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灸百会穴和颈段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东 《中医研究》2007,20(1):51-51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以眩晕为主症的病症。2003—2005年,我们采用温灸百会穴和颈段夹脊穴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曾汉东 《新中医》1995,27(3):44-44
从肝肾论治血精症32例临床观察曾汉东主题词生殖器官疾病,男性/中医药疗法,血精症,滋阴,泻肝,凉血血精是指男方性交时射出的或遗精时泄出含有带血的精液。引起血精的原因以精囊炎最为常见。本病症多见于青壮年患者。笔者自1990年以来,治疗总结了32例血精症...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其症候表现多以眩晕为主,或有耳鸣、共济失调、萎靡乏力等,严重时可见脑干定位征,如:交叉性或双侧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等。有时出现跌倒发作(Drop attacks)。属祖国医学的眩晕证范畴。目前,本症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笔者采用七星针打刺大椎穴为主治疗本症1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又称特发性妊娠期黄疸,是产科危害胎儿生长的一种严重病症,目前西医尚无理想治法.近年来,笔者辨证论治本病症 9例,胎儿全部存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欲食”或“不能食”是指临床患者食欲下降或完全不思饮食的一种病症,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关于本症的描述较多,并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上辨治此类病症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现就《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本症的条文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可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提供辨证之思路.  相似文献   

6.
血衰症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不当,如饮食失调、情志过激等导致胃火失调,影响脾、胃、肝脏功能使精华和糟粕分解受阻或外感湿毒,瘟疫侵入机体及精血,七素代谢功能障碍——血液生成受阻而成血衰症。临床上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慌、气短以及齿鼻衄血、皮肤紫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相当于西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7.
中医胁痛症,是临床较多见的病症之一。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肝气郁结型、瘀血停滞型、血不养肝型、肝阴不足型。用《伤寒论》经方四逆散加味为基本方,根据临床伴随症状辨证加减,治疗本病症收到满意的效果。对胁痛的发病原因、机理转变以及四逆散加味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增多症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病症。笔者应用破血逐瘀法治疗本症1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1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4~59岁,平均41.5岁;发病时间最短9个月,最长17年。其中属原发性者2例,继发性者9例。继发性9例中,因脾切除所致者5例,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者  相似文献   

9.
张平  吕义琴 《陕西中医》1997,18(1):34-34
<正> 针灸治疗眩晕症。是临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症针灸疗效,近年来笔者临床中曾对本病的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获得一定的认识,总结如下。 1 眩晕的诊断及针灸适应症 眩晕是一种以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性病症,依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我们通常将本病症分为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和其他病因性眩晕三大类。近年来笔者临床体会,本病症适宜针灸治疗者:周围性主要有美尼尔病,前庭神经元炎及晕动症等;中枢性主要有脑外伤性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  相似文献   

10.
马涛  李岩 《天津中医药》2010,27(1):32-33
《痧惊合璧》是一本中医治疗急危病症的专著之一,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痧症要诀》、《惊风三十八症童人图》、《急救经验良方》。讲述了痧症(涉及了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呼吸、消化、泌尿、传染等科系的内外科急症)、喉科急症的治法方药,以及单验方的配制使用法度,其中针灸治疗占很重要的地位,而针灸治疗中针法特点又以刺血为其特点。还摘录了有关小儿科发热性急症运用针灸治疗,如小儿风疹可用刺血疗法;小儿惊风症,多以灸法治之等,另外艾灸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抵抗细菌、病毒的侵袭。有关小儿急症治疗,现在鲜用针灸以及刺血等疗法,但临床上尤其是惊风等症运用针刺疗法效果显著,本书涵盖面广,内容颇丰,故写此评介并向同道推介。  相似文献   

11.
恢刺激痛点治疗腰肌筋膜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肌筋膜综合征亦称腰背肌筋膜炎,是引起慢性腰疼的常见病症,好发于中老年人.本症主要是肌肉和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发生粘连,进而形成激痛点,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恢刺激痛点为主配合泻血治疗该症1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的感觉、运动以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本病颇与中医学的“血痹”相吻合。关于“血痹”的记载论述,首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痨病脉并证治》:“血痹,阴阳俱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相似文献   

13.
肥胖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胖症是指人体内脂肪过量积蓄,体重较大程度的超过标准(20%)的一种病症。因本症可能引起诸多病症,其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病、糖尿病、结石病以及癌症的发病率较正常体重者高,且死亡率也较之低于标准体重者为高,故已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和高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以眩晕为主症的病症。3^+a来笔者采用温灸百会穴和颈段夹脊穴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男子正常精液的颜色为乳白色或乳黄色,血精是指以排出血性精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或精液外观虽无异常但显微镜下可见少量红细胞.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即有本病的记载.本症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精囊炎和前列腺炎.属祖国医学"赤浊"、"赤白浊"范畴.中医认为血精主要为热扰精室、络破血溢,或脾肾亏虚、气不摄血所致,病变部位主要为下焦精室血络受损.  相似文献   

16.
食后困睡症表现为平时白日思睡、疲乏无力,进食后症状加重的一种病症。笔者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患者形体无论胖廋,一般均有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甚至出现水滑苔,脉可为滑数或滑而无力。自2003年以来,笔者应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本症7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医学会学报》载,一种新病症——“夜食综合征”被发现.该病是一种与食欲缺乏(厌食症)及饮食紊乱症(狂食症)完全不同的新病症。  相似文献   

18.
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人睡困难,或睡中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或时睡时醒,甚者彻夜不能入睡等几种情况。失眠既是一种单独病症,亦可为其他疾病的一种伴随症状,是临床常见症、多发症,治疗上比较棘手。现代医学的部分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部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药疗加频谱外治,中药腰突汤内服治疗本症67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7例中,男29例,女38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30岁,……  相似文献   

20.
获讀《中医杂志》1964年5期韓祖濂先生的《針刺治疗紅斑性肢痛病六例的疗效观察》一文后,受益不少。从“紅斑性肢痛病”的症状分析,韓先生說:“类似祖国医学中血痹”病,这个論点,殊难令人首肯。《金匱》曰:“血痺……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痺状”。这是血瘅病症的最早記載。文中明白指出血瘅外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