洗+消毒、挤血+冲洗、挤血+消毒、挤血、冲洗,分别占15. 13%、10. 08%、1. 68%、8. 40%; 69名行预防用药,预防用药率为57. 98%; 119名医务人员经及时处理及预防用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急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严峻,应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水平,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对门诊采血室护理人员暴露相关知信行水平、暴露情况及护士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该院门诊采血室的护理人员24名, 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各12例。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口头宣教, 试验组护理人员在口头宣教的基础上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知信行水平、暴露情况及护士效能感。结果培训后, 试验组护理人员的知识、信念及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及紧急处理调查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GSES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培训, 能够有效提升其对于暴露相关知识的知信行水平, 改善其暴露情况的防护及紧急处理方式, 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56份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表进行分析,掌握发生锐器伤人员的职业分布、产生职业暴露操作环节及损伤部位等,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结果锐器伤是造成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医生(27.25%)和护士(66.57%)是医院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发生职业暴露的锐器种类以手术缝针、头皮钢针、一次性注射器为主;医生锐器伤主要环节是手术缝针,护生锐器伤发生时机分布较多,手是主要的暴露部位。结论预防及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应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规范标准性预防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社区居家养老者防跌倒知信行情况的调查与针对性的干预,降低社区居家养老者的跌倒率。[方法]选择我院卫生服务中心隶属的两个社区居家养老者,从其跌倒高危人群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讨论确定社区居家养老者防跌倒的认知、态度与行为调查表,结合平衡能力测试表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和锻炼计划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和个体化干预,评价居家养老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跌倒发生率及知信行情况。[结果]Ⅱ级、Ⅲ级跌倒风险高危居家养老者经干预后跌倒率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43,0.029),干预后居家养老者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15.34±3.59)分、(26.68±6.61)分、(14.75±3.54)分,干预后得分平均增加5.78分、8.01分、5.97分,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社区居家养老者防跌倒知信行情况及平衡能力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可提高知信行水平,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血源性病原体的感染现状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住院患者血源性病原体检测的必要性及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本院2010-2014年的244 718名住院患者HBs 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结果及691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资料汇总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间,本院住院患者血源性病原体阳性检出率(%)逐年增高:HBs Ag为8.93-9.90(9.52±0.369)、抗-HCV为0.39-0.49(0.44±0.036)、抗-HIV为0.81-1.17(0.98±0.137)、抗-TP为8.12-10.02(9.31±0.638);医务人员职业暴露691人次中,工龄5年者占85.67%(592/691),暴露源为4种主要血源性病原体者占86.39%(597/691),其中HBV 333例、HCV 11例、HIV 17例、TP 236例,暴露后处理措施规范者仅占37.92%(262/691)。结论医院血源性病原体检出率较高,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也较为常见。重视患者血源性病原体标志物检测,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调查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调查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程度,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基本情况(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科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途径、不同科室暴露的构成情况以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等。结果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途径以针刺伤最多见,不同科室暴露的构成比以急诊室最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较为淡薄。结论应通过行政干预加强职业防护教育,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