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回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证候学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调查并纪录1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证候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发现证候、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本病证候分布:实证从多到少依次为瘀证、痰证、寒证、热证,其中瘀证出现率达到90.5%,明显高于其他实证;虚证从多到少依次为心气虚证、心气竭证、心阴虚证、心气脱证、心肾两虚证,其中心气不足出现率达78.7%,远远高于其他虚证;实证方面,急性心肌梗死(AMI)瘀证和寒证的出现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虚证方面,AMI心气虚证和心气竭证的出现率高于UA患者,以上皆P〈0.01。临床证型:AMI心脉不通型所占比例高于UA,P〈0.05,而UA痰阻心脉型所占比例高于AMI,P〈0.05,气阴两虚型在两者所占比例以UA显著,P〈0.01。结论:气虚证和血瘀证是本病的主要虚实证候,虚实夹杂、证候演变是本病证候显著特点,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证候有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总结23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者的临床病案资料,分析围手术期中医证型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临床客观指标的关系。结果:术后第1天气虚、阳虚、血虚、血瘀、痰浊、气阴两虚、气虚痰瘀与术前1天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第3天阳虚、血虚、痰浊、气阴两虚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第7天阳虚、血虚、血瘀、痰浊、气阴两虚、气虚痰瘀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法乐氏四联征(TOF)术后发生气虚、血虚、气阴两虚的机会显著低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P〈0.05),而阳虚、血瘀、痰浊发生机会较高(P〈0.01)。室间隔缺损(VSD)术后发生阳虚机会较高(P〈0.01),房间隔缺损(ASD)术后出现气阴两虚证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P〈0.01),肺动脉狭窄(PS)术后发生痰浊、气虚痰瘀证机会较高(P〈0.01)。阳虚组年龄、体重显著低于其他证候组,肺动脉压/主动脉压(Pp/Ps)、心脏指数(CI)显著高于其他证候组(P〈0.01);阳虚、血虚组体外循环时间显著长于其他证候组(P〈0.01);而痰浊、气虚痰瘀组Pp/Ps显著低于其他证候组(P〈0.01)。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分布有差异性。各客观指标与证型间有相关性,其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中医证候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对333例住院EH患者行中医辨证和身高、体重测定,并计算BMI。333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9组,另外根据虚实辨证及夹痰、夹瘀辨证原则进行辨证分组。结果333例EH患者证候分布如下:阴虚阳亢证26例(7.8%),气虚痰浊证13例(3.9%),气虚血瘀证52例(15.6%),气阴两虚证20例(6.0%),痰瘀互阻证30例(9.0%)、气阴两虚,痰浊蕴阻证19例(5.7%)、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74例(22.2%),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61例(18.3%),气虚痰浊、瘀血阻络证38例(11.4%);根据虚实辨证将333例EH患者分为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3组,其中单纯虚证(气阴两虚证)与单纯实证(痰瘀互阻证)高血压患者的BMI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夹痰、夹瘀不同将333例EH患者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非夹痰夹瘀证4组,夹痰夹瘀证高血压患者BMI水平较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增大P〈0.05或P〈0.01),夹痰证患者BMI水平较夹瘀证增高P〈0.05)。结论EH患者痰证的存在可能是影响BMI水平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EH合并肥胖的患者需要结合中医辨证采用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温化寒痰、润燥化痰、治风化痰等方法协助减轻体重、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检测指标与中医虚实辨证的关系。方法:选择101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肿瘤组,按虚实证辨证标准分为偏虚型、偏实型、虚实并重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排除肿瘤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及分析血清载脂蛋白(ApoA1、ApoB100)、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结果:肿瘤组ApoA1、CD3、CD4、CD4/CD8、NK、ApoA1/ApoB100(Al/B100)等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poB100、IgG、IgA、CD8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肿瘤组偏虚型的ApoB100及偏虚型、虚实并重型的ApoA1、CD3、CD4明显低于偏实型,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偏实型、虚实并重型的ApoB100高于偏虚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虚实并重型的NK、A1/B100低于偏虚型、偏实型,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式建立的虚实判别方程中只有ApoA1、ApoB100被保留,判别方程总回代符合率为62.4%。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载脂蛋白代谢及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但以血清载脂蛋白A1、B100为恶性肿瘤中医虚实辨证的最佳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查阅CRF各期患者住院病历500份,分析CRF患者中医正虚证和邪实证分布情况及中医正虚证和邪实证兼夹情况。结果CRF正虚证中最多为脾肾气虚,其次是肝肾阴虚.邪实证中最多为湿热证,其次为湿浊证、血瘀证。CRF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为主。结论CRF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与邪实的兼夹是CRF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证型面色信息特征变化特点。方法:应用中医面色检测仪检测冠心病患者的面色特征信息,同步收集临床病史资料。结果:冠心病不同证型患者的面色指数变化有一定特点,与气虚组比较,虚实夹杂组面部红色指数明显升高(P〈0.05),白色指数显著降低(P〈0.05),痰瘀组面部红色指数、黑色指数明显升高(P〈0.05),白色指数显著降低(P〈0.05);虚证组之间白色指数、黄色指数、青色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面色指数可作为该病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证候分型与病程及生存质量、肺功能、BODE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缓解期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脾肾气虚证患者各40例,分别检测肺功能(FVC、FEV1、FEV1/FVC),评测生存质量、BODE指数[包括呼吸困难指数(MRC)、六分钟步行距离(6MWT)、体重指数(BMI)]。结果:肺功能:3组证型间FEV1比较,由大到小依次为: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脾肾气虚,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FVC比较,肺脾肾气虚组较肺脾气虚组、肺气虚组下降(P〈0.05,P〈0.01);FEV1/FVC比较,肺脾气虚组、肺脾肾气虚组较肺气虚组显著下降(P〈0.05,P〈0.01)。生存质量:肺脾气虚组日常生活分、抑郁症状分较肺气虚组高(P〈0.05);肺脾肾气虚组社会活动分、总均分较肺脾气虚组高(P〈0.05);肺脾肾气虚组日常生活分、社会活动分、抑郁症状分、焦虑心理分、总均分均高于肺气虚组(P〈0.05,P〈0.01)。BODE评分:肺脾肾气虚组与肺气虚组BM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FEV1评分、MRC、6MWT、BODE指数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评分呈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肺脾肾气虚组逐级升高。结论:从肺气虚到肺脾气虚,再到肺脾肾气虚,其肺功能下降,生存质量不同程度下降,综合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凋亡相关蛋白TFAR19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乙肝后肝硬化患者60例为病例组,根据肝硬化中医临床辨证分为6型;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所有血清标本的TFAR19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TFAR19表达为(0.217±0.064),对照组为(0.328±0.05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FAR19明显降低。血清TFAR19表达气滞血瘀证型、肝郁脾虚证型和瘀血内结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气滞血瘀证型、肝郁脾虚证型与气虚血瘀证型、脾肾阳虚证型和肝肾阴虚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瘀血内结证型与气虚血瘀证型、脾肾阳虚证型和肝肾阴虚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TFAR19表达在偏实证型、虚实夹杂证型及偏虚证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FAR19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中医辨证分型在乙肝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上与TFAR19蛋白表达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王超  罗月中 《新中医》2012,(1):51-53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激素敏感性与病理类型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方法:共收集PNS患者200例,其中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NS)组87例,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RNS)组113例。200例患者均进行肾组织活检和中医辨证、激素疗效分析。结果:SSNS组微小病变肾病(MC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膜性肾病(MN)病理类型的患者构成比与SRN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2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PGN)病理类型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气(阳)虚证、风湿证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阴虚证构成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CD型与非MCD型比较,风湿证构成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阴虚证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sPGN型与非MsPGN型比较,气(阳)虚证、阴虚证构成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湿热证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SGS型与非FSGS型比较,气(阳)虚证、阴虚证构成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N型与非MN型比较,气(阳)虚证、血瘀证构成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阴虚证、湿热证构成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NS患者的激素敏感性、病理类型和中医证型三者间均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急剧加重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查阅CRF急剧加重各期患者住院病历392份,分析CRF急剧加重患者中医正虚证和邪实证分布情况及中医正虚证和邪实证兼夹情况。结果CRF急剧加重正虚证中最多为脾肾气虚,其次是肝肾阴虚。邪实证中最多为湿热证,其次为湿浊证、血瘀证。CRF急剧加重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为主。结论CRF急剧加重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与邪实的兼夹是CRF急剧加重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CSD)的病机与证候分布。方法:采集125例CSD头晕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对年龄、性别、症状、证候、证素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CSD患者以青中年为主,男女比例1.0∶1.6。男女平均年龄、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症状除头晕沉、头痛、自觉走路不稳或晃动等,尚包含眠差、急躁、心烦等精神症状及易疲乏、健忘、心慌等躯体症状。证候以阴虚证、痰热证、瘀热证常见,三组证候年龄分布、证候性别分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虚证相比,痰热证、瘀热证皆以≤44岁青年人居多(P<0.05),与瘀热证相比,阴虚证以45~59岁中年人较多(P<0.05),在≥60岁年龄段,三组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证、瘀热证以女性为主(P<0.05),痰热证以男性为主(P<0.05)。结论:CSD病位在心,为形神共病,神病为主导。邪扰神躁、清窍不利、形神失和为其主要病机,阳躁不宁、火热内扰是其发病基础。常见证候不外虚实之分,实证责之因郁化热、阳动神躁,虚证责之阴虚热扰、阳旺神浮。临证治疗CSD,当分析病因,明晰体质,随证施治,总以恢复脏腑气化,神安形合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脾胃虚、实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虚、实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以研究本病的证治规律。方法:观察69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同时检测其胃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对中医证候与功能检测指标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病早期以实证居多,而虚证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提示中后期以虚证分布较多;实证组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Th)与主频率(DF)、餐前主功率(DP)与餐后DF有较强的正相关;而餐前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比(B)与餐前Th、餐前DF与餐前B、餐后B与餐后Th呈负相关;虚证组胃排空率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虚证患者存在胃排空率下降,随着消化期餐前胃动过速波节律百分比(T)的增加而下降;餐后DP与餐前DP呈正相关。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证候有其独特的客观依据,各慢性胃炎的疾病变化规律相比有其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心病虚、实证候与自主神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和虚证组;采集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进行HRV各项指标的组间对照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观察证候与HRV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实证组、虚实夹杂证组与虚证组之间年龄无显著差异;HRV各项指标在实证组最高,虚实夹杂证组次之,虚证组最低。结论:证候与自主神经功能的能量有相关性,随着由"实"向"虚"转变,自主神经总能量、交感能量及迷走能量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其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获得每一个患者所属的中医证候分型,比较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470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中医证候类型构成中不同证候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27.45%)、心脾两虚(22.34%)、痰火扰心(14.47%)、大肠结热(12.98%)、痰毒阻络(10.85%)、肾阳虚(7.02%)、肾阴虚(4.47%)、痰毒蒙闭(0.43%)。从虚实来看,61.28%的患者以虚证为主(第一、二、四、五证型),38.72%以实证为主。不同年龄组的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型的性别分布:男女患者均以脾胃虚寒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心脾两虚,最低为痰毒蒙闭,男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诊断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本组患者中,铅吸收主要存在5个中医证型,其显现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脾胃虚寒(50%)、心脾两虚(18.55%)、大肠结热(16.94%)、肾阳虚(8.06%)、痰火扰心(6.45%);轻度中毒则依次为心脾两虚(24.16%)、脾胃虚寒(24.16%)、大肠结热(20.13%)、痰火扰心(20.13%)、肾阳虚(6.71%)、肾阴虚(6.7%);中度中毒依次为痰毒阻络(26.15%)、心脾两虚(23.59%)、脾胃虚寒(15.9%)、痰火扰心(15.38%)、肾阴虚(7.18%)、肾阳虚(6.67%)、大肠结热(5.13%);中毒仅出现属痰毒蒙闭型的铅脑病2例,暂未收集到铅麻痹病例。结论:本结果初步揭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驱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CPGN)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了解两组疾病中医体质分布的规律性与差异性。方法将8 0例CPGN和6 2例LN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细化临床分型为肾病综合征组、非肾病综合征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体质分布存在的差异。结果CPGN组与LN组均以虚性体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为主(5 0%),但CPGN患者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2 0%);LN患者体质类型以阴虚质为主(2 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CPGN组最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26.82%),而LN组主要是阴虚质(26.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CPGN痰湿质比例明显高于LN组,LN组湿热质比例明显高于CPGN,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关键中医病位证素,并探索各病位证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规律,为中医临床辨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92例T2DM患者中医病位辨证归属为脾、肾、肝,探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在性别比例、年龄构成、BMI指数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睡眠时间上肝、肾两组的睡眠时间较脾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5);高血压、冠心病、脂代谢紊乱在各组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肝组主要虚性证素为:阴虚(P0.01);主要实性证素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阳亢、湿、痰、气滞、血瘀、热(P0.05);脾组主要虚性证素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阳虚(P0.01),主要实性证素为湿(P0.05);肾组主要虚性证素为阳虚(P0.05),主要实性证素为湿(P0.01)。[结论]T2DM患者病位在肝时,容易出现阴虚;病位在脾、肾时容易出现阳虚。临床辨治T2DM时应注重肝阴的滋养,与脾、肾阳气的温补,同时注重祛除各脏腑湿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各中医证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人类白细胞Ⅱ类抗原DR(HLA-DR)基因的表达,以探求SLE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参考指标。方法 SLE患者辨证分型后,采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水平。结果 PBMC HLA-DR阳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水平,脾肾阳虚型较其他各型显著降低(P<0.01);阴虚内热型HLA-DR阳性淋巴细胞,较气阴两虚型和肝肾阴虚型均显著升高(P<0.01);肝肾阴虚型HLA-DR阳性淋巴细胞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患者(P<0.05);脾肾阳虚型PBMC中总体HLA-DR阳性细胞较其他各型显著降低(P<0.01);阴虚内热型总体HLA-DR阳性细胞较气阴两虚型(P<0.01)和肝肾阴虚(P<0.05)均显著升高;气阴两虚型与肝肾阴虚型总体HLA-DR阳性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可能为SLE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8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病例中医证型分布及规律。方法:依据辨证标准搜集180例ASD患儿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ASD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180例病例中首诊心脾两虚证最为常见(62.2%),其次为肾精亏虚证(14.4%)及脾虚肝亢证(11.1%),心肝火旺证及痰蒙心窍证出现频次较少。其证型随治疗存在虚实转化的变化规律,心脾两虚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发病年龄及病程与中医证型变化无相关性,发病年龄在24月龄以前病例28例(15.56%),24~48月龄108例(60%),48~72月龄33例(18.33%)。结论:ASD中医证型以虚证为主,部分属本虚标实证,随着病程及治疗显现出由实转虚的趋势,证型分布具有以心脾两虚证为主导的典型规律,早期诊断及干预符合临床发病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找出癫痫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和主要趋势,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开阔思路。方法制定临床病例观察资料,探究中医证候与本病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202例患者各证候之间性别、发作频率、病因、影像学检查及脑电图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盛证以少年儿童多见,肝肾阴虚证以中老年多见,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证候的病程、发病年龄、发作类型、放电起源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中医证候以风痰内阻证及痰火上扰证多见。各证候在性别、发作频率、病因、影像学检查及脑电图严重程度等方面无特异性。脾虚痰盛证以少年儿童多见;肝肾阴虚证以中老年多见。病程长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多见;病程短以实证多见。发病于儿童期以虚实夹杂证或虚证多见;发病于青年、中年时期以实证较多见。放电部位起源于颞叶者以风痰内阻证多见,起源于额叶者以痰火上扰证多见,全面性放电以脾虚痰盛证多见。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不孕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孕症证候规律及其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不孕症患者70例,健康对照者19例,以辨证分型、证候积分、性激素检测为指标.结果:不孕症以兼夹证多见,其中肝郁证、肾虚证所占比例为高(P<0.01).月经周期第10天,各证型组雌二醇(E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肝郁组、肾虚组孕酮(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郁组、痰湿组、血瘀组泌乳素(PR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月经周期第20天,肝郁组、肾虚组、痰湿组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证型组P/E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痰湿组E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孕症证候与性激素变化具有相关性,肝郁和肾虚是不孕症的基本证候和原发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