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医家对针灸补泻手法中的“强弱刺激”的争议,提出“强弱刺激”与针刺补泻手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以《内经》为立足点,通过总结当代针灸名家关于针刺补泻的经验,并结合当前与针刺补泻效应相关的科研进展,古今相参,认为针刺补泻手法不能简单地以“强弱刺激”一言蔽之,但是“强弱刺激论”可以对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实践和现代科研的标准量化起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210029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徐兰凤针刺补泻手法是在补虚泻实原则的前提下施行的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它是建立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之上,以不同的手法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目的、从古到今,补泻手法不断发展,40年代末,有人提出进退补泻法,...  相似文献   

3.
针刺补泻法与刺激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煦东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2-1772
针刺的治疗作用是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来实现的,而补泻手法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针刺补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机体产生刺激的过程。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生理病理功能状态的不同,补泻过程中,机体所需的刺激量和所适应的刺激量则不相同。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掌握针刺补泻的量的大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科学论角度剖析刺激量轻重不等于补泻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系统科学论角度剖析刺激量轻重不等于补泻的机理韩燕(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大多数人都认为针刺补泻效应与病人机体的特殊反应性有关,一个最佳刺激量在不同条件下具有补泻双向作用,刺激量不等于补泻。本人从现代科学技术论中的系统科学论角度谈些看法。系统论...  相似文献   

5.
张新河 《新中医》2014,46(5):244-245
根据针刺疗法中"补泻"手法和"强弱刺激"手法的认识,从立论观点、刺激量和留针时间、手法的操作和临床感应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认为"补泻"与"强弱刺激"不能完全划等号,"补泻"手法和"强弱刺激"手法基于各自的基础理论,作用机制不同,两者有相同和不同之处,运用时要灵活掌握并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6.
关于针灸刺激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采用不同的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刺激量,它直接影响到治病的疗效,也就是说刺激量是针刺治病的关键。而正确的刺激量需根据患者证候、体质及环境来定。从主观上取决于机体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客观上要求术者根据证候的轻重、缓急,体质的胖瘦、强弱,采用不同的刺激手段。刺激量的大小与取穴的多少、针体的粗细、刺入的深浅、手法的轻重、留针时间的长短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杨继洲针刺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分析明代医家杨继洲的针刺补泻手法。针灸补泻手法的刺激量对针灸的治疗效应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度的针灸刺激量,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杨继洲提出针刺手法中补泻刺激量的大小有“刺有大小”和“刺有深浅”。  相似文献   

8.
传统补泻手法与刺激强弱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过对传统艾灸补泻,呼吸补泻 、疾徐补泻、开阖补泻、针刺时间长短及针刺深浅等刺激强度的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得出“补法是强刺激,泻法是弱刺激”的结论,指出当前针灸界一些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有关针刺刺激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林 《中医药信息》1990,7(5):17-19
针刺刺激对人体的影响,是人们所共知的。正确适宜的刺激,无疑对人体有所裨益。本文就针刺刺激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有谬误之处,请同道指正。刺激量与补泻的关系针刺刺激量,简单地说就是针刺的程度,它在理论上是抽象的,只有在实际使用时才能加以具体化、客观化。各种针刺手法的运用,只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正邪的盛衰等,才能确定怎样的刺激量。随手法完成,机体出现客观反应。如对原来胃功能低落者,轻刺激可使之兴奋(胃收缩波幅频  相似文献   

10.
“轻重刺激补泻”手法是现代针刺手法中一种新的补泻概念,在今天常用的针刺手法中,占有一定地位。但是,在我们针灸学术界中,认识不一,特别在最近四、五年来,争论更多;同时,也广泛引起现代医学的研究者们的兴趣,曾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研究。今笔者就以下四个方面,试作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提插补泻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寻找不同补泻方法的刺激参数,为临床应用针刺补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提插补泻临床常用手法,在健康人体曲池穴给予一定量化的针刺手法,以穴位皮肤温度为观察指标,观察针刺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针刺曲池穴后,提插补法组对同侧商阳穴皮肤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提插泻法变化不大;提插补法组和提插泻法组均使对侧少商穴皮肤温度升高。结论:不同针刺补泻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针刺后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特刊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认识针刺手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笔者就此问题浅析如下.1 手法与效应的研究现状针刺手法包括进针法和补泻法.补泻刺激量因人制宜,主动权在于施术者,包括施术环境、时间、空间、力度、幅度、心理、患者的体质等因素.历代医籍和当今教材载有多种针刺补泻手法,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针刺手法标准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中的“弱补强泻”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刺治疗中的“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说,流传甚广。作者认为,补泻与刺激强弱有关,但强刺激不等于泻法,弱刺激不等于补法,决定针刺补泻的关键不是刺激的强弱,而是手法和机体当时所处的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针刺手法的补泻具有调整机体偏虚偏实的作用,以达到补虚泻实之目的。针刺的强弱则是调整失衡的神经功能,即对兴奋者施以强刺激达到阻抑,对抑制者施弱刺激使其振奋。因此,笔者认为把针刺补泻与刺激强弱相提并论是不尽合理的;把补法与弱刺激、泻法与强刺激划等号也欠妥当。现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针刺手法刺激量定量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针刺手法研究的逐步深入,对针刺手法刺激量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刺激量进行了更加具体、深入的研究,而不是局限于继承古人对针灸刺激量比较模糊的认识理论。本文拟就针刺手法刺激量定量化的研究从理论、实验及临床三方面做一综述。针刺手法刺激量定量化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且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补泻手法 ,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环节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探讨虽在 5 0年代就有临床及动物实验相关研究 ,但一直也众说不一 ,未能达成共识或形成主流指导思想。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更好的临床疗效 ,针刺补泻手法受诸多因素 (指力、腕力、针刺深浅、捻转方向、刺激强弱、针刺角度、留针时间等 )的共同影响 ,其中任何一个参数发生变化 ,产生的针刺效果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结合临床经验 ,认为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是医者针刺手法与患者机体机能状态的最佳组合。而目前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和针灸学的发展 ,有必要进一步更全面、更详实、客观的探讨两者的关系 ,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就近十年来有关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的研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7.
电针刺激参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顾陈怿  胡军  蔡云彪 《中国针灸》2003,23(8):489-491
目的:介绍电针刺激参数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和科研设计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从电针频率、电针强度、刺激时间等方面对近来研究电针刺激参数的文献报道做一综述。结果:不同电针刺激参数对针刺效应(尤其镇痛)产生不同的影响。结论:对电针刺激参数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客观分析影响针刺起效的因素,而且为针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针刺的治疗作用,因操作方法的不同而异,即使是同一穴位,若操作方法不同,其临床效应也相差悬殊。这种方法古代称之为针刺手法。今人以为补法即是弱(轻)刺激,泻法即是强(重)刺激;并提出前者产生兴奋作用,后者产生抑制作用。这种比拟是否符合临床实际,是值得商榷的。兹仅就个人临床体会,略述管见。1 关于补泻的概念 针刺所起的治疗作用与手法极为密切。《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就是说人体的生命恢复之所以能够维持正常,是由于气血调  相似文献   

19.
针刺手法刺激量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是针刺补泻的重要环节。从针刺手法量化的理论探讨、临床实验研究和量化参数采集分析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针刺手法量化研究能更好地指导和推动针刺临床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刺量即指针刺的物理量,它在临床疗效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内经》有云:“补泻无过其度。”补泻,指针刺手法;度,指针刺激量的大小、强弱不要超过机体所需的限度。可见,针刺治病主要是通过适度的刺激量的物理效应。下面就48例患者的临床观察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