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81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对照组(n=40)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n=41)则应用调强放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7.50%,对照组优良率82.50%,观察组患者保乳术美容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皮肤不良反应率12.20%,对照组皮肤不良反应率30.00%,观察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疗效较常规三维适形放疗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一种优秀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乳腺癌应用放射线治疗已有100年的历史,术后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进展,通过放疗可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但术后放疗,尤其是保乳术后,放疗技术的选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存在一定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放疗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以及放射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6例接受过标准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50岁,平均34.6岁,进行了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无局部复发,无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的发生。患侧乳房的大小、形状、弹性、乳头和皮肤的感觉与健侧相比,无明显差别。15例患者射野区皮肤出现2度放射性皮肤反应,5例出现腋窝皮肤3度放射反应。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达到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肿瘤控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艳  王红旗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08-108
<正>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的前位,且发病率日益增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治疗乳腺癌已经为患者所认同。但是乳腺癌的特殊解剖结构,使得二切线野加楔形板照射的常规放疗,由于剂量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应用保乳术、化疗、动态调强放疗三种方式联合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60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采用常规保乳术后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保乳术、化疗、动态调强放疗三种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乳腺癌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保乳术、化疗、动态调强放疗三种方式联合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Ⅱ、Ⅲ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放疗(CRT)与调强放疗(IMRT)靶区剂量分布和心、肺组织接受的剂量,为临床选择放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使用TPS治疗计划系统,对100例Ⅱ、Ⅲ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分别制定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两种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和心、肺组织的受量。结果 IMRT的V95%明显高于CRT,而IMRT的V105%、V110%明显低于C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T的HI值较IMRT高,P<0.05。IMRT中患侧肺V20、V30、V40和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V30、V40、V50均低于CRT中相应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处方剂量为50 Gy时,调强放疗较常规放疗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且调强放疗还有效地降低了心、肺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和体积。  相似文献   

7.
李强 《北方药学》2011,8(9):50-5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放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80例保乳手术(局部乳腺切除+腋淋巴结清扫术)后早期乳腺癌病人实施术后根据术中探察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证采用常规放疗。结果:经5年随诊观察,80例患者进行保乳术后放疗均恢复良好,且局部无一例复发及转移。结论:保乳手术后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乳腺癌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乳腺癌被早期发现,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已成为趋势,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07年1月接受保乳术后调强适形放疗的40例早期乳腺癌美容效果和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的效果。方法 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组和常规调强放疗组,每组40例。常规调强放疗组采纳常规调强放疗治疗,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组则采纳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简明健康量表评分、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常规调强放疗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社会功能、生理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组社会功能、生理健康、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常规调强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组生存时间(24.55±2.45)个月长于常规调强放疗组的(22.11±2.2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的效果比较,前者效果更好,且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操作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10.
王玥玥 《淮海医药》2013,(6):518-519
目的 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对可行保乳手术的30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全乳照射剂量50 Gy后局部瘤床加量10Gy,总剂量60Gy.化疗采用CAF,AC +T方案.结果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8.1%,92.3%,90.4%,3年局部复发率为5.77%,乳房美容满意率90.4%.放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结论 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术后加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且保留乳房美容效果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989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均行乳腺癌保乳术及化疗,化疗2~3个疗程后,对照组行3D-CRT,观察组行IMRT,比较两组的照射剂量、放疗前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该研究92例患者均完成放疗,观察组左侧病灶及患侧肺脏照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V的V105%、V110%及V115%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I高于对照组、H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疗后MMP-9水平均较本组放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放疗后两组TIMP-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肺损伤、胸骨后疼痛及消化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与3D-CRT相比,前者的PVT剂量均匀性及适形度均较好,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低,利于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保乳手术和根治性放疗,提高局部控制率,美容效果满意,提高生存质量。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2月的16例Ⅰ、Ⅱ期乳腺癌病人均为女性,年龄28~48岁,平均35.6岁。行标准保乳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10例,导管内癌3例,乳头状癌2例,粘液癌1例。手术后1月内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乳房切线野照射剂量为46~50Gy/23~25次/4.5~5.5周。原发灶电子线补量10Gy。结果全部病人均顺利完成全程放疗,乳房外观形状良好,美容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对Ⅰ、Ⅱ期乳腺癌病人进行保乳术和根治性放疗达到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肿瘤控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宫颈癌术后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的近期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放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调强放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程度、直肠反应以及膀胱反应对比(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实施调强放疗,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分析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应用延迟放疗后,其生存状况受到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来我院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放疗后接受辅助化疗的为对照组,先接受辅助化疗,延迟8周以上再进行放疗的则为观察组。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效果优良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局部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降低,数据差异较大,P <0.05,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通过对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展开延迟放疗,可有效改善其预后及生存状况,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杨峥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99-200
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9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调强放疗组(IMRT)和常规二维放疗组(2DCRT),每组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6.1%,对照组患者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22.4%,放射性损伤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能够降低复发率和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术前化疗联合保乳术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1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和改良组各107例,化疗组进行术前化疗联合保乳术,改良组采用传统的改良根治术联合术后化疗,随访5年,对比两组患者3年、5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美容效果等。结果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相差无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效果化疗组明显优于改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术前化疗联合保乳术的疗效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疗效相当,但美容效果好,化疗后可减小肿块直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配合放疗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80例Ⅰ期和Ⅱ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成改良根治术组125例和保乳手术组55例,保乳手术组11例术后行全乳适型调强放疗和瘤床加量放疗,改良根治术组有26例采取放疗.其他两组患者在手术后采取以CEF方案为主的化疗,而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阴性患者则采取内分泌治疗.结果 保乳手术组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90.9%,远处转移率为3.6%,局部复发率为5.4%;改良根治术组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95.2%,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4%和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手术+术后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且可达到与改良根治术相同的效果,对于早期乳腺癌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三维调强放疗与传统放疗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66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放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采用三维调强放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放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为3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食管癌的放疗方案对比上,三维调强放疗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放疗,且毒副作用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皮肤反应,并探讨制定预防与护理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78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均给予根治性放疗,观察所有患者放疗部位皮肤反应,并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研究78例患者中,69例出现1级皮肤反应,表现为局部暗红斑及干性脱皮,均在护理后愈合;9例出现2级皮肤反应,表现为水肿、充血,部分出现糜烂;2级皮肤反应患者多在放疗后第4周出现,经综合护理干预后,皮肤反应消失,对放疗进程未产生实质影响。本组并未出现3级及以上皮肤反应。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有利于稳定乳腺癌患者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与信心,有利于改善临床疗效;皮肤反应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皮肤损伤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本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改良根治术相似,满足了女性形体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