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征、救治方法、治疗及护理效果,提高DKA的治愈率。方法:选择本院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依据实验室检查,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治愈20例,死亡2例。结论:DK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涌诊误诊,应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治及护理。  相似文献   

2.
向盈  魏军平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52-175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由于体内胰岛素极度缺乏所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最常发生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感染、胰岛素使用不足等情况下亦可发生.临床表现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其特点.据国外研究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4.6%会发生DKA.现就DK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DKA病死率1%~15%,故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青少年患者,临床医生往往缺乏认识,从而导致误诊误治。现将我院收治的30例DKA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急性严重并发症,有生命危险,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近2年来我们收治老年DKA患者21例,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KA临床表现不一,积极治疗预后好。结论:应用小计量胰岛素及补液是治疗DKA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参附注射液(SFI)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出SFI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得到DKA的治疗靶点,再将药物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疾病的治疗靶点分别经UniProt数据库统一为相应基因名。通过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SFI治疗DKA的潜在靶点并绘制Venn图,对共同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并可视化。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潜在靶点的PPI网络。结果 筛选后得到了SFI的活性成分24个,包括人参皂苷RH2、人参二醇、人参皂苷-Rh4_qt、山柰酚、穿心莲内酯、β-谷甾醇等,及其相应的104个作用靶点。得到DKA的治疗靶点817个,SFI治疗DKA的潜在靶点20个。GO富集分析的结果与胰岛素分泌、药物反应、信号传递、蛋白结合等生理活动相关。KEGG分析结果32个,其中包含以下8条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糖尿病急症,中医对其病名、病因病机等探讨无详细论述,其治疗散见于历代文献中。本文旨在通过对DKA病名、病因病机的探讨及临床证治总结,探索中医治疗DKA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DKA)是体内胰岛素缺乏,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在胰岛素应用之前,DKA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应用胰岛素后,因DKA死亡者很少,其病死率为2%~10%。DKA如不及时诊治,常可危及患者生命。本院共收治DKA病例27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DKA的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的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有时可无明显诱因。DKA在临床上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如能及时诊治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本文收集近6个月来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KAl5例临床资料,就其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0例DKA患者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并及时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措施进行治疗.结果:20例DKA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后均得到纠正,痊愈出院.结论: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如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0例DKA患者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并及时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措施进行治疗.结果:20例DKA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后均得到纠正,痊愈出院.结论: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如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总结1996年9月至2003年12月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57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如抢救不及时易导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本文就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抢救的lO例DKA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总结1996年9月至2003年12月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57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诱因及抢救方法,提高对DKA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对我院近5a收治的40例DK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0例DKA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25/40),以意识障碍(12/40)、急性腹痛(14/40)等为首发表现,且有16例未曾诊断过糖尿病,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抢救成功38例(95%)。结论及时诊断、治疗是成功抢救DKA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DK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降糖酮方。比较2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KA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服药物不当和感染是DKA最常见的诱因,其次为饮食不当、创伤、妊娠手术、应激急性脑血管病例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口干、多饮、多尿、烦躁不安、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及电解质紊乱;经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105例患者抢救成功,且尿酮体DKA均消失,PH值、电解质恢复正常,血糖控制良好,均治愈.结论:DKA发病诱因复杂,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时早期诊断、恰当治疗是成功抢救DKA患者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糖尿病知识教育是预防及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诱因及抢救方法,提高对DKA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对我院近5 a收治的40例DK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0例DKA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25/40),以意识障碍(12/40)、急性腹痛(14/40)等为首发表现,且有16例未曾诊断过糖尿病,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抢救成功38例(95%)。结论及时诊断、治疗是成功抢救DKA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内科常见急诊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环境因素影响,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DKA的发病率也有所增高。2002年1月-2007年1月本院抢救酮症酸中毒患者15例,现将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因其临床表现复杂,经常被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预后不良。为提高认识,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2例DKA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