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本文分析经CT检查并为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肿瘤和瘤样病变27例,结果显示血管瘤、瘤样病变、视神经胶质瘤与粘液囊肿CT检查有其特征性表现。对于眶内恶性肿瘤,诊断易于确定,但明确定性则较困难  相似文献   

2.
3.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眼眶海绵状血管瘤14例,总结其诊断要点如下:(1)好发于中年人,30岁以下只有1例,男性为多;(2)球后肌锥内是典型发病部位,他处少见;(3)呈类圆形边缘光滑的肿块,无包膜的不规则形肿块不是本病;(4)均质性,多为中等度强化,一般没有钙化,有钙化的应少考虑本病;(5)显示视神经受压移位对鉴别诊断有助,冠状扫描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4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LELC的CT表现。结果 244例LELC中,中央型132例(132/244,54.10%),周围型112例(112/244,45.90%);肿瘤最大径1.2~13.1 cm,平均(5.42±2.64)cm;结节型49例(49/244,20.08%),肿块型195例(195/244,79.92%);169例(169/244,69.26%)边界清晰,183例(183/244,75.00%)见分叶征,104例(104/244,42.62%)病灶边缘见毛刺;184例(184/244,75.41%)病灶紧贴纵隔,111例(111/244,45.49%)见"类胸膜尾征"改变。CT平扫158例(158/244,64.75%)病灶密度均匀,增强后中度强化160例(160/223,71.75%),145例(145/193,75.13%)呈渐进强化,108例(108/193,55.96%)动脉期病灶内见血管受侵变细和异常细小杂乱的血管影,81例(81/193,41.97%)动脉期病灶内见血管包埋征。185例(185/244,75.82%)见支气管包埋和/或闭塞。124例(124/244,50.82%)病灶周围见磨玻璃密度影,81例(81/244,33.20%)间质增厚,132例(132/244,54.10%)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167例(167/244,68.44%)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右肺中叶、两肺下叶纵隔胸膜旁肿块,边界清、浅分叶,伴类胸膜尾征、增强动脉期血管包埋征、周围肺区磨玻璃密度影及网格增粗影和淋巴结肿大是肺LELC的相对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例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 39例均为肺内单发病灶,最大径1.12~9.55 cm,其中17例中央型、22例外周型,肿瘤好发于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共27例(27/39,69.23%)。31例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密度肿块,2例见小斑片状低密度区,3例可见细点样钙化,3例出现空洞;增强扫描示均匀强化28例,出现小斑片状坏死8例,出现血管或支气管包埋征15例。肿块呈分叶状25例,边缘可见细毛刺23例,胸膜凹陷征8例。23例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论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CT表现既具有淋巴瘤的特征,也具有与其他类型肺癌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探讨其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及球形肺炎等球形病灶的鉴别.方法 搜集18例经手术或经CT导向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肺炎性假瘤均为肿块型,位于胸膜下.CT表现:(1)平扫: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10例;边缘模糊不规则8例,其中浅分叶2例,粗短毛刺、棘状突起6例;病灶密度均匀14例,病灶内见小斑点、小斑片状钙化2例,病灶内有小空洞1例,支气管充气征1例;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2)16例增强情况:中度以上均匀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6例,无强化2例.结论 肺炎性假瘤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点,CT能准确定位,结合临床资料,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眼眶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眼眶常见肿瘤的CT特征。材料与方法:以35例经临床,病理及手术证实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球肿瘤9例,炎性假瘤8例,血管瘤7例,泪泉混合瘤及淋巴瘤及淋巴瘤各2例。脑膜瘤,泪腺癌,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各1例,继发性眼眶肿瘤3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炎性假瘤及血管瘤最多见(65.7%)。结果:眼眶肿瘤的CT表现各有其特点,CT有助于了解病变的范围,结合临床及CT检查即可作出一定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眼眶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CT对眼眶皮样、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1例眼眶皮样囊肿的CT表现并与术中所见和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21例CT检查均发现眶内占位,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或哑铃状,肿块内均有负CT值区,3例呈均匀一致的透明区,其余18例高度不均质,4例可见明显密度分界面,2例强化扫描,囊内容不强化,囊壁呈环状强化。18例位于眶骨膜下间隙者均可见眶骨壁受压所致的骨窝、骨孔、骨洞、骨缺损、骨嵴、骨增生以及骨吸收等改变。21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囊肿的位置、形状以及眶骨壁改变与CT发现一致,术后均被病理检查证实。结论 肿块密度不均匀,有负CT值区、眶骨壁发生改变是眼眶皮样囊肿的特征性表现,CT检查具有定性、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区不同来源的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肾上腺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资料,总结肾上腺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来源、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强化特点等特征,对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其中130例为肾上腺来源,分别为肾上腺皮质腺瘤52例、髓样脂肪瘤6例、嗜铬细胞瘤14例、囊肿3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转移瘤36例、皮脂癌8例、结核3例、畸胎瘤5例;28例为非肾上腺来源,分别为腹膜后脂肪肉瘤8例、胃憩室3例、胰腺假性囊肿5例、肝囊性转移瘤5例、囊性肾癌7例。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较准确,CT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治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的多层螺旋CT特征性表现,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例SPN的术前螺旋CT平扫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CT征象.结果 8例病灶均为单发;7例为类圆形,1例呈分叶状;位于胰腺头颈部3例,胰体尾部5例;均表现为胰腺囊、实性肿块;3例肿块内见钙化;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及包膜呈渐进性、中度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8例患者胰管均未扩张.实性部分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三期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实性部分动脉期呈周边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强化程度均略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部分平扫及增强均呈低密度.结论 SPN的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即瘤体多为单发,位置以胰腺组织的尾部多见,瘤体内组织以囊性与实质性按一定比例相混合的形态为主,CT密度值不均,瘤体界限清楚,胰腺管一般不扩张等,这些特点可作为术前对于SPN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眼眶炎性假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眼眶炎性假瘤的MRI表现特征与类型,探讨眶内炎性假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21例患者为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均行MRI普通扫描与脂肪抑制下增强扫描。结果 依据肿瘤发生部位可分为4型。(1)眼肌型,炎性假瘤主要累及眼外肌与眶壁,使眼外肌肥厚,眶壁骨质受压变形变薄;(2)肿块型,炎性假瘤呈均匀信号椭圆形肿块,位于肌锥内,常包绕视神经,但视神经清晰可见;(3)弥漫型,炎性肿块呈广泛充填球后部分,形成“眼眶铸型”外观,并使患侧眼眶增大,但视神经仍可见;(4)眶尖型,炎性肿块呈锥形充填眶尖,并使其扩大,部分肿块呈短T2等T1信号,增强压脂扫描;所有炎性肿块均明显均匀性强化。结论 MRI能够准确而清晰地显示眼眶炎性假瘤的信号特征,发生部位,与视神经,眼外肌的关系,结合病史,能够做出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眼眶炎性假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眶炎性假瘤的 CT特征。方法 对 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眼眶炎性假瘤的 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块型 4例 ,3例单侧发病 ,1例双侧发病 ,位于眼球后方 ,密度不均 ,边界不清 ;泪腺炎型 2例 ,均为泪腺区软组织肿块 ,密度均匀 ,边界清楚 ;肌炎型 1例 ,单侧发病 ,左内直肌增粗伴同侧副鼻窦炎 ;弥漫型 1例 ,左侧眶内球后弥漫性病变 ,密度不均 ,眶内结构分界不清。结论 眼眶炎性假瘤的 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 ,CT能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和对炎性假瘤的分型。  相似文献   

13.
肺炎性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性肿块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对14例行常规胸部螺旋CT扫描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球形肺炎和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性肿块的典型CT表现为:①位于肺边缘,病变呈方形、楔形、类球形;②与胸膜广甚相连,邻近胸膜反应性增生,呈广泛条带状增厚;③非胸膜侧小斑片状浸润灶;④炎性肿块抗炎治疗后多明显吸收缩小,消失,形成炎性假瘤后无可变化;⑤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结论:全面分析肿块的CT表现并结合临床病史,特别是肺部感染史,并动态追踪观察抗炎治疗后的变化,可提高对肺炎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依据。材料与方法:搜集有完整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38例,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良性肿瘤体积一般较小,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恶性肿瘤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强化可于肿瘤周边出现不规则低密度区的肿块。结论:CT对肾上腺肿瘤检出率高,在定性诊断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平片与CT征象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笔者分析了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X线平片与CT资料。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55岁。摄胸部正倒位片14例、病灶分层片4例,支气管颜面分层片4例;胸部CT增强扫描11例。结果:病灶发生于左肺9例、左肺5例;形态呈圆形及椭圆形6例、楔形2例、不规则形6例;发现病灶部有局限性胸膜增厚者6例。结论:CT和高分辨率CT在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应强调对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密度及胸膜改变等征象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9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预后情况。结果:73%的肺炎性假瘤患者以咳嗽为首发症状,常规X线胸片和CT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24%和37%,4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肺炎性假瘤在术前诊断上与肺癌较难鉴别,对诊断不清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肺炎性假瘤可能存在恶性潜能和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1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结果:21例中,皮质腺瘤9例,皮质腺癌2例,转移瘤6例,髓样脂肪瘤2例,囊肿2例。17例为单侧肾上腺肿瘤;4例为双侧,均为转移瘤。各种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密度、大小、形态、CT值等方面有相对不同的CT表现特点。结论:部分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有特征性CT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肿瘤的CT征象,多数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均能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SIMT)的CT和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SIMT 5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5例CT扫描均提示脾脏单发肿块,呈类圆形,2例边缘见浅分叶;CT平扫呈等、稍低密度,内见不规则地图样更低密度影,边缘显示不清,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实质部分轻、中度渐进性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脾脏组织,边界显示渐清,其中3例显示低密度包膜,内部低密度坏死影无强化。病理学上本组病例以增生的血管和纤维细胞为主要成分,其中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等,组成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表现,伴有大片凝固性坏死,其中1例可见多处灶性出血;肿块周围有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膜与正常脾组织分界。结论 SIMT常为单发病灶,CT上以实质部分渐进性强化、地图样坏死及低密度包膜环为特征,能够较准确反映其病理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诊断征象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表现。结果:①病灶部位:病变位于右上叶3例,右中叶6例,右下叶2例;左上叶5例,左下叶3例。②X线表现:肿物为园形或类园形阴影,边缘整齐10例,边缘不整齐9例。其中有“毛刺”4例,有条索状阴影呈尾巴征2例,呈分叶状5例,空洞3例,有钙化灶2例。③CT表现:所有病变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5cm~7cm,其中2.5cm~3cm7例,3cm~7cm12例;13例密度不均匀,其中4例病灶内可见不规则空洞,6例增强扫描表现为周边密度较高,中央密度较低,低密度区CT值15Hu~33Hu等,其余5例密度均匀;病变边界清楚15例,模糊4例。结论:全面分析X线和CT征象能提高肺炎性假瘤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