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脑通络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脑通络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口服健脑通络口服液;对照组口服消栓口服液。疗程为15天。结果:2组证候积分均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半身不遂、言语謇涩、腰酸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改善口舌歪斜、感觉异常、面色咣白、气短乏力、自汗、头晕目眩、偏身麻木、耳呜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差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后比较,差并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差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法及其组方健脑通络口服液是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急性期有效的方法,脑梗死急性期佐以补肾益气活血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陈光 《新中医》2008,40(10)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法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以西医常规治疗,并予血栓通粉针静脉滴注;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合剂治疗。结果:总有效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78.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4%,对照组为72.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神经功能损伤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8%,对照组为78.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法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通络方对股动脉硬化患者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降脂药辛伐他汀40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通络方(黄芪、当归、地龙、桑椹、丹参、茶树根、泽泻、石菖蒲等组成)。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P〈0.05,P〈0.01)。治疗组股动脉IMT均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可消减股动脉粥样硬化,对IMT和hs-CRP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法治疗糖尿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病人予以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对照组给予口服舒降之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化痰通络法中药,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颈总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MT、sVCAM-1及各项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sVCAM-1、TG、HDL—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法能改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2组均采用现代医学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加味化痰通络汤200mL/次,2次/d,2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症状及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好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88.2%,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证候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刘振伟  冯秋菊  赵军 《中医药研究》2012,(10):1277-127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踝肱指数(AB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及血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肝熄风化痰通络颗粒治疗肝风痰瘀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肝风痰瘀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分别予平肝熄风化痰通络颗粒和全天麻胶囊口服,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前、治疗14天、治疗后、停药2个月后眩晕发作情况及伴随症状、平衡功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对照组综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0.0%,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对照组眩晕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0.0%,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4天、治疗后、随访2个月眩晕发作情况总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比较,治疗14天、治疗后、随访2个月眩晕发作情况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闭目难立征、步行偏斜治疗前后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闭目难立征、误指试验、步行偏斜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闭目难立征、步行偏斜消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熄风化痰通络颗粒治疗肝风痰瘀型眩晕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喇和对熙组50例,治疗纽服用中药益气活血汤(黄芪、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全蝎、地龙、水蛭、甘草)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评分情况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时照组7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脂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赖瑜梅 《四川中医》2009,27(5):67-69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钙离子拮抗剂、脑复康治疗,疗程3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为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UC随机分为2组各43例。试验组采用益气活血方内服及灌肠方灌肠,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16周。观察症状积分、肠镜检查及T细胞亚群。结果:试验组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第8周、第16周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肠镜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试验组CD3、CD4及CD4/CD8升高,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对U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症状积分,改善临床症状,这可能与其调整免疫紊乱,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疼痛改善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疼痛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新 《新中医》2011,(10):45-4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西医常规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Alb和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彦敏  李惠林  倪青 《新中医》2007,39(6):76-7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采用基础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黄芪、水蛭)治疗;对照组用缬沙坦治疗。疗程均为2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糖水平、尿蛋白等,进行肾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动态对比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3%,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FBG、P2hBG、HbA1c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血糖、血压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UAER显著下降,24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UAER、尿蛋白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肾血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肾血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表明治疗组对肾血流各项参数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具有减少糖尿病早期肾病24小时尿蛋白、尿白蛋白、改善肾血流参数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蒋文钧 《新中医》2011,(1):15-1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4周1疗程。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可显著降低CRP水平,改善血脂状况,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洪兰  张友祥 《吉林中医药》2013,(10):1013-1015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逐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予健脾化痰逐瘀方中药(茵陈、山楂、姜黄、桃仁等)治疗,2次/d,饭后口服;对照组58例,予强肝胶囊0.4g/次,3次/d,口服,2组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B超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TC、T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B超肝脏影像学正常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痰逐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脾通络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调脾通络颗粒,对照组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疗程均为28天。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0.38%,对照组72.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73.08%,对照组56.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血脂指标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P〈0.01),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脾通络颗粒治疗UA疗效可靠,具有一定的改善心肌供血、调脂、抑制炎症反应及稳定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化痰通瘀汤合并氯氮平与单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60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接受中药合并氯氮平与单用氯氮平的治疗,疗程8周,用BPRS、SANS、SAPS、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中药合并氯氮平组在治疗后4周、8周SAN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氯氮平组在治疗后8周SAN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治疗后4周、8周时,SANS减分均数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化痰通瘀汤合并氯氮平与单用氯氮平对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均有一定的效果,且中药合并氯氮平对阴性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用氯氮平,起效时间快,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18.
韩淑凯 《新中医》2011,(1):97-99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治疗;针刺组40例给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针药组50例予口服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加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对照组40例行康复疗法。4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与中药组、针刺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针药组治疗前FMA评分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组治疗后FMA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SH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刘洪波 《新中医》2006,38(10):26-27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以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法组成的活血利水汤(处方:红参、商陆、大黄、黄苠、茯苓、炒白术、陈皮、泽泻、丹参、山药、益母草、薏苡仁、牵牛子)内服,同时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78例,以西医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7.50%、93.75%,对照组分别为60.26%、80.7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白蛋白、总胆红素、ALT等指标2组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朱树宽 《新中医》2009,(9):19-21
目的:观察增效活化散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增效活化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降低FBG总有效率为96.00%,降低P2hBG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分别为85.33%、78.67%,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FBG与P2hBG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FINS与ISI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ISI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HDL—C、LDL—C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治疗组TG、HDL—C、LDL—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仅TC、TG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增效活化散对于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糖、脂代谢的紊乱,在降低FBG、P2hBG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调节血脂方面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纯二甲双胍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