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紫葳科(Bignoniaceae)角蒿属Incarvillea Juss.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自中亚经喜马拉雅山区至东亚等地区,全世界约有15种,我国产11种。该属多种植物具有悠久的民间药用历史,用于治疗胃痛、肝炎、月经不调等症。化学成分主要有单萜生物碱、环己乙醇、环烯醚萜及苯丙素类等,具有镇痛、抗氧化和抗炎等活性。对角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系统概述,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角蒿属植物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邱蕴绮  漆淑华  张偲 《中草药》2008,39(7):1101-1105
菊科阔苞菊属的多种植物为世界各地的民间用药,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阔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成分包括桉烷型倍半萜类衍生物、噻吩环聚炔类、苯丙素类等;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及神经药理学作用.以期对今后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黔产凤尾蕨属(Pteris L.)植物中所含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概括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的收集,对黔产凤尾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文献整理。结论:在化学研究方面,凤尾蕨属植物含有二萜、黄酮及其苷类、倍半萜、挥发油、多糖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在药理研究方面,该属部分植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结果:目前,只对该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和凤尾蕨(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玉簪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玉簪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该属植物主要含甾体、黄酮、生物碱、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及其中所含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活性。对该属植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云实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云实属植物中含有单宁、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抗疟疾等药理活性。结论:大量研究表明,云实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所以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大的利用价值,本文为云实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沈丹  杨学东 《中草药》2018,49(4):970-980
白千层属Melaleuca L.植物含有挥发油类、三萜类、鞣质类、黄酮类及糖苷类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诸多药理活性。对白千层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红冬蛇菰为蛇菰属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植物,民间常用于治疗痔疮、胃痛、咯血等病症。文章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红冬蛇菰研究概况进行总结,以期为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素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该属植物主要含挥发油、脂肪酸、生物碱、黄酮类、环烯醚萜苷等化学成分 ,药理研究表明其成分具有麻醉、镇静、镇痛、神经系统和毒性等多方面药理活性。该属植物在我国资源非常丰富 ,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风毛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介绍了从该属植物中分到的倍半萜类、三萜、黄酮、苯丙素类等化合物及其抗炎、强心、抗肿瘤、抗疲劳等药理活性,并探讨了雪莲花的药材资源与资源再生.  相似文献   

11.
杨春艳  杨军丽  哈伟  师彦平 《中草药》2016,47(8):1418-1424
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显示,文冠果果壳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多酚(包括黄酮、酚酸、香豆素等)、甾醇、生物碱等。文冠果果壳的生物活性主要包括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抗癌、抑制酪氨酸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炎和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等。其中文冠果壳苷(xanthoceraside)是文冠果果壳中量最高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具有多种显著的生物活性。文冠果果壳作为文冠果榨油等使用的废弃物,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年来棘豆属植物研究文献分析,对该属植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分类整理,以期为科研人员今后开展有关棘豆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目前的研究表明,冰川棘豆具有抗菌作用;小花棘豆、甘肃棘豆具有抗肿瘤作用;镰形棘豆在抗炎镇痛、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均显示出了较好的活性。棘豆属植物分布广泛,药效确切,挖掘这一丰富资源的潜力,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毒理作用,对丰富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很有必要,在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上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展棘豆属植物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缨丹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马缨丹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方法:用95%乙醇将马缨丹挥发油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0.4,0.8,1.2,1.6,2.0 g·L-1)溶液,采用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法、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检测各不同浓度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马缨丹挥发油对ABTS+·的清除能力较强,清除率可高达52.50%;但对DPPH·清除能力较弱,清除率仅为21.05%;同时其还原能力也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马缨丹挥发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较弱,但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能力和还原能力,其能力强弱与其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新鲜蘘荷Zingiber mioga花蕾为原料,探讨蘘荷花蕾不同提取部位的抗氧化作用,并筛选其有效抑菌部位。方法:蘘荷花蕾用甲醇提取浓缩,依次萃取得到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5个萃取部位后,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模型评价不同萃取部位抗氧化能力,用打孔扩散法考察萃取部位对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加热回流法提取蘘荷花蕾,提取率为3.1%,其中乙酸乙酯部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半数抑制率(IC50)达到(26.22±1.12)mg·L-1,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达到(10±1)mm,石油醚部位抑菌活性最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达到25.0 mg·L-1。结论:蘘荷花蕾各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综合抑菌效果比较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甲醇提取物,为蘘荷花蕾抗氧化产品、抑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马尾松等5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方法: 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获得各中药提取物,并以抗坏血酸(VitC)为阳性对照来考察其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 结果: 甘草、丹参、马尾松、当归、罗汉松对O2-·的抑制率分别为(浓度相当于原药材100 g·L-1):15.86%,11.68%,11.31%,7.88%,5.94%;在清除DPPH·的实验中各中药的IC50(g·L-1)分别为:丹参1.6,马尾松1.87,罗汉松3.11,甘草13.91,当归22.32;而在清除·OH的实验中各中药的IC50(g·L-1)则为:丹参1.6,罗汉松2.02,马尾松2.1,甘草2.77,当归4.03;而三大体系阳性对照的IC50分别为0.047,0.93,0.21 g·L-1结论: 5种中药乙醇超声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丹参、马尾松效果较好;但与阳性对照Vit C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6.
树参属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加科树参属植物大多数为我国民间传统常用草药,药用历史悠久,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功效,被载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畲族医药学》等书籍中。系统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Sci Finder,Pubmed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对树参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文献整理、分析及总结。结果表明,该属植物主要的化学成分为多炔类、苯丙素类、黄酮类、三萜类等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补体、抗肿瘤、杀虫、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此外,树参属与人参属亲缘关系密切,是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群。然而,仅有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变叶树参D.proteus,乔木树参D.arboreus,黄漆木D.morbifera,三棱果树参D.trifidus和1个不确定种D.cf querceti进行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且与临床功效相关的研究较少。因此,亟需对树参属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系统的研究,结合临床功效,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本文从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两方面对国内外树参属植物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合理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虫草菌粉中2种菌丝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敏  吕圭源 《中草药》2017,48(22):4791-4796
虫草菌粉是从新鲜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菌丝体经发酵培养而得,近年来因其显著的药理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虫草菌粉中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2种菌丝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二者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文献整理分析,以期为虫草菌粉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栋杰  郭盛  伊艳玲  张芳  段然  徐盼  段金廒 《中草药》2023,54(1):317-333
茄科枸杞属植物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资源植物类群。现代研究表明枸杞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多糖类、类胡萝卜素类、酰胺类和有机酸类等。随着近几年对其小分子物质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酰胺类成分结构类型多样、生物活性丰富,是一类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资源性化学物质。为进一步阐明枸杞属植物中酰胺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对已有报道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枸杞L. chinense、云南枸杞L. yunnanense及黑果枸杞L. ruthenicum等枸杞属植物中的135个酰胺类成分的类型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枸杞属植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杨生物碱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杨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为黄杨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主要对1992-2011年国内外有关黄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1992年至今,已经从8种黄杨属植物中分离出了100余种新黄杨生物碱,而且发现一些生物碱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如抗HIV病毒,抗菌,肿瘤以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丁酰胆碱酯酶(BuChE)和谷胱苷肽转移酶(GST)等等.全世界黄杨属植物有70多种,目前只对少数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黄杨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因此,在药理学指导下的化学成分研究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这样不仅可为阐明黄杨生物碱类成分的生物效应和药用价值提供依据,并为加快黄杨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内生真菌,研究内生真菌的分布并初步探讨和筛选具有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的特异菌株。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鉴定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受试对象,采用对峙法和管碟法分别对内生真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相进行抑菌实验;采用MTT法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醋酸乙酯萃取相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28株内生真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内生真菌归属于10个属,其中镰刀菌属为优势属。抑菌实验结果显示28株内生真菌中,有7株至少能对1种指示菌有抑菌作用,其代谢产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相对3种指示菌和Hep G2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种群丰富,从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具有潜在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抑菌、抗肿瘤候选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