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化疗风险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静脉化疗风险隐惠,提出静脉化疗风险管理的对策,从对医护人员及病人、化疗药物的配制及环境配备、用药监控等方面进行管理,通过风险管理,提高了全科护士护理服务的风险意识,化疗防护知识掌握率达100.0%,病人满意度达99.3%,未发生护理投诉与纠纷。认为静脉化疗风险管理对策有助于医患双方心身健康,减少及避免化疗静脉渗漏,避免护理纠纷和投诉。  相似文献   

2.
静脉化疗风险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晓红  戎霞  戴建平 《护理研究》2009,23(7):1761-1762
分析静脉化疗风险隐惠,提出静脉化疗风险管理的对策,从对医护人员及病人、化疗药物的配制及环境配备、用药监控等方面进行管理,通过风险管理,提高了全科护士护理服务的风险意识,化疗防护知识掌握率达100.0%,病人满意度达99.3%,未发生护理投诉与纠纷。认为静脉化疗风险管理对策有助于医患双方心身健康,减少及避免化疗静脉渗漏,避免护理纠纷和投诉。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化疗药物的渗出,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化疗质量。方法: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规范化疗操作流程:成立化疗区、建立化疗药物标示系统、创建证据系统、实施风险共担等。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输液室化疗渗出例数显著减少,无1例皮肤坏死,未发生与化疗有关的纠纷投诉,无意外事故发生,满意度达98%。结论:对输液室化疗病人实施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安全,减少了纠纷投诉,有助于保护护患双方的利益,增强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外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护士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并制定风险评价标准,提高护士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能力,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并认真实施。结果实施外周静脉化疗风险管理1年来,规范了外周静脉化疗操作程序,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技能,减少了相关的静脉损伤(化疗外渗发生率由2005年的1.56%降低到2006年的0.074%,静脉炎发生率由2.74%降低到0.223%),相关投诉由0.196%降低为0,经χ^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周静脉化疗中实施风险管理,使护士和患者共同配合,努力将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减少了静脉损伤及外渗的发生,达到了降低护理缺陷和护理纠纷发生的目的,使护患双方同时受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本院门诊部2007年1月-2009年1月静脉输液过程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并制订防范对策。结果发生静脉输液护理纠纷事件共68例次,其中由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沟通及穿刺技术不足)因素40例次,占58.8%;病人因素18例次,占26.5%;护士法制观念淡薄因素6例次,占8.8%;药品因素4例次,占5.9%。结论护患沟通不足、护士责任心不强、静脉穿刺技术不够精湛,病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药物过敏反应及护士法制观念淡薄等是引起静脉输液护理纠纷事件的相关因素。因此,建议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要为病人实施告知程序,提高护士输液技能及法律意识,并在输液过程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使病人在输液过程能得到安全与舒适的服务,从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有效的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方法,确保输液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小组,对影响静脉输液安全的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完善输液管理制度,规范输液流程,进行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结果 病人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提高,相关护理投诉事件降低.结论 实施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和投诉中的作用.方法:对急诊工作中高风险的护理行为制订风险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考核在护理操作中实施褥疮预防告知、防各种意外告知、吸痰告知、输注刺激性药物告知,防自杀病人再自杀等告知制度.管理者随时督导检查讲评制度落实情况.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结果:实施风险管理1年多,密切了护患关系,变"家长制"护理操作模式为"理解配合"型护理操作模式,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结论:在急诊护理操作中实施风险管理体现了尊重病人意愿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在护士和病人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经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将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受益的不仅是病人还有护理人员,达到了降低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透室的常见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对策,杜绝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保障病人血液净化治疗安全.方法 分析和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月本科常见的风险因素及排名,并对每种风险因素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制定对策,召集科室全体护士学习,并制定风险管理方案,让人人参与科室风险管理.在2008年1月~2010年1月实行风险管理,比较风险管理前后风险因素的发生频次、病人满意率.结果 加强风险管理后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频次均明显降低,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97.7%提高至9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护理投诉和护理纠纷发生,未发生护理差错,不良事件发生减少.结论 在血透室的护理风险管理中,只有通过对现有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及教育,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规范护理管理,加强监督机制,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让人人参与到血透室风险管理中;重视细节管理;加强专科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才能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保障病人血液净化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运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风险因素,制定应对护理措施,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降低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以预防为主,护理纠纷明显下降.结论 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实施风险管理势在必行.加强风险管理,使护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病人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0.
门诊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在输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在门诊输液室防范护理投诉和纠纷中的作用。方法以100例接受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的门诊输液患者为观察组,以100例同期未接受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的门诊输液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投诉纠纷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投诉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VS16%,P<0.005)和(2%VS19%,P<0.005);(2)观察组的病人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9%VS89%,P<0.005)。结论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有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护理差错,减少投诉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是门诊输液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