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兆民教授针刺深浅量学观中“志”与“术”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吴中朝董勤杨兆民教授在针法灸法方面造诣深厚。他潜心研究针刺刺激量多年,颇有心得。他认为,深浅刺法中贯穿着刺激量,影响针刺深浅刺激量的因素固然较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深浅在志和深浅在术这...  相似文献   

2.
1997年总目录     
·名医经验·杨兆民教授针刺深浅量学观中“志”与“术”…………… ………………………………………昊中朝等(1 5)火针治疗网球肘3【)例………………………姜英(1.6)络刺皮部治癖的临床经验………………刘炎等(2.5)钳刺治疗女性绝育术后功能性肢体瘫痪388例临床经验总结………………………………………田亚琴(2.6)杨兆民教授针刺深浅量学观之脉、形、时、穴………… ……………………………………吴中朝等(3.11)杨兆民教授疾病针刺深浅量学观……昊中朝(4、5.15)“按时顺经针法”治疗急性痈证的临床经验…………… ………………………………  相似文献   

3.
小鼠实验是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主要方式,文章从针刺小鼠安全刺激量入手,探讨针刺过程中如何保障小鼠的生命安全。总结分析了针具、选穴、针刺量学参数、得气等与安全刺激量之间的关系。探讨量学研究的主流观点及对实验的指导意义,强调开展针刺小鼠安全刺激量研究的必要性,减少实验动物无谓的牺牲,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穴性和针刺深浅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经络系统的多样性、层次性的特点,从古今深浅刺法、不同深浅刺法对穴性的影响、现代临床研究等多方面探究针刺深浅与穴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针刺深浅与穴性相关,针刺深浅不同可以发挥不同的穴位作用,调动不同的性能。结论:明确针刺深浅对发挥穴性的作用,为临床针刺深浅的选择提供参考,为提高针刺效果的精准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杨兆民教授辨证取穴经验简介471039洛阳铜加工厂职工医院孟建华“临证当五辨,取穴用八法,选穴贵在精”是杨兆民教授在数十年针灸教学、科研、临床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结合而积累总结的宝贵经验,也是杨老针灸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杨老辨证选穴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6.
头穴针刺的不同刺激量对急性脑梗塞的肌力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头穴针刺的不同刺激量对急性脑梗塞的肌力恢复的影响150040黑龙江中医学院针灸系房丽,于致顺(指导)头穴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可见诸多报道,疗效足肯定的。针刺的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本文观察了不同的刺激量对该病患者肌力恢复的影响临床资料:经头部CT确诊脑梗...  相似文献   

7.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杨继洲针刺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分析明代医家杨继洲的针刺补泻手法。针灸补泻手法的刺激量对针灸的治疗效应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度的针灸刺激量,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杨继洲提出针刺手法中补泻刺激量的大小有“刺有大小”和“刺有深浅”。  相似文献   

8.
介绍姜辑君教授的针刺手法经验特点。关于针刺手法技巧,认为是针入的深浅、旋转的幅度、行针的速度与时间、针力的大小、力向的变化等因素的巧妙结合运用。关于针刺补泻,从提插幅度、捻转角度和频率3个方面总结了针刺补泻的特点。进针时强调要从立体的角度看穴位,针刺时体会进针点、经过点和到针点。非常重视针刺得气的重要性,认为针刺治疗关键是手法,手法要到位。针灸刺激量的调节因病、因人而异,强调做全身调整时要使针感平衡,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经穴,在经非穴,非穴深层组织氧分压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观察针刺对经穴,在经非穴,非穴深层组织氧分压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经络穴位内环境特点以及经气与组织气体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借助先进的中医传感针技术,采用同步在体检测的方法,观察到经穴,在经非穴,非空在针刺刺激后,其深层组织PO2的变化不同,表现出经穴PO2明显升高,在经非穴PO2有所升高,非穴PO2升降不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内经》相关条文从病性判断、得气标准、针具选择、针刺深浅、留针时间5个方面探讨针刺刺激量,提出针灸临床应仔细审求辨证论治、综合判断得气指征、合理选择针灸器具、准确把握针刺深浅、适度控制留针时间。  相似文献   

11.
应用CT测量直刺肺俞穴位的安全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好针刺深浅是中医针灸医师的基本功之一,其总的原则是:既要得气,又不伤及脏腑组织器官。穴位的局部解剖结构是决定针刺深浅的主要因素,而患者的年龄、体型体质、时令季节、病位与病情,是决定针刺深浅的重要因素。针剌的深度目前还沿用同身寸方法表示。初学针刺者常感到用同身寸深度很难掌握针刺易出现意外的穴位究竟刺多少毫米是安全深度。肺俞穴作为重要的背俞穴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脏腑辨证取穴的重要配穴,肺俞穴深刺时有一定危险性,针刺不当难以避免危险,故需要进行系统的、大样本的实体测量。  相似文献   

12.
王漫  从琳  李瑞华  邵淑娟 《光明中医》2023,(7):1410-1412
以疼痛部位为纲对针刺治疗痛证的临床研究进行简要回顾,从选穴部位、刺激手法、刺激量、联合疗法、辨证取穴等角度进行归纳分析。认为针刺治疗痛证临床疗效确切,但取穴多样、手法不一,今后应加强对取穴少而精、方法简而效、多中心、大样本且更加规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归纳总结出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经验效穴,以便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针刺治疗中风的时机、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有关针刺治疗中风的相关量学临床研究,以针刺量学因素的时间因素和剂量因素为切入点,从针刺前因素、针刺时因素及针刺后因素对针刺时效关系及针刺量效关系进行分层辨析。结果:针刺量学研究论述不一,尤其对于针刺留针时间、两次针刺间隔时间及疗程等时间因素缺乏严格一致的量学界定,但对于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介入时机、针刺时刻以及经穴特异性和针刺手法的量学认识普遍一致。结论:针刺时效、量效研究的核心是针刺最佳刺激量的研究,针刺最佳刺激量是临床获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传统补泻手法与刺激强弱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过对传统艾灸补泻,呼吸补泻 、疾徐补泻、开阖补泻、针刺时间长短及针刺深浅等刺激强度的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得出“补法是强刺激,泻法是弱刺激”的结论,指出当前针灸界一些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王泽涛教授论《内经》与《难经》针刺深浅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与《难经》认为针刺深浅不可一成不变,临床中亦不可不慎,针刺深浅须因人、因病、因时而异,同时还要考虑施术部位。对王泽涛教授就两书中关于针刺深浅学术思想的论述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有条理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针刺脾肾合穴与郄穴前后脾虚证脉图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寸、关、尺分候脏腑这一脉学研究者争论的观点,观察了脾虚证病人刺激脾经、肾经合穴与郄穴前后脉图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脉图参数变化值在刺激脾经穴位与刺激肾经穴位之间绝大多数无显著性差异,部分有显著性差异的变化出现的脉部分散,并未集中在脾、明两组相对应的右关和左右尺脉。实验结论与右关候脾、左右尺脉候肾的观点未能吻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平补平泻针刺法,观察不同刺激量针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药物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口服;弱刺激量组采用天枢穴弱刺激量针刺;强刺激量组采用天枢穴强刺激量针刺.3组均常规采用药物控制基础疾病及康复训练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大便性状评...  相似文献   

18.
针刺循经起,止两端穴治疗肩周炎1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刺循经起、止两端穴治疗肩周炎154例临床观察454750河南省孟县中医院孟庆良,赵存君,曲恒让,刘科循经起、止两端穴,是指确诊为某一经的疾病后,即在该经的起、止两端的穴位进行针刺的治疗方法,这是国内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临床常采用的经验方法之一。我...  相似文献   

19.
杨兆民教授针刺学术思想撷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辨证、针刺技巧、针刺手法的实质研究诸方面介绍了杨兆民教授的学术观点。杨氏认为辨证取穴应注重“五辨”、“八法”,进针手法贵在稳、准、轻、快,研究针刺手法应以量学、力学的角度探讨针刺的刺激量,凡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刺法即为“补法”;凡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刺法则为“泄法”。  相似文献   

20.
脉痹针刺镇痛的临床观察:附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针刺镇痛的方法对20例脉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129次,总有效率95%。通过对临床症状、痛阈及耐痛阈值、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的比较,确定了经络仪、毫针两种刺激方法与足三里、阳陵泉,天柱、安眠两组穴位的搭配是脉痹针刺镇痛的有效方法。同时观察到"针刺耐受"现象在临床针刺镇痛中普遍存在,表现为随治疗次数增加,镇痛效果减弱,提出适时更换有效穴组及刺激方法是一种克服临床"针刺耐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