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观察丹参对兔肝超微结构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家兔27只,分3为组,每组9只。在手术前30min分别给予丹参(3g/kg),肌苷(10mg/kg)和生理盐水(2ml/kg)静脉注射,然后将每组分为3只一组,分别阻断肝尾状叶血流15min,30min,45min并再灌注40min。取肝组织制备超薄切片供电子显微镜观察,并与肌苷组和生理盐水组进行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比较。结果显示丹参能有效地推迟和减轻缺血后再灌流引起的不可逆性肝损伤。并就丹参这一保护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毫米波辐射对兔眼角膜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了毫米波辐射引起免眼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机理.1材料和方法1·l实验动物成年青紫兰兔48只,体重(2士0.5)kg,雌雄随机,由本校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l.2毫米波照射条件和方法毫米波发生器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提供,由频率为36.00GHZ(波长8.3mm)的毫米波固态源产生等幅连续波,用可变衰减器调整后,经国形波导管辐射,在麻醉状态下,以兔左眼为照射眼,兔眼瞳孔为中心,距离Icm,垂直照射,照射时的环境功率密度为64mW/Cm‘.1.3实…  相似文献   

3.
自由基反应与血吸虫病兔肝超微结构损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4.
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将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超微结构。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培养兔RPE细胞并传代。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原代培养的RPE细胞含大量色素呈多角形,传代的细胞透明呈梭形。电镜显示它们具有细胞极性,含黑色素颗粒、各种细胞器、细胞间连接复合体,与体内一致。结论:培养的大量细胞可用于RPE的体外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移植术后植片衰竭(PGF)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建立兔角膜疱疹病毒潜伏感染模型,实验分为健康兔移植潜伏感染供体角膜(A组)和潜伏感染兔移植健康供体角膜(B组)两组,行单眼穿透性角膜移植,A组健康兔7眼移植潜伏感染供体角膜,B组潜伏感染兔7眼移植供体健康角膜,分别于术后3、5、7、14和28 d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同时采集角膜拭子,应用多重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巨细胞病毒(CM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核酸,以PCR阳性结果判定存在病毒感染。结果:A组2眼(2/7,28.6%)分别在术后5和28 d发生角膜PGF,多重PCR检测角膜拭子、角膜植片,受体角膜边缘及三叉神经节分别为HSV-1和VZV阳性,未检测到HSV-2和CMV;A组其余5眼(5/7,71.4%)和B组7眼(7/7,100%)角膜植片透明,角膜拭子多重PCR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供体角膜疱疹病毒感染是引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PGF的主要因素, 其中HSV-1和VZV更易感染兔角膜,潜伏感染的病毒可以因手术刺激被活化,感染复发引起PGF。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兔胆囊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兔的胆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选择大耳白兔26只,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组、四氧嘧啶致糖尿病组,根据血糖情况,适量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在20mmol/L左右,饲养6周后处死观察胆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14只人组,终末存活11只,电镜下发现糖尿病兔发生胆囊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不良,内皮细胞核呈坏死病理改变,胞浆有部分崩解,内皮细胞基底板呈高度增厚。胆囊平滑肌细胞可见细胞凋亡,细胞间可见成堆的大量髓磷体。胆囊上皮细胞、胆囊壁微血管内皮细胞均可见到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实验结果证实糖尿病兔早期胆囊微血管内皮细胞及胆囊平滑肌细胞均发生超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9.
兔眼缝线固定式人工晶体表面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眼缝线固定式人工晶体表面超微结构观察周朝晖1何守志2梁延杰3关键词眼内晶体植入;超微结构;兔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76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动态观察缝线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表面超微结构的病变特征,探讨术后人工晶体表面炎性细胞动态变化过程及炎症发...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选用30只家兔脑,经CO_2激光照射后,在30天再生修复动态变化过程中,电镜下见到受损伤的神经组织呈现暗型、中问型、明亮型3种神经元形态。提示激光损伤后由于脑缺血和离子浓度发生紊乱,导致神经细胞缺氧、皱缩,密度增高,最终转化为液化性坏死。在损伤组织中,见到有明显的星形细胞增生,周围的正常神经组织也发生反应性胶质增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93nm准分子激光在板层角膜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兔单眼用准分子激光制作植床、植片,再将植片间断缝合于植床。对照组兔单眼施行常规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观察12周,在1、2、4、8、12周取角膜作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角膜基质透明度较对照组高,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植床、植片界面光滑,12周时纤维排列整齐,似正常角膜。结论在板层角膜移植中运用准分子激光,有助于减少界面间瘢痕增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93nm准分子激光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组发用准分子激光制作植床,对照组兔单眼用常规机械性环粘制作植床,然后2组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2、4、8、12周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散光,并周期取角膜作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 12周实验组散光小于对照组(P〈0.05)。组织泞不实验组植床切缘光滑、早,板层结构完整,12周时供受体吻合处纤维排列整齐,衔接良好,似正常角膜。结论 在  相似文献   

13.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内皮创伤愈合的形态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只家兔角膜分为正常、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2周、1、2、3个月各4只,共5组,用扫描电镜观察、拍摄伤口部位内皮细胞并利用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得细胞面积、周长、密度、形状系数、最大长径,面积变异系数等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显示:术后早期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密度与术前有明显差异;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其形态和密度又向正常恢复,但进程缓慢;直到术后3个月仍有部分形态学指标与正常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的屈光状态。方法对行穿通性角膜移植手术患者20例(20只眼)术后3个月行视力及散瞳验光检查。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1者11只眼,其矫正视力为0.05~1.0;术后裸眼视力≥0.2者9只眼,其矫正视力为0.6~1.2。12只眼散光度数较大,其中轴位在垂直方向8只眼。结论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可显著提高视力。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大散光,其原因可能是6点和12点位置的缝线较紧,对局部角膜产生牵拉,造成了垂直轴位的散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主要病因、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46例(158眼)穿透性角膜移植(PKP)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0.5~7.5年.结果病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12眼(70.9%),角膜白斑18眼(11.4%),细菌性角膜炎11眼(7.0%),圆锥角膜8眼(5.0%),其他9眼(5.7%).疗效:植片透明140眼;视力:0.05以下6眼(4.0%),0.05~0.2,30眼(19%),0.25~0.5,82眼(52%),0.6以上40眼(25%);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免疫排斥反应6例(4.0%),1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1987-1992年施行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04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移植片透明率达86.5%(90眼),半透明率为7.67%(8眼),混浊5.79%(6眼),文中还对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应用人工角膜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手术适应症以及临床疗效,探讨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8例从1996年12月至2005年6月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病人,分析病因,手术适应症,前后节功能恢复以及和手术并发症等因素。结果:13眼视力较前提高,其中视力在0.05~0.1之间者5只眼;0.1~0.3者4眼,0.5者1眼;视力与术前无变化者5眼,10只眼角膜植片透明,2只眼再次做角膜移植手术,6只眼出现角膜植片水肿、混浊,其中3眼为角膜排斥反应,3眼为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尽管联合手术的视功能恢复是有限的,但为患者脱盲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角膜穿孔后粘连性角膜白斑的治疗效果与体会。方法: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后粘连性角膜白斑11例11眼,观察手术后的眼球保留、移植片透明性、术后视力等指标。结果:手术后观察3月-8年,11例11眼的眼球全部得到保留;8眼移植片透明(72.7%),3眼移植片部分透明(27-3%);9眼视力提高,7眼获得0.05以上的视力。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穿孔后粘连性角膜白斑的有效方法;良好的麻醉、多种措施防止术中眼内容脱出,合理的手术设计和粘弹剂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并评价其优点。方法 对 6例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患者从角膜移植孔开放式摘除白内障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 ,同期行角膜移植。结果  6例病人经12~ 18个月的观察 ,角膜植片透明者 5例 ,半透明者 1例 ,术后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联合手术是治疗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伤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研究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对兔创伤的促愈合作用。方法:采用兔背部刀割伤模型,将rh-aFGF溶液隔日一次滴注于创面,用创面照像、透明膜描记称量法记录伤后第4、8、12、16天创面面积,用注水法测量伤腔容积,伤后第8、16天取创面组织,观察创面的病理学变化,包括肉芽组织生长与再上皮化情况。结果:rh-aFGF可明显加速兔皮肤创伤的愈合,使创面面积明显缩小(P<0.05),使伤腔容积明显减少(P<0.05)。组织学检查:rh-aFGF组创面伤后8天成纤维细胞生长活跃、数量多,其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伤后16天,创面收缩与再上皮化明显,新生上皮向创面中心爬行较快。结论:rh-aFGF对兔背部刀伤创面有明显的促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