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军  赵百孝 《环球中医药》2011,4(6):423-426
古往今来,艾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病、保健、养生诸多方面,艾灸疗法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疗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施灸材料,艾绒是由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加工而成.本文考查了古今文献后发现,古代医籍、本草著作对艾叶的性味功能和临床应用有丰富的记载,对灸用艾叶制绒...  相似文献   

2.
艾绒的加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绒广泛用于中药配方及针灸,用量很大。目前大多医院都是人工碾或舂细成绒,工效极低。本人通过反复试验摸索出用转盘式切药机制艾绒,效果颇好。此法优点是:1.工效高,每小时可制艾绒35kg,比人工加工提高效率近百倍,比电动研槽加工提高效率近十倍;2.减少了药材损耗,比人工或电动研槽加工减少损耗10%;3.减轻了劳动强度;4.制得的艾绒符合要求,粗细易掌握,且均匀易制成灸条,便予针灸。方法:先将切药机装上废旧无刃不锋利的刀片,再将喷撒少量水稍湿润的净艾叶机切,  相似文献   

3.
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叶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其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苯丙素类、萜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抗肿瘤、保肝、镇痛、抗炎、抗氧化、止咳平喘等多种药理作用。艾叶及艾绒质量方面,在挥发油含量、苯丙素及黄酮类等指标性成分含量、艾叶存放时间、艾绒加工、艾叶道地性以及燃烧光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该文总结了有关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艾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艾叶性味辛温,有温通经脉和止痛止血的作用。用艾叶揉碎制成艾绒,卷入纸中做成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灸,能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痛等病症。 然而,如果用手持艾条进行熏灸的话,会比较麻烦。如果自己制作一温灸盒,把点燃的艾条放入其中,放置在要灸的部位,既省事又不影响疗效,很适合老年人在家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日本江户时代名医后藤省所著之<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方法:通过对日本宝历十三年之日本中立斋刻本之学术思想进行研究,辨其渊源,明其旨归.结论:<艾灸通说>在艾叶的加工、艾绒的制作、艾炷的大小都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其学术思想如小炷多灸,中病即止;艾火性质并非燥热,而是温润和平,不但寒证可灸,热证亦可施灸;灸治于外,神应于中等观点,今天在临床上仍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河南省汤阴县22批艾叶(简称汤阴北艾)样品进行有效物质(挥发油、总黄酮和鞣质)含量测定、出绒率检测及燃烧热值测定,初步研究探讨汤阴北艾的品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汤阴北艾中总黄酮含量;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测定挥发油和鞣质含量;采用自拟方法检测出绒率;采用GB/T 14402方法检测部分汤阴北艾制得的艾绒样品的燃烧热值。结果:汤阴北艾中挥发油、总黄酮和鞣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8%、3.36%、1.74%,其中挥发油和总黄酮的含量水平与国内多产地艾叶样品平均含量相当,鞣质含量略低于国内样品平均含量;汤阴北艾平均出绒率为15.7%;阴干的汤阴北艾样品中三类有效物质含量及制得艾绒的燃烧热值均高于阴摊3天后再晒2天干燥的样品以及晒干的样品。实验室自制的汤阴北艾的艾绒的燃烧热值较高。结论:从直接药用的角度及有效物质含量测定结果分析,认为汤阴北艾的品质良好,但作为灸用原材料,初步认为其品质偏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保障药用和灸用艾叶的品质,建议尽可能采用阴干的方式对艾叶进行干燥。  相似文献   

7.
分析比较不同年份蕲艾叶及不同比例艾绒的化学成分,为艾灸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以2007年、2008年、2009年蕲艾叶为原料,加工成3:1,5:1,8:1,15:1等不同比例的艾绒,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进行半定量计算。结果显示,不同年份蕲艾叶及不同比例艾绒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其含量有较大差别:年份越久、艾绒比例越高,易挥发成分的相对含量越少,难挥发成分含量越多。表明蕲艾叶及艾绒挥发油成分基本是安全的。陈年高比例艾绒挥发油以难挥发成分为主,如刺柏脑、石竹素、石竹烯等,这些难挥发物质可能就是艾灸时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用艾灸法治疗急性出血,收敛迅速一、艾绒制法一般于五月间采集艾叶,充分晒干后,用碾或捶使之细碎,筛去杂质,即成为柔软如棉的艾绒,位装备用。二、使用方法与效果1、灸点:手掌根部的纵斜纹交义处的中点。  相似文献   

9.
艾绒的选择     
刘全军 《双足与保健》2012,(3):34+39-34,3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采用艾灸疗法时,要想取得显著疗效,首先要选择好的艾绒和艾条。一、直接灸的艾绒直接灸的艾绒要求较高,最好选用精纯的黄金绒。一般为30:1(30斤干艾叶出1斤绒)出绒比例较好。误区:艾绒越陈越好。古人认为:"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很多人都会认为绒越陈越好,有人甚至称自己的是5年的艾、7年的艾,还有说是10年的艾。哪一年的艾好呢?我们可以分析—下:直接灸要在皮肤上灼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艾叶微量元素的含量,为灸材艾叶及艾绒的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赶酸,稀释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不同产地艾叶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艾叶中微量元素含量最高的是K,其次是Ca、Mg、Fe,不同产地艾叶样品微量元素含量差别不大;各产地艾叶样品重金属Pb、Cd、As...  相似文献   

11.
Moxibus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acupuncture that uses moxa floss as the main combustion material.In recent year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have placed more attention on traditional medicine.Along with raised healthcare costs, interest in moxibustion is increasing in its growing usage worldwide as more people seek holistic healthcare approaches to promote wellness and to solve health problems.Some of the main issues concerning moxibus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include reports of adverse events such as burns and infection, as well as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such as the release of smoke during moxibustion.This has generated regulatory responses in many aspects of moxibustion to ensure its safety, efficacy and quality.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moxibustion standardization is dependent on high-quality research that provides insights to understanding moxibustion.This, in turn, depends on good methodologies that can produce 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 data.Standardization of moxibustion must be developed in order to ensure safety and q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to help promote the therapeutic achievements in this field.Mostly important, standards of moxibustion must be used to the relevant industry once published.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利血平化大鼠用不同质(艾绒、烟丝)和量(强、弱)的灸刺激“足三里”后,观察体重、体温、血中胆碱脂酶活性及胃肠酚红排推运动。实验结果显示:艾灸优于烟灸、艾条强刺激优于艾条弱刺激及烟条的强、弱刺激。艾条强刺激能明显提高血中胆碱脂酶活性(P<0.05),抑制胃肠运动亢进(P<0.05),维持正常体温(P<0.05),限制体重减轻。提示灸质、灸量与灸效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天灸软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与传统制法的天灸散(糊状)进行皮肤刺激性对比试验、有效时间的对比与临床疗效比较,考察由白芥子粉、浸膏(处方中其余药材制成浸膏)与适量比例新鲜姜汁制备成的新剂型天灸软膏的临床疗效。结果:由白芥子粉、浸膏与适量比例新鲜姜汁制备成的天灸软膏刺激性明显、有效时间长,并且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结论:白芥子粉、浸膏与适量比例新鲜姜汁制备成的新使用剂型疗效明确,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化纤方药液穴位吸收并配合艾灸的新疗法(简称灸药配合法)对BLMA5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大鼠信号传导分子内源性SMAD2、SMAD3表达的调控作用,从阻断TGF—β信号传导通路视角探讨其治疗效应及其阻抑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本疗法介入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SD大鼠,以博莱霉素A5(BLMA5)气管内注入制作肺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48只,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激素治疗组、灸药配合治疗组、单纯艾灸治疗组,每组12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2只。造模7d后开始治疗:灸药配合组在其“膏肓俞”和“肺俞”滴加化纤方药液5滴再艾灸10min;单纯艾灸组只灸其“膏肓俞”和“肺俞”;激素治疗组每只腹腔注射5mg/kg泼尼松:各治疗组均每日1次,治疗连续1个月。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比较各组肺组织SMAD2、SMAD3蛋白表达。结果灸药配合治疗组、艾灸组、激素治疗组中SMAD2、SMAD3的表达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且其纤维化程度均有所减轻,尤以灸药配合治疗组为优。结论灸药配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阻抑大鼠肺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且与激素治疔相比较具有无毒副作用之优势,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干预其SMAD2、SMAD3的表达,从而切断其TGF—β的信号传导通路,以发挥阻抑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Jing K  Liu C 《中国针灸》2011,31(2):159-161
介绍针灸在科威特的应用情况.针灸治疗的病种,是以各类疼痛性疾病为主,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和膝关节炎为多发病,其发病与当地的生活习惯有关,针灸对于这些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并得到当地人的接受.指出应进一步宣传针灸优势,开展多种针灸方法,引进中药,提高派遣人员素质等,以进一步扩大针灸的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6.
艾灸的生物物理效应和治疗作用与灸材艾绒燃烧产生的诸多物理特性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前人对灸材艾绒燃烧的温度、热值、辐射光谱3个方面物理特性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关于灸材艾绒燃烧物理特性的研究需要针灸学者联合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和检测方法,在统一的技术条件下检测不同品质艾绒燃烧的物理特性,建立实验数据库及数据共享平台,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艾灸起效机制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HLP)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5只兔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药物(血脂康)组,每组15只。采用免疫反应性损伤法,建立兔HLP合并AS模型。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主动脉血管细胞粘附因子E选择素(E-sel)的基因表达。结果隔药饼灸组、直接灸组及药物组均使兔HLP合并AS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因子E-sel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隔药饼灸对兔HLP合并AS的主动脉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隔物灸温度-时间曲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隔物灸温度-时间曲线特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临床常用的隔附子饼灸、隔生姜灸在施灸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并以临床基本不用的隔黄芩饼灸为对照。结果隔黄芩饼灸温度最大值明显大于隔附子饼灸和隔生姜灸,其温度-时间变化曲线也有较大差异;隔附子饼灸、隔生姜灸温度最大值基本相同,但隔生姜灸温度上升段比隔附子饼灸陡峭。结论虽然隔附子饼灸、隔生姜灸温度最大值基本相同,但隔生姜灸时患者更易觉得疼痛;从温度-时间曲线特性看,隔黄芩饼灸不宜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