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宇 《光明中医》2008,23(3):370-371
清·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指出“暑必兼湿”。王孟英认为:“暑令湿盛,必多兼感”。后世医家,如何廉臣、曹炳章等,皆对暑湿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综合分析之,暑湿产生之机理不外有外因与内伤两途。外因乃夏季气候炎热,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暑湿之气交蒸氤氲,人处于天地之中,复感其邪,焉能不病。内伤不外是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呆滞,因热而乘凉露宿,冷饮过度,外有暑热,内伤寒凉,合而为病。  相似文献   

2.
二、暑温挟湿的病因病机特点与化湿法暑温是夏令感受暑热之邪的时令热性病,多发生在夏末秋初季节。其发病初起即可见到壮热烦渴,汗出等气分症状,并且传变迅速,多见闭窍和动风等变证。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相当于“乙脑”钩端螺旋体病、流感等疾病。暑温虽为阳热之邪,但多挟湿为患,因为暑季多湿,人处湿中故暑温多挟湿伤人,又因暑季气候炎热,人们多喜凉饮冷,所以暑湿之邪又易被寒所遏而成为暑湿挟寒。暑温挟湿证特点是除了有暑热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清暑益气汤渊于东垣《脾胃论》。功能清解暑湿,以清燥之剂达到湿热去则脾运健、津液复的目的。用于暑邪干卫,症见四肢困倦,身热烦渴,胸闷便溏,喘促少气,自汗身重等颇效。李氏认为本汤证,多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胃元气先虚,乘天暑而作。颜老以暑必伤气,暑必耗阴,暑又挟湿之暑夏疾病的特点,巧用此方,医治难治病多有效者,今撷数则于下。  相似文献   

4.
治呕十七法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的一种常见病症。既是病名,又为症状。历代医家有诸多论述、兹集录其验,汇为十七法: 一、芳香化浊法《古今医统》曰:“卒然而呕吐,定是邪客胃腑。在长夏暑邪所干”。长夏之季,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暑湿之邪及秽浊之气,每易侵犯胃腑,胃失和降,水谷随气上逆而发呕吐.症见突然呕吐,来  相似文献   

5.
并论李氏王氏清暑益气汤何炎《素问·热论篇》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故暑为阴邪,其热性较温邪为甚,已无疑义。然而,长夏又是湿令盛行季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腾,人所感受之邪,暑湿每多兼夹,故叶天上《幼科要略》有“暑必兼...  相似文献   

6.
夏天第一方     
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古人说:“暑热者夏之令也,人或劳倦透支,生冷食物过大,元气匮乏,不足以御天之亢热,于是受伤为病。”夏季暑热既盛,而雨湿较多,湿气亦重。因天暑下迫,土湿上蒸,湿气与热邪相合,故暑湿每多兼感,亦称之为暑湿病邪,其致病可形成暑温夹湿之证。  相似文献   

7.
《汤头歌诀》曰:“缩脾饮用清暑气,砂仁草果乌梅暨,甘草葛根扁豆加,吐泻烦渴温脾胃,古人治暑多用温,暑为阴证此之谓。”中医自古有“暑为阳邪”之说,既然暑为阳邪,那么如何理解暑为阴证呢?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三:其一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其二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其三暑多挟湿。暑之为病有:伤暑、中暑、暑湿、暑厥、暑秽、暑痫、暑风、暑瘵、暑湿病等。然暑病虽繁,可以阴阳以别之,有阳暑阴暑之分。阳暑者,由外感暑热之邪所致,即古人所言“暑月受热,故名阳暑”。症多见:身热心烦,汗出口干,神昏瘛疒从,舌红,苔薄黄,…  相似文献   

8.
<正> 暑秽俗称“六月病”、“发痧”。夏季颇为常见。笔者自拟豆藿汤治疗此证,疗效较为满意。现对其证治谈以下体会: (一) 病因病理:夏秋之际,署湿交蒸,秽浊气盛,人若起居不慎,或饮食失宜,或劳累过度,正气不足,易感其气而发为本病。正如《时病论》所说的“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下逼,地湿上腾,署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昆于内。”暑湿秽浊之气侵入人体,或交阻于中,或壅滞肺卫,或蕴结下焦,致使三焦气化不利,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11.湿温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主要症状的急性热病。”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是指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中气实则病在阳明”:是指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湿热为土之气,脾胃属土,湿土一属,同类相召,是指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外内相引”:是指外复感时令之湿,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内外湿相合而致病。“白瘩”:是湿热病邪留恋气分,蕴酿淹缠,郁蒸卫表,形成于皮肤的细小白色痦疹。“暑温挟湿”:是指暑温  相似文献   

10.
六一散出自《伤寒标本》,它具有清暑利湿的作用。方中由滑石180克,甘草30克组成,两药共研细末,药量之比为6:1,故名叫六一散。本方为夏季外感暑湿所设,功效清暑利湿。主治暑湿外感,症见身热口渴,心烦,小便不利,兼有呕吐、泄泻。对于膀胱湿热,小便赤涩,淋痛、砂淋、结石也有效。夏季气候特点是暑热潮湿。暑为阳热之邪,暑邪引起的病症属于热病的范畴,病情严重的叫“中暑”,病情较轻的叫“伤暑”。伤于暑邪的,可见身热,心烦;暑热伤津,必然出现口渴,而“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暑热下注故见小便不利。暑湿阻滞胃肠则出现呕吐、泄泻。其他诸症如小便…  相似文献   

11.
吴鞠通深谙运气之理,认为"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多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子、午、丑、未之年为多也",自注解释为"子、午、丑、未之年为独多者,子、午君火司天,暑本于火也;丑、未湿土司天,暑得湿则留也",司天之气是吴氏预测子、午、丑、未之年伏暑多发的主要依据。伏暑病最大特点是过时而发,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到秋冬季而发,"长夏盛暑,气壮者不受也;稍弱者但头晕片刻,或半日而已;次则即病;其不即病而内舍于骨髓,外舍于分肉之间者,气虚者也。盖气虚不能传送暑邪外出,必待秋凉金气相搏而后出也",可见,伏暑的发生取决于正邪两个方面,气虚而感受暑湿之邪,则易使暑湿停留体内而发为伏暑,故暑湿之气的强弱决定伏暑是否多发-暑湿主导,不可只拘泥于"子、午、丑、未"而忽略干支相配后的具体年份,同时还应对非"子、午、丑、未"年的运气特点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暑湿是外感湿热病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人夏之后,天暑地热,且暑多夹湿。暑湿之邪从口鼻而受,留恋气分,弥漫三焦。小儿脏腑娇嫩,稚阴稚阳,饮食不能自节、寒温不能自调,暑湿之邪易乘虚而入,对小儿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小儿暑湿的临床特点有:(1)高热(39℃以上),朝轻暮重,寒少热多;  相似文献   

13.
<正> 清代温病学家对暑病的论述,有"暑必兼湿"与"暑多兼湿"的不同见解,容易使人迷惑,是温病学教学中的疑点之一.由于暑病的兼湿与否,涉及到确立相应的治法,临证时必须辨明.就此,笔者作一初步探讨,敬请同道指正.暑病的病因关于暑病的病因,叶天士提出:"长夏湿令,暑必兼湿",他认为长夏暑气虽盛,湿气当令,感受暑邪的同时,必定兼感湿邪.一些医家把暑湿混为一体,认为暑是热湿合邪,暑中必有湿.如喻嘉言说:"热蒸其湿是为暑",章虚谷说:"火湿合化而成暑";吴鞠  相似文献   

14.
暑温是感受暑热邪气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发病急骤,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多、脉洪等气分热盛证候,病程中易伤津耗气,并以动风、闭窍、生痰之变为临床特点.其发生于夏暑当令之时,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暑邪有夹湿与不夹湿之别,故又将其中夹湿者称为暑湿.……  相似文献   

15.
秋后谈伏暑     
在秋后的时令病中有所谓:“伏暑”者。“伏暑”和“春温”一样是“伏气”为病。不过春温是“冬伤于寒”,伏暑是“秋伤于暑”。从来暑有热、湿之争,王孟英谓“暑即热”也。热为火邪,发病骤急,决无潜伏之理,只有“暑湿”才有留连伏匿的可能,以湿为阴邪,胶滞粘着,錮结难解,所以叶子雨说:“伏暑多挾湿”,吴鞠通谓:“暑得湿则留”,是有见地的。温邪能伏,正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寒邪能伏同,冬有“非节之暖”的冬温,与“触而即发”  相似文献   

16.
暑湿证是温病中暑温挟湿之证,夏秋之际,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人感其气,即易患此证,岭南尤为多见。导师刘仕昌教授从事临床数十年,擅长温病、内科,其中对暑湿证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夏天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伤寒及多种疾病之继发感染所致的热性病从暑湿论治,每获良效。临症中,刘老注重辨暑湿之病位,审体质之虚实,察邪正之盛衰,进行辨证论治。并喜用芳香轻清宣透、解肌之品,少佐淡渗,慎用苦寒,如青蒿、香薷、扁豆花、藿香、葛根、柴胡、黄芩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重症泄泻是久泻或暴泻的变证、这证,好发于夏秋季节。若不及时救治,极易危及生命,年龄愈小,死亡率愈高。笔者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见治此证颇多,疗效尚属满意。兹简述于下。小儿重症泄泻的发病原因,不外乎外感暑邪,内伤脾胃。夏秋为暑湿交蒸之令,暑为阳邪,湿为阴邪,西邪结聚,交阻中焦,蕴结不解,是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不分,上则为吐,下则为泻,久之而成重症泄泻。如果暑邪偏盛,大便有热臭气;如果湿邪偏胜,大便清而无臭。湿热之邪蕴结于胃,可见恶心呕吐。如果大便泄泻次数过多,呕吐不止,津液大伤,阳气随…  相似文献   

18.
答:“暑必兼湿”一语出自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长夏湿令,署必兼湿”。对此素有争议,如章虚谷同意此观点,认为“火湿合化而成署”。但亦有不同意此观点的,如朱丹溪说:“暑乃夏月炎署,盛热之气火也。”王孟英也说:“署乃天之热气,流金烁石,纯阳无阴亦始于温盛于署,暑字从日,日为天上之火,夏秋酷热始名为暑。”“盖在天为热,存地为火,其  相似文献   

19.
病因为本,症状为标,急慢性病都要询问病因,审证求因,“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正气为本,邪气为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就将疾病的内外因联系起来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感发热病,必须分清是风、火、暑、湿、燥、寒以及温疫之杂气,厉气为  相似文献   

20.
暑热为夏季之主气。暑热之气为患,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暑为阳邪,最易耗人津气;二是暑多夹湿,最易侵人肠胃。小儿娇嫩之体,易感而罹病。临床一般以邪客肺卫与暑湿侵犯肠胃为常见。邪客肺卫,当以宣暑解表为治。暑湿之邪客于肠胃,需分寒热虚实,当以消暑祛湿为治。但湿邪为患,当化、当燥、当利,治宜详审。后附笔者临证治验医案数则,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