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泻南补北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李明霞泻南补北的方法首先见于《难经·七十五难》,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难经》.不仅提出了这种治疗方法,也对这种方法作了举例说明:“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  相似文献   

2.
《难经》中泻南补北法的应用与补母泻子法的关系探讨510407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炙系廖树荣《难经·七十五难》提出这样一种说法:“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后世称之为“泻南补北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指出对肝实肺虚之证,要用泻心火,补...  相似文献   

3.
《难经》云“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是根据五行生克关系,配以五方,提出肝实肺虚症采用泻心火,补肾水治疗的一种配穴法。泻南补北法实则是“补母泻子法”对于具体病症的变通运用。东方肝实,西方肺虚,病理上是阴血不  相似文献   

4.
泻南补北针法是《难经·七十五难》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提出的“补母泻子”针法中的一种特殊治法,认为“东方实,西方虚”,可用“泻南方,补北方”的方法治疗。东方属木,东方实是指肝脏偏盛;西方属金,西方虚是指肺脏偏虚。南方属火,火乃木之子;北方属水,金乃水之母,“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因此,对肝实肺虚之证可采用泻心火补肾水的方法,从而达到夺肝母之实,资肺母之虚。本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据笔者临床体验,本法不限于肝实肺虚之证,对多种原因引起的阴虚兼有火盛的证候均有较好疗效。一、针法及其分类泻南补北针法,按照所取穴位的不同经属,可分为本经泻南补北和异经泻南补北两种。临证两法既可交替运用,也可相伍为  相似文献   

5.
“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这一段经文载于《难经·七十五难》。“东方实”即为肝实,西方虚”即为肺虚,“泻南方”乃是泻心火,“补北方”亦称补肾水,指出了属肝实肺虚的病证,治疗时应采用泻心火,补肾水的法则。这一法则是按着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制定的。为什么东实西虚证要采用泻南补北的法则呢?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泻南补北”法首见于《难经·七十五难》中“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意为临证肝木实,郁而化火,木火刑金而扰其清虚出现的肝亢肺衰之证,其治则为泻南方心火而补北方肾水。古今医家多以“泻南补北”法治疗心肾不交之病症,而疏其论治肝实肺虚之病理变化核心,故本文基于《难经·七十五难》“泻南补北”法探析肝实证之临证理法及效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难经·七十五难》中“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理论意义,并在《难经》治疗肝实肺虚证的基础上论述“泻南补北法”还可指导针灸取穴和中药处方配伍,治疗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心肝火旺之证,拓宽泻南补北法的临床应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泻南补北法最早见于《难经·七十五难》。就泻南补北法这一特殊的补泻治疗方法,简要介绍了《难经·七十五难》中"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理论意义,从而对泻南补北法进行归纳并加以阐述,为临床运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参阅《难经》之泻南补北法古今医籍文献,差异性的从"东方实,西方虚"何之谓也;"泻南补北法"以度为重;"母""子"相关论阴阳;母子补泻与泻南补北之异同;何谓"金不得平木也"5个方面辨析,以期为同道探讨泻南补北法之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泻南补北”法源于《难经·七十五难》,中说:“东方(肝)实,西方(肺)虚;泻南方(心),补北方(肾)。”因为火(心)是木(肝)之子,泻火能抑木,又能减去克(肺)金的作用,水(肾)是木(肝)之母,金(肺)之子,补水能克火(心),又能济金(肺)抑木(肝)。由此可见,“泻南补北”法是根据五行的生克  相似文献   

11.
《难经》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东、南、西、北分别称代肝、心、肺、肾四脏,因而本难所言是属五脏的疾病与治疗。一、虚、实的含义及肝实、肺虚的发生虚、实在古医经中是有其特定含义的。《黄帝内经·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  相似文献   

12.
《难经》曰“东方实 ,西方虚 ,泻南方 ,补北方”。这是根据五行生克关系 ,配以五方而提出的用泻心火、补肾水治疗肝实肺虚证的一种配穴治疗法。泻南补北实为“补母泻子法”对于具体病证的变通运用。肝实肺虚证从病机上说是阴血不足 ,心火旺盛 ,引起动肝火 ,肝木太过 ,反克肺金而致“木实侮金”。《难经》对本证的治疗取泻心火补肾水法。因火为木之子 ,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 ,可以泻心火以泻肝经气热 ,心火降则火不刑金 ,肺金得实 ;虚则补其母 ,肺虚理当补其母 (脾土 ) ,但如木气太过 ,乘土过深 ,虽补土而仍不足以荫养其子 ,则可补肺金之子 (…  相似文献   

13.
正《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七十五难一般认为是解答针灸学"泻南补北"针法及其原理的,原文如下:"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  相似文献   

14.
《难经》一书,虽为解释古医经之作,然其义理蕴奥,多有《内经》所未发者。阅读之际,偶有所得,因成札记。兹录其有疑义者四则,以就正于同道。一、“泻南补北”说七十五难谓:“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立泻火补水法以治肝实肺虚证,并以“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解释该治法之机制,系对中医病机和治则学说的重要发挥。然历代注家释“子能令母  相似文献   

15.
<正> 《难经·七十五难》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母子补泻作以解释,似有欠明之处,初学者甚为不解,现就教学所得,试作探讨。根据《难经》原意,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也即肝木实,肺金虚,这是一种木实反侮金的反克表现。治疗应以补肾水、泻心火为大法。一、东方实:即肝木实,木之子为心火,子能令  相似文献   

16.
魏连海  尚秀葵 《针刺研究》1998,23(4):305-306
本文从学习《难经·七十五难》入手,结合临床病例阐述了“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意义,着重介绍了“污南补北”针刺法的临床应用,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补母泻子”的内含。  相似文献   

17.
乙癸同源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李中梓在其《医宗必读》论乙癸同源,肝肾同治中指出:“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然木既无虚,又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五行生克理论和五脏整体观的角度阐释了《难经·七十五难》经文的实际内涵,认为此难通篇虽未提及"脾"字,但叙述的却是脾土虚的病机和治法,因"东方实"、"西方虚"而致土虚,用"泻南方"、"补北方"而治土虚。篇末"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一句,清楚表明了该难以"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作问的意义,是正确理解经文要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理解经典,以五行生克理论、《内经》标本理论结合后世医家之注解,探讨《难经·七十五难》所蕴含的医理。此难的基本病机是"东方实,西方虚",又隐含了南方"欲实"、中央"欲虚"、北方"欲虚"的虚实变化趋势。西方虚在先为本,东方实在后为标,"泻南方,补北方"为治标之举,"补中央"才是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20.
运用泻南补北法治疗辨证为肾阴亏虚,心火偏亢的绝经前后诸症、脏躁、妊娠心烦等妇科疾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拓宽了泻南补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