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PSA、f-PSAR与前列腺重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人群中前列腺重量(PW)与血清前列划抗原(PSA)、血清液离前腺特异抗原百分率(f-PSAR)的相关性,方法:术前测定146例BPH患者血清PSA〈其中51例测定了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值,对血清PSA〉10μg/L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排除前列腺癌,术后对前列腺手术标本进行称重,并按〈25g,25 ̄50g、51 ̄75g、〉75g分为4组,均经病理证实为BPH,对忾  相似文献   

2.
游离PSA/总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 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双抗夹心法检测22 例前列腺癌,48 例前列腺增生(BPH) 和20 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fPSA、tPSA,并计算fPSA/tPSA 比值,评价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fPSA/tPSA0.15 为判断上限时,其诊断敏感性为90 .9% ,特异性为87.5% ,诊断准确性为88 .6 % ,明显优于tPSA和fPSA 单独测定结果。结论 fPSA/tPSA可更有效地诊断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3.
血清PSA密度在前列腺活检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血清PSA密度(PSAD)在前列腺活检中的意义。方法 对173例血清PSA升高,有阳性直肠指诊或异常直肠B超发现者,进行了前列腺活检。对血清PSAD与前列腺活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活检的前列腺肿瘤阳性率为50.3%(87/173),其中前列腺癌84例,肉瘤2例,移行细胞癌1例,当血清PSA为4~20ng/ml,PSAD〈0.15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0.0%;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射精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对22例年龄51~67岁,总PSA(tPSA)持续低于4μg/L,无前列腺癌病史的男性,禁欲5天后排精,并分别于射精后1、6和24小时接受血清tPSA和游离PSA(fPSA)的测定,以禁欲时的测得值为...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普查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了解血清叫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PSA密度(PSAD)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方法 门诊检查40岁以上男性病人共324例,活检筛查出前列腺癌9例(2.8%),将病人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组T-PSA、F-PSA和PSAD高于前列腺增生和其他疾病组(P〈0.05)。血清T-PSA〈4ng/ml、4~10ng/ml、〉10ng/ml者发现前列腺癌的比例分别  相似文献   

6.
PSA及PSAD测定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对无选择性201例无明显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症状的45岁以上男性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测定,并以慢性前列腺炎14例,BPH已作前列腺切除11例作为对照。结果发现:PSA随年龄增大而增高,至70岁以后未再继续增高。PSA>4μg/L者22例,其中11例在B超引导下作前列腺穿刺活检,10例为BPH,1例为前列腺癌。PSA及PSAD对鉴别BPH与前列腺癌价值不大,BPH手术后PSA逐步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7.
作者评估了术前血清游离PSA百分比预测病理分期的可能性。在7个试验中心共收入前列腺癌患者37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BPH)394例,年龄50~75岁。全部病人触诊均象BPH,血清PSA4~10ng/ml者进行活检组织学诊断。379例中268例(71%)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显示,血清游离PSA含量越高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越好。15%游离PSA可很好预测出病理结果。器官局限,Gleason评分<7分,小肿瘤(涉及前列腺的范围<10%)者,有75%血清游离PSA>15%,34%≤…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定期血清PSA的随访从1982~1995年间所行1699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病例中筛选出82例前列腺癌局部复发(活检证实)或仅血清PSA升高却无明确转移的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前列腺床愕部放射治疗。随访显示21%(17/82)患者放射治疗后血清P...  相似文献   

9.
PSA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表皮细胞产生的蛋白水解酶,是精浆的组成成份,但在血清中常可微量检出。多数情况下前列腺癌(PCa)病人血清PSA升高。由于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血清PSA亦增高,故PSA不是肿瘤特异性标记物。为提高其特异性,最近对PSA的分子亚型(游离PSA,PSA-ACT复合物)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PSA的生化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特别是对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来提高PCa和BPH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年龄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临床更合理运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作者随机选择322例无前列腺疾患人群进行PSA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血清PSA浓度与年龄明显有关(r=0.301,P<0.0001),血清PSA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各年龄组血清PSA上限(均数+2倍标准差):20~49岁组为2.71ng/ml,50~59岁组为5.01ng/ml,60~69岁组为6.05ng/ml,70岁以上组为7.92ng/ml。作者建议使用年龄特异性血清PSA参考值,以取代各年龄组男性整体得出的单一参考值。PSA年龄特异性参考值可以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穿刺活检中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的形态定量分析及随访结果[KeetchDW,etal.JUrol,1995.154:347]作者研究了前列腺穿刺活检中分级不同的PIN对预测前列腺癌(CaP)的价值。58例初次活检(51例血清PSA浓度>4....  相似文献   

12.
PSAD对筛选TRUS引导前列腺活检病例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我们对211例怀疑前列腺病变患者实施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前列腺组织活检,并将血清PSA及不同PSAD界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探讨PSAD对前列腺病变的鉴别诊断意义及筛选前列腺活检病例的价值。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本组211例,年龄30~89岁,平均68.3岁。病例选择标准为血清PSA水平、DRE及经直肠超声(TRUS)三项检查中有一项以上异常者,或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患者。在7.0MHz腔内超声探头引导下,以18G枪式活检针行前列腺六区(双侧底部、尖部及内腺)组织活检。前列腺体积由超…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龄组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PSA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42例40~79岁的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PSA测定。结果:不同年龄组其血清PSA水平不同,各组上限值为:40~49岁组2.50μg/L,50~59岁组3.49μg/L,60~69岁组4.57μg/L,70~79岁组5.55μg/L。60~69岁组、70~79岁组较40~49岁组、50~59岁组患者血清PSA测定值显著增高(P<0.05或<0.01)。结论: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其血清PSA值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在应用PSA分析前列腺疾病时,考虑PSA与年龄的关系,将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由位于第19对染色体的KLK-3基因表达,并受雄激素的调节。PSA主要由前列腺细胞合成,为一单链糖蛋白本质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在某些细胞癌变,或在激素刺激下的正常乳腺细胞中也可有PSA基因表达。PSA在血清以游离(F-PSA)和结合(T-PSA)两种形式存在,血清PSA浓度,以及血清F-PSA/T-PSA比值,尿PSA浓度的变化等均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由位于第19对染色体的KLK-3基因表达,并受雄激素的调节。PSA主要由前列腺细胞合成,为一单链糖蛋白,本质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在某些细胞癌变,或在激素刺激下的正常乳腺细胞中也可有PSA基因表达。PSA在血清以游离(F-PSA)和结合(T-PSA)两种形式存在,血清PSA浓度,以及血清F-PSA/T-PSA比值,尿PSA浓度的变化等均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前列腺活检在经直肠穿刺活检阴性、PSA持续升高时的应用价值[RovnerES,etal.JUrol,1997,158∶138]如何处理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但血清PSA持续升高的患者目前尚不清楚,作者就经尿道前列腺活检对这些患者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回...  相似文献   

17.
活检阴性后游离PSA可预测前列腺癌【英】MorganT.O…//Urology.-1996;48(6A).-76~78作者对PSA持续增高、直肠指检正常以及前列腺活检阴性的患者进行前瞻性估侧游离PSA是否能提高PSA的特异性,以及为避免重复前列腺穿刺...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增生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清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检测118例BPH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清PSA和PAP。发现37.29%(44/118)的BPH患者血清PSA浓度高于正常,但与前列腺体积和患者年龄无关。前列腺按摩可使血清PSA和PAP浓度明显升高(P<0.001),1h时达高峰,7h开始下降,3~7天后恢复正常,建议血清PSA和PAP检测前1周内禁行前列腺指检。  相似文献   

19.
f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施国伟何家扬作者单位:200240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自发现并被认识到对诊治前列腺癌(PCa)的重要性以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成为PCa研究最多的肿瘤标志物。尽管PSA对指导...  相似文献   

20.
游离与总PSA比值——一种前列腺癌检测的可靠指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1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游离PSA(FPSA)、总PSA(TPSA)值,并计算游离与总PSA比值(F/T比值)。其中前列腺癌31例,前列腺增生86例。结果显示:F/T比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1)。认为F/T比值可用于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尤其当PSA水平限定在4~10μg/L范围内,应用F/T比值较PSA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